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 110-83
本标准适用于渔业用合成纤维网线的试验方法.
1技术条件
1.1试验室必须保持试验用标准大气.温度为20土2℃:相对湿度为65土2%.
注:在不能达到标准大气的试验室进行测试时,需记录当时的温、湿度.
1.2试验要求
1.2.1试样应随机取样.试样应取自绞线,并须保持结构状态不变.
1.2.2试样状态
1.2.2.1干态
在试验用标准大气的试验室内,将试样放置24h以上,即为试样的干态.
1.2.2.2湿态
分,即为试样的湿态. 将试样置于20土2C的清水中12h以上,达到充分浸润的状态,取出后甩去表面残留水
1.3预加张力
必须使用预加张力的试验项目,规定如下:为试样干态时250土25m自重.
1.4试验数据处理
数字修约规则进行.
2试验项目
a.公量(G):b.综合线密度(Rtex):c.直径(d,p);d.断裂强力(F)与断裂伸长率(cr):e.结强力(F);f.捻度(T)与捻缩率(u):g.回潮率(W):
h.含水率(T):i.吸水率(W):j.收缩率(S):k.弹性恢复率(E):1.大气老化试验.
3试验方法
3.1公量(G)
网线的公定重量由公定回潮率(T),实测回潮率(T)和实测重量(G)来求得,由
(1)式计算(精确至小数后二位).
G=G×((100W)/(100W)) (1)
3.2综合线密度(Rtex).
仪如图1所示. a.在测长仪上,随意量取1m长的试样10根,称重后,其值的25倍即为250m的重量.测长
图1测长仪
b.以a作为暂定预加张力,在测长仪上量取1m长的试样10根,称重后换算成250m的重量.
c.以b作为预加张力,在测长仪上测得1m长试样10根,称取重量(精确至0.01g),其值的100倍,即为网线1000m长度的重量,以g/km表示.
3.3直径(d)
3.3.1圆棒法
上,测得其中10圈的宽度(精确到1mm)取其直径的算术平均值:每个试样于不同部位测定两 取试样5个,在预加张力作用下,分别圈绕在直径为50mm的圆棒上,紧密平行卷绕20圈以次.取10次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小数后一位),以毫米表示.如图2所示.
图2圆棒法
3.3.2读数显微镜法
两切线间的距离,即为网线的直径.取5次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小数后二位),以毫米表 直径在lm以下的试样,在预加张力的作用下,直接用读数显微镜测定与网线轴向平行的示.如图3所示.
图3读数显微镜法
测定法
a.固定试样在测定架上,并加以预加张力;
至小数后二位): b.移动读数显微镜内基准线与网线轴向两侧外切,并读取外切时读数品及品(读数精确
c.计算两切线间距离:dm-m,即为网线直径.
3.4断裂强力(F)与断裂伸长率(cr)
取干态(或湿态)试样,在预加张力作用下,在等速伸长强力试验机上作拉伸试验,测得断裂时的最大负荷值.用千克力(kgf)或克力(gf)表示.同时测得试样在断裂时的伸长值与原长的百分比,即为断裂伸长率.取有效测定20次的算术平均值(取有效数三位).
3.4.1试验条件
a.强力试验机应在公称读数的25~75%范围内使用.
b.试样长度为500±1mm.
c.平均断裂时间为20土3s,即对一组试样的平均断裂时间,必须在规定的限度以内.
d.试样在夹具处断裂的数值不予计算,夹具内允许加衬垫物,以避免试样夹伤或滑移.
3.5结强力(F)
试样中部作网结后,与3.4同法测得其网结处的断裂强力,取有效测定20次的算术平均值(取有效数三位).
网结的形式有单线结、死结、活结三种.如图4、5、6所示.
不在网结处断裂的测试值,不予计算.
图4单线结
图5活结
图6死结
3.6捻度(T)与捻缩率(u)
取试样长度为250土1mm,在预加张力作用下,夹入纱线捻度计夹具进行退捻,得捻回数(精确至1回),求10次以上的算术平均值(取小数后一位).
3.6.1线挖度
将网线退捻至各股平行,将退捻的捻回数(精确至1捻回)换算成每米的捻回数,即为线捻度,并记录捻向.
3.6.2股度
剪去其他各股,保留其中任意一股,再行退捻,将退捻的捻回数换算成每米的捻回数,即为股挖度,并记录捻向.
3.6.3捻缩率(u)
量单纱的长度L1(精确至1mm).由下式计算捻缩率(取小数后一位): 将试样退捻至单纱后,留下任意一根单纱,在250土25m单纱自重的预加张力作用下,测
(2)
3.7回潮率(W)
a.采用烘箱测湿仪(八蓝式烘箱):
b.取重量不少于50g的试样3个,分别编号,称重(G):
c.先将烘箱预热至烘干温度(105土5℃),然后放入试样;
d.试样放入后开始计时,预烘1h后称重,以后每隔1/2h称重一次,前后两次称重之差值小于后一次重量的0.1%,后一次重量即为干燥重量(G).称重精确至0.01g.求三次的算术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