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团体标准 T/SIA 062-2025
软件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估标准
Specificationsfor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Software Parks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发布
目录
前言软件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估标准.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软件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估标准体系5软件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估模型.6软件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估等级划分7软件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估模型应用场景,
前言
本标准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重庆市软件行业协会、河北省软件集成电路与人工智能协会、山西软件行业协会、内江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协会、江苏省软件行业协会、浙江省软件行业协会、宁波市软件行业 蒙古软件行业协会、辽宁省软件行业协会、大连软件行业协会、吉林省软件行业协会、黑龙协会、安徽省软件行业协会、福建省软件行业协会、厦门市软件行业协会、山东省软件行业协会、青岛市软件行业协会、河南省软件行业协会、湖北省软件行业协会、湖南省软件行业协会、广东软件行业协会、广西软件行业协会、深圳市软件行业协会、海南省软件行业协会、 四川省软件行业协会、云南省软件行业协会、陕西省软件行业协会、宁夏信息产业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软件行业协会、贵州省信息技术服务业协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软件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宝国、许珂、刘费、赵琦、刘谦、姚顺义、赵原、刘显富、王迪、秦健、吕彦伟、徐维科、夏冰莹、王小号、金励君、董先权、施政、周晓瑜、陈菲菲、韩鑫 峰、李书利、李智勇、曹烽、吕晖、廖运泽、郑飞、邓月琴、卢楠、李巡生、王阳梅、白丽梅、吕莲花、刘杰、柴冬海、毛伟、张劲明、郑瑞姣、陈显金、张然.
软件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估标准
1范围
软件园区均适用于本标准,以对软件园区的整体水平及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
本标准可作为第三方机构的评估、认证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900-2009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GB/T40147-2021科技评估通则GB/T40148-2021科技评估基本术语GB/T11457-2006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
3术语和定义
3. 1
全员劳动生产率Overal1Labor Productivity
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通常以“营业收入/从业人员总数”计算,是衡量生产效率和人力资源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
4软件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估标准体系
本标准定义了软件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估的基本要素要求,基本要素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要素下定义能力项要求,各项要求指标参见下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园区软件业务收入规模园区单位面积软件业务收入规模产业基础 产业实力园区软件从业人员总数园区上市企业数量产业增速 园区软件业务收入增速研发投入强度≥5%的高研发企业占比发展潜力 园区创新载体数量创新能力 软件专利及著作权增长情况国家/省级/市级实验室建设情况(工程、技术实验室)
规模以上软件企业数量增速情况(营收大于5000万)企业实力 高成长性软件企业数量增速情况(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000v以上,连续3年平均增速20%以上)人才水平 全员劳动生产率(园区营业收入/园区人数)企业的信用情况 软件行业信用评价企业数占比园区开源项目开源基础开源建设 开源社区数量开源活力 园区内举办开源活动数量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软件园专项支持政策保障能力 保障服务 园区提供的产业保障服务运营管理保障 园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5软件园区高质量发展评估模型
5.1软件园产业基础
5.1.1产业实力
a)考察园区软件业务收入规模: 对软件园区产业实力的考察包括以下内容:b)考察园区单位面积软件业务收入规模:c)考察园区软件从业人员总数:d)考察园区上市企业数量.
5.1.2产业增速
对软件园区产业增速的考察包括以下内容:a)考察软件园区软件业务收入增速.
5.2软件园发展潜力
5.2.1创新能力
对软件园区创新能力的考察包括以下内容:b)考察软件园区的创新载体数量: a)考察软件园区中研发投入强度≥5%的高研发企业占比:c)考察软件园区软件专利及著作权增长情况:d)考察软件园区国家/省级/市级实验室建设情况(工程、技术实验室).
5.2.2企业实力
对软件园区中企业实力的考察包括以下内容:a)考察软件园区规模以上软件企业数量增速情况(营业收入大于5000万):续3年平均增速20%以上).
5.2.3人才水平
对软件园区人才水平的考察包括以下内容:a)考察软件园区全员劳动生产率(园区营业收入/园区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