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2731-2024
发电企业中央控制室动力环境 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 power supply and environment forcentralcontrolroom ofpowerplant
国家能源局 发布
目次
前言Ⅱ1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供电5环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水电站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1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大唐岩滩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桂冠开投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庞万禄、谢金记、肖慈、刘旭东、黄虎军、乔延坤、赵英宏、李夏、柯志冬、谢翌、黄一晟、谢亚军、谢欣、马跃东、吴武、方显能、冯肖荣、戴俊、张建、杨云、杨赛.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
发电企业中央控制室动力环境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发电企业中央控制室供电与环境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光伏发电站、光热发电厂等发电企业中央控制室、远程集中控制中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87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33658室内人体热舒适环境要求与评价方法DL/T578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DL/T1625梯级水电厂集中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NB/T35008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范NB/T35040水力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NB/T35044水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887、GB/T18883、DL/T578和DL/T162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供电
4.1一般要求
4.1.1中控室动力电源宜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电源和中控室、计算机房暖通设备电源.4.1.2中控室动力电源应具有两路独立的电源供电,根据供电要求可增设应急电源.4.1.3宜配置独立的交流配电柜,并配备浪涌保护器、电源监测和报警装置.4.1.4动力设备与不间断电源(UPS)应由不同回路配电.4.1.5UPS、通信直流电源宜分别配置专用的配电箱(柜).如空间有限,应进行分区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4.1.6动力环境电源应符合NB/T35044的有关要求.
4.2计算机监控系统电源
4.2.1计算机监控系统电源应符合DL/T578的有关要求.4.2.2计算机监控系统电源应配置两组余的、互为热备用的UPS.每组UPS的容量应具备承载全部负载的能力.4.2.3UPS的交流电源输入宜采用两路独立电源供电方式.每台UPS的交流电源输入和旁路电源输入,
DL/T2731-2024
宜采用经自动切换装置输入的供电方式.
4.2.4宜由两路独立的UPS为双电源的设备供电.
4.2.5梯级水电厂及水电站群等集中监控系统电源应按DL/T1625的相关要求执行.
4.3中控室、计算机房暖通设备电源
4.3.1中控室、计算机房的暖通设备应设置专用分支电路,分支电路应有接地,并配有相应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
4.3.2中控室、计算机房的暖通设备电源应与设备铭牌要求相符:单相电压220V(1土10%)、50Hz;三相电压380V(1±10%)、50Hz.
4.3.3中控室、计算机房的暖通设备电源线缆宜选用阻燃电缆,应根据暖通设备所注明的额定电流选择电源线缆的截面积,电源线缆如采取墙内暗敷方式,则应将电源线缆的截面积选大一个等级.
5环境
5.1温度、湿度
5.1.1中央控制室温度宜控制在20℃~26℃,机房温度宜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宜控制在45%~65%,温度的变化率宜小于5℃/h,不应结露.
5.1.2宜配备温湿度监测装置.
5.1.3与机房同布置的中央控制室,宜采用恒温、恒湿、具备断电自动重启功能的空调.
5.1.4 热舒适性应满足GB/T33658中4星及以上评价.
5.1.5当相对湿度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除湿防潮措施:a)当相对湿度超过80%时,应增设除湿机等降湿度设备或采取其他措施;b)应检查控制室外墙、内墙防水防潮措施是否完好,否则采取防潮措施.
5.2照明
5.2.1照明应按NB/T35008的有关要求执行.
5.2.2应设置正常照明与事故照明.事故照明应选用能快速点亮的光源.照明标准值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照明标准值
照度标准值lx 照度均匀度Uo参考平面及其高度 统一眩光值UGR 一般显色指数Ra正常照明 事故照明0.75m水平面 W500 ≥50 ≤19 ≥0.60 V80
5.2.3照明设备应避免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
5.2.4 4光源选择、照明质量应满足NB/T35008的有关要求.
5.3 振动及噪声
5.3.1发电企业中央控制室振动与噪声应符合DL/T578的要求.
5.3.2可采取下列方法来降噪:
a)提高建筑结构隔声与吸声效果;b)采取隔振、消声措施降低控制室内设备产生的噪声;c)提高信噪比;d)减少声混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