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VIF
中国建筑材料协会标准
T/CBMF17--2017
水泥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Quality control regulations for cementmanufacturers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建材工业质量认证管理中心、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广东省质量监督水泥检验站(广州)、江苏省建工建材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山东省水泥质量监督检验站、四川省 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建材产品质量检验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武庆涛、郭利、陈璐、张庆华、王瑞海、唐兴、寇亚洲、梁慧超、杨柳、仓武.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周丽玮、丁关荣、刘晨、王欣宇、钟安建、郑建国、夏莉娜、谢发权、庞英会、王华、冯晓东、翰庆、密振军、邓玉莲、马国宁.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基本要求4质量管理机构 4.1质量管理机构设置4.2质量管理机构职责4.3化验室职责和权限 24.4标准化化验室 25人力资源 4.5各车间和职能部门职责 2 25.1人员配备 25.2人员资格 26质量管理要求 5.3人员培训和考核 26.1质量管理制度 36.2文件和质量记录管理6.3产品对比验证检验和抽查对比要求“7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6.4化验室检验环境、试验仪器设备、化学试剂和标准样品/标准物质 37.1原燃材料质量控制7.2半成品质量控制 47.3出厂水泥和水泥熟料质量控制 5附录A水泥生产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 附录B水泥生产企业标准化化验室基本要求 12 7附录C水泥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管理要求 16附录D试验允许差表 17附录E过程质量控制指标要求 18
水泥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质量管理机构、人力资源、质量管理要求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和水泥熟料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08-2014水泥密度测定方法GB/T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方法GB/T12573-2008水泥取样方法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9001-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30760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弃物技术规范
3基本要求
水泥生产企业应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有效运行,
4质量管理机构
4.1质量管理机构设置
4.1.1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企业最高管理者可以任命质量负责人全权 负责企业质量管理,化验室主任在企业法人或质量负责人领导下对产品质量具体负责.验室.4.1.3企业质量管理组织应设置相关机构和人员负责质量管理工作.4.1.4企业化验室内设控制组、分析组、物检组等,分别负责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的检 验、控制、监督与管理工作,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应满足相应工作要求.
4.2质量管理机构职责
质量管理机构的职责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编制适合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b)组织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c)负责和监督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T/CBMF 17-2017
d)制定质量奖惩制度,负责协调各部门的质量责任,并考核工作质量;e)组织企业内部质量审核;f)负责重大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 g)组织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
4.3化验室职责和权限
4.3.1质量检验
时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掌握质量动态,保证产品检验的可追溯性. 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对原燃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按规定做好质量记录和标识,及
4.3.2质量控制
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制定原燃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企业内控质量指标,组织实施过程质量控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掌握质量波动规律,不断提高预见性与预防能力,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使生产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按照相关产品标准和企业制定的出厂水泥和水泥熟料合格确认程序进行确认和验证,杜绝不合格水泥和水泥熟料出厂,
4.3.4质量统计和分析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统计,做好分析和改进工作.
4.3.5试验研究
根据原燃材料、助磨剂、混合材料等材料的变更情况及用户需求,进行产品试验研究,提高水泥和熟料质量,改善产品使用性能.
化验室具有水泥和水泥熟料出厂决定权.
4.4标准化化验室
企业应按照附录B的要求建设标准化化验室.
4.5各车间和职能部门职责
a)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在本单位得到有效运行; b)组织开展质量管理活动;c)执行质量管理组织和化验室的指令;d)完成本单位涉及的质量指标或质量目标.
各车间和职能部门的职责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5人力资源
5.1人员配备
企业化验室应配备主任、工艺、质量调度、统计及检验等人员,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配备满足检验工作需要的检验人员和科研人员.化验室人员要相对稳定,化验室业务骨干的任用和调动应征求化验室主任的意见.
5.2人员资格
人员资格基本要求见附录B表B.1中2.2.
5.3人员培训和考核
5.3.1提高企业职工的质量意识和技术素质,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企业应每年制定培训
5.3.2企业应按计划对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考核,并建立检验人员培训档案. 和考核计划,并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