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S
T/CESXXX-XXXX
变电站数字李生体构建流程与通用技术规范
twin in substation
(征求意见稿)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发布
目次
前言. Ⅱ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变电站数字李生体概要.6构建流程.7仿真建模.8状态映射9自运行.10反向调控11系统安全12升级更新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中国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 究院、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俊郎电气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南宁监控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振林、李洁珊、刘羽超、王磊、王爽、苏杭、雷伟刚、文星、朱金惟、王宁、赵刘琦、冯子焰、张宇恒、杨建新、李靖翔、赖皓、曾嘉伟、邱天乙、申晓杰、廖华、罗剑、李中原.
变电站数字李生体构建流程与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变电站数字李生体的构建流程、仿真建模、状态映射、自运行、反向调控及系统安全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交流变电站和换流站.110kV以下电压等级的交流变电站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30149电网通用模型描述规范GB/T33770.2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第2部分:数据保护要求 GB/T33601电网设备通用模型数据命名规范GB/T36341(部分)信息技术形状建模信息表示DL/T698.61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6-1部分:软件要求一终端软件升级技术要求DL/Z981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数据和通信安全DL/T2424智能电网术语 SJ/T11445.2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第2部分:数据(信息)保护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30149、GB/T36341(部分)、DL/T24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数字李生digitaltwin
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3.3),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3.2
变电站数字李生体substation digitaltwin
通过4G/5G、大数据、AI、物联网、云计算、3D仿真建模、数据库、移动应用等技术实现,存在于型(电力系统模型、能量场模型)中流转、传递的数据及信息. 虚拟数字世界中,是由物理变电站实体映射而成的真实、客观、完整的变电站镜像,包括变电站实体模
3.3
映射mapping
物理变电站实体与虚拟变电站模型之间的外观特性、技术信息、运行状态一致等对应关系.
3.4
镜像mirrorimage
存在于虚拟电网中,与物理电网实体具备完全相同的构造与流程的数字模型副本.
3.5
李生体自运行twinself-operation
变电站数字李生体基于历史数据及实时数据,运用内部算法逻辑得出分析结果,为李生体反向调控行为提供基础,并实现自适应更新的过程.
4缩略语
以下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l: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 3D:三维(three dimension)4G/5G:第四/五代移动通信技术(4/5thgenerationmobilemunication technology)
5变电站数字李生体概要
5.1概述
从功能及业务实施角度,包括变电站物理实体、变电站数字李生体、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见图1.
图1变电站数字李生体概要图
5.2技术特性
变电站数字李生体应具备以下技术特性:
a)将变电站内电气设备、建筑物及其配件与各类系统(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台账系统、管理系统)进行整合,所形成的统一展示平台能查看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实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