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3441.1-2007/ISO2631-1:1997 代榕GB/T13441-1992 GB/T13442-1992
机械振动与冲击 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 第1部分:一般要求
whole-bodyvibration-Part 1:Generalrequirements
(ISO2631-1:1997 IDT)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目次
前言引言2规范性引用文件 1范围3术语和定义4符号和下标5振动测量 5.1总则..5.2测量方向5.3测量位置5.4信号调理的一般要求5.6振动条件的报告 5.5测量时间长度6振动评价6.1 用计权均方根加速度的基本评价方法6.2基本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基本评价方法不适用时的附加评价方法6.4 6.3 频率计权6.5 多方向的合.振 106.6 振动评价方法使用指南 107健.. 7.1用. 10 107.2振动评价7.3报动对健康影响的评价指南 118舒适与感知. 118.1应用 8.2舒. 118.3感知.. 138.4振动对感知和舒适影响的评价指南 139运动病... 9.1应用.. 13 139.2报动评价 139.3振动对运动病影响的评价指南附录A(规范性附录) 频率计权的数学定义 14附录B(资料性附录) 振动对健康影响的评价指南附录D(资料性附录)振动对运动病发病率影响的评价指南 20参考文献
前言
GB/T13441《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一般要求;第4部分:振动和旋转运动对固定导轨运输系统中的乘客及乘务员舒适影响的评价指南; 第2部分:建筑物内的振动(1Hz~80Hz);一第5部分:包含多次冲击的振动的评价方法.
本部分为GB/T13441的第1部分.
分:一般要求)(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2631-1:1997(E)《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第1部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用“本部分"代替"ISO2631本部分”;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用小数点符号".”代替作为小数点的",”;取消附录E,并把相应的内容纳人本部分参考文献之中:对ISO2631-1:1997(E)引用的其他国际标准,有被等同采用为我国标准的,用我国标准代替对应的国际标准,其他则直接引用国际标准.
本部分是对GB/T13441-1992《人体金身振动环境的测量规范》和GB/T13442-1992《人体全身振动暴露的舒适性降低界限和评价准则》的合并修订.
本部分与GB/T13441-1992和GB/T1344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本部分与ISO2631-1;1997(E)的一致性程度为等同,面前一版本则为非等效; 本部分改为GB/T13441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并按ISO2631-1:1997(E)补充了GB/T13441-1992和GB/T13442-1992中未纳人的部分:
频率范围扩展到1Hz以下,用基于均方根值加速度颜率计权方法评价:
调整了术语和定义;
取消了GB/T13441-1992中振动的量级(振级)、等效连续均方根值、等效连续振级等概念;取消了GB/T13441-1992中的测量报告:
一本部分不仅规定了握动对坐姿和立姿人体影响的相关测量及评价方法,而且也规定了振动对卧姿人体影响的相关测量及评价方法:在附录C中给出了振动对舒适与感知影响的评价指南,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机械振动与冲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3)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吉林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郑州机械工程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利、陈卫杰、吴绍斌、陈雪梅、赵亚男、刘洪湾、马筠、肖建民、邵斌、韩国明.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3441-1992;GB/T 13442-1992.
引言
本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规定与下列方面相关的人体暴露于全身操动的量化方法:
人的健康与舒适;
振动感知的可能性:
运动病的发病率.
本部分主要涉及人体全身振动,但并不包括那些直接传递到四肢上的振动(如电动工具)面带来的严重影响.
交通工具(包括空中、陆路及水上)、机械设施(比如用于工业和农业的)以及工业活动(比如打桩和和健康. 爆破)经常使人们暴露于周期的、随机的或瞬态的机械振动当中,这些机械振动会影响人们的舒适、活动
本部分不包括振动暴露界限,但还是定义了相关的评价方法,以便可单独预备用作界限的基础,本部分还包括对含有间断性高峰值(即有高波峰因数)振动的评价.
三个附录提供了振动对健康(附录B)、对舒适与感知(附录C)和对运动病发病率(附录D)可能造要,为了避免歧义和鼓励精确的测量,本指南都是以数字项的形式给出.但在使用这些推荐值时应率 成的影响的近期信息.本指南试图考虑可能的数据并满足进一步提出简单而实用的推荐方法的需记应用的限制条件.从科技文献中可获得更多的信息,本部分参考文献中列出了部分相关科技文献.
本部分没有涵盖剧烈振动对人的行为和工作能力的潜在影响,因为这类指南主要取决于与操作者、场所和任务设计相关的工效学细节.
种多样的.全身振动暴露会在人体内引起摆动和力的复杂分配,不同实验对象在生物学反应方面存在 振动是很复杂的,通常包括许多频率,发生在几个方向上并且随时改变.操动产生的影响可能是多很大的差异,全身振动会引起一些感觉(如不舒适或烦躁),影响人的行为能力或是现健康和安全危险(如病理学损伤或生理学变化),小幅度运动震荡力的存在也会产生类似的影响.
为更适应需要,本部分编人了该领域报告的新经验和研究成果,主要变化有:
一重新组织了本部分:
一改变了振动环境测量和分析的方法:
一改变了结果应用的步骤.
剂量-反应间的关系有利于给出关于健康、舒适与感知、运动病发病率更为定量的指南(见附录B~ 附录 D).
基于实践经验,均方根值方法仍继续作为波峰因数小于9的测量基础,因此应坚持对现有数据库的整合.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承受振动暴露时的加速度峰值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健康的影响更为重要.实验表明评价振动的均方根值方法低估了具有真正价值的峰值对振动的影响.在均方根值方法扩展到 波峰因数小于或等于9的振动评价的情况下,希望提出附加的和或可替代的测量程序来评价这种高峰值特别是波峰因数大于9的振动.
为简单起见,有关暴露持续时间对人的不同影响附属关系已在早期版本中作了很定,认为对不同的影响(健康、工作效率和舒适)是相同的.这一概念没有得到实验研究结果的支持,因此被翻掉.新的研究成果在附录中作了概述.本修订没有包括暴露界限或极限,还制除了由于振动产生“疲劳降低工作效 率”的概念.
尽管在本修订中有一些实际变化、改善和精练,大量的报告和研究成果都表明在早期版本中推荐的
评价指南和暴露界限是安全的而且可以防止不希望的影响.这次修订应当不影响现有数据库的整合和继续,也应当支持更好的数据收集以作为各种刺激-影响关系的基础.
本部分规定了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测量和评价的一般方法,GB/T13441的其他部分是以本部分为基础的特殊环境下的具体规定.
本部分是GB/T13441结构调整后修订完成的第一个部分,其他部分将在今后陆续制定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