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 1044.3-2001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鱼苗、鱼种.pdf

2001,pdf,水池,罗非鱼,水产
文档页数:8
文档大小:1.28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水产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1044.3-2001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鱼苗、鱼种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for nile tilapia culture-Fry and fingerli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1044.3-2001

旱興

尼罗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水系,属于热带河口性鱼类,适应环境能力强,70年代后期引进我国.为保护尼罗罗非鱼优良的经济性状、遗传性状,提高其食用商品鱼的饲养经济效益,首先应提高尼罗罗非鱼的鱼苗、鱼种质量,并在其市场流通过程中依法开展有效的质量监控和监测,为此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的第3项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谈水养殖试验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荣棣、张开登、段登选、陈有光、张金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鱼苗、鱼种

SC/T 1044.3-2001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nile tilapia cultureFry and fingerling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鱼苗、鱼种的来源,质量要求,检验方法与运输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尼罗罗非鱼鱼苗、鱼种的质量评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面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SC1027-1998尼罗罗非鱼 GB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鱼苗fry卵黄囊基本消失,充气,主动摄食行自营生活,亲鱼停止护幼行为,此阶段的稚鱼称鱼苗.3.2鱼种fingerling鱼苗生长发育至全身鳞片披齐、鳍条长全,外观已具有成鱼基本特征的幼鱼称鱼种.

4来源

4.1由符合SC1027规定的尼罗罗非鱼亲鱼繁殖培育的鱼苗、鱼种.4.2持有国家发放良种生产许可证的尼罗罗非鱼良种场生产的尼罗罗非鱼鱼苗、鱼种.

5质量要求

5.1鱼苗5.1.1体色鲜亮,体表有光泽,体质健壮,游泳活泼,个体离水蹦跳有力.5.1.2肉眼观察,95%以上的鱼苗应符合3.1的规定. 5.1.3规定整齐,大小一致;同一规格的鱼苗合格率不得低于90%,5.1.4伤残率应低于2%,畸形率应低于2%.5.2鱼种5.2.1鱼种体表光滑有粘液,体色鲜亮,具有与成鱼相似的斑纹.

5.2.2体形正常,鳍条、鳞被完好无损,外部形态符合SC1027的规定.

5.2.3规格整齐,大小一致,同一规格的鱼种合格率不得低于90%.

5.2.4伤残率应低于2%,畸形率应低于2%.

5.2.5各种规格鱼种的标准体重与每千克重总尾数见表1.各种规格的鱼种全长、体长、体重测定值见 附录A(提示的附录).

表1尼罗罗非鱼鱼种各种规格标准体重与每千克重总尾数

全长.cm 标准体重g/尾 每千克重总尾数,尾/kg2. 1~2.9 0.25±0.05 3 333~5 0003. 0~3. 9 1. 05 ±0. 20 740~1 3404. 0~4. 9 2. 45±0.60 320~5805. 0~5. 9 4. 25±1. 00 190~3106. 0~6. 9 5. 75±1.00 150~2107. 0~7.9 8. 0~8. 9 10. 75±1. 25 8 05±1. 20 110~1459. 0~9. 9 15.5±2.5 80~110 60~7710. 0~10. 9 21.0±3. 0 40~5611. 0~11. 9 30. 0± 4. 5 28~3812. 0~12. 9 40. 0± 6. 0 22~3013. 0~13. 9 52.0±6. 0 17~2114. 0~14.9 65. 0±7. 0 14~1815. 0~16. 0 80. 0± 9. 0 12~15

5.2.6越冬鱼种,随机抽样解剖检查,肝、胆、脾、胰腺等器官大小正常,颜色鲜艳,无异常. 5.2.7检疫:常规检查不得有危害性大传染性严重疾病的鱼种.

6检验方法

6.1池塘边检查、观察,鱼苗、鱼种集群活动正常,游泳活泼,无鱼病迹象发生.6.2拉网随机抽样检查应符合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

7运输要求

7.1运输用水

7.1.3运输过程换水水温差严格控制在3C以内.

7.2运输前的准备

7.2.1鱼种运输前应停止投喂1d.

7.2.2鱼种运输前3~5d应对鱼种进行药物消毒,并进行拉网密集锻炼;温室、温流水池培育的鱼种 运输前应降温锻炼,以与运输用水水温相符合,方法是向培育池水中逐步加冷水,每降3C一个阶梯,时间为6h,直至与运输用水水温相接近.

7.3运输方法

7.3.1采用活鱼运输车,运输前应熟悉说明书,严格按其说明要求进行.

7.3.2.1鱼要规格为1.0m×1.0m×1.0m,用支架固定.

7.3.2.2散开式鱼篓运输,适宜短途运输,运输时间在4~8h,鱼篓装水150~300kg,装鱼种20~ 30kg,鱼水比例掌握在1:5~8,运输途中注意观察,发现“浮头"应增氧或加水、换水.

7.3.2.3鱼篓衬大尼龙袋密封充氧运输.鱼篓衬双层尼龙袋,适于长途运输,运输时间在8~12h,加水250~400kg,装鱼种40~60kg.装鱼充氧:应把袋内空气排净,把氧气管插至袋底充氧,氧气由水体内鼓出,充足氧气后再扎紧袋口.

7.3.2.4扎口:扎口要牢,先扎紧后再弯一道回扣,成双扣,扎紧,严防途中漏气,渗跑氧气,途中应勤检 查.

7.3.4长途运输应备氧气瓶、钳子、扳手、胶布、尼龙袋等常用工具,以应途中急用,

7.3.5长途运输应考虑采用先进的运输技术、运输方法,但应注意使用方法和有关规定,以确保安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