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747-2025代替GB 14747-2006
儿童骑行及活动用品安全 儿童三轮车
Safety ofchild riding and activitiesChild tricycles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技术要求.4.1材料4.2燃烧性能4.3机械与物理性能 4.4电性能4.5玩具附件. 12测试方法 125.1 一般要求. 125.2材料测试.5.3突出物的判定(见4.3.3) 145.4折叠锁定装置测试(见4.3.9) 155.5稳定性测试(见4.3.10) 155.6把立管强度测试(见4.3.14.2).5.7把立管装置扭矩测试(见4.3.14.5)5.8鞍座夹紧装置测试(见4.3.15.3) 6[5.10靠背结构牢固性测试(见4.3.17) 5.9前轮夹持力测试见4..16)5.11 辅助推杆强度测试(见4.3.18)5.12 脚避离地高度测试(见4.3.19.2) 6[5.13 跌落测试(见4.3.21)5.14 冲击测试(见4.3.22)5.15其他测试6用于包装或儿童三轮车上的塑料袋或软塑料薄膜6.1要.6.2塑料薄膜厚度测试7产品标识和使用说明7.1一般要求参考文献. 7.2标志和使用说明
snc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代替GB14747-2006《儿童三轮车安全要求》,与GB14747-200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范围"中适用年龄的范围(见第1章);b)增加了儿童三轮车图示,可触及、锁定装置、刚性材料的术语和定义(见3.13.9、3.10、3.11);更改了轮距示意图、斯裂的定文(见3.2、3.3,2006年版的3.2、3.3):d)更改了“可迁移元素最大限量”测试范围的表述,增加了测试豁免条件(见4.1.2.1.2006年版的 c)增加了“材料质量“的技术要求(见4.1.1);4.1.1.1) ;e)增加了邻苯二甲酸酯、多环芳烃、短链氯化石蜡的限量要求和测试方法(见4.1.3、4.1.4、4.1.5):f)更改了“突出物”的要求和测试方法(见4.3.3.2006年版的4.3.3);g)在"挤夹点”中增加了豁免测试的范围(见4.3.4),在“防护罩帽”中增加了测试方法的表述(见 4.3.12),在“把立管插入深度标记"要求中增加测量位置、不同结构把立管插人深度标记的要求(见4.3.14.1),在“鞍管插人深度"要求中增加测量位置的表述(见4.3.15.2),增加了“跌落强度"测试后判定的技术要求(见4.3.21),增加了“冲击强度“测试后判定的技术要求(见4.3.22);h)增加了“剪切点”的要求(见4.3.5)、增加了“孔、边缘的可触及性”的要求(见4.3.7)、增加了“较链间隙"的技术要求(见4.3.8)、增加了“折叠锁定装置”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3.9)、增加了“足托盘”的要求(见4.3.20)、增加了“发声部件”的要求(见4.3.23);i)增加了“电气部件"的要求(见4.4):j)增加了“最不利原则”的要求(见5.1.1);k)更改了“测试样品”测试顺序的要求,增加了样品装夹、夹具、附件安装的原则(见5.1.2,2006年版 的 5.1.1) ;1)更改了“测试仪器的精度”中质量和角度精度要求,增加时间精度要求(见5.1.3,2006年版的5.1.2);m)增加了“测试负载的选择”(见5.1.5);o)更改了“把立管强度测试”测试图示,增加了测试时间(见5.6,2006年版的5.12); n)更改了“稳定性测试”测试方法(见5.5,2006年版的5.8、5.9,5.10);p)更改了“把立管强度测试"为"把立管夹紧装置测试”,增加了测试时间,更改了测试图示(见5.7.2006年版的5.11);q)更改了“鞍座调节夹紧装置测试“样品装夹表述和测试力值(见5.8.2006年版的5.13); r)更改了“辅助推杆强度测试“张码放置方法的描述(见5.11.2006年版的5.16):s)更改了“脚避离地高度测试”车体放置姿态的表述(见5.12,2006年版的5.17);t)更改了“冲击测试"样品装夹,硅码加载要求(见5.14,2006年版的5.14);u)增加了“塑料包装袋和软塑料薄膜”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第6章):v)更改了“一般要求"中安全警示内容加施规则,增加了标注提示内容的要求(见7.1,见2006年 版的4.6.1),更改了“标志和使用说明“中标志加贴规则(见7.2.1~7.2.4).“安全警示”中增加
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