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次
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2术语和定义载荷与载荷组合的选择原则基本要求4.14.2 同步加速作用4.3 侧向载荷4.4 安装和拆卸4.5 意外停机4.6 有效载荷意外丧失引起的载荷起重机驱动加速载荷5.1 通则5.2 回转效应起升效应5.35.4 行驶效应5.5 变幅和伸缩效应5.6 加速度引起载荷的应用6金属结构承载能力的验证计算通则6.16.2 许用应力法6.3 极限状态法7受侧向载荷桁架式臂架的挠度附录A(资料性)同步加速作用附录B(资料性)表1中载荷组合的应用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22437《起重机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的第2部分.GB/T2243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本文件代替GB/T22437.2一2010《起重机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与GB/T22437.2一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b)更改条标题“同时加速作用”为“同步加速作用”,更改了同步加速作用的要求(见4.2 2010年版的4.2);(见4.4,2010年版的4.4);e)增加了“有效载荷意外丧失引起的载荷”(见4.6);g)更改了回转效应的承载能力验证的要求(见5.2 2010年版的5.2);h)更改了起升效应的要求(见5.3 2010年版的5.3);i)删除了“驱动力变化值(△F)的应用”(见2010年版的5.4);j)增加了“行驶效应”(见5.4);k)增加了“变幅和伸缩效应”(见5.5);1)增加了“加速度引起载荷的应用”(见5.6);n)更改了许用应力法中的“强度系数n"为“总体安全系数y:”,更改了许用应力法要求的表述(见6.2,2010年版的6.2);0)更改了极限状态法要求的表述(见6.3 2010年版的6.3);p)删除了公式(1)(见2010年版的5.3.1):q)更改了公式(2)、公式(3)的符号解释,更改公式(3)中"tan0"为“0”(见7.2 2010年版的7.2);r)删除了“采用许用应力法设计时流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计算的载荷及载荷组合表”(见2010年版的表1);s)更改了“采用极限状态法设计时流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计算的载荷与载荷组合表”(见表1,2010年版的表2);t)更改了“动载系数中;值与依据”(见表2 2010年版的表3):
GB/T22437.2-2023
录B);
W)删除了附录D(见2010年版的附录D).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8686-2:2018《起重机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本文件与ISO8686-2:2018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
一一增加了4.6,
本文件与ISO8686-2:2018相比,存在较多技术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单线()进行了标示.这些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用等同采用的国家标准代替不注日期的ISO标准,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6974.2代替了ISO4306-2(见第1章、第2章);用规范性引用的GB/T5905-2011代替了ISO4310(见5.2、表2、表B.1);用规范性引I用的GB/T19924代替了ISO4305(见5.2、6.1).
--用规范性引用的GB/T30024代替了ISO20332:2016,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见6.1).
结合ISO8686-1、GB/T22437.1、ISO8686-3、ISO8686-4、GB/T 22437.4、ISO8686-5、
GB/T22437.5、EN13001-2等国内外标准以及相关事故,为提高安全性进行了下列修改:
●增加了有效载荷意外丧失引起的载荷(见4.6);●增加了表1的“意外停机引起的载荷”“有效载荷丧失引起的载荷”两行,“载荷组合C7”一列(见表1);●增加了意外停机引起的载荷、有效载荷意外丧失引起的载荷对应的表1中的行号12、13,以及动载系数值(见表2).
将附录B中含“应”“宜”的要求型条款改为陈述型条款,以符合我国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二将3.2的部分内容改为了“注”;
-增加了表B.1的载荷组合C7及说明;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太原科技大学、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本文件于201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引言
GB/T22437规定了GB/T6974.1定义的各类起重机的各种载荷计算的通用方法和选择载荷组合的一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各类起重机金属结构及机械零部件的承载能力,拟由五个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总则.目的在于规定各种载荷计算的通用方法和选择载荷组合的一般原则.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目的在于规定流动式起重机的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第3部分:塔式起重机.目的在于规定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在塔式起重机中的应用.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目的在于规定一般设计原则在臂架起重机中的应用.
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目的在于规定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中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