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15 ICS 65.020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163.1-2016 代替NY/T2163-2012
盲蝽测报技术规范 第1部分:棉花 Rulesforforecast technologyofmiridbugs- Part 1: Cotton
2016-10-26发布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3发布
NY/T 2163.1-2016
前言
NY/T2163《盲蝽测报技术规范》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棉花; -第2部分:果树; -第3部分:茶树; 第4部分:首。
本部分为NY/T2163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NY/T2163-2012《棉盲蝽测报技术规范》。
与NY/T2163-2012相比,除编辑性修 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补充了全国统一的盲蝽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增加了各棉区盲蝽发生代次的具体时间; 增加了各棉区灯诱中各种盲蝽灯具波长; -增加了成虫性剂和色板诱测方法; 删除了春季棉田外二代卵量系统调查; 一大田普查由原来的每代两次减为一次。
本部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姜玉英、陆宴辉、曾娟、刘杰、夏冰。
本部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NY/T 2163-2012。
1
NY/T 2163.1-2016
盲蝽测报技术规范第1部分:棉花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棉田盲蝽发生程度分级指标、成虫诱测、春季棉田外系统调查、棉田系统调查、棉田大 田普查、预测预报方法、数据汇总和汇报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全国各棉区盲蝽虫情调查和预测预报。
2术语和定义
PUE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2. 1 盲蝽mirid bugs 半翅目盲蝽科中的绿盲蝽[Apelyguslucorum(Meyer Dur)中国育Adelphocoris suturalis Adelphocos fascia tico llis(Reer)]、首 Adetphocoris lineolatus (Goeze)〕、牧草盲螨guspratensis L]。
长江流域棉区主要有中商拳和绿百蝽;黄河流域棉 区主要有绿盲蝽、中黑盲蝽、首盲蝽和三点盲蝽;西北内陆棉区主要有草盲蝽、首盲蝽和绿 盲蝽。
A 2.2R ARC 发生代次划分generation division 以卵作为世代划分的起点虫态。
代若虫、一代成虫;代邮代成虫:依次类 2.3c 新被害株 棉花幼嫩叶片或称嫩头,初期出现黑色斑点,此时受害的棉株为新被害株。
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和大发生(5级)。
具体分级指标见表1。
表1棉田盲蝽发生程度分级指标 级别平均新被害株率(Y)平均百株虫量(Z)四代
平均百株虫量(Z)平均百株虫量(Z) %头头 10.5≤Y<20.550.5≤Z<50.5≤Z<10 22≤Y<33≤Z<55≤Z<1010≤2<20 33≤Y<55≤Z<810≤Z<1520≤Z<30 45≤Y<108≤Z<1015≤Z<2030≤Z10 Z≥20 Z≥40 4成虫诱测 4.1设置地点 在常年适宜盲蝽发生的连片棉田,分别设置灯诱、性诱或色诱田,各田块面积不小于1000㎡²。
各 地依当地条件选择1种~2种工具,每年固定进行调查。
1
NY/T2163.1-2016 4.2诱测方法 4.2.1灯诱 各棉区依据当地优势盲蝽种类确定一种波长的灯管(见表A.1),设置1台20W灯具,要求其四周 100m范围内没有高大建筑物、高大树木和强光源。
灯管下端离地面1.5m,每年更换一次新的灯管。
诱测时间5月1日至9月30日,每日调查灯下盲蝽种类和数量,结果记入盲蝽灯诱记载表(见表B.1)。
4.2.2性诱 各棉区依据当地优势盲蝽种类确定性诱剂种类(见表A.2)。
一块田放置3个桶形诱捕器,沿植株 行放置,每个相距50m,兼顾田块中间和田边(与田边距离不少于5m);放置高度,棉花苗期和蕾期 100cm高,花铃期高出棉花冠层15cm。
诱芯每月(西北内陆棉区20d)更换一次。
诱测时间棉花定苗或 移栽至9月30日,每日调查诱捕器中盲蝽数量,结果记人盲蝽性诱记载表(见表B.2)。
4.2.3色板诱集 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可选择其偏好的绿色或黄色色板诱测。
每块田挂置3块色板(规格为40cm× 24cm),注意兼顾田边和田块中间;色板与地面垂直挂置,色板高于棉花植株顶部10cm。
诱测时间为棉
板。
结果记人盲蝽色诱记载表(见表B.3)。
5春季棉田外系统调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