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月 ( 第 86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241.2-1999idt ISO10075-2:1996

心理负荷相关的工效学原则 第2部分:设计原则

Ergonomic principles related to mentalworkloadPart 2:Design principles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 次

前言ISO前言 1范围2引用标准 .......3定义4设计原则4.1一般原则 4.2涉及疲劳的指南4.3涉及单调的指南4.4涉及警觉性下降的指南4.5涉及唇足的指南5信息和培训 附录A(提示的附录)设计方案示例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0075-2:1996《与心理负荷相关的工效学原则第2部分:设计原则》.

语》中定义的心理负荷及其影响的设计指南,工作系统设计包括任务、设备设计、工作场地以及工作环境 设计,强调心理负荷及其产生的影响.本标准规定合理的系统设计和人的能力的使用,其目的在于使工作条件在人的安全、健康、舒适、效率等方面达到优化,避免由于心理负荷过高或过低带来的在GB/T15241-1994中所指出过的不利影响,本标准只涉及到技术和组织因素,不涉及人员的选择、培训和社会因素.

与心理负荷相关的工效学原则系列标准由下面三部分组成:

第1部分(即GB/T15241):人类工效学与心理负荷相关的术语;

第2部分(即GB/T15241.2):与心理负荷相关的工效学原则第2部分:设计原则;

第3部分(即GB/T15241.3):与心理负荷相关的工效学原则第3部分:心理负荷的测量和评估.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共同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滑东红、白殿一、肖惠、廖建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244-1998eqvISO7243:1989

热环境根据WBGT指数(湿球黑球 温度)对作业人员热负荷的评价

Hotenvironments-Estimationoftheheatstressonworkingman based on the WBGT-index(wet bulbglobe temperature)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 次

前言ISO前言1范围.2定义3评价标准 4环境气象条件的测量5能量代谢的测量或估算6测量.8参考值 7测量时期和时间9测量报告附录A(提示的附录) WBGT指数的参考值表与给定条件相应的参考值附录B(提示的附录) WBGT参数值的曲线及热适应的方法附录C(提示的附录) 评价报告示例

前 旱

评价》.

本标准是ISO/TC159/SC5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环境分委会制定的评价热环境的系列标准之一.本标准采用WBGT指数评价热作业环境和热作业人员的热负荷.

(KJ)"同时列出,并以代谢率表示,以排除性别、年龄、体重大小等因素产生的差别.平均能量代谢率计 本标准中能量代谢率的单位,按卫生学要求将ISO7243中的“瓦(W)”换算为"千卡(Kcal)或千焦算方法,ISO7243中没有明确规定,我们予以补充,ISO7243中WBGT指数只根据体力作业强度不同规定了指数温度限值,而本标准在其基础上,将热环境评价标准分为四级,即好、中、差、很差,以ISO7243中规定的指数温度限值为“好"级,指数温度每增加1C,降低一级.

另外,在文字和编排上作了一些改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共同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北京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水中、滑东红、李天麟、肖惠、金书香.

ISO前言

本国际标准是用于研究热环境的系列标准之一.

本国际标准的目的是:

一审定热环境标准中的测量方法、检验及注解所提及术语的定义;一草拟有关热环境物理参数测量方法的说明;

一选择一种或数种这些参数的解释方法;

一确定舒适环境区域和酷热或严寒环境区域热接触的推荐值或最高值;

一草拟有关个人或集体热或冷防护措施效率的测量方法的说明.

鉴于对人体热接触问题兴趣的增长,面在此领域内,事实又缺乏文件和国家标准,因此,在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之前,有必要先公布本国际标准.

于测量,热负荷指数的测量方法是介于精确测量和便于工厂测量两者之间的折衷方法. 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是一种经验指数,它代表个人接触的热负荷.该指数在工业环境中易

根据分析人和环境之间热交换来评定热负荷,则使对于热负荷的评定和防护措施的分析更为精确,但是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这种方法复杂且难以推行,因此,只有当需要对劳动条件进行直接的精确的分析时,或者除了根据WBGT指数的方法外,当新测量的数值超过所列参数值时才用热交换的分析手段.

制定WBGT指数热负荷测量方法,只是为确定兼顾两种方法优越性的指数的一个步骤.由于目前尚无这种指数,故应争取尽快建立一个能用于工业环境的国际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热环境根据WBGT指数(湿球黑球 温度)对作业人员热负荷的评价

Hot environmentsEstimation of the heat stress on workingman based on the WBGT-index (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作业环境和热作业人员热负荷的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8h工作日的平均热负荷,不适用于评价小于1h工作的热负荷.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WBGT 指数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index

WBGT指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度.用以评价人体的平均热负荷.它采用自然湿球温度()和黑球温度(c),露天情况下加测空气干球温度(t).WBGT指数按式(1)和式(2)计算:

室内外无太阳辐射:

(1)

一室外有太阳辐射:

2.2热负荷heat stress

指人体在热环境中作业时的受热程度,以WBGT指数表示,取决于体力劳动的产热量和环境与人体间热交换的特性.

2.3平均能量代谢率mean energymetabolicrate

指一个或多个作业人员8h工作日内总能量消耗值的平均,单位以千卡/分平方米(kcal/minm²)或千焦/分平方米(kJ/minm²)表示.

3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以WBGT指数表示.根据WBGT指数变化情况,将热环境的评价标准分为四级(见表1).

表1WBGT指数评价标准

平均能量 WBGT指数,C代谢率等级 好 中 差 很差0 33 34 35 >351 ≤31 3 >32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8-03-10批准

1998-10-01实施

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4776-93

人类工效学 工作岗位尺寸 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Ergonomics--Principlesfor determing dimensions ofworkplacesinmanufacturing areas and the dimensions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 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GB/T 14776-93

Ergonomics-Principles for determing dimensions ofwork places in manufacturing areas and the dimension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生产区域内工作岗位尺寸的人类工效学设计原则及其数值.本标准适用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坐姿、立姿和坐立姿势交替工作岗位的设计.

2引用标准

GB3975人体测量术语GB10000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12985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通则

3术语和符号

3.1水平基准面Pxr在工作岗位,人站立的或座椅放置的平面(见图1至图3).3.2垂直基准面Pvz图1(a)至图3). 与人体冠状面平行,与水平基准面相垂直,并且通过工作岗位上限制人体向前的点所在的平面(见3.3座位面高度S座位设计平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3.4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H:坐姿时手操作平面与座位设计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图1坐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

图3坐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

图2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

3.5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H:

立姿时手操作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和图3).

3.6工作平面高度A

安放作业对象或工装夹具的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7作业面高度C

手作业平面和工作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8工作台面厚度K

3.9脚支撑高度F

3.10小空间高度U

座位设计平面与脚支撑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1大题空间高度Z

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座位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2坐姿工作岗位的腿空间高度G

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脚空间上方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3立娄工作岗位的脚空间高度1

容脚空间上方界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

3.14腿部空间进深T

垂直基准面和限制小腿或膝前伸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15脚空间进深.T:

垂直基准面与限制脚前伸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16腿部空间宽度B

限制膝或脚向外侧扩展的两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b)).

3.17横向活动间距D

3.18向后活动间距W垂直基准面和限制人体向后活动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4工作岗位的类型

根据作业时人体的作业姿势,工作岗位分为三种类型:坐姿工作岗位,立姿工作岗位和坐立姿交替工作岗位.

5工作岗位尺寸

根据与作业关系的程度,工作岗位尺寸分为与作业有关的和与作业无关的两类.

5.1与作业无关的工作岗位尺寸

以作业人员有关身体部位的第5或第95百分位数值(见GB/T12985和GB10000)推导出与作业无关的工作岗位尺寸.见表1.

5.2与作业有关的工作岗位尺寸

5.2.1作业面高度C

.通常依据作业对象、工作面上配置的尺寸确定:

b.对较大的或形状复杂的加工对象,以满足最佳加工条件来确定被加工对象的方位.

5.2.2工作台面厚度K

对原有设备,K值是已知的:新设计情况的K值,应满足下式关系.

K=Zs-ASxK=Zx-ASn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985-91

在产品设计中 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通则

Generalrules ofusingpercentilesof the body dimensions for products design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在产品设计中 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通则

GB/T 12985-91

General rules of using percentiles ofthe body dimensions for products design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涉及人体尺寸的产品尺寸设计时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通则.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产品设计.

2引用标准

GB3975人体测量术语GB5703人体测量方法 GB10000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

3术语

使用所设计的产品的全部人员.

3.2人体尺寸百分位数percentileof thebody dimension

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指标、一个界值,以符号Px表示.一个百分位数将群体或样本的全部观测值分为两部分,有K%的观测值等于和小于它,有(100一K)%的观测值大于它,人体尺寸用百分位数表示时,称人体尺寸百分位数.

3.3满足度satisfaction

指所设计的产品在尺寸上能满足多少人使用,以合适地使用的人占使用者群体的百分比表示.

3.4功能修正量functional correction value

为了保证实现产品的某项功能而对作为产品尺寸设计依据的人体尺寸百分位数所作的尺寸修正量.

为了消除空间压抑感、添俱感或为了追求美观等心理需要而作的尺寸修正量.

3.7产品最佳功能尺寸optimumfunctionaldimensionofproduct 为了方便、舒适地实现产品的某项功能面设定的产品尺寸.

4产品尺寸设计分类

4.11型产品尺寸设计

需要两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上限值和下限值的依据,称为1型产品尺寸设计.又称双限值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6-08批准

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设计.

4.2Ⅱ型产品尺寸设计

只需要一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上限值或下限值的依据,称为目型产品尺寸设计,又称单限值设计.

4.2.1IA型产品尺寸设计

只需要一个人体尺寸百分位数作为尺寸上限值的依据,称为IA型产品尺寸设计,又称大尺寸设

计.

4.2.2IB型产品尺寸设计

4.3I型产品尺寸设计

只需要第50百分位数(P)作为产品尺寸设计的依据,称为I型产品尺寸设计.又称平均尺寸设计.

5人体尺寸百分位数的选择

5.11型产品尺寸设计时,对涉及人的健康、安全的产品,应选用P和P作为尺寸上、下限值的依据,这时满足度为98%:对于一般工业产品,选肥P和P作为尺寸上、下限值的依据,这时满足度为90%,

5.2IA型产品尺寸设计时,对于涉及人的健康、安全的产品,应选用Pw或P作为尺寸上限值的依据,这时满足度为99%或95%;对于一般工业产品,选用P作为尺寸上限值的依据,这时满足度为90%.

5.3UB型产品尺寸设计时,对于涉及人的健康、安全的产品,应选用P或P作为尺寸下限值的依据,这时满足度为99%或95%;对于一般工业产品,选用P作为尺寸下限值的依据,这时满足度为90%,

5.4显型产品尺寸设计时,选用P作为产品尺寸设计的依据.

5.5在成年男、女通用的产品尺寸设计时,根据5.1~5.3的准则,选用男性的P、P或P作为尺寸上限值的依据:选用女性的P、P或P作为尺寸下限值的依据.

6产品功能尺寸的设定

产品最小功能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十功能修正量. 产品最佳功能尺寸一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十功能修正量十心理修正量.

附录.A

产品尺寸设计分类举例

(参考件)

A11型产品尺寸设计

例1:在汽车驾驶员的可调式座椅的调节范围设计时,为了使驾驶员的眼睛位于最佳位置、获得良好的视野以及方使地操纵驾驶盘及踪剩车,高身材驾驶员可将座椅调低和调后,低身材驾驶员可将座椅调高和调前.因此对于座椅的高低调节范围的确定需要取眼高的P和P为上、下限值的依据:对于座椅的前后调节范围的确定需要取臀膝距的P和P为上、下限值的依据.

P:为上、下限值的依据, 例2:在制订成年女鞋尺寸系列时,为了确定应该生产几个鞋号的鞋时,应取成年女子足长的P和

A2IIA型产品尺寸设计

不会产生间题.所以应取身高的P为上限值的依据. 例1:在设计门的高度、床的长度时,只要考虑到高身材的人的需要,那末对低身材的人使用时必然

例2:为了确定防护可伸达危险点的安全距离时,应取人的相应肢体部位的可达距离的P为上限值的依据.

A3IB型产品尺寸设计

例:在确定工作场所采用的栅栏结构、网孔结构或孔板结构的翻栏间距,网、孔直径应取人的相应肢体部位的厚度的P为下限值的依据.

A4Ⅲ型产品尺寸设计

高度供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所以应平均地取时高的P为产品尺寸设计的依据. 例1:门的把手或锁孔离地面的高度、开关在房间墙壁上离地面的高度设计时,都分别只确定一个

例2:当工厂由于生产能力有限,对本来应采用尺寸系列的产品只能生产其中一个尺寸规格时,也取相应人体尺寸的P为设计依据.

附录B

修正量举例

B1功能修正量

B1.1功能修正量的必要性

首先,因为GB10000中的表列值均为裸体测量的结果,在产品尺寸设计面采用它们时,应考虑由于穿鞋引起的高度变化量和穿着衣服引起的围度、厚度变化量.其次,在人体测量时要求躯干采取挺直姿势,但人在正常作业时,躯干采取自然放松的姿势,因此要考虑由于姿势的不同所引起的变化量,最后是 为了确保实现产品的功能所需的修正量,这些修正量的总计为功能修正量.

B1.2功能修正量举例

着衣修正量:坐姿时的坐高、眼高、肩高、时高加6mm,胸厚加10mm,臀膝距加20mm,

授权北京方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984-91

人类工效学 视觉信息作业基本术语

ErgonomicsBasic termsfor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

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2984-91

人类工效学视觉信息作业基本术语

Ergonomics-Basic terms for vis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1主题内客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视觉、显示、信号感知、控制、视觉信息作业的相关环境等的人类工效学基本术语.本标准适用于视觉信息作业过程中的信号、显示与控制等范围.

2引用标准

GB2312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5697人类工效学照明术语GB5698颜色术语

3视觉术语

3.1调节acmodation眼睛为了看清位于给定距离处的目标而改变聚焦的过程.同义词:调视

3.2适应adaptation 眼晴对视野内目标的亮度或颜色进行调节的过程或此过程的最终状态.

3.3视敏度visualacuity对相邻目标或目标细节的分辨能力.它可用眼睛恰好能区分的两条线或两点间的角距(弧分)的侧数来表示,同义词:视锐

3.4明度lightness

3.5色调hue可见光谱中不同波长的辐射在视觉上表现为红、黄、绿、蓝、紫等颜色,是彩色相互区别的特性.它 是额色的三属性之一.同义词:色相

3.6饱和度saturation彩色光所呈现的颜色深浅程度,即彩色光中所含白光成分的多少,白光愈少,颜色愈纯,饱和度愈高.它是颜色的三属性之一. 同义词:彩度

3.7对比contrast

评价视野内同时或相继地看到的两个目标或目标的两个部分在表观上的差异.

3.7.1亮度对比luminance contrast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6-08批准

1992-03-01实施

视野中目标和背景的亮度差与背景(或目标)亮度之比.

L为目标或背景亮度的最小值.

3.7.2明度对比lightness contrast

对视野中的目标和背景的明亮程度差别的主观评定.

3.7.3色对比colour contrast 对视野中同时或相继看到的两个目标或目标的两个部分颜色差异的主观评定.颜色对比又包括色调对比、明度对比和饱和度对比等.

3.7.4同时对比simultaneous contrast对同时呈现的两个目标或目标的两个部分的颜色或亮度的对比.

3.7.5相继对比successive contrast对相继呈现的两个目标或目标的两个部分的颜色或亮度的对比.

3.8(光)反射refloction光被表面折回的现象.

当部分视野的亮度相对于总的环境亮度过份地亮时,或视野中亮度分布不适当时,视觉感受到的不舒适或损害.

3.9.2反射眩光refiected glare

由视野中的光泽表面的镜面反射所产生的眩光.

产生视觉不舒适感觉,但不会引起视党能力降低的眩光.

3.9.4失能眩光disability glare引起视觉能力降低的眩光.

3.10闪烁flicker

频率从几赫兹到融合频率之间的亮度或颜色脉动所引起的视觉印象.

3.11频闪效应stroboscopic effect

当物体被光强作周期性变化的光所照射时,该物体表观为不动或运动的效应.

3.12视野visual field头部和眼在规定的条件下,人眼可觉察到的水平面与垂直面内的空间范围.同义词:视场

3.12.1直接视野directficld of vision双眼直接视野,参照附录D(参考件)中D1条. 当头部与两眼静止不动时,人眼可觉察到的水平面与垂直面内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单眼与

3.12.2眼动视野fieldofvision

2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头部保持在固定的位置,眼晴为了注视目标而移动时,能依次地注视到的水平面与垂直面内所

有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单眼与双眼眼动视野,参照附录D(参考件)中D2条.3.12.3观察视野fieldofview身体保持在固定的位置,头部与眼晴转动注视目标时,能依次地注视到的水平面与垂直面内所 有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单眼与双眼观察视野,参照附录D(参考件)中D3条.3.13视线line of sight眼睛(黄斑中心)中最敏锐的聚焦点与注视点之间的连线.3.13.1水平视线horizontal line of sight3.13.2与头部相关的视线line of sightrelated to the head 头部保持垂直状态,双眼平视时的视线(见图1a).头部保持松弛状态,即头部轴线相对于垂线前倾约10°~15°,但眼暗处于紧张状态,即眼睛轴线与头部之间的夹角为90°,该视线在水平视线之下约10~15(见图1b).3.13.3正常视线normal line of sight 注:航空界通常称此为“正常视线”头部与两眼都处于放松状态,头部与眼暗轴线之夹角约为105~110时的视线.该视线在水平

视线之下约25*~35°(见图1c).

4显示术语

4.1分辨率resolution是示图象(字符)中可鉴别的最小细节(部分).4.2清晰度legibility4.3可读性readabuity 迅速、准确地辨认图象(字符)形状的视觉能力.反映文本质量的属性.为易于认读,可将字母或汉字组合成有特定含义的词或短语、习语等,也可采用形象的符号.4.4观察距离viewing distance屏幕与操作者眼晴之间的距离或距离范国.在此范围内,显示图象能够满足字母大小、分辨率、空 间稳定性和瞬间稳定性等要求而被清晰辨认.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251.1-2008/ISO7731:2003代替GB1251.1-1989

人类工效学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 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

Ergonomics-Danger signals for public and work areas-Auditory danger

(ISO7731:2003 IDT)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目 次

引言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定义和符号4.1概述 4安全要求4.2识别4.3信号的复查4.4险情信号最大声级的推荐值5测试方法 5.1测量仪器5.2客观声学测量5.3主观测量方法6险情听觉信号设计准则 6.1概述6.2声压级6.3频谱特性6.4时间特性6.5需从供应商获取的信息 附录A(规范性附录)符号定义附录B(规范性附录)有效掩蔽闽的计算附录C(规范性附录)收听测试附录D(资料性附录)险情信号举例参考文献. 14

前 言

GB/T1251分为三个部分:

一第1部分:人类工效学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 一第2部分:人类工效学险情视觉信号一般要求设计和检验:

一第3部分:人类工效学险情和信息的视听信号体系.

本部分是GB/T1251的第1部分.

(英文版),并根据1SO7731:2003翻译起草. 本部分等同采用1SO7731:2003《人类工效学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

本部分代替GB1251.1-1989《工作场所的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3.与GB1251.1-1989相比,本部分主要变化如下:

原标准GB1251.1-1989等效采用ISO7731:1986,本部分等同采用1SO7731:2003;增加了目次、前言和引言: 一本部分名称变更为”人类工效学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一第3章中增加了紧急听觉信号、倍频程、1/3倍频程(分数倍频带滤波器)、混响时间、频谱成分5个术语及其定义;一第4章、第5章、第6章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调整;-一原标准附录A调整为本部分附录D;

增加了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学研究所,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空军航空医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冉令华、张欣、李晓东、傅小兰、刘太杰、郭小朝.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251. 11989

引 言

险情听觉信号,正文中用"险情信号”代指紧急信号和警告信号(见表1). 本部分规定了用于险情听觉信号识别的准则,尤其是在高背景噪声的情形中.本部分包含了各种

以下国家标准中也涉及险情听觉信号:GB/T12800中的紧急撤离信号;GB/T1251.3中的险情听觉和视觉信号.宜注意,GB/T1251.3中的险情信号类型更为详细. 表1给出了各种类型的险情信号及听到这些信号时需作出的反应.

表1险情信号类型

险情信号类型 需作出的反应听觉紧急撤离信号 立即离开危险区城听觉紧急信号 紧急行动寻求激护听觉警告信号 采取预防或准备措施

设计恰当的险情信号可有效提示人们注意隐患或危险环境(即使在佩藏护耳器的情况下),且不会引起恐慌.

人类工效学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域的 险情信号险情听觉信号

1范围

GB/T1251的本部分规定了在公共场所和工作区城的信号接收区内,险情信号设计的物理原则、人类工效学要求和相应的测试方法,同时给出了信号设计的指南,本部分也可用于其他适当环境中.

宜注意紧急听觉信号、紧急撤离听觉信号和警告听觉信号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紧急撤离信号在GB/T12800中有相应闸述.

本部分不适用于言语险情警告(例如,呼威、扬声器广播等).言语险情信号在ISO9921中有相应阐述.

公共灾害和公共交通运输等方面的特定法规不受本部分限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25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3241-1998倍频带和分数倍频程滤波器(egvIEC61260:1995)

3术语、定义和符号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注:符号定文见附录A

3. 1

背景噪声ambient noise

在信号接收区内,非险情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一切声音.

3.2

险情信号danger signal

根据险情的紧急程度及其可能对人群造成的伤害,险情听觉信号分为紧急听觉信号、紧急撤离听觉信号和警告听觉信号三类.

3.2.1

紧急听觉信号auditory emergency signal

标示险情开始的信号.必要时,还包括标示险情持续和终止的信号.

3.2.2

紧急撤离听觉信号auditoryemergency evacuation signal

立即离开危险区. 标示已经开始或正在发生且有可能造成伤害的紧急情况的信号,此信号指示人们按已确定的方式

注:GB/T12800中主要阐述了紧急撤高昕觉信号.

3.2.3

警告听觉信号auditorywarning signal

标示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需采取适当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的险情信号.注:警告听觉信号也可提供人们采取行动或措施的信息.

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704-2008代替GB/T 5704. 1~5704. 4-1985

人体测量仪器

Measuring instruments for anthropometry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对GB/T5704.1~5704.4-1985的整合修订.本标准与GB/T5704.1~5704.4-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将原标准的4个部分合并,并对标准的结构和格式进行了调整;将原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更新为JJG30-200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更新了原标准中出现的某些过时的提法或称谓:一统一调整了原标准中产品包装与标志的内容. 完善了原标准中人体测高仪主尺杆及活动尺座的部分内容;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本标准由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总装装甲兵装备技术研究所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太杰、肖惠、李志忠、张欣、郑崃、吴圣钰、冉令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5704. 1~5704. 41985

人体测量仪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直接测量法常用人体测量仪器的结构、测量范围、技术要求、检定规程以及包装与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人体测高仪、直角规、弯脚规、三脚平行规的设计和研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JG30-200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3结构与型式

3.1人体测高仪3.1.1人体测高仪由直尺、固定尺座、活动尺座、弯尺、主尺杆和底座组成(见图1).3.1.2主尺杆由相互连接的四节金属管(每节长500mm)及固定装配在第一节金属管顶端的固定尺3.1.3固定尺座为被固定安装在第一节金属管顶端的尺座,第一节金属管与固定尺座装配固定后的总 座组成.各金属管末端可加注适当标记,以便连接.长度为510mm,固定尺座内可插人直尺或弯尺.3.1.4活动尺座为可以沿主尺杆作上、下活动的尺座,可插人直尺或弯尺.活动尺座上有一管形尺框,其上开有一长方形小窗,小窗上缘与插在活动尺座中的直尺或弯尺的下缘处于同一水平面,小窗上缘是用直尺测量的读数(测量值)位置.为了便于读数,在靠近固定尺座一端的小窗上缘可漆成红色.3.1.5直尺共两支,若将一支直尺插入活动尺座内,则可用于测量人体的各种高度;若将两支直尺分别插人固定尺座及活动尺座内,与第一、二节金属管配合使用时,即构成圆杆直脚规,可测量人体各种 宽度.3.1.6弯尺共两支,若将两支弯尺分别插入固定尺座和活动尺座内,与第一、二节金属管配合使用时,即组成圆杆弯脚规,可测量人体各种宽度和厚度.3.1.7底座为使主尺杆保持与地面相垂直的输助构件.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吊篮专项方案及计算书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职务: 校对人: 职务: 审核人: 职务: 审批人: 职务: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 二、施工平面布置 三、施工要求 一一 2 四、气候特征和季节性天气 2 五、风险辨识与分级 3 六、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单位 4 第二章编制依据 第三章施工计划 6 一、施工进度计划 6 二、材料与设备计划 7 三、劳动力计划 8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8 一、技术参数 8 二、工艺流程 9 三、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 10 四、检查要求 -18 第五章施工保证措施 21 一、组织保障措施 21 二、技术措施 22 三、监测监控措施 26 第六章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28 一、施工管理人员 28 二、专职安全人员 29 三、特种作业人员 30 四、其他作业人员 31 第七章验收要求 -31 一、验收标准 31 二、验收程序 32 I 三、验收内容 32 第八章应急处置措施 34 第九章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39 一、计算书 40 二、相关设计图纸 52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井道操作平台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T/CECS699一2020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GB55023-2022 7、《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 8、《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 9、《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 一、基本参数 脚手架安全等级 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Yo 1 井道横向内空B(mm) 2500 井道纵向内空L(mm) 2400 架体总高度H(m) 20 横向立杆排数n1 3 纵向立杆排数n2 3 立杆步距h(m) 1800 立杆纵距la(mm) 800 立杆横距l(mm) 900 脚手板底小梁布置方式 平行纵向 每横向间距内附加小梁根数n 2 脚手架基础位置 搁置型钢梁 搁置型钢梁截面类型 22a号工字钢 搁置型钢梁方向 沿横向 双立杆计算方法 不设置双立杆 二、荷载设计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Gj(kN/m2) 0.35 脚手板铺设方式 2步1设 附加小梁自重标准值Ge(kN/m) 0.035 每米立杆承受结构自重标准值(kN/ 0.135 m) 施工荷载标准值Q1k(kN/m2) 2.5 施工荷载同时作业层数nz 2 操作平台上集中力标准值F1(kN) 1 地区 浙江杭州市 安全网设置 散开 基本风压o0(kN/m2) 0.3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0.046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单立杆稳定性) 1 风荷载标准值ok(kN/m2)(单立杆稳定 0.014 性) 1850 900 2 一十 上纵向 4 2500 L 横向 平面图 900 ! 【】 上 . 250 剖面图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顶管施工专项方案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职务: 校对人: 职务: 审核人: 职务: 审批人: 职务: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危大工程概况和特点 1 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2 三、施工平面布置 3 四、周边环境条件 3 五、施工要求 5 六、风险辨识与分级 6 七、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单位 6 第二章编制依据 6 第三章施工计划 8 一、施工进度计划 8 二、材料与设备计划 9 三、劳动力计划 10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10 一、技术参数 10 二、工艺流程 12 三、施工方法及操作要求 12 四、检查要求 28 第五章施工保证措施 -31 一、组织保障措施 31 二、技术措施 32 三、监测监控措施 37 第六章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39 一、施工管理人员 39 二、专职安全人员 40 三、特种作业人员一一 40 四、其他作业人员 41 第七章验收要求 -41 一、验收标准 41 二、验收程序及人员 42 三、验收内容 43 第八章应急处置措施 44 第九章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48 一、施工计算书 48 二、相关施工图纸 54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塔吊附着专项方案及安全验算 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职务: 校对人: 职务: 审核人: 职务: 审批人: 职务: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塔吊工程概况和特点 二、施工平面布置 6 三、施工要求 6 四、风险辨识与分级 7 五、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单位 7 第二章编制依据 8 第三章施工计划 9 一、施工进度计划 9 二、材料与设备计划 10 三、劳动力计划 11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 -11 一、技术参数 11 二、工艺流程 14 三、施工方法 15 四、操作要求 16 五、安全检查要求 17 第五章施工保证体系 -19 一、组织保障措施 19 二、技术措施 21 三、监测监控措施 24 第六章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25 一、施工管理人员 25 二、专职安全人员 25 三、特种作业人员 27 四、其他作业人员 27 第七章验收要求 28 一、验收标准一 28 二、验收程序及人员 28 I 三、验收内容 29 第八章应急处置措施 -31 第九章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纸 38 一、计算书 38 二、相关施工图纸 一一 41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工作状态汽车起重机(回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T231-202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杜荣军编著 7、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8、《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GB55023-2022 9、《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 10、《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 1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 12、三一汽车起重机STC500型号说明书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地下室顶板支承工况 支承工作状态的汽 是否设置回顶架体 设置回顶支撑 车起重机 回顶支撑架体计算原理 根据刚度分配原 地下室层数nl 2 则,各层楼板及支 撑共同承担上部所 有荷载 回顶支撑层数n 2 设计覆土厚度hs(m) 1.5 覆土的重度y(kN/m3) 18 楼板钢筋混凝土自重G1k(kN/m3 25.1 回顶支撑每米高度自重标准值G2k(kN/ 0.15 建筑结构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荷 1 m2) 载调整系数YL 结构重要性系数Yo 1 2、荷载参数 汽车起重机厂家 三一 汽车起重机型号 STC500 最大吊重Gw(吨) 40 吊装工作半径R(m) 8 支腿纵向距离L(m) 6 支腿横向距离B(m) 7.2 后支腿距最后一排车轮距离s(m) 1 后支腿距旋转中心距离Lh(m) 3 单个支腿垫板面积(长×宽)(m) 2×3 荷载动力系数K 1 汽车起重机自重G(吨) 42 是否有活动配重 是 活动配重G活(吨) 15 活动配重距旋转中心距离Ld(m) 1.5 汽车起重机自重G(吨) 42 汽车起重机轴数 4 第1排车轮荷载(吨) 8 第排车轮 依次轴距(mm) 轴荷(吨) 2 1450 18 3 4000 13 1350 13 3、楼板参数 (1)地下室顶板: 顶板厚度hp(mm) 300 砼强度等级 C40 顶板作为支承工作状态的汽车起重机 是 时混凝土是否达到设计强度 (2)地下室-1层板: 楼板厚度h(-1)(mm) 180 砼强度等级 C40 层高H(-1(m) 5 (3)地下室底板: 地下室底板厚度hd(mm) 700 砼强度等级 C40 层高Hd(m) 5 支撑立面图 二、荷载计算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地下室顶板载重汽车(回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T231-202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杜荣军编著 7、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8、《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GB55023-2022 9、《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 10、《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 1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是否设置回顶架体 设置回顶支撑 回顶支撑架体计算原理 除结构自重外的所 有荷载均由支撑承 担 覆土后回顶架体是否已拆除 是 地下室层数nl 2 回顶支撑层数n 2 设计覆土厚度hs(m) 1.5 覆土的重度y(kN/m3) 18 楼板钢筋混凝土自重G1k(kN/m3) 25.1 回顶支撑每米高度自重标准值G2k(k 0.15 建筑结构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荷 N/m2) 载调整系数YL 结构重要性系数Y0 1 顶板计算单元长度L(m) 6 顶板计算单元宽度B(m) 6 是否考虑覆土后的临时道路 是 临时道路上汽车启动、刹车时的荷载动 1.1 力系数K 2、荷载参数 覆土前: 覆土前临时道路上车辆最大总重T总(吨) 45 覆土后: 覆土后道路同时通过车辆最大总重T2 15 覆土后车辆荷载有效分布面积S2(m2) 10 (吨) 3、楼板参数 (1)地下室顶板: 顶板厚度ho(mm) 300 砼强度等级 C40 顶板作为临时道路时混凝土是否达到 是 设计强度 (2)地下室-1层板: 楼板厚度h-1)(mm) 180 砼强度等级 C40 层高H(-1(m) 5 (3)地下室底板: 地下室底板厚度hd(mm) 700 砼强度等级 C40 层高Ha(m) 5 二、设计简图 装货物车辆 鱼1板 底板 钢管支撑立面图 三、荷载计算 顶板为双向板,顶板计算单元长度L=6m 顶板计算单元宽度B=6m 参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表5.1.1及表格注释,对于300kN车辆作 用在板跨为3mx3m双向板时,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35kN/m2 作用在板跨 大于等于6m×6m双向板时,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取20kN/m2.当双向板板跨 在3m×3m~6m×6m之间时,可按线性插入. 参考顶板车辆等效荷载转化相关论文,通过大量实验及有限元分析可得,对于相 同板宽,双向板的长宽比越大,等效均布活荷载越小,并且变化趋势趋于线性关系. 根据以上理论,不同的车辆最大载重作用在不同板跨的双向板上时,可通过线性 插入以及荷载等价换算得到.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地下室顶板临时堆场(回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 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JGJ/T231-202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6、《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杜荣军编著 7、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8、《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GB55023-2022 9、《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 10、《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 1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是否设置回顶架体 设置回顶支撑 回顶支撑架体计算原理 除结构自重外的所 有荷载均由支撑承 担 覆土后回顶架体是否已拆除 是 地下室层数nl 2 回顶支撑层数n 2 设计覆土厚度hs(m) 1.5 覆土的重度y(kN/m3) 18 楼板钢筋混凝土自重G1k(kN/m3) 25.1 回顶支撑每米高度自重标准值G2k(k 0.15 建筑结构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荷 1 N/m2) 载调整系数YL 结构重要性系数Y0 1 2、荷载参数 覆土前材料堆场总重Tc1(吨) 40 覆土前材料堆场.总受力面积A1(m2) 10 是否考虑覆土后的材料堆场 是 覆土后材料堆场总重T2(吨) 10 覆土后材料堆场考虑压力扩散后的总 5 受力面积A2(m2) 3、楼板参数 (1)地下室顶板: 顶板厚度ho(mm) 300 砼强度等级 C40 顶板作为临时堆场时混凝土是否达到 是 设计强度 (2)地下室-1层板: 楼板厚度hc-1(mm) 180 砼强度等级 C40 层高H(-1(m) 5 (3)地下室底板: 地下室底板厚度h(mm) 700 砼强度等级 C40 层高H(m) 二、设计简图 顶板 堆积材料 负1层板 底 钢管支撑立面图 三、荷载计算 由于顶板作为临时堆场时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结构板自重由本身承担,施工荷 载由架体承担,覆土前回顶架体所受总荷载设计值: 工况:覆土前 Q1=Yo[YG[G2k×(H(-1)Ha)]YoYL(9.8×Te/A1)] =1×[1.3×[0.15×(55)]1.5×1×(9.8×40/10)]=60.75kN/m2 工况:覆土后 由于回顶架体已拆除,顶板达到设计强度,覆土及施工荷载均由顶板承担,顶板 所受总荷载设计值为: Q2Yo[Yc(hsxyG1kxho)YoYL(9.8×Ta/A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