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SJD 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团体标准
T/WSJD81-2025
儿童听力保护指南
Guideline for hearing protection in children
中国卫生监督协会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儿童听力保护基本原则,5儿童不同场景安全声级要求,6日常儿童听力保护要求,7儿童不同类型护听器的选择与佩戴附录A(规范性) 儿童声音安全限值,附录B(资料性) 不同强度声音示例,附录C(资料性) 护听器氨戴方法参考文献,
前言
起草.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卫生监督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医科大学、北京市少年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翼飞、黄丽辉、傅新星、王伟伟、吴慧云、何辉明、赵瑞兰、李述刚、童娟、王君卓、肖惠迪、李梦龙、李蔓、琚腊红.
儿童听力保护指南
1范围
求,以及不同类型护听器的选择与佩戴建议. 本文件提供了3岁~17岁儿童听力保护的基本原则、不同场景安全声级要求、日常儿童听力保护要
本文件适用于医疗卫生、教育、玩具设计、娱乐场所等领域,供家长、学校教职工、卫生专业人员、玩具设计生产人员、娱乐场所经营者保护3岁~17岁儿童听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22.2声学环境噪声的描述、测量与评价第2部分:声压级测定GB/T16296.1声学测听方法第1部分:纯音气导和骨导测听法GB/T18205学校卫生综合评价 GB/T23466护听器的选择指南GB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听阅hearing threshold
动力级. 在规定的条件下,受试者在重复试验中做出正确的察觉反应,能达到预定百分数的最低声压级或振
注:预定百分数常取50%
3.2
听力损失hearingloss
听力较好耳在0.5kHz、1kHz、2kHz、4kHz频率的平均听阔超过20dB听力级.
3.3
听力保护hearing protection
采取隔声、氨戴防护装置等措施有效保护听力,降低噪声对听力的危害.
3.4
噪声noise
3.5护听器hearing protector
T/WSJD 81-2025
用于保护听觉免受噪声过度刺激的防护用品.
3.6
等效声级equivalent continuoussound level;L在规定测量时间(T)内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单位为dB(A).注:除特别指明外,本标准的等效声级为La
等效连续A声级equivalent continuous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c
3. 7
最大声级maximumsoundlevel;在规定的测量时间段内或对某一独立噪声事件测得的A声级最大值,单位为dB(A).
峰值声压级 peak sound pressure level
3.8
一定测量时间段内的最大瞬时声压绝对值,常用C计权声压级表示.
3.9
脉冲噪声impulsive noise
具有声压猝增特征的噪声,持续时间不大于1s.
4儿童听力保护基本原则
4.1控制噪声级
对儿童活动环境实施噪声防控.
4.2远离噪声源
为儿童选择安静的学习和休闲活动的场所,远离噪声源,儿童不应进入或靠近高噪声级的环境.
4.3降低噪声暴露时间
减少儿童停留在噪声超过70dB(A)环境的时间.
4.4定期听力监测
儿童3岁~6岁应每年至少进行1次听力筛查.7岁~10岁应至少每2年进行1次听力筛查.11岁~17岁应至少每3年进行1次听力筛查.通过监测了解儿童的听力水平、特征和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有效的听力保护措施.
4.5早期干预
断为听力损失的儿童及时干预. 在儿童尚无听力损失前,对儿童开展听力保护的健康教育,及时纠正听力损失的高风险行为,对诊
5儿童不同场景安全声级要求
5.1学习场景
5.1.1教室内背景噪声应符合GB/T18205的教室噪声要求,以及GB50118的学校建筑室内允许噪声级要求,不宜超过35dB(A).
5.1.2户外活动等效声级不应超过55dB(A).
5.2生活场景
5.2.1家庭环境等效声级不应超过55dB(A).睡眠时段(卧室)室内不应超过30dB(A),室外不应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