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中华人民共和国包装行业标准
BB/T0053-2023代替BB/T0053-2009
模内标签
In-mold label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目次
1范围 前言 IⅡ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产品分类6试验方法 5技术要求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附录A(资料性) 黏结强度测试方法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BB/T0053-2009《模内标签》,与BB/T0053-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范围的表述方式,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修改(见第1章,2009年版第1章);b)更改了模内标签的术语(见3.1.2009年版3.1);e)增加了吹塑模内标签和注塑模内标签术语(见3.2、3.3);d)更改了外观要求及对应的试验方法(见5.1、6.1、6.2,2009年版5.1.1、6.2.1);e)删除了印剧质量要求(见2009年版5.1.2);f)增加了套印允差、色差、模切偏差、条码质量、翘曲值、静电电压、黏结强度及对应的试 验方法(见5.2、5.3、5.6、5.7、5.8、5.9、5.10、6.3、6.4、6.7、6.8、6.9、6.10、6.11);g)删除了烫印质量、油墨抗粘连性及对应的试验方法(见2009年版5.1.3、5.2.2b)6.1、6.2.3);h)删除了第7章检验规则(见2009年版第7章);i)更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见第7章,2009年版第8章);j)增加了黏结强度测试方法(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包装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东莞市安德标签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福泰涂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新(佛山)彩色印刷有限公司、苏州江天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盒知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超级标贴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印剧学院、中柔凹印技术服务(北京)中心、北京未来包装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荣、谢康明、张世宾、赵飞、周亮亮、孙广银、程玲玲、朱文斌、朱海艳、刘朝华、潘锡桂、戴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严永恒、王立军、陈振权、黄延国、傅强、林小博、杨选生、许文才、曹良虎,奚虹、张云、冯梦珂.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9年首次发布为BB/T0053-2009;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模内标签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模内标签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塑料薄膜材质的模内标签. 其他材质的模内标签可参照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模内电子标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曲的规意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账不引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706-2008 世版零黄印刷品GB/T18348商品条码 符号印制GB/T18722印刷技 术 密度测量和色度测量在印 印刷过程控制中的应用 INFGB/T19437印刷技 和规察 术刷 像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JJF 1517 CY/T3色评价取明 非接触式静 测量仪校准现范 件Tech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3.1
在模具内利用容器成型时的品度
经吹塑工艺,并自身附有热熔胶的模的标31
3.3
注塑模内标签injectionin-moldlabel
经注塑工艺,利用容器材料黏结的模内标签(3.1).
4产品分类
按工艺分为吹塑模内标签和注塑模内标签.
5技术要求
5.1外观
5.1.1成品应整洁,图文应清晰完整,网点应均匀饱满,无明显色差、变形、划痕、污渍、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