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
1、目的
控制有限空间作业中毒室息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为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工作,预防、
2、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的行为.
3、职责
安环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的监管:各部门负责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的执行.
4、内容
4.1本制度所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许可证. 4.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提前1天申请办理《有限空间作业审批》
4.3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独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4.4作业许可证应包含作业活动的基本信息,具体包括:
作业部门、作业区域、作业范围内容、作业时间、作业危害及控制措施、作业申请、作业批准、作业关闭.
4.5许可证的申请
4.5.1提供申请资料
作业负责人负责申请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办理前应准备如下相关资料:
①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内容详细说明:
②工作安全分析结果:
③应急救援计划:④相关安全培训证明和会议记录:
③其他.
4.5.2工作安全分析
工作安全分析的内容应包括工作步骤、存在的风险及危害程度、相应的控制措施等.步骤如下:
①选择要进行分析的工作;②把工作分解成具体工作任务或步骤;③观察工作的流程,识别每一步骤相关的危害:④认识可能的风险:③确定预防风险的控制措施.
4.5.3书面审查
涉及相关方人员,集中对申请中提出的安全措施、工作方法进行书面 收到申请人的有限空间作业申请后,批准人应组织申请人和作业审查,并记录审查结论.审查内容包括:
①作业的详细内容:
②的相关支持文件,包括风险评估、安全工作方案、作业区域相关示意图、作业人员资质证书等:
③作业前、作业后应采取的安全、应急措施;
④安全作业所涉及的其他相关规范情况,如《作业许可管理规范》、《个人防护装备管理规范》等:
③分析、评估周围环境或相邻工作区域的相互影响,并确认安全措施:
许可证期限及延期次数;
其他.
4.5.4现场核查
书面审查通过后,参加书面审查的人员均应到许可证上所涉及的工作区域实地检查,确认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现场确认内容 包括:
①作业有关的设备、工具、材料等;
②现场作业人员资质:
③气体检测和监测设备的情况;
④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情况;
③安全设施的配备、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作业相关的培训、沟通情况;
作业方案中提出的其他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现场核查确认合格后,批准人方可签署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批准人或其授权人、申请方和受影响的相关各方均应在作业许可证上签字:
如书面审查或现场核查未通过,对查出的问题应记录在案,申请人应重新提交一份带有对该问题解决方案的申请:
作业人员、监护人员等现场关键人员变更时,应经过批准人和申请人的审批.
4.5.5作业许可证的期限、延期和关闭
①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一个班次;②根据具体情况,可延期.延期后总的期限不能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需重新办理作业许可证;③隔日继续作业的,应召开每日进入前会议,确认安全措施到位,并做好记录.④作业完成后,申请人与批准人在现场验收,合格后,双方签字,方可关闭作业许可证.
4.5.6作业许可证的取消
当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现场监督人员应立即取消作业,终止相关作业许可证,并通知批准人.若要继续作业,应重新办理许可证.
①作业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时;②作业内容发生改变时:③现场作业与作业计划的要求发生重大偏离时:④发现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的不安全行为时;现场作业人员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
4.6许可证的存档
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一式两份,一份交公司安全部门存档,一份由施工人员保存作为有限空间作业的凭证以备检查,许可证不得涂改且要求存档时间至少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