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8062-2000 玻璃钢渔船总纵弯曲试验方法.pdf

2000,8062,pdf,总纵,水池,水产
文档页数:5
文档大小:316.22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水产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船检验局《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海洋渔船建造规范》的要求和我国玻璃钢渔船的发展现状,总结、吸收我国玻璃钢渔船总纵弯曲试验和国外相关试验标准的经验,制定本标准.船用玻,璃钢具有强度高、弹性模量低的特性.设计出强度和刚度协调的玻璃钢渔船,保证使用安全并可节省原材料是玻璃钢渔船设计者的责任.要清楚玻璃钢渔船强度和刚度的实际储备,以及在额定载荷时的船体纵向应力和变形值,必须对首制船作总纵弯曲试验.本标准给出总纵弯曲试验原理和应力、挠度测量方法.为设计、建造玻璃钢渔船提供参考依据.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工程研究所、上海玻璃钢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梁、张崇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玻璃钢渔船总纵弯曲试验方法

SC/T 8062-2000

Test method for overall longitudinal bending of glass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fishing vessel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渔船在额定载荷下的总纵弯曲性能的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FRP渔船总纵弯曲应力和挠度的测定及建造验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446一1983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3定义及符号

3.1渔船总长[Loa(m)]

船体型表面最前端与最后端之间水平距离.

3.2设计船长[L(m)]

沿设计水线由首柱前缘量至舵杆的中心长度,即本标准所称的船长.

3.3满载排水量[△(t)].

玻璃钢渔船满载时的全船重量.

3.4空船排水量[△(t)]玻璃钢渔船空载时船的重量.

4检验条件

4.1试验时机

玻璃钢渔船的主船体、甲板施工组装完毕后,玻璃钢已充分固化,甲板室、主机、电气及装件尚未安装时,进行总纵弯曲试验.

4.2试验环境

试验环境的温度、湿度参照GB/T1446的要求,且在睛好天气进行试验.

4.3试验装置

4.3.1支点

玻璃钢渔船自由支持在两个垫墩上,垫墩间距(0.6~0.8)L,垫墩沿船长方向的宽度至少300mm,垫墩位置根据实船结构具体确定,尽量安放在结构较强部位(见图1).

图1

4.3.2加载荷方法

4.3.2.1集中载荷(一般适用于船长20m以下小船)

用铸铁块或沙袋吊放在玻璃钢渔船主甲板中部,视为集中载荷,使船体呈中垂状态(见图2).

图2

用施力千斤顶在玻璃钢渔船底中部加集中载荷,使船体呈中拱状态(见图3).

图3

4.3.2.2均布载荷(一般适用于船长20m以上小船)

在甲板上自首至尾均匀放置重物,使船体呈中垂状态(见图4).

图4

4.3.2.3载荷量的确定

所加载荷无论是集中载荷,还是均布载荷,都要求使船体中部呈现相当于设计状态的最大弯矩M,最大弯矩按式(1)计算:

式中:△-试验船满载排水量,t;

L-设计船长,m.

如施加集中载荷P按式(2)计算:

式中:1--两垫墩间距,m;

、l2一加载处与两垫墩的间距,m.

如施加均布载荷q按式(3)计算:

试验时,一般逐步加载至要求载荷的60%,然后用外插法推算出100%载荷时的应力和挠度.

4.3.3.1测量船体挠度.根据事先估算的船体挠度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位移计(百分表)进行测量,也可以用水准仪、激光仪等仪器测量.

4.3.3.2测量船体应力.采用电测量方法,通过多点电阻应变仪测量各测量点应变,然后根据虎克定律计算出该处应力.所用电阻应变片试验前经过检验,贴片接线等应严 严格按应变电测规程进行.

5试验步骤

5.1主船体外观检查.当具备试验条件时根据检验标准全面检查玻璃钢渔船的质量和本船实际装载状态.

5.2 2将玻璃钢渔船置于两个垫墩上,然后进行调整,使船体水线处于水平状态.

5.3根据试验要求安装测量仪表,船体中垂时位移计安装在船底龙骨纵向各测量点部位,测量点分布见图5.船体中拱时位移计安装在上甲板,测量点分布相同.测量船宽变形测量点见图6.测量应力时,选择船中横剖面,根据应力分析和试验目的确定,电阻应变片一般布在船底部、舷侧、甲板,具体位置如图7.由于船体左右对称,所以测量点只布于横剖面一侧.

图5

图6

图7

5.4加载

玻璃钢渔船置于垫墩,调好水平,安装仪表,此时船体处于零应力状态.然后应逐步分级加载,先加要求载荷的10%,调整仪表,使试验处于正常状态,记录所测挠度和应变.再加至20%、30%、40%、50%、60%,分别作记录.然后分级卸载50%、40%、30%、20%、10%、0,间隔一段时间,重复一次,分别作记录.

5.5在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程序操作,注意人身和船的安全.

6试验结果

纵向挠度.将加载时所测点读数列表,绘制船体载荷-挠度曲线,用外插法确定船长中点最大纵向挠度.

纵向应力.将加载时各工况下测点应变读数列成表格,用平面虎克定律计算外载状态对应点的应力,然后用外插法确定最大应力.

7试验报告

试验者将试验报告送有关部门,试验报告包括:

a)试验项目名称;b)试验船主尺度及制造情况;c)试验条件;d)试验仪器、仪表型号量程及使用情况;e)试验结果分析、计算;f)主要结论.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