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626-2014
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技术规范
Rules for supplementary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assessment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前言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辛景树、马常宝、任意、郑磊、张耦珠、邵华、鲁明星.
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补充耕地质量评定的资料准备、实地踏勤、样品采集、样品检测、综合评价等环节的技术内容、方法和程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889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的测定 NY/T53土壤全氮的测定NY/T890土壤有效铜、锌、铁、锰的测定NY/T1121.1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NY/T1121.5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NY/T1121.4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1121.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7土壤检测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NY/T1121.8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NY/T1121.9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NY/T1121.13土壤检测第13部分: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NY/T1121.16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NY/T1121.24土壤检测第24部分:土壤全氮的测定自动定氮仪法 NY/T1121.25土壤检测第25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连续流动分析仪法NY/T1634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补充耕地supplementarycultivated land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的新增耕地.
3.2 耕地质量cultivatedlandquality耕地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和清洁生产的程度,包括耕地地力和环境质量两方面,
NY/T 2626-2014
耕地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要达到的最基本条件,包括立地条件、土壤属性、农田基础设施状况和清洁生产程度等.
3.5
对补充耕地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形成评定报告的行为.
4资料收集和技术准备
4.1资料收集
补充耕地建设项目批复文件、规划图,实施前土地利用现状图及照片,当地土壤普查和耕地地力评价成果等相关资料.
4.2评价单元划定
根据补充耕地建设项目类型及地貌类型、地形部位、土壤类型、农田基础设施等划分评价单元.
5实地端勘
5.1核实内容
补充耕地的地理位置、四至范围和土地利用现状等.
5.2调查内容
地形部位、土层厚度、耕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田面坡度、地表碎屑物含量和类型、灌排设施、田间道路等,各地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加相关调查内容,若补充耕地周边有污染源或潜在污染源的,开展相应污染类型调查.填写补充耕地质量评定实地踏勘表(参见附录A).
5.3调查方法
采用实地勘测、农户调查和专家会商等形式.
6样品采集
6.1采样密度
每个评价单元至少采集1个土壤样品.若补充耕地周边有污染源或潜在污染源的,要采集用于耕地环境质量指标检测的样品,采样密度根据污染源位置、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确定.
6.2采集方法
按NY/T1121.1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贮存的方法操作.用于耕地环境质量指标检测的样品,按NY/T1634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规定的方法操作.填写补充耕地质量评价土壤样品 采集记录表(参见附录B).图示采样点位置.
7样品检测
7.1检测项目
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钼、阳离子交换量、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和土壤容重、土壤质地 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pH.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硫、有等:在有污染源或潜在污染源的区域,根据污染类型、污染形态确定检测项目,
7.2检测方法
7.2.1土壤pH的测定
按NY/T1121.2规定的方法测定.
7.2.2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按NY/T1121.6规定的方法测定.
2
WWWBZFXWcon
7.2.3土壤全氮的测定
7.2.4土壤有效磷的测定7.2.5土壤速效钾的测定7.2.6土壤有效态铜、锌、铁、锰的测定 按NY/T889规定的方法测定.按NY/T890规定的方法测定.7.2.7土壤有效硼的测定按NY/T1121.8规定的方法测定.7.2.8土壤有效钼的测定7.2.9土壤交换性钙和镁的测定 按NY/T1121.9规定的方法测定.按NY/T1121.13规定的方法测定.7.2.10土壤有效硫的测定按NY/T1121.14规定的方法测定.7.2.11土壤容重的测定7.2.12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按NY/T1121.4规定的方法测定.按NY/T1121.5规定的方法测定,7.2.13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按NY/T1121.16规定的方法测定.7.2.14土壤环境质量指标测定 按NY/T1634规定的方法测定.
按NY/T53规定的方法测定,也可按NY/T1121.24规定的方法测定.
按NY/T1121.7规定的方法测定,也可按NY/T1121.25规定的方法测定.
8综合评价
包括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评价和耕地地力评价两个方面,若有污染源或潜在污染源的,增加耕地环境质量评价,按NY/T1634的方法操作.
8.1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评价
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符合性评价必选指标包括土层厚度、地表碎屑物含量和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地形坡度等,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评价指标.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项指标的最高或最低限量值作为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均符合评价标准的视为符合,否则视为不符合.
8.2耕地地力评价
对符合农业生产条件的补充耕地进行耕地地力评价.
8.2.1确定耕地地力评价因子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从实地踏勘内容和样品检测项目中,选取9个以上稳定性、独立性较强的主要指标作为评价因子.评价因子应包括立地条件、土壤属性、农田基础设施指标.
8.2.2评价单元赋值
根据实地踏勘和样品检测结果.将确定的评价因子数据赋值评价单元.
8.2.3确定评价因子隶属度
对于定性数据采用特尔斐法直接给出相应的隶属度:对于定量数据采用特尔斐法与隶属函数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