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816-2020
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胡椒瘟病
Technical code formonitoringpests of tropical crops-pepperphytophthorafootrot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共服务 言
食典通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农垦局提出.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世伟、高圣风、桑利伟、刘爱勤、谭乐和、郑维全、苟亚峰.
热带作物病虫害监测技术规程 胡椒瘟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胡椒瘟病(pepper phytophthora fot rot)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网点设置、监测方法、病害诊断、病情统计、监测结果使用及档案保存
2术语和定义
3监测网点设置
3.1监测网点设置原则
3.1.3充分利用现有的其他作物有害生物监部络资源
3.2监测点要求
3.2.1固定监测点
在胡椒主产区县(市、区),根据立地条件、气候特征、品种类型、区域种植规模和胡椒癌病发生史,选择有代表性的乡镇作为固定监测区.每个固定监测区设立3个监测点.
3.2.2随机监测点
在固定监测区所属的种植单位,对固定监测点范围外,选择不同立地条件、气候环境、种植模式的地块,每季度随机抽取1个面积为0.2hm²~0.3hm²的地块作为随机监测点.
4监测方法
4.1固定监测点监测
NY/T3816-2020
4.1.1监测频次
在雨季,每月上旬和下旬各监测1次;其余时段每月监测1次.
4.1.2监测内容
胡椒长势、病害发生情况,同时收集气象数据.
4.1.3监测方法
每个监测点按五点取样法,每点选20株,确定100株观测植株,逐一编号.调查统计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原始数据按附录A中的表A.1、表A.2和表A.3填写.
4.2随机监测点监测
4.2.1监测频次全年监测4次,每次间隔3个月.
4.2.2监测内容
同5.1.2.
4.2.3监测方法同5.1.3,原始数据按表A.1和表A.2填写.
4.3普查
4.3.1普查频次
每年9月~11月,以固定监测区以外的胡椒种植区作为对象,每个种植单位面积大于10hm²为一个点,调查1次.
4.3.2普查内容
同5.1.2
4.3.3普查方法
同5.1.3,原始数据按表A.1和表A.2填写.
5病害诊断
5.1田间诊断
检查胡椒植株下层叶片和主蔓,符合胡椒瘟病典型田间症状(见附录B中的B.1)的可判定为胡椒瘟病.如发现疑似症状,应取样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诊断或病原菌鉴定.
5.2实验室诊断
5.2.1病害诱发
采集健康胡椒成叶,表面消毒后埋人从病株基部采集的病土或病茎的细碎组织中,淋水低温保湿3d~5d,检查叶片上有典型症状的可确诊为胡椒瘟病.
5.2.2病原鉴定
对现场采回的样本进行病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和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符合胡椒瘟病病原菌典型形态特征(见B.2)的判定为胡椒瘟病.将实验室鉴定结果登记在表A.4中.
6病情统计
6.1病情分级
胡椒瘟病病情分级见表1.
表1胡椒癌病病情分级
病级 描述0 全株胡椒叶片及主蔓基部无发病症状1 3 植株下层有6片叶以上或上下层均有叶片感病,主蔓基部没出现病害症状 植株下层有1片~5片叶出现病害症状,主蔓基部没出现病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