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1769-2025代替GB/T21769-2008
化学品体外3T3中性红摄取 光毒性试验方法
ChemicalsInvitro3T3NRUphototoxicity testmethod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n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2008年版的第4章):b)更改了摩尔消光系数的值(见6.1.1.2008年版的5.1.1);c)将“新陈代谢系统”更改为“代谢活化系统”,更改了试验中对代谢系统的要求(见6.1.3,2008年 版的5.1.3);d)增加了“试验准备”中,试验细胞选择的要求(见6.2.1),培养条件二氧化碳浓度调整的内容(见计定期校准的要求(见6.2.5):e)剩除了试验准备中细胞株来源的内容(见2008年版的5.2.1),受试化学物质制备有关选用弱 性缓冲液时细胞二氧化碳培养条件的要求和阴性对照组的内容(见2008年版的5.2.4).阴性对照组光敏检查的内容(见2008年版的5.4.2):f)增加了受试物浓度有关最高浓度降低至100μg/mL的内容(见6.3.1.2);g)将“阴性对照组”更改为“溶剂对照组”,更改了绝对光密度值的数值(见6.4.3,见2008年版的5.4.3) ;i)更改了试验步骤中细胞培养时间、孵育过夜时间、测定波长的要求(见6.5,2008年版的5.5);j)增加了中性红溶液配制方式内容、试验使用水的要求(见6.5.3.2):k)更改了光剩激因子(PIF)计算公式(见7.2.3,2008年版的6.2.3)、MPE临界值的要求(见 7.2.4,2008年版的6.2.4);1)删除了计算PIF和MPE软件获取方式的内容(见2008年版的6.2.5):m)更改了试验结果预测模型的内容(见7.3.1.2008年版的6.3.1)、参考化学物质中文名称的内容(见表2.2008年版的表1)、阴性结果PIF的要求(见7.3.4 2008年版的6.3.3).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1)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温巧玲、潘丙珍、鲍佳生、潘芳、李志勇、陈德明、黄丽霞、黄雄俊、张梓龙、席静、刘汉伟、易蓉、陈文锐、郑建国、谢文平.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GB/T21769-2008;本次为第一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