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41 ICS 11.22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8643-2021 代替GB/T18643-2002 鸡马立克氏病诊断技术 Diagnostic techniquesforMarek's disease 2021-04-30发布 2021-1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18643-2021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缩略语 3临床诊断 4病毒分离 5琼脂免疫扩散试验检测 6PCR检测 7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 8综合判定 附录A(规范性附录)病毒分离用溶液配制 附录B(规范性附录)琼脂免疫扩散试验用溶液配制 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PCR检测用引物、反应条件及溶液配制 12 附录D(规范性附录)q-PCR检测用引物、探针和反应条件 15
GB/T 18643-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8643一2002《鸡马立克氏病诊断技术》。
本标准与GB/T18643一2002相比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鉴别诊断部分的描述(见3.4,2002年版的3.4); 一增加了病毒分离检测方法(见第4章,附录A); 一增加了PCR检测方法(见第6章,附录B); -一增加了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见第7章,附录C)。
本标准的修订参考了OIE《陆生动物诊断实验和疫苗标准手册》(2017版),并结合国内外技术研究 新成果,与国际先进技术保持一致。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动物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长军、龚振华、张艳萍、路平、王笑梅、李阳、高玉龙、祁小乐、李凯、王志亮。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8643-2002。
GB/T18643-2021 引言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se,MD)是一种鸡的高度传染性、以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肿瘤性疾 病,由鸡疱疹病毒2型(Gallid herpesvirus 2,GaHV-2),即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引起。
MD一般发生于3周龄以上的禽只,多发生于12周龄~30周龄。
MD可引起多种严重的 病症,其中淋巴组织增生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
经典型MD主要侵害神经组织,死亡率很少超 过10%~15%,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急性型MD可使发病鸡内脏器官产生淋巴瘤,发病率一般为10%~ 30%,暴发流行时发病率可高达70%。
死亡率可能在数周内迅速增加,然后死亡停止,也可能在数月内 保持稳定的死亡率,并逐渐下降。
目前,最常见的是产生广泛内脏器官淋巴瘤的急性型MD。
MD在临床诊断上容易与鸡的其他肿瘤性疾病,禽白血病(Avianleukosis,AL)和禽网状内皮组织 增生病(Reticuloendotheliosis,RE),发生混淆。
一般需要通过流行病学和病理组织学进行鉴别诊断。
MD可通过活疫苗免疫预防,免疫属于非清除性免疫,不能清除病原,也不能阻止环境中MDV野毒的 感染和感染鸡排毒。
由于MD疫苗普遍应用,以及疫苗的自身特点,临床上MD疫苗毒株的接种和野 毒株的感染情况复杂,需要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确诊。
从感染鸡组织中分离MDV可用于该病的检测。
通常选用从抗凝血样中分离的淋巴细胞、肾细胞 或脾细胞悬液作为分离病毒用的材料,也可以用羽髓组织浆液作为MDV分离材料。
细胞悬液或羽髓 组织浆液可接种鸡肾细胞(Chickenkidney cells,CKC)、鸭胚成纤维细胞(Duckembryofibroblast, DEF)或鸡胚成纤维细胞(Chickenembryo fibroblast,CEF)进行病毒分离。
应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Agar gelimmunodiffusion,AGID)对羽髓MDV抗原进行血清学检测,可以确定MDV感染。
AGID 是检测抗体最常用的方法,然而由于MD疫苗毒株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的检测对于 MD的临床诊断仅具有参考价值。
PCR(Polymerasechain reaction,PCR)方法可以用于检测MDV, PCR法还可以鉴别MDV血清I型野毒株和疫苗毒株。
GB/T 18643-2021 鸡马立克氏病诊断技术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鸡马立克氏病临床诊断,以及病毒分离、琼脂免疫扩散试验、PCR检测和荧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