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东方传奇项目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苗江雁翔路与黄渠头南路交叉口,总建筑面积109480平方米,由4栋高层及地下车库组成.其中,9#楼面积约12000平方米,地上18层、地下2层,总高55米,框剪结构,抗震设防烈度8度.车库为框架结构,地下2层,基础理深7.45米.
高层住宅楼及周边地库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解决
中天五建/技术发展部
工程概况
验手续后我方正式接收.
问题描述
万科东方传奇项目位于Ⅱ级(中等)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上,场地整体采用3-7米素土回填,整平后采用DDC桩处理,直径中400,桩间距0.9m,螺旋钻成孔,处理深度25米,填料 为素土,夯锤挤密法施工.主楼采用35m预应力管桩,基础形式为700厚筏板:车库基础下800厚3:7灰土,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300厚抗水板,如图1.
7月26日下午,技术发展部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报告,已交付的本工程9饼楼西侧车库出现严重裂缝,请求公司帮助进行问题处理.27 日上午,技术发展部及设计中心相关人员对现场进行全面排查,具体情况如下:
2.1裂缝开展情况
库西山墙与主楼连接部位出现大量明显有害裂 9#楼主体结构未发现由沉降引起的裂缝:车缝,裂缝大致呈45°,从基础延伸至车库顶,最大裂缝宽度5mm,主楼西侧的烟道等附属物开裂变形.102户采光庭院框梁有一道裂缝,缝宽20mm,裂缝贯通.
图19#楼及周边地下车库基础剖面示意图
该工程地基及桩基工程为建设单位直接分包工程,我单位进场前,地基及桩基部分已施工完毕,地基及桩基检测报告合格,履行四方方交
图2西侧挡土境裂缝开展走势示意图
图3现场裂缝开展情况照片
图6地下室基础浸没于水中
图4 西山墙部位烟道开裂变形
图7车库地基基础分离
2.3基础沉降
从外侧测量挡土墙基础测量沉降最大116mm.靠近主楼西北、西南侧负二层车库底板沉降明显,采用普通水准仪观测,车库底板最大沉降测量92mm.
图5102户外侧框梁裂缝
2.2建筑使用和维护情况
小区车库顶板排水设计以2%~8%的坡度流向西侧,9#、10#、11#、12#楼中间的车库顶板雨水及园区植物养护水顺着土壤渗透到卵石滤水层后从9#楼西山墙留下,并在墙下汇集,西 侧回填土开挖后发现地下室局部浸没与水中,基础与地基分离,脱开长度达2.9米.
图8西侧挡土墙沉降情况示意图
查阅第三方沉降观测报告,9楼封顶至2017年5月10日期间共进行25次观测,单次沉降量、沉降速率及累积沉降量均属正常.于是我方要求建设单位通知监测单位对9#楼再次进行沉降观测,分析数据后发现9#楼西侧观测点测单位发出预警通知. (9-1、9-6)沉降速率过快,超出可控范围,监
图99楼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图10观测点沉降速率-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原因分析
上(如图8所示),可以非常明确判断出裂缝的 将西侧挡土墙全部沉降数据绘制在一张图产生完全是地基沉降不均匀造成,9#楼主楼沉降小,南北两侧车库挡墙基础沉降大,挡土墙在上有荷载、基础脱空情况下拉伸和挤压产生倒八字裂缝.
在充分了解建筑病害的基本情况后,技术人员调阅了勘察报告和地基处理相关技术资料,经分析后认为:造成本建筑产生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基处理设计不当
常用机械设备最大施工深度一般在22m,考虑必 素土挤密桩处理地基一般深度不超过20m,要的操作间隙,20米深度是合理的,因此,超过20m的深层湿陷性黄土处理,一般直接选用桩基穿透湿陷性土层的方法处理.
(2)素土挤密桩施工质量不良
尽管地基检测报告证实地基处理合格,但从目前情况看来,该建筑西侧区域场地湿陷性并未消除.根据陕西地区素土挤密桩施工经验,超过20米处理深度施工机械设备夯击能量不够,且夯击能量损失太大,采用素土挤密桩很容易造成桩下部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检验试验取土是在 桩上部,容易满足规范要求,地基检测报告很难代表桩下部的质量情况.
(3)使用不当
整个小区地库上有景观,坡向朝西,绿化水虽然有集结排放,但西侧未设置有效的集水、排水或挡水设施,很多绿植灌溉水直接排入西侧挡墙外的土体中,且回填土是素土,基础长期浸水产生地基沉降.
综上考虑,首先地下室及挡墙下素土挤密桩施工质量不良是沉降主因,但是没有大量雨水与绿化余水的侵入,也不至于产生重大不良后果,正是由于几个重大风险的叠加,加重导致严重不良后果,造成上述裂缝与沉降等一系列问题.
4解决方案
因沉降发生时建筑内业主已经入住,为保证建筑安全,且不影响建筑正常使用,经论证后确定采用以下措施进行处理和加固:
4.1车库顶板阻水止水
在车库顶板上采取截水、阻水措施,避免基有组织排水,坡度宜为1%~2%:并在地库顶板 础继续浸水.采用结构找坡,将地库顶板设计为上设计安装地漏,在地库内安装排水管与地漏相连,再经干管排至市政管网.
4.2静压桩地基加固
完成,但基础与地基间缝隙需要充实,且水已经 考虑基础长期浸水,由湿陷引起的沉降已经侵入主楼基础下,采用坑式静压桩进行主楼及车库西侧地基加固,静压桩采用219mm直径的无缝钢管,进入基础底面35m以下持力层,桩沿角形布置,桩间距1.5m. 主楼、车库西侧成一字型布置,独立柱下桩按三
图11静压桩布置简图
导坑至基底下2.0m,将设计桩位处灰土垫层局 施工时,在贴近被托换基础侧面,开挖竖向部凿除,安放千斤顶及预制短桩,启动千斤顶将
预制短桩逐段压入土中(如图12、13所示),各桩段间焊接连接,并沿桩项四周满焊.
图12坑式静压桩施工示意图
图13静压预制短柱现场照片
压桩施工中应随时校正桩的垂直度,量测并记录压桩力和相应的桩沉降值经对压桩可能引起的上部结构墙体的局部拍升进行观测,各点的抬升值在0~0.4mm之间,且对上部结构墙体未 产生不利影响.单桩压桩施工终止标准采用压力和压入深度双控法,即只有在压桩力达到980kN以上,且柱尖达到基础筏板底标高25m以下时,才能结束该桩压桩施工.本工程实际完成40根托换桩,压桩力均达到980kN以上,但由于建 筑物地基受水浸入影响的不均匀性,实际桩长从25~30m不等.
压桩结束卸去千斤顶后,对桩顶与基础间的间隙用无缝钢管支顶,管上端用钢楔模紧,管下端与桩顶连接处四周满焊(如图14所示).托换坑底至桩顶面以下200mm用3:7灰土分层回填 夯实,灰土顶面至基础底面用C15混凝土浇筑密实,其上至地表部分用素土分层回填夯实.
4.3结构加固
5 总结
图14静压桩施工完成照片
等地基处理完毕,沉降稳定后,考虑对内外结构进行不同方法的加固处理(具体加固方法不在本方案进行说明).
经地基加固处理后,主楼及车库最大沉降速经局部加固后,亦可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率下降至0.06mm/d,并逐渐趋于稳定,西山墙
图14处理后观测点沉降速率-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地基不均匀沉降易导致上部结构开裂,造成建筑物渗漏水、管道堵塞等,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安全,一旦发生,将给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减少或规避因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防范工作: 企业施工和管理风险,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特别做
(1)地基处理、桩基工程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回填土应分层压实,确保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桩基应控制桩长、填料质量、下料含水率及提升速度等关键参数,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2)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沉降观测,按照1次/层的频率进行沉降观测,并做好观测记录,特别注意关注首次及末次沉降观测的客观性:
(3)加强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工作,对于桩基(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工程变更、第三方沉降观测记录、各方来往函件、施工现场影像等 重要文件资料应妥善保存:
(4)南季施工期间,要求项目部做好场地内的排水组织工作,严格控制施工用水,保证在建工程及临时设施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