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040 C53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009.4-2003 代替GB/T5009.4-1985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ash in foods 2003-08-11发布 2004-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31 GB/T5009.4-2003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5009.4一1985《食品中灰分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与GB/T5009.4一1985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一一修改了标准的中文名称,标准中文名称改为《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一按照GB/T20001.4一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 修改,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掌, 本标准于198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32 GB/T5009.4-2003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灰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灰分含量的测定. 2原理 食品经灼烧后所残留的无机物质称为灰分.灰分系用灼烧称重法测定, 3仪器 3.1马弗炉. 3.2分析天平. 3.3石英蜗或瓷纲. 3.4干燥器. 4分析步骤 4.1取大小适宜的石英堆或瓷纲置马弗炉中,在550℃士25℃下灼烧0.5h 冷至200℃以下后,取 出,放人干燥器中冷至室温,准确称量,并重复灼烧至恒量, 4.2增蜗加人2g-3g圆体试样或5g一10g液体试样后,准确称量 4.3液体试样应先在沸水浴上蒸干,圆体或满干后的试样,先以小火加热使试样充分炭化至无烟,然 后置马弗炉中,在550℃士25℃灼烧4h.冷至200℃以下后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即30min 在称量前如 灼烧残清有炭粒时,向试样中滴人少许水湿润,使结块松散,蒸出水分再次灼烧直至无炭粒即灰化完全, 准确称量,重复灼烧至前后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5mg为恒量, 5结果计算 X-1-型×100 式中, X一试样中灰分的含量,单位为克每百克(g/100g); m:—一和灰分的质量,单位为克(g): m:一蜗的质量,单位为克(g) m:=一坩蜗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都过算术平均值的5%, 33 ...
推荐内容/By 规范库
-
SN/T 5218-2019 出口食品中乙酰蓖麻酸酯含量的测定.pdf
-
SN/T 5217-2019 出口食品中溴化植物油含量的测定.pdf
-
SN/T 5144-2019 出口食品中酮脲磺草吩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 质谱法.pdf
-
SN/T 4891-2017 出口食品中螺虫乙酯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pdf
-
SN/T 4892-2017 出口动物源性食品中雌二醇、睾酮和孕酮残留量及稳定碳同位素比值的测定.pdf
-
SN/T 4890-2017 出口食品中姜黄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pdf
-
SN/T 4889-2017 出口高盐食品中γ放射性核素的测定 无源效率刻度法.pdf
-
SN/T 4888-2017 出口高盐食品中铅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
SN/T 4887-2017 出口高盐食品中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
SN/T 4850-2017 出口食品中草铵膦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pdf
-
SN/T 4851-2017 出口水产品中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 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pdf
-
SN/T 4849.6-2017 出口食品及饮料中常见小浆果成分的检测方法 实时荧光PCR法 第6部分:猕猴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