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3114.5-2017 大豆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5部分:大豆抗大豆蚜鉴定技术规范.pdf

大豆,技术规范,碾压,鉴定,农业
文档页数:8
文档大小:4.05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农业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114.5-2017

大豆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5部分:大豆抗大豆蚜鉴定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soybean forresistance topestsPart5: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soybean forresistance to soybean aphid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前言

NY/T3114《大豆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分为6个部分:

第1部分:大豆抗花叶病毒病鉴定技术规范;第2部分:大豆抗灰斑病鉴定技术规范; 第3部分:大豆抗霜霉病鉴定技术规范:第4部分:大豆抗细菌性斑点病鉴定技术规范;第5部分:大豆抗大豆蚜鉴定技术规范:第6部分:大豆抗大豆食心虫鉴定技术规范:本部分为NY/T3114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晋齐鸣、张伟、苏前富、宋淑云、李红、孟玲敏、贾娇、高月波.

大豆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5部分:大豆抗大豆蚜鉴定技术规范

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大豆抗大豆蚜鉴定技术方法和抗性评价本部分适用于各种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的人工接虫鉴定及评2术语和定义2.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大豆蚜soybcan ap大豆蚜(Aplisg tsutmur: 食性 虫(参见附录A).主要刺吸危害大豆幼嫩 部位, 心叶及顶 故及2.2抗虫性 植物体所具有的限够减轻或克 insect resistu nce2.3 R抗虫性鉴定通过适宜技术法2.4 抗性评价根据采用的技 程度和摄2.5 R人工接虫 iaDnfe在适宜条件下, 虫放 技术.2.6 抗虫标准品种standardinsect-re某品种针对某害虫具有稳定 定的抗虫性,可作为鉴定有效性判别品 istant ariet2.7感虫标准品种standard insect-suscpliblevariety某品种针对某害虫具有稳定的感虫性,可作为鉴定有效性判别品种使用.2.8

被害指数damaged index

寄主植物在受到蚜虫为害时,所表现出的受害严重程度.

3鉴定设计

在筛网孔径为425m的防虫网室内对参鉴材料进行人工接虫鉴定,网室大小根据供鉴材料的数量灵活掌握,网室内,鉴定材料按生育期顺序排列,每品种种植行长5m,1行区,10cm等距点播.每15

NY/T3114.5-2017

份~20份鉴定材料设一组抗虫和感虫的标准对照品种.根据当地适合生育期选择已知抗虫、感虫且其抗感性稳定的材料作为对照品种.

4接虫

4.1接虫时期

于生长V1阶段(三叶期)接蚜.

4.2大豆蚜准备

接蚜前先要进行蚜虫的繁殖,于田间大豆蚜发生初始,采集田间自然发生的大豆蚜,接在盆栽感虫大豆上,扣纱网繁殖,用来进行人工接蚜鉴定.

4.3接虫方法

每株用毛笔接成活一致的无翅幼蚜5头于复叶上.

5危害调查

5.1调查时间

于接蚜后20d和30d各调查一次.

5.2调查方法

记载各品种的株数,每株受害严重程度,记载蚜害级别及调查总株数,计算被害指数(DI).

5.3蚜害分级

蚜害分级及其对应的症状描述见表1.

表1蚜害级别的划分

财害级别 症状描述0 1 全株无蚜虫 植栋上有零星期虫3 心叶及缴茎有少量蚜虫5 7 心叶及嫩蒸有较多财虫,但未卷叶 心叶及嫩蒸布满蚜虫,心叶卷曲6 全株蚜量极多,较多叶片卷曲,植株矮小

5.4被害指数计算

按式(1)计算.

DI= (sXn) NXS X100 (1)

式中:

DI 被害指数:

各蚜害级别的代表数值:n 各蚜害级别的植株数,单位为株; 调查总株数,单位为株;N S 最高蚜害级别的代表数值.

6抗性评价

6.1有效性鉴定

当设置的对照品种达到其相应感虫程度(感虫DI>66),该批次视为有效.

6.2抗性评价标准

2

根据鉴定材料的被害指数确定其对大豆蚜的抗性水平(以20d调查的结果为主),划分标准见表2.

表2大豆对大豆蚜抗性评价标准

被害指数(D 抗性评价2 高抗Highly resistant(HR)20<DI≤36 36<DI≤66 抗虫Resistant(R) 中抗Moderately resistant(MR)66<DI≤80 感虫Susceptible(S)80<D≤100 高感Highly susceptible(HS) 6.3重复鉴定 资源材料若初次鉴定表现为高抗、抗、中抗,需进行重复鉴定. 6.4抗性判断 根据重复抗性鉴定结果,以记载的最高被害程度,对鉴定材料进行抗虫性评价. 7鉴定记载表 大豆抗大豆蚜鉴定结果记载表见附录B.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