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7967-1987 声学 水声发射器的大功率特性和测量.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967 -87
声 学
水声发射器的大功率 特性和测量
Acoustics-High-power characteristics andmeasurements of underwater soundprojectors
国家标准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81.8:629.12 . 05 : 621. 317
声 学
水声发射器的大功率特性和测量
GB 7967-87
Acoustics High-power characieristis sndmeesurements of underwster soundprojeetors
1引言
1.1本标准规定表征水声发射器在实际工作状态下大功率发送性能的基本电声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1.2本标准适用于压电型、磁致伸缩型等水声发射器,也可用于由这类发射器所构或的水声发射器阵,本标准中的测量方法除适用于在大功率下评价水声发射器外,也可用于测量或试验受一定电功率激励的水声发射器.
1.3处于大功率激励下的水声发射器可能产生非线性效应,在非线性状志下,水声发射器的电阻抗、发送响应、效率等电声参数已失去了标准含义.为了实际使用的方便,本标准中引伸使用线性状态下的定文,但所定文的参数只对应于基波信号额率及指定的电激励级(电功率、电压或电流).
1.4本标准中所用的名阅术语、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等除专门定义外均按国家标准GB3947-83《声学名词术语)、GB3102.7-86(声学的量和单使)、GB3238-82《声学量的级及其基准值》及GB3223一82(水声换能器自由场校准方法)等的有关规定,
1.5坐标系和数据表示法按照GB7965-87(声学水声换能器测量)的规定,
2基本电声参数表
发射器组抗 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 测量方法发射器导纳 2 Y s ②三电压座 ①电压比相法发送电压响应 Pa-m/V 比较法按屋GB3223-2发通电压响应级 S 4B(0MB1μPs • m/V) 中的4.3条规定实行发送电流响应 Pam/A 比较法按照GB3223-82发送电流响应级 S dB(B△1;Ps • m/A) 中的4.2条规定实行发运功率响应 ①电功率声压法发选功率响应缓 B(B1 Psm′/w ) ②发送响应-阻抗法
GB 7967-87
续表 测量方法参数名称 符号 单位输人电功率级 验入电功率 ". dB(IB1W) W ①能抗法 ②相位补偿法指向性图案指向性因数 B 按照GB7965-87中的 第10.11章规定实行指向性指数 D d8声功率保 声功率 Lv. v. dB(dB±1pW) w 由自由场输向声压计算电声效率 % ①直接 ②由发送响应计算蚕大响应颜率 响应申宽 sf f Hz H 曲线中求出 由发送响应的频率特性过载声压张 l (081;Ps - m) 通过非线性试验确定通过非线性或其他物理功率容量 w 性能试验确定
3定文
3.1发射器阻抗
一般指发射器的电阻抗,是发射器输入端所加信号的基波瞬时电压:与相应的基波瞬时电流的复数比,按式(1)表示:
式中:z 一发射器阻抗,
Bns、Xn-发射器用等效串联电路描述时的电阻与电抗,0.
发射器阻抗也可用式(2)表示:
式中:丨z1- 发射器阻抗的模,Q
--发射器阻抗的幅角,().
式(1)和式(2)之同有如下关系:
注:①在本标准中,当不加说明时电压与电流均为有效值,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对于电压与电流的瞬时值则用瞬
时电压、瞬时电流说明,符号用小写类文字母表示.
②在本标准中,当出现非线性时,电压、电流和声压都是对应于基波倍号的值,
3.2发射器导纳
发射器阻抗的例数,用式(5)表示:
式中:Y -发射器导纳,S;
Gp、Bp--为发射器用等效并联电路描述时的电导与电纳,S.
发射器导纳也可用式(6)表示:
式中:(7-|-发射器导纳的模,S
P-发射器导纳的幅角,().
式(5)与式(6)之间有如下关系:
发射器电导及电纳与电阻及电抗的关系用式(9)、式(10)表示: B {siep
性:阿3.1条的注.
3.3输入电功率
发射器由功率源吸收的有功功率,其表示式为:
式中:W. 输入电功率,W;
一加于发射器上的激励电压,V;
1-流入发射器的电流,A;
--电压与电流间的相位差,().
推:阿3.1条性①.②.
3.4发送功率响应
发射器的发送功率响应8,是在指定方向上,离其有效声中心某一距离d处远场中的均方声压和该距离的二次方的乘积与输入电功率w.之比值,单位为:Pa'm/W.
用式(12)表示,
3.5发选功率响应[级]
发进功率响应[级]S是发选功率响应5与其基准值8.之比的常用对数乘以10.单位为:dB,常用基准值为:IvPa²m/W
用式(13)表示:
3.6最大响应频率及响应带宽
最大响应频率f是指在恒压(对于压电型发射器)或恒流(对于磁致伸缩型发射器)发送响应曲线中对应于最大响应的频率.
f.之差,用式(14)表示: 响应带宽△了是猎在恒压或恒流发送响应曲线中,对应于比最大响应低3dB的上下两个额率.与
f= f f. -( 14 )
3.7声源声压级
离发射器有效声中心1m距离处的轴向表现声压级,单位为dB,常用基准值为:1uPa*m,
注:离声中心1=处的表现声压线由下列方法得出,用产场已是球面发激的远场中某点所测得的声压级L,加以该点到产中心的距离4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9,则声声压级L可由下式计算:
3.8过载声压级
发射器的声源声压级与电酸励级(电压缓、电流级或电功率级)之间的关系编离线性关系不大于某一既定值时所泌产生的最大声原声压级.
注:所用的电缴动级和“定值“必氧判时具体说明.
3.9功率容放
发射器的声源声压级与电功率级之间的关系偏离线性关系或其他物理性能的变化不大于某一规定值时容许的最大输入电功率.
注:案量发射器功率容量的条件与*战定当”必策间时共体说明.
4测量条件
4.1信号参数及环境条件
测量时所用的激励电压(电流或电功率)、脉冲宽度与脉冲周期等信号参数,以及工作深度,水质与水温等环境条件必须与被测发射器的实际工作状态或预定的试验状态相一致,不能无依据地把发射器 在小功率级下的测量结果外推并表示大功率下的特性.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用脉冲信号状态下的测量结系代替连续信号状态下的特性,或反之.
在给出酬量结采的网时,必须说明可能会影响测继结果的信号参数与环境条件.
注:测量保水工作的发射器时,通靠可用高静水压消声水池成高压通声等器模政尿术工作条件.
4.2声场条件
本标准中的测量都必须在自由场条件下进行,要求实际声场与理想的自由场间的编离不大于± 1. 0dB
关于声场检粒、有效声中心的确定及测量距离的选择分别接GB3223-82中3.3.2款、3.3.3款及GB7965-87附录B中的规定实行.
4.3测量前发射器的准备
实行.
4.4基本测量设备
4.4.1功率源
在进行本标准所现定的各项测量工作中,都必须使用具有相当功率容量的功率源,可以是专用的发射机,也可以是通用的功率敢大器,但其频率范围、输出信号型式、动志范围、输出阻抗、最大输出功率 及输出信号畸变系数等都应病足测试要求,
4.4.2电压表
表的测邀不确定度都应不大于土2%. 测量中使用的电压表其频率与动态范围必须满足测量要求,在本标准中如不加说明,则电压
4.4.3滤波器
基波信号的参数,在电压、电流及声压的测量系统中必须使用能精确选择基波信号的滤波器,其带宽及 在大功率激励状态下,尤其是在非线性范围内工作时,信号波形将发生畸变.为了正确测量对应于选择性应使通过的总谱波信号至少比基波信号低40dB,但当洲量林冲信号时,滤波器带宽应不少于脉冲宽度例数的二倍.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7966-1987 声学 0.5~10MHZ频率范围内超声声功率的测量.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966 -87
声学0.5~10MHz频率范围内 超声声功率 的测量
Acoustics-Ultrasonic power measurement in thefrequencyrange 0.5-10MHz
国家标准局发布
UDC681.8:629.1205:534.62
声学0.5~10MHz频率范围内 超声声功率的测量
GB 7966-87
Acoustics-Ultrasonic power measurement in the frequency range 0.5-10MHz
1引言
1.1本标准规定在0.5~10MHz频丰范围内,湖量平面话塞型超声换能器在液体中辐射连续波声功率的方法和技术规定.
1.2本标准适用的润量范现为1mW~20W.根据实际应用分成毫瓦级和瓦级二段.
毫瓦级:1~500mW
瓦级:0.5~20W.
1.3本标准确定的测量装百,根据使用目的要求和测量准确度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测量装置:作为测缺超声声功率的基准,用以校准标准超声源(传递用标准器件)或要求测量准确度高的场合,其测量不确定度不大于±5%.
二级标准测量装置:用以校准商用超声功率计、超声换能器和超声设备.此类装置应便于移动.其测量不确定度不大于±10%.
1.4本标准中使用的声学名词术语、量和单位的名称与符号均按照GB3947一83《声学名词术调》,GB3102.7-86《声学的量和单位》等国家标准的规定.
1.5本标准输制中部分参考了国际标准IEC150(1963)《超声治疗机的试验和校准》.
2一级标准测量装置
级标准测量装置采用辐射压力法测量超声声功率.
2.1测量原理
在小振幅平面题声场中,两种媒质交界面上出现的时间平均单向压力即辐射压力,其值等于界面两边尚能密度的差值.由此产生的辐射压力可用一个置于超声场中的靶来测定,适声换能器所辐射的 总声功率W与作用在全反射靶上的力之间的关系为:
(1)
式中:W--总声功率,W;
F-沿超声波轴线方向作用于靶上的力,N
---超声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m/s
-靶面法线与入射声来之间的夹角,().
注①靶是种置于班声场中用以湖辑射区力的特湖的离试件.
对华细证形认案声海.“k>5时(k为液像中题波的减波数.为过产构能器的驱射节经).由卡面
波近似所引人的差不大2%.
③在产吸收不可忽略的该体中,成计反预能签面分配面之所的前离x(m)上的实减,斯(1)式应业
子,其中u为被体中平面声波的声压衰减系数,对于23℃的黑谓水为:
f-期,MHz
式中:9该体中平面声放的声压衰减系数,m-,
2.2毫瓦级测量装置
成.毫瓦级妞声功率所产生的力约为零点几至几百微牛顿(相当于几十微克至几十毫克的重力).为 毫瓦级测量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它是由自动电子微量天平、消声水槽和反射靶悬吊系统所组了减少水的表面张力影响和靶的悬吊系统扭转引起的波动,毫瓦级装置应采用单根悬吊丝,测量时超声束垂直向上辐射.
图1毫瓦级测量装置示意图
1一反淮式自动微量天,2一超声发生器:3一反射靶:4一除气惠水:5一级声实势,6一超声换能器:7一水中调节机构:8一支架和防气流币,9一反座:10限指装:11县吊丝
2.3瓦级测量装置
瓦级测量装置与毫瓦级测量装置相类似,如泡2所示.瓦级超声功率所产生的力约为零点几至几十毫牛领《相当于儿十毫克至几克的重力).一般悬吊系统用三根意吊丝,测量时超声束重直向下疆射.
图2瓦级测量装置示意图
薰鉴水:5一透产薄膜:6一反射靶:7一暖声实势:8一户换能器: 1一电手天平或精密分析天平2一题声发生器:3一三又:4-降9一支果和防气流罩,10一放座:11一橡皮垫:12一悬品丝
2.4测量仪器及主要部件
2.4.1全反射
2.4.1.1毫瓦缓靶的结构为--个中空例网键体,如图3所示.下谁面顶角为90°,用以测量超声换能器垂直向上辐射时产生的力.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7965-1987 声学 水声换能器测量.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7965 -87
声学水声换能器 测量
Acoustics-Measurementofunderwater sound transducers
国家标准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 681.8:629 12.05GB 7965-87 621.317
声学水声换能器测量
Acousties Mesurementof underweter sound transducers
1引言
1.1本标准规定一般水声换能器的主要电声参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注,大功率下的某些参数应按GB2967-87(声学一水产发射器的大动率特性和测量)的规定速行测量,
1.2本标准的适用频率范围为10Hz~IMHz,所规定的测量方法,也适用于基阵.本标准还规定了表示这些电声参数所使用的坐标系、数据表示法及使用的图表.
3102.7-86(声学的量和单位)、GB3238-82《声的级及其基准值)、GB3240-82(声学测量中的 1.3本标准中所用的名词术语、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等均按照GB3947-83《声学名词术语)、GB常用顾率)等的有关规定.
1.4本标准是目前已经制订的有关水声换能器校准、测量的一系列国家标准之一,这一系列国家标准包括:
GB3223-82(水声换能器自由场校准方法》;GB4130-84(水听器低频校准方法);GB7965-87(声学水声换能器测量): GB7967-87《声学水声发射器的大功率特性和测量).
2基本电声参数
本标准规定的电声特性参数的名称、符号、单位、测量和计算方法、适用的频率范围以及测量的不确定度列表如下:
表1
养号 测量及计算方法 率范围 测量不确定度 条款白由场灵度 M v/Pa ①球面波白由场互易出 100t~1Mz ±1-0B 1白由场灵度[级] M B ②柱面波自由场互易法 200Hz~10xHz ±1. (dB 5.2(dB1V/Ps) ③球面波自由场比较续 100Hz~IMHz ±1. 5dB 6.1③暖声场比较法 ④柱面波白由场比较法 200Hz~10kHz 100~4 ±1. 5d8 ±2.048 6.2 6.3产医灵联度 M v/Ps ①报动液柱法 10He~2xHz ± 1. 048 6.4严压灵敏度[级] M dB ②闭胶比较法 IH~H ±1. 14B 6.5(fdB1V/sPs)
国家标准局1987 -06-22批准
续表1
9 数 测量及计算方法 报率范图 测量不确定度 条款发运电流响应 发送电流响应[线] Psm/A d8 ①互易族 ②比较法 1006z~MI 100Hz~{MHZ ±1. ±1.5 8(0dB1sPs •m/A)发适电压响座 Ps•m/V发适电压响应[级] Sv (0es1s 4B• m/V)换能容用抗 换能养导纳 Y r S ①电桥法 ②三电压法 <100 <100kHz %s干 ±5% 9.2 9.1指向性函数 波束宽度 D(9 9) 29 ±5%~10% 10最大务插级指向性民数 D f ①根据数向性图案计算 ②根据波束宽度计算成 ±19% 11.1敬向性有数 8 查表 11.2输人电功率 F. M ①功率计法或电压表 ③根据等效尺寸计算 11②相位计法 ±$% 12④三电压铁 ③抗法 ±10% 8% 12 12电产效率 w. ±30% 13②电学(电属)族 ①直接法 土32% ±15% 14 14机械造摇频率 节宽 f Hz Hz 15 *机械品质国数 0n 3坐标系和数据表示法 3.1换能器取向的坐标系 本标准规定换能器的取向采用左较极坐标系(见图1),坐标系的原点放在换能器的有效声中心上,以该点为测验距离的起点,测量指向性图案时,换能器绕通过该点的某一轴装转. 一般换能器在此坐标系中的取向应符合如下现定: 对换能器的工作位置来讲,正Z轴(90)是向上的方向. 轴方向上测量. b.正x轴(9=90°,p-0°)是法向传播方向或水平声轴方向,自由场灵最度或发送响应一般都在x c.正1轴是0=90,p-90°的方向. 图 2 图1 d.球形换能器或球形阵的取向,正Z输应与电缆引线重合,正X输应与换能器上的指向标志一致(见图2). e.线列换能器或圆柱阵的取向,正z轴应与直线或西柱轴重合,正X轴应与换能器上的指向标志一致(见图3). 1.平面形换能器或平面阵的取向,正Z轴一般在辐射面的法线方向,正工轴与换能器上的指向标表一致(见图4). 图 4 图3 取向需特殊规定时,应另加说明. 3.2数据表示法 报告中给出的测量参数及导出参数的数据,可以列成数值表格表示,当与频率或方位角有关时,一般制成图表,在直角坐标或极坐标纸上用曲线表示.绘制曲线时,应按GB3769-83(绘新频率特性图 和极坐标图的标度和尺寸》规定,所选用的标度应与数据的不确定度相适应, 对指向性图案和导纳画图(或电导曲线)等的要求,分别参见有关条款. 4测量方法的选择、测量条件及准备 4.1测量方法的选择 表1). 4.1.1自由场灵敏度和发送响应的测量,根据测量的不确定度,测量方法分为互易法和比较法(见 互易法有两种,方法的选用取决于所要测量的频率范围及换能器的形状尺寸,球面波自由场互易法,适用于大多数换能器,可在表1给出的率范围内进行测量,对于长柱形或线列换能器,往往由于 它们的长度较长,致使球面波场邻近区很远,而难以获得符合测垫要求的球面波自由场:或因距离太远,难以保证足够的信噪比,在此情况下,可选用柱面波自由场互易法,在近场的等效柱面波区内进行测量.测健的频率范围见表1.互易法测量要求测量三次以上取平均,以减小偶然误差. 比较法是将待测换能器与标准水听器或标准声源在间一声场中进行比较,标准水听器或标准声源应按规定定期校准. 4.1.2其他参数的测量可根据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和实际测量条件确定. 4.2测量条件 当测量换能器的几个参数时,必须要注意温度、静压、电接地、频率、声负载等条件保持恒定,对测量有影响的条件,必须加以说明. 所测量的各种参数都必须在稳定情况下进行,特殊情况需另加说明,当使用脉冲法时,脉冲宽度和脉冲波形的选择都必须使稳态条件和自由场条件基本得到满是(见GB3223附录A). 测量距离应润足不同换能器所要求的远场条件(见附录B), 大于±1.0B 互易法测量时,测量处的声场与理想自由场的偏差应不大于士0.5dB,比较法测量时,其偏差应不 4.3测量前的准备 得到充分浸润,不附有气泡,以保证测量稳定可掌. 测量前应将换能器表面擦洗干净,浸人水中放到所需的测量深度,浸泡半小时以上,使换能器表面 换能器的安装支架必须避免振动、声反射和散射等的影响,旋转时,换能器不抖动.换能器的声轴在水平方向上,并且,水声发射器和水听器应处在同一深度上. 水听器应满足测量所需的动态范围. 在测量之前必须对声场进行检查,检查球面波自由场的方法是检查声场中声压与距离成反比的球面波扩最规律是否成立.如果符合此规律,则说明在这些距离内满足远场条件,声中心选择是正确的, 测量系统和媒质是稳定的,接收系统是线性的,换能器安装的方向和深度是对的,并且没有边界干扰和 柱面波法的等效桂面波场、噪声场法中对噪声场的要求及其检查方法分别见相应的条款. 测垫中应保持信噪比大于204B. 5自由场灵敏度和发送响应的互易法测量 5.1球面波自由场互易法 按照GB3223-82中第3章的方法. 信号,使互易法在低频范图内得到延伸,采用窄蒙噪声信号测量,只能在远低于换能器诺振频率的频段 在低频范围,当用单频连续正张信号或用脉冲声技术都不能获得满意的自由场时,可采用窄带噪声内进行,并要求噪声场对球面波自由场的偏差不大于士1.0dB,对噪声信号类型、仅器和水声发射器的选择,见附录C, 度不大于土1%,取样电阻的准确度优于土1%,那么球面波自由场互易法测量的不确定度不大于 如果标准衰减器的准确度优于土0.24B,或电压测量的不确定度不大于土2%,距离测量的不确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7291-1987 与消费者有关图形符号的一般要求.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003.62/.63
与消费者有关图形符号 的一般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s of graphical symbolsconcerning consumer interest
本标准是参照ISO/copolco1984年第77号文件附件3《消费者对图形符号的要求》制定的.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符号的依据. 本标准规定了设计、应用与消费者有关图形符号的原则和一般要求,作为设计与消费者有关图形
本标准只适用于与消费者有关的图形符号,不适用于其他图形符号.与消费者有关的图形符号,其范用包括:
a.消费品及其包装、说明书上出现的图形符号:
b.与消费者有关的公共和服务场所用图形符号.
其作用是帮助消费者识别、使用、安装、贮藏、保养产品:为消费者提供公共服务信息,特别是安全危险告等.
2与消费者有关图形符号的设计要求
2.1设计与消费者有关的图形符号时,应确定其必要性,避免围形符号过多,造成消费者识别和记忆的困难.
2.2与消费者有关的图形符号应醒目请晰、通俗易懂、易辨易记.
2.3与消费者有关的图形符号应在形象化的前提下,尽量简化.
2.4设计人员要全面、正确地了解图形符号的使用环境,并根据具体情况设计适用于消费者的图形符号.必要时可将图形符号制成可触模型式或附加可触摸的等效装置.
2.5图形符号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在消费者中进行验证,必要时,还应在“弱”消费者(例如:儿童、文盲、残疾人等)中进行验证.
2.6必要时可用简要文字辅助说明图形符号的含义,(特别是涉及消费者健康和安全时)以利于消费者对符号含义的理解.
在使用文字说明时、应明确地表现出图形符号与该文字说明之间的对应关系.
组图形符号应协调一致. 2.7设计与消费者有关的图形符号时,应尽量采用已标准化的图形符号,对于必须同时使用的成
3与消费者有关图形符号的应用要求
3.1在不同种类产品和不同的使用范国内,相同的功能应用相同的图形符号表示.
3.2图形符号与产品的商标应在外形上有明显区别,当两者并列时应有适当间距.
3.3为了使图形符号醒目和清晰,要保证符号和背景的色调对比效果.特别对于各类人身安全的图形符号要符合GB2893一82《安全色》的有关规定.
3.4为避免图形符号在自然条件和人为作用下的褪色,甚至损坏,要重视制作技术,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延长使用寿命.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局提出,由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综合研究所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铁良、姚竞志、王征、贾文华、牛素新、王国权、徐承.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6379-1986 测试方法精密度.pdf
UDC 519.281
测试方法 的精密度 通过实验室间试验确定标准测试 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GB6379 -86
Precision of test methods Determinationof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for a standardtest method by interlaboratory tests
1引言
1.1应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已经或正在标准化并为较多的实验室所掌握和使用的、以单一数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的测试方法.
1.2用途
组织精密度试验和统计分析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用以确定标准测试方法的重复性r和再现性R的数值. 为确定标准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面进行的试验称为精密度试验.本标准规定了在实验室间
1.3应用条件
本标准假设每一实验室对同一水平物料的测试结果是来自同一正态总体或近似正态总体,并认为参与试验的各实验室的室内方差基本一致.当应用本标准时,必须充分注意上述假设(参见3.23.3).
1.4名词符号
本标准所用统计学名词及符号见GB3358一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为使用方便,将本标准所
用的主要名词及符号列于附录A(补充件).
1.5参照标准
本标准参照采用了国际标准ISO5725一81《测试方法的精密度一通过实验室间试验确定标准测试方法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2精密度试验的组织
2.1试验机构和人员
2.1.1领导小组
应由测试方法标准技术归口单位或起草单位负责组织领导小组,请有关单位参加.领导小组的成员必须热悉该测试方法及其应用状况,其中至少有一名成员具有数理统计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知识.
2.1.2执行负责人
试验的具体组织工作应委托给一个实验室,该实验室应指定一名成员作为执行负责人,负责实验室间精密度试验的全部组织工作.
2.1.3测试负责人
各参与试验的单位均应指定一名成员作为测试负责人,具体负责本单位的测试工作.
2.1.4操作员
各参与试验的实验室均应指定一名能按正规操作进行测试的成员作为操作员.
2.2任务和分工
2.2.1领导小组的任务
领导小组的任务是讨论和确定以下问题:
a.测试基准.是否有可用的符合测试方法要求的基准?例如标准物质和标准设备等.
b.水平范围和水平个数.实践中可能遇到的水平在什么范围?在试验中应取几个水平?有什么适当的试样相当于这些水平?
c.试样的制备与分发.试样制备时,如何进行一定的均匀化?否则,试样的不均匀性将包括在重复性r和再现性R的数值内.重复次数n应取多大、分到各实验室多少试样?按各水平分发到各实验室的是一份够n次重复的试样,还是n份分别试样?是否需作分割水平试验?(见2.6.2)在正式进行测试前是否要分发供练习用的额外试样?
哪些实验室参与试验. d.参与试验的实验室.参与实验室间精密度试验的实验室数目,应具备的条件,以及最终选择
e.试验工作的实施.规定测试记录和测试报告的格式,规定测试结果应报出的小数位,提出除测试结果的数值外,还需要哪些情况和资料?对执行负责人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及时解决试验工作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f.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数值.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讨论有关统计分析的报告,最后确定重复性r和再现性R的数值,决定是否需要对标准测试方法作改进,并将上述结果报告技术归口单位.
2.2.2执行负责人的任务
执行负责人的任务是组织领导小组所规划的试验,主要有:
.保证征集到参与试验所必需的实验室数目,并保证每个实验室都确定了符合要求的测试负责人和操作员.
b.组织和监督试样的制备,并迅速发出试样.对不稳定的试样要作特别的说明.对每一水平必
须留出一定数量的储备试样.
c.定工作指令,并及早通知各测试负责人,以便收集意见和问题.
4.设计适用的表格,用作操作员的工作记录和测试负责人的测试结果报告.
e.收集测试结果并汇制成便于统计分析的表格.
2.2.3测试负责人的任务
测试负责人的任务是保证本单位测试工作的进行与执行负责人发出的指令相一致,并报出测试结果,主要是:
a.按执行负责人的指令向操作员转交试样.
b.监督测试工作的进行,保证测试方法的严格执行,但本人不应参与测试,也不得更改测试方法.
c.收集测试结果和不正常情况或出现的问题,并向执行负责人报告.
2.2.4操作员的任务
操作员的任务是严格按标准测试方法完成测试,并报告不正常情况和出现的问题.
2.3试验水平个数,实验室个数和重复次数
2.3.1试验水平个数
在精密度试验中所取的水平个数q,应考虑适用的水平范围和完成试验所需的费用.如果水平范围很宽,则重复性r和再现性R可能与水平值m有关,此时至少选用6个水平,以便能较好地确定重 复性r和(或)再现性R与水平值m之间的关系.如果水平范围较窄,且需确定r和(或)R与m之间的关系时,则至少选用4个水平.
2.3.2实验室个数
实验室个数p和水平个数q有关,对于单水平试验,实验室个数应不少于15.对于多水平试验,
实验室个数应不少于8.
2.3.3重复次数
对于重复次数n,除了在习惯上要进行多次重复的情况(例如一些简单的物理测试)以外、建议取值为2.
2.4对参与试验的实验室的选择及要求
2.4.1参与精密度试验的实验室,应尽可能从应用该测试方法的实验室中随机选取,并考虑到参与试验的实验室在不同气候区域中的分布.
2.4.2对参与试验的实验室的要求是:
a.具备测试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及其它需用物品.
b.严格按测试规程的要求组织操作,严格按指令处理试样.出合格的操作员进行测试,保证测试质量.
c.严格按计划规定的时间和步骤完成测试.
2.5对试样的要求
根据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定义,在精密度试验中各实验室的测试必须使用相同的试样,因此、在试样的制备、分发、运输、储存和测试等方面,必须确保试样的均匀性.例如,应注意以下儿点:
保证所取得的试样数量足够完成整个试验且保存一些储备料.对液体或微细粉状料应揽拌均匀、对不 2.5.1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测试方法的规定制备和分发试样.对每一水平应从一批物料着于备样,并同密度或不同粒度的粉料混合物,应注意消除由于摇动而产生的编析.对不稳定的物料必须规定特别的保存方法和处理方法,例如:可能与大气起反应的试样,应将其密封在真空或充以情性气体的细颈样,在容器开启后容易变质,所以每一水平应分装n个容器.对试样均应在标签上写明试验名称 瓶中:易腐性试样(食品或血液等)必须在冷藏状态下送到实验室:吸湿性的、易氧化的或挥发性试及试样的文字标记.在分发试样时必须注明试样名称、含量范围及有关运输、储存和抽取的详细说明.
2.5.2对于某些不可运输的试样,可将各参与实验室的操作员及其设备集中到试验地点进行测试.
行测试. 2.5.3当被测参数是短暂的或可变的时候(如河中流水等),应注意在尽可能接近相同的条件下进
2.5.4在对均匀性差的试样(例如金属、橡胶或纺织纤维)进行测试、并且不能对同一试样作重复测试时,试样的不均匀性将反映在重复性r和再现性R之中.此时,通过精密度试验所求得的重复性r和再现性R的数值,仅适用于所用的特定材料、并且应子标明.
2.6试验工作的具体组织
2.6.1每个实验室必须对q个水平各作n次重复测试,共需进行qn次测试.一定要有组织地按以下要求进行测试工作.
a.全部qn次测试应由问一操作员使用同一设备进行.
b.对同一水平的一组n次测试,必须在重复性定义中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即在短时间内.由网一操作员测试,而且设备没有任何中间性的再校准(当这种中向性的再校准是测试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时例外).
水平的n次测试完成之后更换,且必须把更换情况和测试结果一起报告. c.如在测试过程中确有必要更换操作员时、不能在同一水平的n次测试之间更换,只能在某一
d.必须向操作员强调指出:在重复性定义中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应当看成是对间一水平的不同试样作n次独立测试,试验的目的就是确定测试结果可能产生多大误差,以免前面的测试结果影响后面的结果,以至影响重复性方差.
2.6.2如果担心操作员的第二次测试会受第一次测试结果的影响,在n=2时,可采用分制水平试验.它和操作员已知两个相同试样或一份试样作两次测试不同,是制备出水平略有不同的两个系列试样m和m(|m -m|很小).p个实验室中每个实验室都对A系列和B系列的试样各进行一次测试.必须明确区分A系列和B系列的测试结果,二者不能互换.从分制水半试验得到的亚复性r和再
1现性R的数值对应于平均水平期= (mma).分制水平试验的统计分析稍有不同.见3.3.2.2.
2.6.3必须限定自收到试样之时起到测试结束时为止所允许的时间.
2.6.4应事先按标准规程的规定对设备进行校准.
2.6.5对操作员应有以下要求:
b.应鼓励操作员对测试方法标准提问题,特别是标准中的规定是否明确和清楚.
或测试负责人的决定,可允许操作员进行少量练习.以便在正式测试前熟练掌握测试方法.这种练习 c.操作员首次或间隔一段时间后进行测试时,可能达不到正常的精密度.此时,根据领导小组绝不能在正式试样上进行,而应由执行负责人另发给试样.
d.应要求操作员报告一切不能造守指令或遵守指令而偶然失败的情况.
通常的测试方法标准所规定的多取一位小数.当重复性r或再现性R与水平值m有关时,对不同的水 2.6.6各参与试验的实验室在报出测试结果时,应对数字取相同的小数位.在精密度试验中,宜比平值可作不同的修约规定.
2.7试验结黑的报告
每个实验室的测试负责人应写出测试的全面报告,报告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b.用来计算最终试验结果的原始现测值.应尽可能复制操作员的工作记录. a.最终试验结果.要特别防止抄写或打印中的错误,可采用操作员所得结果的复制件.c.操作员对测试方法标准的意见.d.测试中发生过的异常和干扰.应包括可能变更操作员及哪些测试由哪些操作员进行的说明. e.收到试样的日期.f.测试的时间和日期.g.与测试有关的所用设备的资料.h.其它有关资料.
3精密度试验的统计分析
3.1概述
3.1.1统计分析的负责人
精密度试验所得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应由领导小组中具有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知识的成员负责.
3.1.2统计分析的主要工作
统计分析一般包括以下五项工作:
a.整理和核实原始测试结果:b.检验和处理异常值: c.计算总平均值m、重复性r和再现性R的数值:d.建立r(或R)与m之间函数关系式及确定重复性r和再现性R的最终值:e.向领导小组报告供领导小组做出决定.上述b、c、d三项工作可由计算机统一处理,计算程序见附录E(参考件).
3.1.3单元和数据
实验室和水平的组合称为精密度试验的一个单元.理想情形是:由p个实验室和q个水平的试验和异常值.应区别不同情况予以处理. 组成D个单元,每个单元中各含有n个重复测试的数据.实际上,由于可能有多余数据、缺漏数据
3.1.3.1多余数据
有时可能作了多于n次的重复测试,这时,测试负责人要报告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以及哪些是正确的数据.如果数据全部有效,可采用全部数据按3.3.1.3的规定进行计算.
3.1.3.2缺漏数据
有时可能缺漏几个数据,如由于损失了试样或测试时的疏忽等,测试负责人应报告缺漏数据的原因.对于缺漏了部分或全部数据的单元,按3.3.1.2的规定进行计算.
在分割水平试验中,如果缺漏了某单元的两个数据之一,期必须凌除另一数据,将整个单元作为空白单元.
3.1.3.3异常值
可能是异常值,因而必须按3.2的规定进行异常值的检验和处理. 在原始测试结果或从原始数据导出的数值中,难免有较之其它数值偏差过大的数值,这种数值有
3.1.4表格和符号
3.1.4.1表格
按以下表格整理数据.
a.按表1整理原始数据.
表1
非分割水平试验
水平 1 2实验室 A B 8A B A2p
水平实验室12Bjk
按表2整理单元平均值.
表2
水平实验室 22p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5968-1995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pdf
前言
本标准在国内属首次制定,标准的技术内容是根据我国现阶段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制作遥感影像平面图 所能达到的实际技术水平,以及各有关专业部门对遥感影像平面图的使用要求而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占宏、姜期、成燕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B 15968 -1995
Specification for making photoplanof remote sensing
1范圈
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遥感影像平面图的规格、精度及制作
本标准适用于利用航天遥感图像资料进行1:100000、1:250000、1:500000、1:1000000遥感影像平面图的制作.
自由比例尺遥感影像平面图的制作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3989一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12340-90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14510-93影像地图印刷规范ZBA75001一89测绘技术设计规定ZBA77001-871:10000、1:25000比例尺影像平面图作业规程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 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3总则
3.1基本要求
3.1.1通感影像平面图的影像必须层次丰富、清晰易读、色调均匀、反差适中.
3.1.2图上地物点对于附近控制点、经纬网或公里格网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大于士0.50mm,特殊情况下不大于土0.75mm.根据遥感影像平面图的用途及用户需求,该指标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上述指标的两倍,
3.1.3图廊实际尺寸与理论尺寸之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表1规定.
表1
mm
项 边长 对角线展点图 0.15 0.20影像原图(镶联图) 0.20 0.30
3.2规格
3.2.1数学基础
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图的投影采用正轴等角圆唯投影, 1:100000~1:500000遥感影像平面图的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1000000遥感影像平面
3.2.2分幅与编号
执行GB/T13989的规定,也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分幅和编号.
3.2.3颜色
遥感影像平面图的颜色可采用单色或彩色.
4准备工作
4.1图像的选择
选择符合下列要求的航天遥感图像,进行遥感影像平面图的制作.
4.1.1相邻各帧(张)图像之间应有不小于图像宽度4%的重叠(或重复),特殊情况下重叠(或重复)可小手上述指标,
4.1.2为保证整个图幅影像色调一致,应选用成像季节相近的图像,并要求影像层次丰富、图像清断、色调均匀、反差适中.
4.1.3为保证遥感影像平面图清晰,光学摄影图像与光-电扫描图像和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地面分辨率应分别高于表2与表3的指标.
表2
成图比例尺 110万 1:25万 150万 1100万75.0 750.0地面分辨率,m/lp 187.5 375.0
表3
成图比例尺 1:10万 125万 150万 1100万地面分辨率,m 30 75 150 300
4.1.4制作单色遥感影像平面图要求选择全色影像,根据需要,也可选择单波段影像:制作彩色通感影误差不大于0.3mm. 像平面图则要求选择不少于3个波段的多光谱图像.各波段影像的配准误差不大于0.2mm,图像套合
4.1.5图像中云层覆盖应少于5%,且不能覆盖重要地物.分散的云层,其总和不应超过15%.
4.1.6像片或胶片上不应有划伤、沙点、班痕、手印等缺陷.
4.2其他资料的收集
4.2.1等于或大于所成通感影像平面图比例尺的最新地形图,地形图的精度应符合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编绘规范中的要求.
4.2.2现势性强的专题图及其文字资料.
4.2.3与图像有关的轨道、姿态等参数数据.
4.3技术设计
按ZBA75001规定执行,内容包括:成图方法、成图比例尺、成图精度、色彩基调、注记字体等级及图名图例的具体要求等.
4.4对仪器的要求
制作遥感影像平面图的光学、数字图像设备应按仪器检校标准进行检校,仪器必须处于良好的工作
状态方可生产,按照仪器操作规程使用仅器并注意维护.
数字图像处理系统需具有进行一般的图像处理及影像输入、输出的功能.
5图像纠正与镶嵌
5.1光学法
5.1.1图像纠正
当已有遥感图像几何精度不能满足遥感影像平面图精度要求时,应对原图像进行纠正.
5.1.1.1选择制图区城距像片主点位置最近的像片,作为工作母片,
5.1.1.2包括地球曲率引起像点位移和地面高差引起像点位移的残余系统误差不得大于0.4mm.
5.1.1.3纠正仅纠正
a)对画幅式面中心投影图像进行的纠正,其作业过程和方法按GB12340规定执行,地球曲率和高差引起的像点位移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公式计算.
分2~3个条幅,在各条幅内应选取4个以上的纠正控制点. b)对扫描图像进行的纠正,采用分条幅纠正的方法,条幅分割方法如图1所示.一幅图像一般宜划
c)对全景图像进行的纠正,一般限于全景影像的中间段,要使用6个以上纠正控制点,中间两个控制点上的余差应不大于0.4mm.
d)对雷达图像进行的纠正,只适用于平坦地区.
图1条幅的分割
5.1.1.4正射投影仪纠正
正射投影仪作业方法与操作步骤按GB12340、ZBA77001规定执行.
断面数据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获取:
a)从现有DTM数据库中提取;b)通过地形图等高线数字化获取:
5.1.2选取控制点
在与所成遥感影像平面图同比例尺或较大比例尺的地形图(或水系图、交通图等专题图)上选取控制点,控制点的选取应满足下列要求:
a)所选点位图像清晰,在地形图及图像上均能正确识别和定位:
b)每个镶嵌块选4~9个控制点,
5.1.3展点底图制作
5.1.3.1在地形图上量取所选控制点的坐标值.
5.1.3.2将经纬网点及控制点用展点仅展绘在裱棚好的图版上.展点误差应不大于0.1mm,图实际尺寸与理论尺寸之差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
5.1.4镶嵌
a)切割镶嵌
将卫星像片按经纬网定位,再以控制点检查、校正,并参照如水系、道路等具有特征的地貌和地物,在重叠处选择适当的切割线进行切割镶嵌或平面交叉镶嵌(如图2所示),制成遥感影像平面原图,边长精度要求符合表1规定.
图2平面交叉镶嵌剖面示意图
b)光学镇嵌按GB12340规定执行.
5.2数字法
数字法通感影像平面原图的制作一般按照图3所示的流程.
图3数字法遥感影像平面原图的制作过程
5.2.1准备工作
5.2.1.1获取数字图像
当没有数字图像时,可通过图像数字化获取数字图像,图像数字化时扫描点尺寸的选择应根据像片的分辨率确定,一般选用25~50μm.
5.2.1.2图像预处理
根据蓄要进行去噪声、辐射校正等预处理工作.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537-1965 硼砂.pdf
砂
硼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的硼砂 产品,即含有10分子结晶水的四硼酸.分子式:NaBO10HO分子量:381.37(按1961年国际原子量).
一、技术条件
1.外观:洁白細小秸品体.
2.硼砂应符合下表要求:
指 标 名 称 指 标殺品 二毅品十水四硼酸钠(NaBO,10HO)含量(%) 99 94水不溶物(烘干后)含量(%) 0.05 0.1碳酸钠(NaCO)含量(%) 0.4 0.8硫酸納(NaSO)含量(%) 0.1 0.2化纳(NaCl)含量(%) 0.1 0.2鉄(Fe)含量(%) 0.003 0.005
注:①由井盐卤水生产的十水四硼酸纳,其繁化纳含量允許一级品≤0.2%;二毅品
≤0.3%.②由西北原硼矿生产的十水四酸钠,其硫酸銷含量允許一级品≤0.2%;二级晶≤0.3%.
二、检骏规则
3.研砂应由生产厂的技术监督部門进行检驗.生产厂应保证生产和出厂的硼砂都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用户有权按照本标准第5~15条规定的检缴规则和试方法检查所收到砂的质量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5.每批的重量规定不超过20吨.
6.每批应由10%的袋内选取试样,小批时至少应由10袋内取样.取样时,用取样器在袋口由一边斜插至对边袋深的3/4处,选取豹100克左右試样.
7.在同一批中,如有不同生产批号时,应按生产批号分别取样.
8.将选取的試样置于洁净的混样布上充分混合,月“四分法”再选取总重不少于500克的平均试样,装于洁净干燥,带磨口塞的广口瓶中.瓶上粘貼标签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批号和取样日期.交工厂检驗部門进行检驗.
9.如果检驗秸果有一项不符合指标要求,应重新自两倍数量的袋中取样进行检验.重新检驗的秸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整批硼砂不能作为合格品.
三、武验方法
10.水不溶物(烘干后)含量的测定
称取平均试样30克(称准至0.01克),放在800毫升的烧杯内,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热蒸馏水400~500毫升溶解,在沸腾的水浴上保温30分钟,然后用恒重的4号玻璃过滤坩过滤.用不含二氧化碳的热蒸水洗滁残渣至无硼离子反应(以整黄试检查).将液和洗液收集于1升容量瓶中,待溶液温度与室温达到平衡后,用不含二氧化碳的蒸水稀释至刻度,供测定十水四硼酸含量和杂质含量用.
将洗后的水不溶物放入坩中,在105~110C烘箱内干燥至恒重.
水不溶物含量%(X)按下式計算:
式中:G-一一过滤坩的重量,克;
G一一水不溶物及过滤坩场的重量,克;
G一-硼砂试样的重量,克.
注:姜黄试概检查硼岗子法:将一滴用盐酸酸化过的试液,滴在一条(3×7毫米)姜黄試上,烘烤使干.此时出现一个紅棕色斑点,当以1%氢氧化锅处理时,若变为蓝色到色,就实有硼离子存在.
11.十水四硼酸(NaBO,10HO)合量的测定
(1)试剂和溶液:
氢氧化(GB629一65):0.5N溶液,以1:1他和氢氧化锅溶液配制,以苯二甲酸氢卸(HGB3051一59)一级品为基准物质,酚酞为指示剂标定;
盐酸(GB622-65):0.25N溶液,以无水碳酸钠(GB639一65)一级品为基准物质,甲基橙为指示剂标定;
甲基橙指示剂(HGB3089一59):0.1%水溶液;
酚酥指示剂(HGB3039-59):1%乙醇溶液;
尊化糖:称取蔗糖500克,加入蒸罐水325毫升,在水浴上加热并不断揽拌使其溶解.加热至85°C时,加入0.1N盐酸溶液40毫升并在水浴上保温(85°C)1小时,然后加入0.1N氢氧化溶液40毫升,最后加入适量的活性炭以脱掉溶液的颜色,并在水浴上放置20分钟以上,然后过滤.滤液稀释至750毫升,放冷后使用.使用前先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N氢氧化溶液滴定至微紅色出现.存放轉化糖的容器应先进行消毒以防轉化糖变质.
(2)测定手:
用移液管吸取第10条中制备的溶液50毫升(相当于1.5克硼砂试样),于300毫升形瓶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1~2滴,用0.25N盐酸溶液滴定至呈現橙色,記下盐酸溶液用量.再加入两滴盐酸溶液,并将溶液加热微沸半分钟以赶掉二氧化碳,冷却至室溢,用0.5N氢氧化溶液中和过剩的盐酸至溶液刚变为黄色.在中和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15滴、轉化糖30毫升.振播混匀后,用0.5N氢氧化溶液滴定至亮黄色溶液中出現微紅色,然后再加入博化糖20毫升,如果紅色消失,继麟以0.5N氢氧化溶液滴定至微紅色出現.此步手额反复进行,直至加入轉化糖后微紅色不再消失为止.記下加入化糖后0.5N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用量.
十水四硼酸(NaBO10H:O)含量%(X2)按下式計算:
式中:V-加入轉化糖后0.5N氢氧化标准溶液的滴定用量,毫升;
N--氢氧化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0.09534-NaBO10HO的奢克当量,克;
G一硼砂试样的重量(同第10条),克.
注:硼砂的仲裁分析赋驗,必须采用甘露醇为强化剂.每次测定,甘露醇的总用量为10克.第一次加入甘露醇5克、1%酚酞指示剂10滴,其余按前列测定手續进行.
12.碳酸納(NaCOs)含量的润定
按本标准第11条测定手进行.
碳酸納(NaCOs)含量%(X)按下式計算:
式中:V,一-中和试样所用去的0.25N盐酸标准溶液的量,毫升;
N-一盐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V-一加入赫化糖后,0.5N氢氧化标准溶液的滴定用量,毫升;N-氢氧化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0.053一一碳酸的毫克当量,克;G一硼砂实样的重量(同第10条),克.
13.硫酸(NaSO)含量的测定
(1)试剂和溶液:冰乙酸(GB676-65);氯化(GB652-65):5%溶液;硫酸(HGB3150-60):-级品;
硫酸盐标准溶液:准确称取已在200~250°C干燥过的一级品硫酸钾3.682克溶于蒸馏水中,加蒸水稀释至1升(溶液甲).再取10毫升溶液甲加蒸馏水稀释至1升(溶液乙).1毫升溶液乙含SO(以Na2SO計)0.03毫克.
(2)测定手:
用移液管吸取第10条中制备的溶液20毫升(为一级品硼砂,相当于0.6克武样)或10毫升(为二级品硼砂,相当于0.3克试样)置于50毫升比色管中,加入冰醋酸1毫升、5%氯化銀溶液3毫升,然后稀释至到度,振搐混匀.同时于另一支同样的比色管中,注入硫酸钾标准溶液乙20毫升,同样加入与試样等量的试剂和溶液,并稀释至刻度,振搭混匀.
20分钟后观察溶液的混浊程度,如果试液的浊度不比标准溶液强时,期产品符合本标准一毅品或二毅品指标.
14.氯化(NaC1)含量的测定
(1)试剂和溶液:
氯化锅标准溶液:准确称取經500~600°℃灼烧至恒重的化0.6000克,
溶于蒸馏水中,并在1升容量瓶中加蒸罐水稀释至刻度.1毫升此溶液含有化纳0.6毫克.
(2)测定手續:
用移液管吸取第10条中制备的溶液20毫升(为一毅品硼砂,相当于0.6克試样)或10毫升(为二毅品硼砂,相当于0.3克试样),于50升比色管中,加蒸水稀释至40毫升,加入硝酸2毫升和硝酸銀溶液1毫升,然后稀释至50毫升,振播混匀.同时于另一同样的比色管中,注入蒸馏水40毫升,加入化标准溶液1毫升,同样再加入与试样等量的剂和溶液,然后稀释至刻度,振播混匀.
20分钟后观察溶液的混浊程度,如果试液的浊度不比标准溶液强时,则产品符合本标准一級品或二级品的指标.
15.铁(Fe)含量的测定
(1)武剂和溶液:
硫氰酸(GB660-65):4N溶液;
异戊醇:分析用;
硫酸铁(HGB3189一60):一级品;
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一级品硫酸铁[FeNH(SO)212H2O]0.864克,溶解于10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比重为1.84的硫酸4毫升,待完全溶解后,用蒸水稀释至1升(溶液甲).取10毫升溶液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溶液乙).1毫升溶液乙合铁为0.01毫克.溶液乙配制后当日使用.
(2)测定手续:
称取平均試样1克(称准至0.0001克,为一级品硼砂)或0.6克(称准至0.0001克,为二级品硼砂),放在100毫升烧杯内,用热蒸水溶解.在沸的水浴上保温30分钟后,取出滴加4N硫酸使呈酸性反应(以石蕊试检驗),再加5N硝酸溶液0.5毫升并加热至沸麟,冷却后倾入50毫升带磨口塞的比色管中.加4N硫酸溶液0.5毫升、4N硫氰酸溶液4毫升,稀释至刻度.最后加入异戊醇10毫升,振搭混匀.
在另一同样的比色管中加入铁标准溶液乙3毫升、蒸馏水30毫升,同样加入与试样等量的试剂和溶液,稀释到刻度后加异戊醇10毫升,振播混匀.比两个管中醇层的颜色,如果试样不比标准深时,期产品符合本标准一級品或二級品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4302-2008 救生圈.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救 生 圈
Life buoy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 4302 -2008 代替GB4302-1984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救生圈 GB 4302-2008*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
前 言
本标准的3.2和第4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根据国际海事组织SOLAS公约(1974)和1978年议定书及有关修正案、国际救生设备(LSA)规则、海安会决议MSC.81(70)救生设备试验及MSC.200(80)救生设备试验修正案、MSC.201(81)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修正案、MSC.207(81)国际救生设备规则修正案的相关要求进行修订的.
本标准代替GB4302一1984《救生圈》.
本标准与GB4302一1984相比,主要有下列变化:
一取消了包布救生圈的有关内容;提出了新的救生圈分类型式;一取消了救生圈材料物理化学性能指标;一增加了救生圈外观和属具、尺寸、重量、材料和效用试验,并对高低温循环试验和投落试验进行了修改;一增加了检验规则,给出了型式检验与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要求与试验方法的对照表;一取消了救生圈所用闭孔型泡沫塑料测试方法.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船舶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无锡兴泰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锡安、包国平、王磊、赵华、高学峰.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4802-1984.
救 生 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用救生圈的分类与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船舶及海上设施各类人员用救生圈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整体式救生圈 integral life buoy采用圈体一次整体成型工艺制造的救生圈.
2.2外壳内充式救生圈 stuffing life buoy采用圈体外壳整体成型、内部填充材料的工艺制造的救生圈.
3分类与标记
3.1分类
救生圈按制造工艺分为:a)A型--整体式救生圈;b)B型-- 外壳内充式救生圈.
3.2结构型式
救生圈结构型式见图1.
一本体;一把手索;反光带.
图1救生圈结构型式
3.3标记示例
整体式救生圈标记为:救生圈GB4302-2007A
外壳内充式救生圈标记为: 救生圈GB4302-2007B
4要求
4.1外观
4.1. 1 救生圈外表颜色应为橙红色,且无色差.4.1.2 救生圈表面应无凹凸、无开裂.4.1.3沿救生圈周长四个相等间距位置,应环绕贴有50mm宽度的逆向反光带.4.2 尺寸救生圈外径应不大于800mm,内径应不小于400mm.4.2.14.2.2救生圈外围应装有直径不小于9.5mm、长度不小于救生圈外径4倍的可浮把手索.此索应紧固在圈体周边4个等距位置上,并形成4个等长的索环.
4.3重量
救生圈重量应大于2.5kg.配有自发烟雾信号和自亮浮灯所附速抛装置的救生圈,重量应大于4 kg.
4.4 材料整体式救生圈的材料和外壳内充式救生圈的内充材料应采用闭孔型发泡材料.
4.5性能4.5.1 救生圈应耐高低温,无皱缩、破裂、膨胀、分解.4.5. 2 救生圈从规定高度投落后,应无开裂或破碎.4.5.3 救生圈应耐油,无皱缩、破裂、膨胀、分解.4.5. 4 救生圈应耐火,不应燃烧或过火后继续融化.4.5.5 救生圈应能支承14.5kg的铁块在淡水中持续漂浮24h.4.5.6 救生圈在自由悬挂情况下,应能承受90kg重量持续30min而无破裂和永久变形.4.5.7对于配有自发烟雾信号和自亮浮灯所附速抛装置的救生圈,释放时应能触发该装置.
4.6属具救生圈可配有属具,包括可浮救生索、自亮浮灯或自发烟雾信号.
5试验方法
5.1外观和属具用目测法检查救生圈的外观和属具,结果应符合4.1和4.6的要求.
5.2 尺寸用通用量具检查救生圈的尺寸,结果应符合4.2的要求.
5.3重量用称重方法检查救生圈的重量,结果应符合4.3的要求.
5.4 材料将救生圈圈体纵向剖开,对材料进行检查,结果应符合4.4的要求.
救生圈经历下述高低温循环过程:a)将救生圈放人高温室,在不低于65℃的高温环境中,持续8h;b)8h后,在 20℃±3“C的常温条件下开放置24 h;c) 再将救生圈放人低温室,在不高于一30℃的低温环境中,持续8h;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4096-1983 棱体的角度与斜度系列.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棱体 的角度与斜度系列
Series of angles and slopes on wedges and prisms
从1:10至1:500. 本标准适用!般用途的梭体,包括多棱体、楼、V型体等.角度系列从120至30',斜度系列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1SO25381974《和棱的角度与斜度系列》.
1术语及定义
1.1棱体prism
由两个相交平面与一定八寸所限定的几何体.这两个相交平面称为棱面,棱面的交线称为棱(图1).
图1棱体
1.2多棱体multipleprism
由儿对相交平面与定尺寸所限定的儿何体(图2).
1.3棱体角β(简称角度)prismangle
两相交棱面形成的二面角(图1).
1.4棱体中心平面EMcentreplaneofprism
半分楼体角的平面(图3).
1.5棱体厚thicknessofprism
图2棱体
图3棱体中心平面,棱体厚
平行于棱并垂直于棱体中心平面的截面与两棱面交线之间的距离(图3).
常用的棱体厚有:
a.最大棱体厚T;
b.最小楼体厚!.
1.6棱体高hightofprism
平行于棱并垂直于一个棱面的截面与两棱面交线之间的距离(图4).
常用的棱体高有:
a.最大梭体高/H;b.最小楼体高h
图4棱体高
1.7斜度Sprism slope
校体高之差与平行于棱并垂直一个棱面的两个截面之间的距离之比(图4).
如:最大棱体高H与最小棱体高h之差对棱体长度L之比.
斜度S与角度β的关系为:
(2)
1.8比率Cprateofprism
棱体厚之差与平行于梭并垂直棱体中心平面的两个發面之间的距离之比(图3).
如:最大梭体厚T与最小棱体厚:之差对棱体长度L之比.
比率Cp与角度B的关系为:
(4)
2系列
时,选用第二系列. 2.1本标准规定的一般用途棱体的角度与斜度系列见表!.优先选用第一系列,当不能满足需要
2.2本标准规定的特殊用途棱体的角度与斜度系列见表2.特殊用途的棱体,通常只用于表中最后栏所指的适用范围.
2.3为了便于设计、使用,表1和表2列出了棱体的斜度、角度和比率的推算值.
表1 般用途棱体的角度与斜度
值 算 值系圳1系列2 C129’ 1:0 - - 1:0 500000 *-75′ 1:0 651613 1:0.267949 -60 1:0 866025 10 1 :1.207107 11. 1*1 373739 1*1. 1 =2.835641 1*1 866025 1* 1.732051 1 :2. 1 * 3.797877 13. 15.715026 1 5. 1:7.150333 1:7. 1:8.174928 1:8 110 8906 : 1 19.514364 5 42′38”5 111.451883 1:11 1 14.318127 114 300666 -3 1 19.094230 1: 19.081137120 2’51′44.7”2 1128 644982 1:28.:50 1:57.294327 1:57.289962 1 8′44.7”1:100 0 34′25.5*1 : 114.590832 1 :114. =200 0′17′11.3*1:500 ** 0 6’52.5"
表2特殊用途棱体的角度与斜度
基 本 推算用 途角 度 c 108° 1:0. V型体72 1:0. V型体55 1=0. 导轨50° 110722535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俞汉清、郭炜,哈尔滨工业大学高延新,陕西省标准局吴京祥负责起草.
本标准委托机械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负责解释.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3223-1982 水声换能器自由场校准方法.pdf
UDC 681.88
水声换能器自由场 校准方法
GB 3223 -82
Free - field calibration method of underwater sound traasducers
1引言
1.2本标准中的测量都是在稳态条件下进行的.
当被校换能器的性能与环境条件(如温度、静压等)有关时,应在校准结果中说明这些环境条件.
1.3本标准编制中部分参考了国际标准IEC565(1977)《水听器校准》.本标准中所用的名词术语、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等均参照有关国家标准GB3102.7-82《声学的量和单位》、GB3238-82《声
2名词术语
2.1白由场均匀面各向同性的媒质中,边界影响可以不计时的声场.
自由场中,离声源远处解时声压与瞬时质点速度同相的声场.注:在远场中的声波离声源呈球面发教波,即声原在某点产生的声压与该点至声源声中心的距离成反比.
2.2运场:
2.3[有效]声中心 是在发射器上或附近的一个点,在远处观测时,好象声波是从这个点发出的球面发散声波.注:站于互易换能器,用作水听器时的声中心与用作发射器时的声中心是一致的.
2.4水听器」 是把水下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换能器.
2.5[水下声]发射器F是把电信号转换为水中传播的声信号的换能器.
2.6可逆换能器是一个换能损失与传输方向无关的换能器.注:可适换能器既能用作发射器又能用作水所器.
是线性、无源、可逆井满足互易原理的换能器.
2.7互易换能器H
2.9换能器的电阻抗 Z 2水听器的输出端,可以是水听器头子,电境或水析器能置改大器的输出潮.
在某一频半下的电阻抗为加于换能器电瑞的瞬时电压与所引起的瞬时电流的复数比.单位:欧
[姆],Ω.
注:此电阻抗与换能器所处的声场及其环境(静压、福度)和电负载(连接的电境长度)等条件有关,放在给出损能器的电阻抗值时,应同时指明换能器的这些条件.
2.10换能器对的转移电阻抗[模]|ZF|
由发射器(F)和水昕器(J)组成的换能器对,在某一频率下的转移电阻抗[模)丨Z为水听器的开路电压U与流入发射器的电流/的比值.单位:欧[姆],Q.
以数学表示为:
注:①转移电阻抗与换能器的方向、所处的声场、环境及其电负载等条件有关,故在给出转移电阻抗值时,应同时②如换能器对处在本标准规定的自由场远场条件下,则其转移电阻抗与发射器和水所器的声中心间的距离d 指明换能器对的这些条件.成反比例,即
121d-常数
(2)
2.11自由场[电压]灵敏度M
是水听器输出编的开路电压U与在声场中引人水听器前存在于水听器声中心位置处的自由场声压P的比值.单位:伏每帕,V/Pa.
以数学式表示为:
注:自由场灵敏度是对一个平面行波面言,水听器相对于平面按传播的方向、输出指和颜率应闻时指明.
2.12自由场[电压]灵敏度[级]M
是自由场灵敏度M与其基准值M,之比值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单位:分贝,dB.以数学式表示为:
注:自由场灵敏度[级]的基准值M,为1V/Pa
2.13发送电流响应S
发射器在某频率下的发送电流响应S,是在指定方向上离其声中心某参考距离d处远场中的声压
,和该参考距离的票积与加到输人电端的电流/的比值.单位:帕米每安,Pam/A数学式表示为:
注:发射器的指定方向、输人确均可任意选定,声中心是接定义由实验确定,在给出发送电流响应时,应网时指出其指定方向、输人端及声中心位置.
2.14发送电流响应[级]S
以数学表示式为:
是发送电流响应S/与其基准值S,之比值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单位:分贝,dB.
注:发递电资响应(级)的基准值S为1pPam/A.
2.15发送电压响应S
发射器在某频率下的发送电压响应S,是在指定方向上离其声中心某参考距离d处的远场中的声压P和该参考距离的乘积与加到输人电端的电压U的比值.单位:帕米每伏,Pam/V.
以数学式表示为:
(7)注:发射器的指定方向、输人端均可任意遇定,声中心是按定义由实验确定,在给出发送电压响应时,应网时指 出其指定方向、输人确及声中心位置.
2.16发送电压响应[级]S
是发送电压响应Sv与其基准值S,之比值的以10为底的对数乘以20.单位:分贝,dB.以数学表示式为:
(8)
注:发送电压响应[级}的基准植Sv为lsPa-m/V.
2.17电声互易原理
响应S1之比和换能器本身的结构无关的原理. 一个线性、无源、可逆的电声换能器用作水听器时的自由场灵敏度M与用作发射器时的发送电流
注:上述比值为互易常数,此常数与声场性质有关,本标准中的互易常数为白出场球到波互易常数J,其值为:
(9)
式中:p-螺质的密度,kg/m;
{-频*,
3互易法校准
互易法校准是利用电声互易原理在自由场中校准换能器的一种绝对校准方法.此方法用于校准标准水听器和标准声源.
3.1原理
互易法校准需用三个换能器,其中一个是互易换能器(H),另两个换能器是发射器(F)和水听(J),此两换能器只要求满足线性条件.在自由场远场中,将上述换能器按图1排列,作三次测量, 分别测量其转移电阻抗|Z1.根据电声互易原理,从这三个转移电阻抗值中,可以计算得到互易换能器和水听器的自由场灵敏度、互易换能器和发射器的发送电流响应.
图1
这三次测量为:
(1)当发射器(F)发送,互易换能器(H)接收时[图1(a)),其转移电阻抗|Z为:
式中:Urs互易换能器(H)置于发射器(F)的声场中产生的开路电压,V,
1加到发射器(F)输人端的电流,A;
d-发射器(F)和互易换能器(H)的声中心之间的距离,m一发射器(F)在离其声中心距离dn的互易换能器(H)的声中心处产生的声压,P;
(2)当发射器(F)发送,水听器(J)接收时[图1(b)],其转移电阻抗|Z|为:
.(11)
式中:d;-发射器(F)和水听器(J)的声中心之间的距离,m;
M,--水听器(J)的自由场灵敏度,V/Pa.
(3)当互易换能器(H)发送,水听器(J)接收时[图1(c)],其转移电阻抗|Z|为:
式中:dn-互易换能器(H)和水听器(J)的声中心之间的距离,m;
S--互易换能器(H)的发送电流响应,Pam/A.
从式(10)和(11)中可得:
(13)
根据电声互易原理,互易换能器(H)在自由场远场的条件下应有:
(14)
从式(12)和(14)中可得:
((15)
|Zu | = M M/ Jsdu于是从式(13)和(15)中就可得到互易换能器(H)和水听器(J)的自由场灵敏度,分别为:
及互易换能器(H)和发射器(F)的发送电流响应分别为:
(19)
3.2频牢限制
根据互易法校准的原理,理论上对校准频率没有任何限制,但由于各种技术原因,实际上存在着高频限和低频限.
3.2.1高频限
对于一定尺寸的换能器,校准时所需的最小距离,随频率增加面加大(见3.3.4款).对于连续正弦信号或有一定带宽的噪声信号(在不考惠指向性的情况下),直达信号与反射信号的相对幅值比与其大于30dB即反射声的声程与直达声的声程之比大于30dB时,反射的影响将不大于0.3dB.当用 声程比成反比,因此来自边界的反射声对直达声的干扰也随校准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当此相对幅值比脉冲声校准时,由稳态测量条件的要求,脉冲声中所需包含的最小周数,与由直达声、反射声的程差决定的脉冲声中能包含的最大周数(见附录入)决定了在一定水城中能对某一换能器用脉冲声校准的 高频限.
此外高频限还与由媒质声吸收引起的声衰减有关,此声衰减随频率增加得很快,当频半为1MHz时,淡水中的声衰减为0.25dB/m,海水中为0.4dB/m.
3.2.2低频限
一般压电型或电动型的换能器,在低于其最低谐振频率下,发送电流响应与频率或频率平方成比例地减小.当颜率低至某一值时,此类换能器在水听器处产生的声压,可低于环境噪声而无法检测. 对有一定准确度要求的校准,此条件决定了校准的低限.
当用脉冲声校准时,由稳态测量条件等的要求,声脉冲中应包含的最小周数不能少于两个.有限水域的大小又限制了声脉冲能具有的最大宽度,这些条件也限制了能校准的低频限.
3.3校准前的准备
3.3.1换能器的准备
在测试过程中不附有气泡,以保证测试的可靠性. 3.3.1.1在校准前应将换能器表面擦洗千净,并浸泡于水中一定时间,使换能器表面得到充分湿润,
3.3.1.2换能器应预先在测试环境中所需深度处放置一定时间,一般不少于率小时,使换能器与环境温度、压力达到平衡,以保证换能器的性能在测试中保持稳定不变.
3.3.1.3换能器应采用细线或弹性支架等方式悬挂,以避免由于支架引起的声反射或结构噪声干扰等造成对换能器灵敏度的影响.
3.3.1.4若在水池中进行测试时,应经常使水池的水保持干净,注意避免由于水质污染引起对测试的影响.
3.3.2自由场球面波验证
条件.检验自由场的方法是检验在此声场中声压P与距离d成反比的球面波传捶的规律是否成立.此关 本校准方法是建立在自由场球面波条件的基础上的,故在校准前首先应检验声场是否符合自由场系可表示为:
式中:N--离声源声中心距离d的声压,Pa
A--常数.
上式以对数形式表示时,有
图2
满足的因素,例如边界反射、声源的近场效应、换能器间的反射等等,均表现为使实测点偏离理想直 老以lap为级坐标,lgd为横坐标,则此式在直角坐标中为一直线(图2).任何使自由场条件不线.一般以此偏差来度量自由场条件的符合程度,并以此量值来计算由声场条件引起的校准误差.在互易法校准中,要求在校准处的声场偏差小于±0.5dB.
在开阔水域内进行校准时,仅由水面反射造成的最大声场偏差4a可由下式估算.
式中:d-校准时两换能器声中心间的距离,m;
h换能器离水面的深度,m.
若要求声场偏差4a小于±0.5dB,则应有
注:在检验声场时,若发现实测点与理想直线的润差,随距离单清地增减,这可能是由于测试中,所选取的换隆声中心不合适新致,这对需要先枝3.3.3款的方法确定的声中心后再确定偏差40.
3.3.3发射器和水听器的声中心的确定
对于对称性较大的(如球形、柱形等)发射器和水听器,其声中心常与对称中心一致,故对这样的换能器,常可以对称中心作为声中心.在一般情况下,特别当换能器的尺寸大于波长时,应测定换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22793.1-2008 家具 儿童高椅 第1部分:安全要求.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2793.1-2008 /ISO 9221-1:1992
家具 儿童高椅 第1部分:安全要求
FurnitureChildren's high chair-Part 1 :Safety requirements
(ISO 9221-1:1992 ID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 次
前言1 范围2 规范 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材料结构5 26 标志7 使用说明包装8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手指或肌体可能陷人的间隙参考文献
前 言
本部分的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GB22793《家具儿童高椅》分为两个部分:
GB22793.1《家具儿童高椅第1部分:安全要求》;
GB/T22793.2《家具儿童高椅第2部分:试验方法》.
本部分是GB22793的第1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1SO9221-1:1992《家具儿童高椅第1部分:安全要求》,与原国际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完全相同,仅做如下编辑性修改:
---“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按GB/T1.1-2000的规定;一用小数点符号“.”代替小数点符号“,”;删除国际标准中资料性概述要素(包括封面、目次、前言和引言);一在5.2.8中注明加载距离α、b值;增加了附录A(资料性附录);一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全友家私有限公司、广东省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佛山市顺德区标准化研究与促进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罗菊芬、刘曜国、梁米加、古鸣、游飞飙、张友全、罗岳泰、杨毅宁、沈炳富.
家具儿童高椅第1部分:安全要求
1范围
GB22793的本部分规定了有关家用儿童高椅的安全要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儿童高椅和用作儿童高椅的多用途高椅在正常使用或合理性可预见误用时导致的事故.
本部分不适用于可变换成矮椅,矮椅和矮桌以及具有婴儿学步车、推椅、摇椅、汽车椅和可躺的低椅等高椅的附加功能.
本部分不适用于由儿童相互之间在高椅内玩要可能引起的事故或伤害,或者由3岁以上的儿童滥用或误用时造成的事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2279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5296.1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GB/T22793.2-2008家具儿童高椅第2部分:试验方法(1SO9221-2:1992,ID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22793的本部分.
3.1
高椅high chair
通常由6个月至3岁儿童使用的椅子,用于支承儿童,能凭借儿童自身的调整保持在座位上.椅子上可附置一个托盘,用于儿童喂食、吃食或游戏.该椅子被设计为放置在地上,并使儿童坐在其中能接近餐桌面.
3.2
紧固件fastening
将高椅的一个部件固定到另一个部件上的装置,如螺栓、翼状螺母.
3.3
一种防止儿童从高椅中滑出的装置.
4 材料
4.1 木材
用于高椅的木材及木质材料应无腐蚀和虫蛀.
4.2 金属
当高椅装配完毕使用时,外露的金属件,包括组件,如弹簧、螺母、螺栓和垫圈等,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如铝、不锈钢制成,或者采取足够的防腐措施.当按照GB/个22793.2一2008的5.2进行试验时,其锈蚀度应不高于Ril.
4.3染色纺织品
当按照GB/T392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时,染色纺织品原样的变色牢度应不小于4级,或贴衬织物沾色牢度评定值不小于3级.
5结构
5. 1 适用性
本部分5.2要求适用于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装配的高椅,如果高椅部件设计为可拆装式(如食物托盘、脚架),本要求适用于具有或不具有这些部件的高椅.
5.2 要求
5.2.1高椅应采用符合第4章要求的材料制造.高椅应能被楷擦或用海绵楷擦.
5.2.2产品应无未经封口的管子.应无突出物、孔洞、松动垫圈、调速装置、螺母、间隙(间隙大小参见附录A),以免使用时儿童的手指或肌体陷人其中.应无外露的锋利边棱,尖状物或毛刺.
5.2.3顾客因运输或储藏需要拆卸高椅时,用于拆卸的部件不应采用木螺钉装配.
5.2.4高椅设计和构造应避免儿童在下列情况受到剪切、夹轧等伤害:当儿童在高椅内,框架构件或其他组件发生旋转或折叠,包括试图移动可折叠高椅.
当儿童坐在高椅内时,紧固装置应不能被儿童松动.
5.2.5除了在紧固件的正常操作方向上外,在其他任何方向对儿童高椅的任何部位和附件施加90N力时,这些部位和附件应不被拆开或破坏.紧固件在正常操作方向上的最小操作力应为20N,对于塑料材料,试验应在(20士3)C温度条件下进行.
5.2.6高椅应配备背带、带或腰带.如果需要的话,高椅应以搭环或类似装置的形式提供附件位置,这些附件位置应设置在图1所示的阴影区域内.当按照GB/T22793.2一2008的5.4试验时,这些附件位置及连接带中间应无任何可视的破坏,一个附件位置的运动应不影响另一个.在任何时候,每一个与椅后背前面的距离都应不超过50mm,与椅座上面的距离都应不超过75mm.当按照GB/T22793.2一2008的4.1采用的试验模块试验时,试验模块应尽可能放置在座位后面(见图1).另外,高椅可配备一套由最小宽度为15mm的腰带和肩带组成的完整、永久性附属背带装置.
单位为毫米
图1背带附件位置的定位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22792.2-2008 办公家具 屏风 第2部分:安全要求.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2792.2-2008
办公家具 屏风 第2部分:安全要求
Office furnitureScreens-Part 2:Safety requirement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 次
前言1 范围 1规范 性引用文件2 13 一般安全要求 14 结构安全要求 1
前 言
GB22792的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GB22792《办公家具屏风》分为三个部分:GB/T22792.1《办公家具屏风第1部分:尺寸》;GB22792.2《办公家具屏风第2部分:安全要求》;GB/T22792.3《办公家具屏风第3部分:试验方法》.
本部分是GB22792的第2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EN1023-2:2000《办公家具屏风第2部分:机械安全性要求》.
本部分与EN1023-2:2000相比,仅做下述编辑性修改:
-“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按GB/T1.1一2000的规定;增加第3章条款号及标题;一用小数点符号“.”代替小数点符号“,”;-页码变化;一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删除国际标准中资料性概述要素(包括封面、目次、前言和引言).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家具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北京家具行业协会、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北京市木材家具质量监督检验站、北京黎明文仪家具有限公司.
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东方家私有限公司、上海震旦家具有限公司、北京今圣梅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深圳长江家具有限公司、广州市至盛冠美家具有限公司、史泰博商贸有限公司、优比(中国)有限公司、北京澳玛特家具有限公司、江门健威家具装饰有限公司、河北吉荣家具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曜国、罗菊芬、刘文智、梁米加、罗所、张淑艳、招寿田、黎胜国、倪良正、利耀宜、陈碧煌、邢兆才、李军.
办公家具屏风第2部分:安全要求
1 范围
GB22792的本部分规定了办公用屏风的安全要求,包括一般安全要求和结构安全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办公用屏风.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2279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1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2792.3-2008办公家具屏风第3部分:试验方法(EN1023-3:2000 MOD)
3一般安全要求
3.1屏风工艺要求
在预定的正常使用期内,用户可接触的屏风部件,其设计应避免造成人体伤害和财产损坏.
可接触的棱角,倒圆半径最小为2mm;可接触到的棱,倒圆半径最小为2mm:其他的边应圆滑、无毛刺;中空部件的端部应封闭或覆盖;可移动和可调节的部件设计应避免伤害和误操作.
3.2屏风可接受载荷的明示要求
制造商应在操作手册中指出如何使用根据附件组装的屏风,以及各种类型的屏风可接受的载荷.
4结构安全要求
4.1 试验程序
检查屏风的一般安全要求和尺寸要求后,应按照下列试验程序,通过GB/T22792.3一2008描述的试验:非承载办公用屏风:GB/T22793.2一2008的6.3;承载办公用屏风:GB/T22793.2-2008的6.4,6.5,6.6.
4.2 要求
试验结束时,屏风应保持安全和满足其功能,下列要求应满足:
当按GB/T22792.3一2008中6.3或6.4规定进行稳定性试验时,屏风不应倾翻;当按GB/T22792.3-2008中6.5规定进行移出试验时,组件不应被移出,结构上不应损坏;当按GB/T22792.3一2008中6.6规定进行强度试验时,无论有无附件,屏风装配件的稳定性不应有不利的影响,任何零件、连接件、组件不应破损,以及不应有影响屏风组合安全和功能的变形和松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办公家具屏风第2部分:安全要求GB22792.2-2008¥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 . spc. net. cn电话:6852394668517548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12301/16印张0.5字数5千字2009年4月第一版2009年4月第一次印刷¥书号:-36463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01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GB 22449-2008 彩色冲洗设备安全保护要求.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2449 -2008
彩色冲洗 设备安全保护要求
Requisitions of safety and protection for color printer and processer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照相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照相机械研究所、诺日士(上海)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杭州威龙科工贸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和翔、周刚、松本充司、张应衡、金伟耿、章琳军.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彩色冲洗设备安全保护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彩色扩印系统安全性的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银盐成像冲洗过程的彩色扩印设备,数码和其他彩色照片输出设备可参照执行.
2规范 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943一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eqvIEC60950:1999)
GB7247.1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和用户指南(GB7247.1一2001,idtIEC60825-1:1993)
IEC60073人机接口,标记和鉴别用的基本原理和安全原则指示设备和调节器的编码原理(英文)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在用到“电压”和“电流”这两个定义时,如无其他规定,均指有效值.
3.1
外壳enclosure
具有3.1所规定的一种或多种功能设备的一个部件.
注:一种类型的外壳可以在另一种类型的外壳里面(例如:机械防护外壳在防火防护外壳里面,或防火防护外壳在机械防护外壳里面).另外,一种外壳可以提供多种类型外壳的功能(例如:兼有机械防护外壳和防火防护外壳的功能).
3. 1. 1防火防护外壳fireenclosure用来使设备内发生的着火或火焰的蔓延减小到最低限度的设备部件.
3. 1.2机械防护外壳mechanicalenclosure用来减小由机械危险和其他物理危险造成伤害危险的设备部件.
3.2操作人员operator除维修人员以外的可正确操作本设备的人员.
3.3
维修人员service personnel
指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而且具有必要经验的人员,他们能意识到在进行某项操作时可能给他们带来危险,并能采取措施将对他们自身或其他人员的危险减至最低限度.
3.4
操作人员接触区operator access area
操作人员在正常工作条件下:
不使用工具就能接触的区域;或者按预定的方式接触的区域;或者按指示接触的区域,不论是否需要工具才能接触.在本标准中,“接触”和“可触及”这两个词如无其他规定,均按上述定义,指操作人员的接触区.
3.5维修人员接触区service access area除了操作人员接触区以外,维修人员在维修时,甚至在设备通电时所必需接触的区域.
3.6工具tool可用来装卸螺钉、插销或类似紧固件的其他任何器具.
3.7安全联锁装置safetyinterlock在危险排除之前能阻止接触到危险区,或者一旦接触时能自动排除危险状态的一种装置.
4安全通则
4.1 要求的适用性
本标准提出的要求只涉及安全保护范围,不涉及设备的性能及功能特性.为了确定是否涉及安全,应仔细研究电路和结构并考虑可能发生失效后引起的后果.
4.2设备的设计和结构
设备的设计和结构应使其在条件下,包括正常使用,可以考虑到的非正常或单一故障条件下,能防止在本标准含义范围内由电击和其他危险引起的人身伤害,并能防止发源自设备内的严重着火.
4.3电源电压
设备的设计应使其在预定连接的任一电源电压下工作时都是安全的.
4.4未具体说明的结构
标准给出的等级.
注:为适应新形势而需要补充详细要求时,应立即提请相应的技术委员会注意,并由委员会迅速处理.
5元器件
5.1 一般要求
在涉及安全的情况下,元器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或者符合有关元器件的国家、行业标准或IEC标准中与安全有关的要求.
注:只有当所涉及的元器件明显适用于某一国家、行业或1EC元器件的标准时,才能认为与该标准是有关的.
5.2 元器件的评定和试验
元器件的评定和试验应按GB4943中的相应规定进行.
6标记和说明
6.1电源额定值
设备应按GB4943的具体要求标出电源额定值,以规定电源的确切电压、频率和足够的电流承载能力.
6.2安全说明
应给操作人员足够的信息和的使用条件,以保证在按制造厂商的指定方法(不包括口头的指示、说明等)正常使用设备时不会出现本标准含义范围内的危险.
如果需要提醒特别注意,以避免设备在操作、安装、维修、运输或贮存时引起危险,应提供必要的说明.
维修说明书(含电子文档)通常只提供给维修人员,操作说明书(含电子文档)应提供给用户.
6.3 控制装置和指示器
除了明显不必要之外,凡影响到安全的指示器、开关和其他控制装置必须要有标记,其标记和说明应置于明显的位置.开关和其他控制装置的标记和说明的位置应标在该开关或控制器装置处.在可能的情况下,该标记应做到无需语言文字、国家标准等知识就能使人一目了然.
在涉及安全的场合,控制装置和指示器的颜色应符合1EC60073的要求.
7 危险的防护
7.1接触区的防护
7.1.1操作人员接触区的防护
件,应设计成不会导致操作人员受到伤害的形状和结构.
必需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在触及后可能发生危险的地方,应设置适当的安全机构,并且有醒目的标记提醒操作人员接触该处有危险.
7.1.2维修人员接触区的防护
在维修接触区,带危险电压的裸露零部件应作适当的安装或隔离防护,以便在对设备的其他零部件进行维修操作时,不会发生意外接触这些裸露零部件的情况,或者由于所使用的工具或试验探头造成的意外短路.如果隔离防护可能因为维修而需要拆卸,则这些隔离保护件应易于拆卸和更换.
维修人员在维修中,能够用手触及的部分及零部件,不应设计成会导致维修人员受伤的危险形状.如果在设备结构上难以实现,则应设置警告标牌.
7.2安全联锁装置
7.2. 1 -般要求
全联锁装置.
7.2.2保护要求
安全联锁装置在设计上应使得外罩、箱门等还未处于使危险区域能被触及的任何位置之前,危险已先行消除.
7.2.3失效保护动作
安全联锁系统的设计和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联锁系统在设备的正常寿命期内不应发生失效,即使失效发生也不应引起重大危险;或一如果联锁系统在设备的正常寿命期内会失效,则各种可能的失效状态均不应对设备所要求的保护产生危害.
7.2.4 运动部件的联锁
机械联锁系统和机电联锁系统中的运动机械部件应根据制造厂商的设计标准采用耐久度合适的产品,运动部件的设计寿命应留有足够的余量以防止危险的发生.
7.2.5取消联锁装置的联锁功能
当维修人员可能需要取消安全联锁功能时,则该取消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需要有意加力才能动作;一在维修结束时,才能使联锁装置自动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或者应在维修人员还未执行复原时,能防止联锁装置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不会使防止重大危险的联锁装置被旁路而失去作用,除非该联锁装置在被旁路而失去作用时,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高清带书签 14S501-1~2 单层、双层井盖及踏步(2015年合订本).pdf
球墨铸铁单层井盖 及踏步施工主编单位负责人 批准部门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文号建质函[2014]318号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
技术审定人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统一编号GJBT-1307
设计负责人 实行日期二〇一五年一月一日图集号14S501 -1
目录 目录混凝土路面检查井盖安装钢筋表15 总说明4沥青路面 1绿地沥青路面检查井盖安装图(一)16 绿地检查井盖安装图(一)沥青路面检查井盖安装图(二)17 绿地检查井盖安装图(二)沥青路面检查井盖安装图(三)18 2铺装路面、广场现浇混凝土承压圈模板图、配筋图19 铺装路面、广场检查井盖安装图(一)现浇混凝土承压圈钢筋表、材料表20 预制混凝土复合构件沥青路面检查井盖安装图(四)21 铺装路面、广场检查井盖安装图(二)10预制混凝土承压圈模板图、配筋图22 铺装路面、广场检查井盖安装图(三)11预制混凝土承压圈钢筋表、材料表23 铺装路面、广场检查井盖安装图(四)-12预制挡圈及接口构件模板图、配筋图24 3混凝土路面5 特殊检查井盖 混凝土路面检查井盖安装图(一)塑料井筒检查井盖安装图25 混凝土路面检查井盖安装图(二)14预制混凝土承压圈模板图、配筋图26
目录图集号14S501-1 审核何彬校对田国伟将设计魏现昊魏地具页1
3
预制混凝土承压圈钢筋表、材料表27卡簧式球墨铸铁井盖典型外形图33 装饰检查井盖安装图28倒承式球墨铸铁井座典型外形图34 装饰检查井盖下座圈配筋图29球墨铸铁踏步典型外形图35 防内水顶托检查井盖安装图30球墨铸铁踏步安装图36 6典型产品相关技术资料 球墨铸铁井盖典型外形图31附录踏步检验标准37 球墨铸铁井座典型外形图32
目录图集号14S501-1 审核何彬校对田国伟物设计魏现昊魏地具页2 4
总说明 1编制依据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 本图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 [2013]86号“关于印发《2013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计划》的通知”,对97S501-1(06MS201-6)《井盖及踏步》3适用范围 进行修编,并更名为14S501-1《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本图集适用于市政、建筑小区和厂区中地面车辆荷载不 I》.大于城-A级、9500~9900的埋地给水排水管道工程附属构筑 2设计依据物井口和出入口等的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的选用和井口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施工。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本图集单层井盖及踏步适用于砖砌、钢筋混凝土、混凝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土模块等刚性材料井筒,单层井盖亦适用于塑料井筒。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4检查井盖种类与井口做法选择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1按《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规定,检查井盖承载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能力划分为以下六级:A15、B125、C250、D400、E600、F900,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分级数字为试验荷载值(kN)。
本图集中检查井盖主要应用 《塑料排水检查井应用技术规程》CJJ/T 209-2013于以下四种场所: 《市政排水用塑料检查井》CJ/T 326-2010第一种(最低选用A15级):绿地,包括园林绿地、绿化 《检查井盖》GB/T23858-2009带等区域。
《球墨铸铁件》GB/T1348-2009第二种(最低选用B125级):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人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行铺装广场。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三种(最低选用C250级):支路、住宅小区、背街小 GB50242-2002巷、仅有轻型机动车或小车行驶的区域,道路两边路缘石开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始0.5m以内,小车停车场及地下停车场、仅有轻型机动车或 GB50204-2002(2011年版)小车行驶的铺装广场。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第四种(最低选用D400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总说明图集号14S501-1 审核何彬校对田国伟物设计魏现昊稳地具页3
5
表1井口做法及检查井盖安装选用表 4.2检查井盖安装适用的井口尺寸(co)规格分为:0500、检查井盖 Φ600、Φ700、Φ800、Φ900五种。
应用场所安装选型最低等级地面荷载 4.3检查井盖所用的球墨铸铁应符合...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黑龙江省农村轻钢结构房屋建设技术指南.rar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鲁班奖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精选模版.rar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高铁综合接地系统.rar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高速公路绿化施工组织设计.rar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高湍流度下超高层建筑的风致振动响应特性.rar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高效与实用的完美化身BIM再现中国古代建筑设计.rar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1
…
4
5
6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