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1859.7-2014
农药抗性风险评估第7部分: 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除草剂抗性风险评估
Guidelines on the risk assessment for pesticide resistancePart 7:The risk assessment of weed resistance to acetyl-coenzyme Acarboxylase(ACCase)inhibiting herbicides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前 言
NY/T1859《农药抗性风险评估》为系列标准:
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卵菌对杀菌剂抗药性风险评估;第3部分:蚜虫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风险评估; 第4部分: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类除草剂抗性风险评估:一第5部分: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抗药性风险评估;一第6部分:灰霉病菌抗药性风险评估:第7部分:抑制乙酰输酶A羧化酶除草剂抗性风险评估;
............
本部分是《农药抗性风险评估》的第7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佳、李香菊、袁善奎、崔海兰、聂东兴、何静、赵肖静. 本部分起草单位: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第7部分: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除草剂抗性风险评估 农药抗性风险评估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农药登记用抑制乙酰辅酶A骏化酶除草剂抗性风险评估的原则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杂草对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除草剂抗性风险评估.杂草对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除草剂的抗药性监测、抗药性鉴定及抗药性治理可参照本部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应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NY/T1155.4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4部分:活性测定试验茎叶喷雾法
NY/T1155.9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9部分:水田除草剂活性测定试验茎叶喷雾法
NY/T1667-2008农药登记管理术语(部分)
3术语和定义
NY/T1667一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乙酰辅酶A化酶acetyl-coenzyme A carboxylase(或acety-ceA carbaxylase ACCase)
在脂防酸生物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类生物素蛋白,催化乙酰辅酶A羧化生成丙二酰辅酶A.面丙二酰辅酶A在细胞质中参与脂肪酸链的延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按其结构,乙酰辅酶A羧化酶分为同质型和异质型.
3.2
inhibiting herbicides 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除草剂acetyl-coenzyme A carboxylase(或acetyl-coA carboxylase,ACCase)
以同质型乙酰辅酶A羧化酶为作用靶标的一类除草剂.主要包括芳氧苯氧丙酸酯类(aryloxyphenoxypropionates,AOPPs或FOPs)、环已烯酮类(cyclohexanediones,CHDs或DIMs)和苯基吡唑哪类(phenylpyrazolines,PPZs或DENs).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
3.3
整株生物测定法whole-plantbioassay
通过整株杂草生物量对除草剂系列浓度的反应,建立除草剂剂量与杂草生物量的关系,以杂草地上部生物量受除草剂的抑制程度来评价其对除草剂抗性的方法.
3. 4
生长抑制中量the dose required for 50% growth reduction relative to untreated control(GRs)使杂草地上部生物量降低50%的除草剂剂量.
3.5
敏感种sensitive species
NY/T 1859.7-2014
能被除草剂登记的推荐剂量杀死的杂草种类.
3.6
敏感生物型sensitive biotype
能被除草剂登记的推荐剂量杀死的杂草生物型.
3.7
抗性生物型resistant biotype
敏感种内不能被除草剂登记的推荐剂量杀死的杂草生物型,
3. 8
抗性指数resistanceindex
同一除草剂对杂草抗性生物型GR(ED或IC)与其敏感生物型GR(ED或IC)的比值
4抗性风险评估
4.1抗性风险影响因子
4.1.1除草剂
包括除草剂作用靶标、持效期、相同作用机制的其他除草剂抗性发生频率.
4.1.2靶标杂草
包括杂草生活周期、繁殖系数、种子寿命、抗药性突变起始频率和适合度.
4.1.3农事操作
包括同一类作用机制除草剂每年施用次数、使用量、种植作物种类、轮作方式和耕作方式.
4.2抗性风险评估内容
4.2.1杂草抗药性水平
杂草对除草剂抗性水平的评估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
4.2.1.1靶标杂草的选择
试验杂草种子应分别来源于用药区域和未用药区域,需有足够的种子量,发芽率85%以上.
草至少包括4~5个不同生态类型区的样本, 供试种:应为对被评价除草剂敏感的杂草种,不应选择对被评价除草剂有耐受性的杂草种;每种杂
对照种:与供试材料种类对应,来源于未使用过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除草剂的区城,
供试种和对照种需有足够的种子数量,种子发芽率85%以上.
4.2.1.2种群培养及生物测定
草生物型对待评估除草剂的GR或ED. 种群培养及生物测定方法按NY/T1155.4或NY/T1155.9要求执行.测定两种不同来源的杂
4.2.1.3抗性指数计算
抗性指数按式(1)计算.
RI = w / w:
式中:
RI抗性指数;w)-用药区杂草种群的GR或ED..单位为克每公项(g/hm²);
w:--未用药区杂草种群(敏感生物型)的GR或ED,单位为克每公顷(g/hm²).
4.2.1.4抗性水平评价
种群对靶标除草剂中等抗性:抗性指数≥10.00,表明供试杂草种群对靶标除草剂高抗. 抗性指数≤1.00,表明供试杂草种群对靶标除草剂无抗性:10.00>抗性指数>1.00.表明供试杂草
4.2.2靶标杂草抗药性机理
2
NY/T 1859.7-2014
采用附录A的测定方法,检测由靶标酶敏感性变化引起的抗药性.采用附录B的测定方法,检测ACCase基因突变引起的抗药性.
4.2.3靶标杂草交互抗药性
靶标杂草应为对已经登记的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除草剂产生中等以上抗性的种群.采用4.2.1.2方法,同时测定该种群对被评价药剂和已登记药剂的抗性指数.按4.2.1.3方法,评价靶标杂草对两药剂 的抗性水平.如果标杂草对被评价药剂的抗性指数>1.00,则两药剂之间可能具有交互抗性.
4.2.4抗性风险级别分析
根据除草剂类别、靶标生物特性、产生抗性频率以及抗性指数将抗性风险分成高、中、低三个级别.
4.2.4.1高抗性风险
用机制的除草剂2次或2次以上、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连作或与使用相同作用机制除草剂的作物轮 田间有相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使用,同类药剂有较多抗性生物型报道,农事操作方面每年施用同类作作,抗性指数≥10.00,属靶标突变,有交互抗性,风险值高.
4.2.4.2中等抗性风险
田间有相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使用,同类药剂少有抗性生物型报道,农事操作方面每年施用同类作用机制的除草剂1次、作物种植布局合理,10.00>抗性指数>1.00,靶标突变和交互抗性不确定,风险值 中等.
4.2.4.3低抗性风险
田间无相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使用,同类药剂无抗性生物型报道,农事操作方面轮换施用同类作用机制的除草剂、作物种植布局合理,抗性指数≤1.00,无靶标突变和交互抗性,风险值低.
5抗性风险管理
5.1一般原则
对于高抗性风险的药剂,农药生产企业需要为登记的产品提供抗性风险评估资料及管理措施,并在产品标签和使用说明书上注明相应的抗性杂草种类、是否存在交互抗性的药剂及如何规避抗性风险. 对于中等抗性风险的药剂,鼓励农药生产企业为登记的产品提供抗性风险评估资料及管理措施,并在产品标签和使用说明书上注明相应的抗性杂草种类、是否存在交互抗性的药剂及如何规避抗性风险.
5.2抗性风险管理措施
5.2.1杂草综合治理
利用生态控草、生物防治、轮作及合理耕作、机械除草及人工除草等措施防除杂草,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次数.
5.2.2限制性使用技术
对于高、中等抗性风险药剂应规定年使用或连续使用次数、使用时间、使用剂量、使用区域范围、施药方法等.
5.2.3轮换用药
采用抗性机制类型不同的药剂轮换使用,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5.2.4负交互抗性药剂的使用
使用通过试验证明与抗性药剂具有负交互抗性的除草剂防除杂草,
对于高、中等抗性风险的除草剂应实施抗药性监测.
5.2.6产品标签标注
在产品标签上标注抗性风险级别、抗性杂草种类,并标明相应抗性风险管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