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4881-20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与被代替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一修改了选址和厂区环境要求: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修改了厂房和车间要求;修改了设施与设备要求;修改了卫生管理要求;修改了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要求; 修改了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要求:修改了检验要求:修改了食品的贮存和运输要求;修改了产品召回及追溯管理要求:修改了培训要求; 删除了“管理制度和人员”章节,有关要求调整到各相关章节;修改了记录和文件管理要求:修改了附录“食品生产过程的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增加了附录“HACCP原理及其应用指南”.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生产企业的选址及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卫生管理以及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管理、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检验、食品的贮存和运输、食品召回及追溯管理、人员培训、记录和文件管理等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的生产,食品生产专项卫生规范的制定应以本标准作为基础.
2术语和定义
2.1污染
食品生产过程中带入或产生的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等有害物质的过程.
2.2虫害
对食品生产和产品造成不良影响的昆虫(如苍蝇、螺螂、谷等)、乌类(如麻雀等)、嗮齿类(如老鼠等)等动物.
2.3食品生产人员
食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接触包装或未包装的食品、食品设备和器具、食品接触表面的操作人员.
2.4食品接触表面
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食品的设备、工器具以及食品生产人员的皮肤、工作服等.
2.5分离
通过在物品、设施、区域之间留有一定空间,面非通过设置物理阻断的方式进行隔离.
2.6分隔
通过设置物理阻断如墙壁、卫生屏障、遮罩或独立房间等进行隔离.
2.7食品生产场所
用于食品生产的建筑物和场地,以及按照相同方式管理的其他建筑物、场地和周围环境等.
2.8监控
按照预设的方式和参数进行观察或测定,以评估控制环节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2.9工作服
为降低食品生产人员对食品的污染风险面配备的专用服装及配套物品,如衣、裤、鞋靴、帽子、发网、
GB 14881-2025
口罩、围裙、套袖、手套等.
2.10清洁作业区
通过采取控制措施以满足食品生产过程较高清洁程度要求的食品生产作业区域.
2.11一般作业区
对于食品生产过程清活程度无特殊要求的食品生产作业区域.
2.12准清洁作业区
生产过程中根据食品加工工艺需要确定的清洁程度要求介于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之间的食品生产作业区域.
2.13接触食品用水
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用水等. 食品生产过程中与食品直接接触的用水,如与食品直接接触的清洗、冷却、解冻、制冰和蒸汽用水,
2.14非接触食品用水
水等. 食品生产过程中不直接与食品接触的用水,如夹套保温水、间接冷却水、非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用
3选址及厂区环境
3.1选址
影响,且无法通过采取措施加以改善,应避免在该地址建厂,3.1.2厂区不应选择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粉尘、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扩散性污染源不能有效清除的地址.3.1.3厂区不应选择在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难以避开时应有必要的防范措施.3.1.4厂区周围不应有存在虫害大量擎生潜在风险的场所,难以避开时应有必要的防范或消除措施.
3.1.1厂区不应选择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如某地对食品安全和食品宜食用性存在明显的不利
3.2厂区环境
3.2.1应考虑环境给食品生产带来的潜在污染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将其降至最低水平.3.2.2厂区应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划分明显,并有适当的分离或分隔措施,满足生产需要,防止交叉3.2.3厂区内的道路应铺设混凝土、浙青或其他不易产生扬尘的硬质材料;空地应采取必要措施,确保 污染,在正常天气下能够防止扬尘和积水的产生,保持环境清洁.3.2.4厂区绿化应与食品生产车间保持适当距离,植被应定期维护,防止虫害擎生,植被种类、农药及3.2.5食品生产场所内不应饲养与生产无关的动物. 肥料品种及其施用方式应防止污染生产区域.3.2.6厂区应有适当的排水系统,并根据需要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污水倒流和地面积水.3.2.7宿舍、食堂、职工娱乐设施等生活区应与食品生产区域保持适当距离或分隔.3.2.8厂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及燃煤锅炉房等易产生粉尘的场所应与食品生产场所保持适当距离,并位于主风向的下风向,难以避开时应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GB 14881-2025
3.2.9厂区内建筑施工和整修期间应采取分隔等适当措施避免对食品生产区域产生影响.难以分隔 时应有必要的防范措施.
4厂房和军间
4.1设计和布局
4.1.1厂房和车间应根据生产工艺需要合理设计和布局,满足食品安全有关操作要求,避免食品生产中发生污染.4.1.2厂房和车间应根据产品特点、生产工艺、生产特性以及生产过程对清洁程度的要求合理划分作业区,并采取有效措施分离或分隔.作业区通常可划分为清洁作业区、准清活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或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等.一般作业区应与其他作业区分隔.不同清洁程度作业区应分别设置工器 具清洁消毒区域4.1.3厂房的面积和空间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便于设备安置、清洁消毒、物料存储及人员操作,厂房内设备、管道布置应便于操作、维修和清洁.
设置,不应引起污染.
4.2建筑内部结构与材料
4.2.1内部结构
建筑内部结构应不易脱落,易于维护、清洁和消毒.应采用适当的耐用材料建造.
4.2.2顶棚
4.2.2.1顶棚应使用无毒、无味、与生产需求相适应、易于观察清洁状况的材料建造:若直接在屋顶内层 喷涂涂料作为顶棚,应使用无毒、无味、防霉、不易脱落、易于清洁的涂料.4.2.2.2顶棚应易于清洁消毒,在结构上防止产生的冷凝水滴下或设置避免冷凝水滴下的装置,以防霉菌生长和虫害擎生,必要时可采取通风、除湿、降低温差等措施避免冷凝水产生.4.2.2.3水和/或汽、电、气等各种管路管线应避免设置于裸露食品的上方:如确需设置,应防止其表面 脱落、积尘、积水,或有能防止表面脱落、粉尘散落及水滴掉落的装置或措施.
4.2.3墙壁
4.2.3.1墙面、隔断应使用无毒、无味的防渗透材料建造,在操作高度范围内的墙面应平整光滑、不易积4.2.3.2墙壁、隔断和地面交界处应结构合理、易于清洁,如设置弧形交界面等,有效避免污垢积存.食 累污垢且易于清洁:若使用涂料,应无毒、无味、防霉、不易脱落、易于清洁.品生产工艺对生产场地、墙壁有特殊要求的,应符合其生产工艺要求.
4.2.4门窗
4.2.4.1门窗应闭合严密,应使用不透水、坚固、不变形的材料制成,并易于清洁、消毒.4.2.4.2门窗玻璃应使用不易碎材质.若必须使用普通玻璃,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玻璃破碎后对原料、包装材料及食品造成污染.4.2.4.3宜避免设置窗台,如需设置,其结构应能避免灰尘积存且易于清洁,可开启的窗户应装有易于清洁且有效防虫害的窗纱或其他密封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