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 学霸笔记.pdf

pdf,学霸,其他资料
文档页数:12
文档大小:821.61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其他资料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药学-学霸笔记

第一章中药的性能

1、四气:寒、凉、温、热.

2、五味(必考)

辛一能行,能散:发散,行气,活血甘一-能补、能缓: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酸一一能敛、生津:收敛、固涩,生津苦一能泄、能燥、能坚阴:清泄(清热泻火》、通泄(通便泄下)、降泄(降肺气、降胃气),清热燥湿、燥湿散寒,泻火存阴 咸一一软坚散结,泄下通便淡一一能渗,能利:利水渗湿,利小便涩--收敛固涩

3、升降浮沉

四气五味:升浮一-温热、辛甘沉降--寒凉,酸苦咸药物:旋覆花一一降气化痰、降逆止呕一-归肺、胃经--肺胃气逆之要药众花皆升,唯旋覆独降:众子皆降,唯蔓荆独升4、归经的理论基础是一 归经的意义一 增强用药的准确性 脏册经络理论

第二章中药的作用

2、对因功效(病因)、对证功效(带有“止”字)

第三章中药的配伍和禁忌

1、配伍的内容:七情

2、单行- 单味药- 一病情单一,药效有针对性且强(独参汤、清金散、润肺散)3、相须-- 一大多为同类药,性能相近--增强双方的功效(麻黄、桂枝)(石膏、知母)4、相使-- 一不是同类药,有共性--增强主药的功效(黄芪、茯苓)(石膏、牛膝)5、相杀-- 解毒一一降低或消除另一药物的毒副作用(生姜杀半夏)(干姜杀附子) 解毒-一有毒(半夏畏生姜)(附子畏干姜)6、相畏- 7、相恶- 降低双方功效 (人参恶莱子)(黄芩恶干姜)8、相反--产生毒副作用一 一(十八反、十九畏)

第四章中药的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

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萎贝艾攻乌,藻戟遂芜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硫磺原为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础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

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犀角),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肉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煎炙博莫相依.

2、妊娠禁忌禁用、慎用

第五章中药剂量与用法

1、剂量

细辛:煎服1-3g(细辛不过钱),散剂每服0.5-1g人参:常规煎服3-9g:挽救虚脱13-30g,野山参研磨吞服,每次2g,一日两次麝香:不入汤剂,入丸、散0.03-0.1g础石:内服一次0.002-0.004g 苏合香:不入汤剂,入丸、散0.3-1g硼砂:内服1.5-3g冰片:入丸散0.15-0.3g

2、用法(必考)

(1)先煎:(矿石、贝壳、动物骨甲、有毒)一一乌头,附子 (2)后下:(气味芳香、久煎降低疗效)一一钩藤、大黄、番泻叶(3)包煎:黏性强,粉末状,有绒毛-一五灵脂、海金沙、辛夷(4)另煎:(贵重药)一一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麝香、鹿茸(6)泡服 (5)烊化:胶类药(7)煎汤带水:玉米须(8)冲服:《贵重药)--珍珠(冲服效果好)--三七

4、服法

空腹:补益药、泻下药、驱虫药饭前:胃肠疾病的药、病在胸隔以下饭后:胃肠有刺激药、病在胸隔以上睡前:安神药

第六章解表药

1、麻黄:辛温解表代表药

发汗解表,发汗力强,外感风寒表实证:宜肺平嚼,咳哦要药,寒热痰饮及有无表证均可使用:利水消肿.

生姜:

4、香需:解表,作用较强

化湿和中

香需和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5、荆芥(掌握)

炒炭:止血

穗:祛风解表

生用:透疹消疮(易考)

6、防风-一外风,内风,风湿祛风解表:外风(风病通用药,防风善治外风,天麻善治内风,风药之润剂一-防风、秦)

7、芜活:善治上半身风湿痹证

外感风寒夹湿证-首选

太阳经引经药

羌活(解表药):上半身,新病,太阳经独活(祛风湿药):下半身,久病,少阴经主次顺序不同,祛风湿解表的是独活

8、本嫩顶头痛

9、白芷一一止痛(4个痛):阳明头痛(前额、眉棱骨痛),鼻润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10、细辛--又称细身,细草,牙痛草,煎汤1-3g,散剂0.5-1g牙痛:少阴经引经药.

11、全书只有四个通鼻窍的药(解表,通鼻窍):

细辛:温肺化饮 白芷:燥湿止带,消肿排融苍耳子:祛风湿,止痛辛夷:木笔花,鼻渊要药

12、疏散风热,利咽透疹一一薄荷:清利头目,疏肝行气一牛劳子:宣肺祛痰,解毒散肿 蝉蜕:明目退,息风止痉,开音

13、薄荷、蔓荆子(头面诸疾要药)一 清利头目

薄荷叶--疏散风热

薄荷梗--疏肝行气 牛萝子,便秘、便干,上宜肺下通大便小儿夜啼不安--蝉蜕

14、治疗血热妄行的出血--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桑叶一-清肺润燥霜桑叶偏收敛,性凉春天桑叶发散,解表力

菊花--清热解毒

15、柴胡--风寒风热都可用:少阳证要药.醋炙:疏肝解郁 葛根: 酒炙:升阳 生用:解表退热解肌退热 善治颈项强痛,太阳经引经药升阳止泻- 热泻,热痫,脾虚泄泻

解表药中总结

2、清利头目:薄荷、蔓荆子(头面要药)3、升阳:柴胡、升麻、葛根、(黄芪)柴胡(黄芩)一一少阳 葛根--太阳升麻--阳明5、安胎:行气安胎一一紫苏梗

1、透疹:荆芥、薄荷、牛劳子、蝉蜕、葛根、升麻、紫草(清热凉血药)

4、引经药:

首选

风寒表证夹湿--关活风寒表证兼中焦气滞一-紫苏风热表证兼头项强痛 葛根风热表证兼便干、便秘一 兼肝郁气滞一一薄荷、柴胡 一牛劳子兼咳嗽痰多色黄一-牛劳子(宣肺祛痰)

第七章清热药

清热泻火

1、石膏:甘,大寒,清气分高热、泻肺胃实火(要药),与知母相须3、芦根:除烦,止呕4、天花粉:消肿(跌打损伤)排脓,孕妇不可用,可用于中期引产6、淡竹叶:上清心火能除烦,下清小肠能利尿7、柜子:清三焦火(芯)清心除烦,(皮)利尿,清热利湿,(炒碳)凉血解毒8、夏枯草:明目,清肝火,散肝郁结,(瘦瘤、乳瘫、镶疡)9、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2、知母:上清肺火,中清胃火,下清督中虚火,泻火存阴,生津润燥

5、瓜要:皮--宽胸散结,仁--润肺化痰,润肠通便

清热燥湿

10、三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芩:清肺热、安胎(胎热)黄连:清中焦热,清心火胃火,湿热泻痢要药 黄柏:除蒸一一下焦,下清相火,退虚热11、苦参:利尿,杀虫12、秦皮:止带,明目13、白鲜皮:治疗皮肤瘙痒,祛风解毒

清热解毒

15、板蓝根:凉血利咽 大青叶:凉血消斑(血热导致的出血)青黛:消斑、清肝泻火、定惊(热极生风)贯众:凉血止血,杀虫

16、蒲公英:消肿散结,治乳痛 鱼腥草:消痛排胞,肺痈

17、紫花地丁:疗疮

22、山慈菇:消痛散结,肿瘤

23、漏芦:通经下乳

24、山豆根:利咽消肿 射干:利咽消痰(黄稠痰)马勃:利咽止血

25、白头翁:热毒血痢良药马齿苋:清热解毒,止剩,凉血止血(大便,小便,崩漏)鸦胆子:热毒血痫,截疤,腐蚀疣,不入汤剂,龙眼肉包裹,吞服

清热凉血

26、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一一清热凉血止血的要药玄参:滋阴-泻火解毒27、丹皮:活血化瘀,退虚热(无汗骨蒸) 赤芍:活血化瘀,止痛,清肝火28、水牛角:解毒,定惊(蒸病抽描)29、紫草:解毒透疹,即清热凉血又活血

清退虚热

30、青蒿:夜热早凉,解暑(不宜久煎),截疤(生用)目 地骨皮:枸杞根皮,凉血除蒸(有汗骨蒸),清肺泻火,生津止渴(同枸杞) 既清里又解表,既清虚热又退实热胡黄连:清湿热,除猎热,解热毒银柴胡:清湿热,除猎热

第八章泻下药

攻下药

1、大黄:治疗积滞便秘生用:泻下、清热:酒:逐瘀通经(孕妇慎用):炒炭:凉血止血2、芒硝咸,苦,寒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外用回乳)3、芦荟:清肝火,杀虫.(不入汤剂)

润下药

4、火麻仁:滋养补虚郁李仁:利水消肿松子仁:燥咳,润肺止咳,润肠通便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