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CC
中国指挥控制学会团体标准
T/CICC45002-2025
多余度同步交换网络iRAX
Redundant Synchronous Switching Network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
发布
目次
前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23.1术语和定义 23.2缩略语4同步交换网络iRAX架构.4.1网络通信要求 84.2协议层次要求 4.3同步交换网络iRAX拓扑结构.4.3.1基本拓扑结构 64.3.2双余度拓扑结构. 64.3.3双余度多路径拓扑结构,5物理层... 105.1电缆物理层 5.1.1接口规范 10 105.1.2传输介质规范, 105.1.3传输速率. 115.2光纤物理层. 115.3光纤通道编码8B/10B传输码. 5.2.1接口规范 11 115.3.1符号约定 115.3.2字符编码和译码. 115.3.3传输速率. 126数据链路层, 126.1协议架构.. 6.1.1通用服务. 12 126.1.2数据链路层服务体系 126.1.3协议接口规范 136.2帧间距与空闲状态 136.2.1帧间距规范. 6.2.2时间范围规范, 13 136.2.3配置与应用规则 136.2.4帧间距数据要求 136.3帧定界... 6.3.1基于以太网报文定界格式, 146.3.2基于光纤通道报文定界格式 14 156.4报文格式要求, 166.4.1报文定义 166.4.2字段详解 17
6.5地址识别 T/C1CC 45002-2025 226.5.1终端 226.5.2寻址 236.5.3单播 236.5.4组播 6.5.5广播. 23 236.6元余处理.. 236.6.1帧复制 236.6.2帧消除. 6.6.3帧唯一性 24 246.7交换过程. 256.7.1数据链路层接收, 256.7.2交换过程. 256.7.3地址自学习. 6.7.4交换终端元余, 26 256.7.5镜像端口 266.8链接过程.. 276.8.1链路连接. 6.8.2链路服务消息 277网络层... 877.1命令响应过程.7.1.1基本通信过程、7.1.2多帧通信过程,7.1.4多帧重传过程. 7.1.3基本重传过程7.1.5强制重传过程. 327.2基本消息 337.2.1基本消息类型, 337. 2. 2 NCNT消息 (CMD=0x0) 7. 2. 3 NCNT-B广播消息(CMD=0x0) 34 337. 2. 4 NTNC>消息 (CMD=0x1) 347. 2. 5 NTNT消息 (CMD=0x2/0x12) 347. 2. 6 NTNT-B广播消息(CMD=0x2/0x12) 357. 2. 7 NTNTD消息(CMD=0x4) 7. 2. 8 NT-NTD-B广播消息CMD=0x4 . 35 987.3模式消息... 987.3.1模式消息类型 367. 3. 3 mSOL消息(CMD=0xB) 7.3.2mS0H模式消息(CMD=0xA) 37 377. 3. 4 mTS消息(CMD=0xC) 377. 3. 5 mSNMP消息 (CMD=0xD) 377. 3.6mVWQ消息(CMD=0xE) 887.4链路服务消息 7.4.1链路服务.. 88 887.4.2数据负载要求.7.4.3链路服务消息(0xF)
7.4.4链路服务信息 T/C1CC 45002-20257.5消息唯一性..7.5.1消息唯一性标识,7.5.2消息去元余.. 408传输层... 408.1网络调度, 8.1.1网络角色. 408.1.2网络基本周期. 40 408.1.3网络调度 408.1.4单周期消息与多周期消息. 428.1.5消息相位. 8.1.6动态带宽管理. 42 438.2网络运行. 438.2.1网络基本周期控制与网络高优先级阶段, 438.2.2网络低优先级阶段 458.2.4矢量字查询mVWQ. 8.2.3网络保护带. 47 469应用层... 499.1时间同步与延迟测量, 499.1.1报文格式要求 509.1.2时间同步过程 539.1.3延迟测量过程 9.1.4终端操作流程 54 559.2网络管理. 579.2.1网络管理过程 579.2.3寄存器读 9.2.2寄存器写 62 699.3数据服务类型, 669.3.1队列端口 669.3.2采样端口 679.3.3服务访问点端口, 89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范》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中航通用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由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归口.
北京中航通用科技有限公司、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武汉数字工程研究所、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北京族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凯云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唐樟春、冯恒振、南金瑞、张贺、黎明、赵平、彭时涛、陈策.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水华、赵越、郑云龙、严杰、于峰、涂林艳、石磊、那楚平、蒋斌、宋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