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
河南省地方标 東准
生态环境重大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编制原则5编制流程 6前期调研,7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分析8建设方案确定9组织与实施,11效益与风险分析 10投资匡算及资金筹措,12结论与建议.13成果形式,附录A(资料性) 生态环境重大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技术路线附录B(资料性) 生态环境重大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大纲,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
本文件由河南省生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HN/TC30)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彩风、张清敏、王燕鹏、郝松泽、张志、徐怒潮、叶辉、肖军仓、张晓果、王梦园.
生态环境重大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生态环境重大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原则、编制流程、前期调研、编制内容、成果形式等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其他生态环境工程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 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25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23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HJ96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1111生态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总纲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生态环境工程
区域生态环境间题实施的建设项目或工程,包括污染防治和风险防范工程、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生态 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降低生态环境风险、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为目标,为解决环境治理能力提升工程等.
3. 2
生态环境重大工程
指导意见且资金额度在5000万以上的生态环境工程. 符合国务院、国家相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或者省级相关部门制定的规划、实施方案、行动计划、
3. 3
项目建议书
求,提出的某一具体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框架性总体设想的建议文件. 由工程筹建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和地方中长期规划、产业政策、所在地的内外部条件等要
4编制原则
DB41/T2802-2025
案.4.2合理可行原则.项目建议书宜选择成熟、可靠、经济的技术,确保建设方案科学、合理、适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4.3绩效明确原则.项目建议书宜结合生态环境要求,明确绩效目标,确定可量化、可监测的生态环 境绩效指标.
4.1问题导向原则.项目建议书以解决一定区域或领域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核心,提出工程建设方
5编制流程
5.1工作流程
5.1.1前期调研
分析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需求,针对全域性状况、突出性问题等,开展基础调查,分析存在问题和成因.
5.1.2项目建议书编制
基于前期调研,充分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初步分析工程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与规模、建设地点、建设条件、技术方案等,编制项目建议书.
5.1.3项目建议书论证
项目建议书编制完成后,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工程的科学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5.2技术路线
生态环境重大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的技术路线具体见附录A.
6前期调研
6.1基础调查
6.1.1资料收集: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政策、规划等文件以及工程所在区 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基础资料.
6.1.2现场调查:收集资科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开展现场调查,内容包括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情况,调查方法可按HJ2.2、HJ2.3、HJ19、HJ25、HJ610、HJ623、HJ964、HJ1111等执行.
6.2问题识别
6.2.1在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识别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6.2.2生态环境质量问题识别.分析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辐射环境质量现状与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目标要求的差距,识别区域突出生态环境质量问题,结合污染物排放状况评价区域 主要污染物种类和排放量、污染源分布和污染贡献率等,分析问题成因.
6.2.3生态系统保护间题识别.结合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及脆弱区状况和管理要求,识别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分析问题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