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6280.4-2025 芯粒互联接口规范 第4部分:基于2D封装的物理层技术要求.pdf

2025,2D,芯粒,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43
文档大小:9.74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6280.4-2025

芯粒互联接口规范 第4部分:基于2D封装的物理层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 for chipletinterconnection interfacePart 4:Physical layer technical requirements based on 2D package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次

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4缩略语5逻辑子层.5.2数据分发 5.1逻辑子层功能5.3元余修复5.4加解扰5.5初始化5.6训练流程6基于2D封装的电气子层6.1电气子层功能6.2收发机整体结构6.3发射机规格 116.4接收机规格6.5边带通路电气参数 146.6芯粒互联接口的物理布局 6.7接收机眼图6.8电源噪声.6.9低功耗模式快速切换 18 187边带通路. 6[7.1总则..7.2串行边带通路接口 197.3申行边带通路报文格式 08芯粒物理层接口.8.1总则 218.3事件接口定义, 8.2公共控制接口.8.4发送数据接口 8.5发送控制接口

3术语和定义

8.6接收数据接口8.7接收控制接口 92附录A(资料性)2D封装芯粒互联bump map示例 27A.1示例一A.2示例二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46280芯粒互联接口规范》的第5部分.GB/T4628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协议层技术要求;第3部分:数据链路层技术要求;第4部分:基于2D封装的物理层技术要求;第5部分:基于2.5D封装的物理层技术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集成电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99)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关村高性能芯片互联技术联盟、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盛合晶微半导体(江阴)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大学、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芯力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中茵微电子(南京)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华强、杨旭东、蔡静、崔东、张玉芹、杨蓄、李翔宇、王海健、吴波、王谦、刘泽伟、罗多纳、王士伟、唐良晓、李洋、齐筱、薛兴涛、潘二灵、黄新星、李男、王大鹏、贾海昆、王玮、叶乐、贾天宇、李欣喜、章莱、金鹏、魏敬和、华松逸、贺光辉、蒋剑飞、袁春、朱红卫、许弘文、高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