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Determination of oxygen to uranium atomic ratio in uranium dioxide powder andpellets-Thermogravimetric method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198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本文件代替GB11842-1989(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的氧铀原子比测定热重法》,与GB11842一
a)更改了试验装置(见第5章、第7章,1989年版的第3章、第4章);b)更改了氧化温度(见第4章、7.2和7.4,1989年版的2.2、4.4.1);c)更改了样品称样量(见7.1,1989年版的4.1.2);d)删除了保护气的使用(见1989年版的4.24.3.3): e)更改了试验步骤(见7.2、7.3和7.4.1989年版的4.2、4.3和4.4);f)更改了结果计算公式的形式(见8.1,1989年版的第5章);g)更改了挥发性杂质对样品质量修正方法(见8.1、8.4,1989年版的4.3.4);h)增加了轴含量的计算方法(见8.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宁伟、赵峰、乔洪波、黄懿、谌慧慧、李艳平、陈诚、赵苏宇.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国华、唐文磊、杨超平、喻佳敏、连吴翔、李艺、李波、郑娜、郭晋轩、安身平、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9年首次发布为GB11842-198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的氧铀原子比测定 热重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热重法测定二氧化轴粉末和芯块的氧铀原子比方法原理、仅器设备、样品、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处理和精密度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的氧铀原子比的测定,二氧化轴粉末和芯块中轴含量的测定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方法原理
过测定样品氧化前后的质量,扣除杂质含量后,计算氧轴原子比和铀含量. 二氧化铀粉末和芯块样品在900C士50C和空气气氛下充分氧化,生成稳定产物八氧化三铺,通
5仪器设备
5.1马弗炉:使用温度范围为室温至1000C,控温精度士2C,炉内为空气气氛.5.2电子天平:分度值0.1mg.5.3干燥器(含干燥剂).5.4坩蜗,材质为铂金.
6样品
样品为干燥的二氧化铀粉末或芯块储存于干燥器.
7试验步骤
7.1从干燥器中取出已在900℃土50℃下灼烧至恒重的空坩城,称量坩埚的质量m.,精确至0.1mg.称取5g~12g二氧化轴粉末或芯块样品置于坩城内.样品和坩埚的总质量记为m:精确至0.1mg.7.2对于二氧化轴粉末样品,将装有粉末的坩蜗置于马弗炉内,将马弗炉温度升至900C士50℃,保温 3h;对于二氧化轴芯块样品,将装有芯块的坩埚置于马弗炉内,先将马弗炉温度升至500℃士50℃,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