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 > 11月 ( 第 116 页)

CRIA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准
CRIA0003.3-2016
工业机器人专用电缆 第3部分:工业机器人弯扭布线用护套电缆
Special cables for industrial robots Part 3:Sheathed cables for industrial robots torsion wiring
2016-12-14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布

CRIA 0003.3-2016,工业机器人专用电缆,工业机器人专用电缆 第3部分:工业机器人弯扭布线用护套电缆,第3部分,CRIA 0003.3-2016 工业机器人专用电缆 第3部分:工业机器人弯扭布线用护套电缆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分为4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
一一第2部分:试验方法:
一一第3部分:工业机器人弯扭布线用护套电缆:
一一第4部分:工业机器人拖链布线用护套电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苏州科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开元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奥林特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良、李东琦、谢志国、周静、陈为廉、赵彦斌、肖永强、李宪政、徐学林。

内容摘抄:

工业机器人专用电缆
第3部分:工业机器人弯扭布线用护套电缆
1总则
1.1范围
工业机器人专用电缆标准的本部分规定了额定电压600V及以下工业机器人弯扭布线用护套电缆的技术要求。
所有电缆均应符合工业机器人专用电缆标准规定的相应要求,并且各种型号电缆应分别符合本部分规定的特殊要求。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机器人电缆标准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GB/T295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GB/T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3048.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交流电压试验
GB/T3048.9-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绝缘线芯工频火花试验
GB/T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一一机械性能试验
GB/T2951.12-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热老化试验方法
GB/T2951.14-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险方法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低温试验
GB/T2951.21-2008电览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险方法一一耐臭氧试验一一热延伸试险一一浸矿物油试验
GB/T18380.12-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险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火焰垂直蔓延试验一一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
2工业机器人弯扭布线用护套电缆
2.1额定电压
电缆额定电压有三个等级:30V、300V、600W。
2.2结构
2.2.1导体
芯数:1芯及以上。
导体应是退火铜线或者铜合金制品,也可是铜皮软线,但铜皮软线也可以使用铜合金单线。导体中的单线可以镀锡或不镀锡。
电缆(除铜皮软线外)的每芯导体在20℃时的电阻应符合GB/T3956-2008各种导体规定的要求。

绝缘应直接包覆在导体或隔离层表面,完全覆盖导体或隔离层,无肉眼可见的陷。
绝缘的厚度应符合表1一3中的规定。
绝缘材料的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第1部分表1中的规定。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RIA 0003.3-2016 工业机器人专用电缆 第3部分:工业机器人弯扭布线用护套电缆已关闭评论

附件大小:67.7MB
附件格式: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图书手册
资源简介/截图:

水工设计手册,第10卷,边坡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高清PDF 《水工设计手册》(第2版)第10卷-边坡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

水工设计手册》(第2版)共11卷。本卷为第10卷—《边坡工程与地质灾害防治》,分为5章。主要内容为:岩质边坡,土质边坡,支挡结构,边坡工程动态设计与地质灾害防治等。
本手册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常备工具书,同时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内容索引:

第一章 岩质边坡
1. 1 岩质边坡分级与设计安全系数 …… …… 3
1. 1. 1 概述…·3
1. 1. 2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分级与设计安全
系数…3
1. 1. 2. 1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的分级…………3
1. 1. 2. 2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的设计安全系数…………3
1. 1. 3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安全系数………4
1. 1. 3. 1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的级别…………4
1. 1. 3. 2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抗滑稳定安全
系数标准……………………………5
1. 2 岩质边坡分类及破坏特征… ……… ………5
1. 2. 1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分类…… ……… ……5
1. 2. 2 水利水电工程岩质边坡结构分类………6
1. 2. 3 边坡变形破坏分类及特征………………6
1. 3 岩质边坡上的作用及作用组合 ………… 8
1. 3. 1 岩质边坡上的作用,8
1. 3. 1. 1 岩体的自重作用……… ……………8
1. 3. 1. 2 地下水作用·8
1.3.1.3 加固力作用…·10
1. 3. 1. 4 地震作用··10
1. 3. 1. 5 地应力作用………………………… 11
1. 3. 1. 6 爆破作用…………………………… 12
1. 3. 1. 7 边坡上的其他作用………………… 12
1. 3. 2 岩质边坡设计作用组合………………… 12
1. 3. 2. 1 边坡施工、运行与作用组合的关系……12
1. 3. 2. 2 设计作用组合……………………… 13
1. 4 岩体计算力学参数··13
1. 4. 1 力学参数选取原则…·13
1. 4. 2 岩体变形破坏过程与力学参数选取的关系··14
1. 4. 3 力学参数的反演………………………… 15
1. 4. 4 基于霍克一布朗准则的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方法……17
1. 4. 4. 1 基于 GSI 法的广义霍克一布朗准则…17
1. 4. 4. 2 霍克一布朗准则中经验参数的确定…17
1. 4. 4. 3 霍克一布朗参数与莫尔一库仑参数的转换… 21
1. 4. 5 力学参数的经验取值方法……………… 22
1. 4. 6 边坡岩体分类(分级〉与岩体力学参数…… 23
1. 5 岩质边坡稳定分析·25
1. 5. 1 分析方法及判据概述… ........... .. .. ... .. 25
1. 5. 1. 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 25
1. 5. 1. 2 稳定性判据…·31
1. 5. 2 岩质边坡分析基本规定………………… 32
1. 5. 3 边坡岩体结构与失稳模式分析………… 33
1. 5. 4 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分析……… 33
1. 5. 4. 1 内在因素………… ……………… 33
1. 5. 4. 2 外在因素…34
1. 5. 5 边坡抗滑稳定分析··35
1. 5. 5. 1 岩质边坡常用的极限平衡法……… 35
1. 5. 5. 2 各种方法的比较及其适用范围…… 39
1. 5. 6 边坡应力应变分析……………………… 40
1. 5. 7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41
1.5.7.1 地质力学模型的设计原则 ………… 41
1. 5. 7. 2 地质力学模型的设计原理 ………… 41
1. 5. 7. 3 模拟技术……··42
1.5.7.4 量测技术… ………42
1. 5. 8 边坡稳定可靠性分析…………………… 42
1.5.8.1 概述…·42
1. 5. 8. 2 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 42
1. 5. 8. 3 边坡工程可靠度分析评价标准的讨论……… 45

1. 6 岩质边坡设计…46
1. 6. 1 设计内容………………………………… 46
1. 6. 1. 1 岩质边坡设计内容………………… 46
1.6.1.2 岩质边坡治理技术………………… 46
1. 6. 2 设计基础资料…·46
1. 6. 3 岩质边坡设计原则··46
1. 6. 4 边坡工程设计的基本规定…………….. 47
1. 6. 5 岩质边坡治理………··47
1.6.5.1 岩质边坡治理措施………………… 47
1.6.5.2 岩质边坡治理措施选择……………47
1. 6. 6 开挖设计48
1. 6. 6. 1 设计原则…………48
1. 6. 6. 2 开挖坡型…·48
1. 6. 7 减载与反压……·55
1.6.7.1 基本原理··55
1.6.7.2 减载与反压设计…………………… 55
1.6. 7.3 工程实例……··56
1. 6. 8 排水设计………………………………… 57
1. 6. 8. 1 地表排水……·57
1. 6. 8. 2 地下排水………··58
1. 6. 9 坡面保护和坡面表层加固……………… 58
1. 6. 9. 1 坡面保护…58
1.6.9.2 边坡 戈表层加固…………………… 59
1. 6. 9. 3 常用坡面保护措施………………… 59
1. 6. 10 锚杆·60
1. 6. 11 安全拦网、绿色、坡面交通设计…… 61
1.6.11.1 安全拦网设计·61
1.6.11.2 绿色设计·62
1. 6. 11. 3 坡面交通设计…………………… 62
参考文献……·62
第二章 土质边坡
2. 1 土质边坡的分类和分级………………… 67
2. 1. 1 土质边坡分类…67
2. 1. 1. 1 水电工程土质边坡分类的目的和原则··67
2. 1. 1. 2 土质边坡的一般分类……………… 67
2. 1. 1. 3 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分类………….. 68
2. 1. 2 土质滑坡的类型…·68
2. 1. 2. 1 土质边坡的破坏型式………………68
2. 1. 2. 2 土质滑坡的类型…………………· 69
2. 1. 2. 3 土质边〈滑)坡的工程地质分类··71
2. 1. 3 土质滑坡的特征……………72
2. 1. 4 土质边坡的分级及稳定安全系数……… 73
2.2 土质边坡的作用及其组合……………… 74
2. 2. 1 土体的自重作用…74
2. 2. 2 地下水作用··74
2. 2. 2. l 孔隙水压力 ··74
2. 2. 2. 2 渗透动水压力··76
2. 2. 2. 3 降雨形成的暂态水作用…… …… .. 76
2. 2. 3 地震作用……·76
2. 2. 3. 1 拟静力法··76
2. 2. 3. 2 动力分析法··77
2. 2.4 爆破振动作用··78
2. 2. 5 工程作用力…·78
2.3 土质边坡稳定计算力学参数…………… 79
2. 3. 1 力学参数的取值……79
2. 3. 1. l 物理力学参数的试验方法…… .... 79
2. 3. 1. 2 力学参数的取值…………………… 82
2. 3. 2 边坡特征与力学参数的关系…………… 82
2. 3. 2. 1 边坡地质条件与力学参数的关系…·82
2. 3. 2. 2 边坡稳定状态与力学参数的关系 …………… 82
2. 3. 3 边坡设计标准与力学参数的关系……… 83
2. 3. 4 土质边坡滑面力学参数反演…… ……. 83
2. 3. 4. l 滑动破坏过程中的稳定状态……… 83
2. 3. 4. 2 反算滑面力学参数时滑坡稳定系数的选择………… 83
2. 3. 5 可靠度分析方法确定力学参数………… 84
2. 3. 5. 1 贝叶斯概率法··84
2. 3. 5. 2 3a 准则”的应用 ……………… 84
2. 3. 5. 3 关于岩土强度标准值……………… 85
2.4 土质边坡稳定分析方法………………… 85
2. 4. l 土质边坡极限平衡分析法……………… 85
2. 4. 1. 1 土质边坡中常用极限平衡分析法··85
2. 4. 1. 2 土质边坡常用极限平衡法的比较及适用范围…………… 88
2. 4. 2 数值分析法……··91
2. 4. 2. 1 有限元法 CFEM) ……………… 91
2. 4. 2. 2 有限差分法 CFDM) …………… 9 1
2. 5 水库边坡塌岸与滑坡速度……………… 91
2. 5. l 水库边坡塌岸型式… …………… ……… 91
2.5.1.1 水库边坡塌岸的一般型式………… 91
2. 5. 1. 2 几座水库的塌岸型式……………… 92
2. 5. 2 水库塌岸的预测方法…………………… 94
2. 5. 2. l1水库塌岸的主要影响因素………… 94

2. 5. 2. 2 塌岸预测方法…………… …… …… 96
2. 5. 3 高速滑坡滑速计算·100
2. 5. 3. 1 高速滑坡形成机制…………… 100
2. 5. 3. 2 高速滑坡滑速计算方法………… 100
2.6 水库滑坡涌浪104
2. 6. 1 潘家铮方法105
2. 6. 1. 1 单向水流中的滑坡涌浪分析… 105
2.6.1.2 水库涌浪高程的近似估算法… 105
2. 6. 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方法…… 108
2. 6. 3 国外几种经验计算方法…… ……… 108
2. 6. 3. 1 诺达( Noda. )方法…………… 108
2. 6. 3. 2 凯姆夫斯和包尔荣 CKamphis,J. Wand Bowering , R. J)方法109
2. 6. 3. 3 斯兰热兰与沃尔特 CR.L.Slingerland and B. Volght)方法… 110
2. 6. 3. 4 瑞士方法110
2. 6. 4 涌浪模型试验法111
2. 6. 4. 1 某工程水库涌浪模型设计及其试验成果111
2. 6. 4. 2 龙羊峡水库涌浪模型设计及试验成果112
2.7 土质边坡工程治理设计 …… ……… …… 116
2. 7. 1 概述116
2. 7. 2 边坡坡率与坡型设计 ………… …… 116
2. 7. 2. 1 概述·116
2. 7. 2. 2 填方边坡116
2. 7. 2. 3 挖方边坡……………… ………… 117
2. 7. 3 边坡支挡结构选择118
2. 7. 3. 1 概述……118
2. 7. 3. 2 土质边坡支护结构型式的选用… 118
2. 7. 4 边坡排水设计119
2. 7. 4. 1 地表排水119
2. 7. 4. 2 地下排水-119
2. 7. 5 边坡坡面保护119
2. 7. 5. 1 坡面保护119
2. 7. 5. 2 边坡浅表层加固…………… …… 120
参考文献120
第三章 支挡结构
3.1 挡土墙……………………………………… 123
3. 1. 1 概述-123
3. 1. 1. 1 挡土墙的应用范围 ……… 123
3. 1. 1. 2 挡土墙的常见型式 124
3. 1. 1. 3 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内容 ……… 126
3. 1. 1. 4 挡土墙设计的一般步骤………… 126
3. 1. 1. 5 挡土墙级别划分与设计标准…… 126
3. 1. 2 作用在挡土墙上的荷载………… 128
3. 1. 2. 1 荷载的分类·128
3. 1. 2. 2 荷载组合…… …… …… ……… 128
3. 1. 2. 3 荷载计算128
3. 1. 3 挡土墙的稳定验算140
3.1.3.1 抗滑稳定140
3.1.3.2 抗倾覆稳定141
3. 1. 3. 3 基底应力验算141
3. 1. 4 挡土墙的结构设计141
3. 1. 4. 1 重力式挡土墙141
3. 1. 4. 2 半重力式挡土墙………………… 143
3. 1. 4. 3 衡重式挡土墙143
3. 1. 4. 4 悬臂式挡土墙144
3. 1. 4. 5 扶壁式挡土墙145
3. 1. 4. 6 空箱式(孔格式 挡土墙……… 147
3. 1. 4. 7 板桩式挡土墙149
3. 1. 4. 8 加筋土挡土墙151
3. 1. 5 挡土墙的细部构造154
3.1.5.1 排水设施154
3. 1. 5. 2 挡土墙背后填料的选择………… 156
3. 1. 5. 3 基础埋置深度156
3. 1. 5. 4 混凝土和钢筋温凝土挡土墙的分缝和止水157
3 .2 抗滑桩 ……157
3. 2. 1 概述157
3. 2. 1. 1 抗滑桩的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157
3. 2. 1. 2 抗滑桩设计的基本内容和一般要求158
3. 2. 1. 3 抗滑桩设计的一般步骤 ………… 160
3. 2. 2 抗滑桩设计荷载的确定… …………… 160
3. 2. 2. 1 滑坡推力的确定………………… 160
3. 2. 2. 2 地基反力的确定……… ………… 161
3. 2. 2. 3 荷载及其组合………… ………… 161
3. 2. 3 抗滑桩的设计… ……… ……………… 162
3. 2. 3. 1 抗滑桩的布设…………………… 162
3. 2. 3. 2 桩型的选择及其计算宽度……… 162
3. 2. 3. 3 桩的锚固深度及桩底支承条件… 162
3. 2. 3. 4 抗滑桩的内力和变位计算 ……… 163
3. 2. 3. 5 桩的配筋计算和构造要求 …… 163
3. 2. 4 抗滑桩的计算方法164
3. 2. 4. 1 概述164
3. 2. 4. 2 地基系数法164

3. 2. 4. 3 悬臂被法………………………… 174
3. 2.4.4 有限元法………………………… 176
3.3 预应为锚索……………………………… 176
3. 3. 1 概述………………………………...... 176
3. 3. 1. 1 预应力锚索设计的基本内容及步骤……… 176
3. 3. 1. 2 预应力锚索设计的一般步骤…… 176
3. 3. 2 边放预应力锚固设计………………… 177
3. 3.·2. 1 锚固力的确定………… ………… 77
3. 3.2. 2 预应力锚索的布置…………….. 178
3. 3.3 预应力销索的结构设计……………… 179
3. 3. 3. 1 预应力锚索的结构型式………… 179
3. 3. 3. 2 锚索的选型183
3. 3. 3. 3 内锚固段的设计………………… 188
3. 3. 3. 4 外锚头的设计………………… 190
3. 3. 3. 5 张拉力的控制与张拉程序的设计………… 191
3.3. 3.6 预应力锚索的细部构造……… 194
3. 3.4 预应力锚索的防腐设计……………… 195
3. 3. 4. 1 锚索腐蚀的几种基本类型……… 195
3. 3. 4. 2 锚索防腐的基本方法…………… 195
3. 3. 5 预应力锚索的失效及预防…………… 196
3. 3. 6 预应力锚索的试验与监测…………… 197
3. 3. 6. 1 铺索的试验…………… ………… 197
3. 3. 6. 2 预应力锚索的监测…… ………… 197
3.4 微型桩与锚固洞………………………… 198
3. 4. 1 微型桩………………………………… 198
3. 4. 1. 1 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 198
3. 4. 1. 2 设计计算…………………… 199
3. 4. 1. 3 构造要求……………… ………… 199
3.4. 2 抗剪洞与锚固洞……………………… 199
3. 4. 2. 1 类型 、特点及适用条件………… 199
3. 4. 2. ·2 :.· 设计计算………………………… 199
3. 4. 2. 3 构造要求………………………… 200
3.4.2. 4 设计注意事项…………………… 200
3.S 其他支挡结构…………… ……………… 201
3. 5. 1 土钉墙………………………………… 201
3.5.1.1 特点及适用条件………………… 201
3. 5. 1. 2 土钉墙的基本构造……………… 202
3. 5. 1. 3 土钉端的设计 …………………… 202
3. 5. 2 锚杆〈索〉挡墙……………………… 205
3. 5. 3 抗滑挡土墙……………………………206
3. 5. 3. 1 抗滑挡土锚的特点……………… 207
3. 5. 3. 2 抗滑挡土确的型式……………… 208
3. 5. 3.3 设置要求………………………… 208
3. 5. 3. 4 抗滑挡埔设计注意事项………… 209
3. s. 4 格掏锚固…………………………….. 209
3. 5. 4. 1 概述……………………………… 209
3. 5. 4. 2 格构锚固的设计…… …………… 209
3. 5. 4. 3 格掏锚固的类型、特点及适用条件 ………… 210
3. 5.4. 4 格构施工注意事项……………… 214
3. 5. 5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 ·· …………. 214
3. 5. 5. 1 特点及适用条件………………… 214
3. 5. 5. 2 设计计算………………………… 215
3.5.6 柔性防护……………………………… 216
3. 5. 6. 1 主动防护网……………………… 216
3. 5. 6. 2 被动防护系统…………………… 217
3. 5. 6. 3 维植被网(防侵蚀网) ……… 218
参考文献………………………………………… 420
第四章 边坡工程动态设计
4. 1 概述………………………………………. 223
4.2 边坡工程动态设计方法………………… 224
4. 2. 1 动态设计思路与工作流程…………… 224
4. 2. 1. 1 动态设计思路… ………………… 224
4. 2. 1. 2 动态设计流程……… …………… 225
4.2. 2 设计条件的复核……………………… 226
4. 2. 2. 1 工程条件……………………… 226
4. 2. 2. 2 荷载条件………………………… 227
4. 2. 2. 3 岩土力学参数…………………… 227
4. 2. 3 边被变形与稳定性复核……………… 228
4. 2.4 风险分析与决策………… …………… 228
4. 2. 4. 1 风险分析………………………… 228
4. 2. 4. 2 风险决策………………………… 230
4. 2. 5 设计方案修改与补充设计…………… 231
4.3 施工地质勘察及反馈设计……………… 231
4. 3. 1 施工地质的内容与方法……………… 231
4. 3. 1. 1 施工地质的内容………………… 231
4. 3. 1. 2 施工地质方法………… …… …… 232
4. 3. 2 施工地质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234
4. 3. 2. 1 资料收集内容…………………… 234
4. 3. 2. 2 边坡工程地质分析评价………… 234
4. 3. 3 施工地质预报与反馈设计…………… 235
4. 3. 3. 1 施工地质预报…………………… 235
4.3. 3. z 边披稳定性评价预测方法 ……… 236
4. 3. 3. 3 地质信息反馈设计……………… 236
4.4 边坡工程监测及反馈设计……………… 237
4. 4. 1 边放工程监测内容与方法………… 237

4. 4. 1. 1 监测项 目与内容 ………………… 237
4. 4. 1. 2 监测方法………………………… 238
4. 4. 2 监测资料收集………………………… 239
4. 4. 2. 1 收集内容与途径………………… 239
4. 4. 2. 2 边坡工程监测数据的采集……… 239
4. 4. 2. 3 现场巡视资料的收集…………… 239
4.4. 2. 4 边坡工程监测其他相关资料收集……… 239
4. 4. 3 监测资料的整编分析………………… 239
4. 4. 3. 1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基本要求…... 239
4. 4. 3. 2 监测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 240
4. 4. 3. 3 成果表示形式…………………… 240
4.4. 3.4 边坡稳定状态的评价…………… 241
4. 4. 3. 5 典型监测资料分析成果的基本判识……… 242
4. 4. 4 边坡监测反馈设计…………………… 247
4. 4. 4. 1 监测反馈设计概念……………… 247
4. 4.4. 2 监测反馈设计的基本内容……… 247
4. 4. 4. 3 监测反馈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248
4.4.4.4 边坡安全监控模型……………… 249
4.4.4. 5 安全预报与预警……………… 252
4.5 边坡施工信息收集及反馈设计………… 253
4. 5. 1 边坡施工信息收集的内容与方法…… 253
4. 5. 2 边披施工质量检测…………………… 254
4. 5. 2. 1 爆破振动检测…………………… 254
4. 5. 2. 2 岩体质量检测………… ………… 255 .
4; 5. 2. 3 施工质量检测…………………… 255
4. 5. 3 边坡施工信息反馈设计………… 256
4.6 边坡工程动态设计实例………………… 257
4. 6. l 三峡水利枢纽船闸边圾治理动态设计… 257
4. 6. 1. 1 船闸边坡工程概况……………… 257
4. 6. 1. 2 船闸高边被工程地质条件……… 258
4. 6. 1. 3 船闸边坡动态设计方法………… 259
4. 6. 1. 4 施工期主要问题研究…………… 260
4. 6. 1. 5 船闸边坡设计方案修改与优化.. 260
4. 6.2 龙摊水电站左岸进水口边坡治理动态设计……… 263
4. 6. 2. 1 进水 高边披工程概况………… 263
4. 6. 2. 2 进水口边坡工程地质条件…… 264
4. 6. 2. 3 进水口高边坡动态设计方法…… 266
4. 6. 2. 4 进水口边坡设计方案修改与优化… 267
4. 6 .. 3 小湾水电站右岸坝前进水口正面岩质边披治理动态设计 .. 268
4. 6. 3. 1 边坡工程概况 ………………….. 268
4. 6. 3. 2 边坡施工期信息分析…………… 269
4. 6. 3. 3 边坡治理措施的动态设计……… 270
4. 6. 3.4 边坡动态设计实施效果分析…… 270
4. 6.4 小湾水电站左岸坝前饮水沟堆积体土质边坡治理动态设计… 272
4. 6. 4. 1 边搜工程概况……… …………… 272
4.6.4. 2 边坡地质条件…………………… 273
4. 6. 4. 3 边放施工期信息分析…………… 274
4. 6.4. 4 边披治理措施动态设计………… 275
4. 6. 4. 5 动态设计效果…………………… 277
4. 6. 5 龙羊峡水电站虎山坡滑坡治理动态设计… 281
4. 6. 5. 1 虎山坡滑坡工程概况…………. 281
4. 6. 5. 2 虎山坡滑坡地质条件…………… 282
4. 6. 5. 3 虎山坡滑坡治理设计概况……… 282
4.6.5. 4 虎山坡滑坡施工期信息分析…… 284
4. 6. 5. 5 虎山坡滑坡治理措施动态设计… 284
参考文献…… 285
第五章 地质灾害防治
5. 1 概述……………………………………….. 289
5. 1. 1 地质灾害概念………………………… 289
5. 1. 2 地质灾害分类……………………… 89
5. 1. 3 水利水电 程中常见地质灾害……… 289
5. 1. 4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原则与要求……… 290
5. 1. 4. 1 基本原则………………………… 290
5. 1. 4. 2 一般程序和要求………………… 290
5.2 滑坡……………… …… …………………… 291
5. 2. 1 滑坡的基本特性……………………… 291
5. 2. 1. 1 滑坡及要素……………………. 291
5. z. 1. 2 滑坡的活动性…………………… 291
5. 2. 1. 3 滑坡发育条件 诱发因素……… 294
5. 2. 1. 4 滑坡的野外简单识别标志……… 297
5. 2. 2 滑坡分类与分级……………………… 98
5. 2. 2. 1 滑坡分类………………………… 298
5. 2. 2. 2 滑坡分级………………………… 298
5. 2. 3 滑坡勘查……………………………… 302
5. z. 3. 1 滑坡地质条件复杂程皮分级…… 302
5. 2. 3. 2 勘查范围和比例尺……………… 302
5. 2. 3. 3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 302
5. 2.3. 4 工程地质勘探…… …………… 303
5. 2.3. 5 取样 测试与试验……………… 304

5. 2. 4 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304
5. 2. 4. 1 滑坡稳定性状态划分…………… 304
5. 2. 4. 2 渭坡稳定性定性分析…………… 305
5. 2. 4. 3 滑坡稳定性定量计算…………… 310
5. 2. 5 滑坡防治……………………………… 316
5. 2. 5. 1 减载与反压316
5. 2. 5. 2 排水·321
5. 2. 5. 3 抗滑桩324
5. 2. 5. 4 预应力锚索324
5. 2. 5. 5 格构锚固324
5. 2. 5. 6 重力式抗滑挡土墙……………… 325
5. 2. 5. 7 注浆加固325
5. 2. 5. 8 植物防护325
5. 2. 6 滑坡监测预警………………………… 325
5. 2. 6. 1 监测内容..………………………. 325
5. 2. 6. 2 监测频率326
5. 2. 6. 3 监测方法326
5. 2. 6. 4 监测点网布设…………………… 326
5. 2. 6. 5 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330
5. 2. 6. 6 滑坡时间预报331
5. 2. 6. 7 滑坡空间预报332
5. 2. 6. 8 滑坡发生时间的预测预报……… 333
5. 2. 6. 9 滑坡预警预报判据……………… 335
5. 2. 6. 10 滑坡综合预报…………………… 338
5.3 崩塌……343
5. 3. 1 崩塌的定义343
5. 3. 2 崩塌分类与分级……343
5. 3. 2. 1 崩塌分类343
5. 3. 2. 2 崩塌危害等级·343
5. 3. 2. 3 崩塌体规模分级………………… 344
5. 3. 2. 4 崩塌体地质复杂程度的划分…… 344
5. 3. 3 崩塌地质测绘与调查………………… 344
5. 3. 3. 1 崩塌地质测绘与调查的内容…… 344
5. 3. 3. 2 崩塌地质测绘与调查的方法与要求344
5. 3. 4 崩塌稳定性分析345
5. 3. 4. 1 崩塌稳定性的定性分析………… 345
5. 3. 4. 2 崩塌危岩体稳定性的半定量
快速评价345
5. 3. 4. 3 崩塌危岩体稳定性定量计算…… 345
5. 3. 4. 4 崩塌稳定性分级评价指标……… 345
5. 3. 5 滚石运动特征分析345
5. 3. 6 崩塌治理设计…355
5. 3. 6. 1 崩塌治理设计一般原则………… 355
5. 3. 6. 2 崩塌治理方法··355

5.3.6.3 崩塌治理常用方法……………… 355

5. 4 泥石流....................... ..... ................. 358
5. ·4 1 泥石流的定义………….. 358
5. 4. 2 泥石流沟识别………… …………… 358
5. 4. 3 泥石流分类和危害性分级…………… 359
5. 4. 3. 1 泥石流分类……………………… 359
5. 4. 3. 2 泥石流暴发规模分级……… …… 361
5. 4. 3. 3 泥石流活动性及危害程度分级… 361
5. 4. 4 泥石流调查…………………………… 362
5. 4. 4. 1 自然地理特征……………··‘…… 362
5. 4. 4. 2 工程地质条件…………………… 362
5. 4. 4. 3 泥石流流体调查………………… 362
5. 4. 4. 4 泥石流特征值的计算…………… 364
5. 4. 4. 5 泥石流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365
5. 4. 4. 6 施工条件………………………… 367
5. 4. 4. 7 人为活动………………………… 367
5. 4. 4. 8 活动性、险情、灾情………….. 367
5. 4. 4. 9 危害性…………………………… 368
5. 4. 5 泥石 活动性与危险性评估………… 368
5. 4. 5. 1 泥石流活动性评估……………… 368
5. 4. 5. 2 泥石流活动的危险性评估……… 370
5. 4. 6 泥石流治理工程勘查………………… 371
5. 4. 6. 1 工程地质勘查…………………… 371
5. 4. 6. 2 水文勘查………………………… 371
5. 4. 6. 3 泥石流流体勘查,..... ....... ...... .. 371
5.4. 6. 4 勘探试验…. 371
5. 4. 6. 5 施工环境勘查…………………… 372
5. 4. 6. 6 监测……………………………… 372
5. 4. 7 泥石流防治…………………………… 372
5. 4. 7. 1 泥石流拦砂坝工程……………… 372
5.4. 7. 2 泥石流排导槽工程……………… 379
5. 4. 7. 3 搜棺工程…..……………………. 384
5.4. 7. 4 明洞工程…·………… 388
5. 4. 7. 5 泥石流停淤场工程……………… 389
5.4. 7. 6 泥石流沟坡整治工程…………… 390
5. 4. 8 泥石流监测预警……………………… 391
5.4. 8. 1 泥石流监测……………………… 391
5. 4. 8. 2 泥石流预报… 392
5. 5 垣塞湖……………………………………… 393
5. 5. 1 堪塞湖定义及形成原因……………… 393
5.5.1.1 堪塞湖定义……………………… 393
5. 5. 1. 2 堪塞湖成因及危害……………… 393
5. 5. 1. 3 堪塞体的工程问题……………… 395
5. 5. 2 堪塞湖风险等级……………………… 396
5. 5. 2. 1 堪塞湖规模……………………… 396

5. 5. 2. 2 堪塞体危险分级………………… 396
5. 5. 2. 3 堪塞体溃诀损失判别…………… 396
5. 5. 2. 4 堪塞湖风险等级 ………………… 396
5. 5. 3 堪塞湖应急处置洪水标准及安全标准…… 397
5. 5. 3. 1 应急处置洪水标准……………… 397
5. 5. 3. 2 堪塞体应急处置安全标准 ……… 397
5. 5. 4 堪塞湖处置基础 资料及获取………… 398
5. 5. 4. 1 水文气象资料………………….. 398
5. 5. 4. 2 地形地貌资料 …………………… 398
5. 5. 4. 3 地质资料………………………… 398
5. 5. 4. 4 其他资料………………………… 399
5. 5. 5 堪塞湖溃坝分析……………………… 399
5. 5. 5. 1 堪塞体主要溃决型式…………… 399
5. 5. 5. 2 堪塞体溃决过程………………… 399
5. 5. 5. 3 溃坝洪水研究现状……………… 400
5. 5. 5. 4 堪塞体渍坝洪水计算…………… 404
5. 5. 6 塞湖风险评价……………………… 405
5. 5. 6. 1 体危险性级别评价………… 405
5. 5. 6. 2 上、下游影响评估… ………… 407
5. 5. 6. 3 塞湖风险综合评价……………4 07
5. 5. 7 堪塞湖应急处置…… …… ……………4 07
5. 5. 7. 1 应急处置方案…… ……………… 407
5. 5. 7. 2 工程措施……………………… 408
5. 5. 7. 3 非工程措施… …… …………. 409
5. 5. 8 堪塞湖后续处置…410
5. 5. 8. 1 初步评估410
5. 5. 8. 2 综合评估 …………………… …… 411
5. 5. 8. 3 后续处置 …………… ………… 411
5. 5. 9 监测与预测411
5. 5. 9. 1 7j(_ 文应急监测…… ………4 11
5. 5. 9. 2 水情预测 ………………………… 411
5. 5. 9. 3 安全监测 …………… 412
参考文献……………………… ………… …… 412

备案号J16284-2022
DB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P DBJ51/T189-2022
四川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标准
Management standard for safety document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ite of Sichuan Province
2022-03-10  发布
2022-07-01  实施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51/ T 189-2022,四川省建设工程,安全资料,施工现场,管理标准,高清正式版 DBJ51/T 189-2022 四川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标准.pdf(内附条文说明)

前言
本标准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5〕35号)及《关于同意调整(四川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标准〉参编单位、参编人员和名称的函》(川建标函〔2016]128号)的要求,由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总站、成都建工第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四川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的现状与特点并借鉴国内相关经验,经广泛征求意见,制定而成。本标准不涉及勘察、设计单位安全资料管理,建议相关单位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本标准共分6章和3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建设单位安全资料:5监理单位安全资
料:6施工单位安全资料。
本标准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总站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时,请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总站(地址:成都市武侯区高升桥南街11号;邮编:610041;电话:028-85061316),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总站 成都建工第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成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成都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站 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二建筑工程公司 成都市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兴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成都市路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向学 陈春燕 刘宏 翟晓明 王础 徐冬艳 陈家利 邓旭东 李维 刘潞 冯辉 方剑琅 罗捷 王恒 董继谋 贾佐铭 李延庆 晏大武 陈朝晖 胡夏风 田君雷
主要审查人:张静 刘建国 黄光洪 陈涛 白连军 贺志荣 戴树峻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管理,提高其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保证安全资料内容真实、完整、有效,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收集、整理、组卷和归档。
1.0.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四川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指在施工安全生产过程中,组织用于建立安全生产方针、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通过构建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来确保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生产要素能够有序、高效地运行,以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既定目标。
2.0.2施工安全资料documents of construction safety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依据国家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定所建立和形成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相关的资料,施工安全资料是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过程管理的真实记录,通过对施工安全资料规范管理,来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动态,从而达到指导生产、评估风险、消除隐患的效果。
2.0.3建设工程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总称。
2.0.4房屋建筑工程build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及室内外装修装饰工程。
2.0.s市政基础设施工程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环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防洪、地下公共设施及附属设施的土建、管道、设备安装工程。

2.0.6云存储cloud storage
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将网铬中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形成云存储资源池,并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种存储使用方式。
2.0.7组卷archiving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相关的文件资料分类整理成案卷的过程,称为组卷。
2.0.8危险源hazard installations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
2.0.9起重机械hoisting machinery
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3t(或额定起重力矩大于或者等于40t·m的塔式起重机,或生产率大于或者等于300t/h的装卸桥),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层数大于或者等于2层的机械式停车设备。
2.0.10民用爆炸物品civil explosives
指用于非军事目的、列人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的各类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和雷管、导火索等点火、起爆器材。

3基本规定
3.1一般要求
3.1,1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应建立安全资料的管理制度,
规范安全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组卷和归档等工作。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根据本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收集、建立、整理相应的安全资料,并保证其真实性、完整性和时效性。
3.1.2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应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负责
安全资料的管理工作。
3.1.3施工现场安全资料应按要求随工程施工进度同步形成。
3.1.4安全资料的内容填写、审核、审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及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资料中的字迹、图像、声音、影像等信息应清晰有效,签字、盖章、日期等内容应齐全。
3.1.5安全资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真实反映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实际情况:
2安全纸质资料应为原件,不能提供原件的,应在复印件上加盖存放单位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及时间,采用电子资料的应保证原始性、安全性和持续可读性:
3安全资料应采用A4纸质幅面,填写应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使用计算机形成的资料可打印,安全资料应字迹清晰,签字、盖章手续齐全。
3.1.6宜应用计算机、云存储等智能化工具进行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应用管理。

3.1.7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应参加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家论证,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留存施工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及验收记录等相关安全资料。
3.2安全资料管理
3.2.1建设单位的安全资料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设单位负责本单位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管理工作,并督促施工、监理单位做好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管理工作;
2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对本单位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管理工作负责,并明确专人负贵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管理;
3工程项目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安全监督手续和申请施工许可证,并提供有关安全施工措施和危大工程清单等资料:
4应向施工单位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供油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毗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
3.2.2监理单位的安全资料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理单位负责本单位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管理工作,并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现场安仝资料的管理工作:
2总监理工程师对本单位的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工作负责,并明确专人负责项目安全资料的管理;
3监理单位施工现场安全资料应随监理工作同步形成,并及时进行整理组卷:

4监理单位应及时审核施工单位报送的安全资料,并留存相关审核记录。
3.2.3施工单位的安全资料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施工单位负责本单位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管理工作;
2项目经理对本单位的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工作负责,并明确专人负责项目安全资料的管理;
3施工单位应对所承建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检查和整改记录:
4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专项措施资料应遵循“先报审、后实施”的原则,实施前向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报送有关安全生产的计划、方案、措施等资料,得到审查认可后方可实施:
5施工单位应落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内部的相关文件,并做好资料归类收集:
6实行总承包施工的工程项目,总承包单位除负责本单位安全资料的管理工作外,还应督促各分包单位做好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管理工作;分包单位应负责其分包范围内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的形成、收集和整理。
3.3分类及组卷
3.3.1施工观场安全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单位安全资料(A类):
2监理单位安全资料(B类):
3施工单位安全资料(C类)
3.3.2施工现场安全资料以工程项目为基本单位进行收集、整理、组卷,每卷资料按照封面、目录、资料、封底进行排序,封面上应包括:工程名称、案卷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3.3.3施工现场安全资料分类整理及组卷应符合表3.3.3的规定。

(表略)

4建设单位安全资料
4.0.1建设单位应在工程开工前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并填写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备案(信息登记)表(见本标准附录A中的表A.0.1)。

(表略)
4.0.2建设单位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时应提交工程概况信息表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清单(见本标准附录A中的表A.0.2、表A.0.3)。

(表略)
4.0.3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供油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眦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并填写施工现场及眦邻区域内有关资料的交接证明。(见本标准附录A中的表A.0.4)

(表略)
4,0.4如需夜间施工,建设单位应在夜间施工前到当地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4.0.5建设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并留存支付凭证,对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
4.0.6建设单位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并留存记录,且应留存上级相关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记录。
4,0.7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编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高清正式版 DBJ51/T 189-2022 四川省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标准.pdf(内附条文说明)已关闭评论

CRIA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准
CRIA0003.2-2016
工业机器人专用电缆第2部分:试验方法
Special cables for industrial robots Part 2:Test methods
2016-12-14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布

CRIA 0003.2-2016,工业机器人专用电缆 第2部分:试验方法,机器人专用电缆,CRIA 0003.2-2016 工业机器人专用电缆 第2部分:试验方法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清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分为4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一般要求:
一一第2部分:试验方法:
一一第3部分:工业机器人弯扭布线用护套电缆:
第4部分:工业机器人拖链布线用护套电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苏州科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机器人工程有限公司、安微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唐山开元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奥林特电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良、李东琦、谢志国、周静、陈为廉、赵彦斌、肖永强、李宪政、徐学林。

内容摘抄:

工业机器人专用电缆
第2部分:试验方法
1总则
1.1一般要求
在本标准各部分中所规定的试验方法均列于本部分和下列标准:
GB/T3048.4-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导体直流电阻试验
GB/T3048.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交流电压试验
GB/T3048.9-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绝缘线芯工频火花试验
GB/T5023.2-2008,绝缘厚度测量护套厚度测量绝缘线芯电压测试绝缘电阻
GB/T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一一机械性能试验
G/T2951.12-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热老化试验方法
G/T2951.14-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4部分:通用试验方法一低温试验
GT2951.2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一耐臭氧试验一一热延伸试验一一浸矿物油试验
G/T2951.3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一高温压力试验一一抗开裂试验
G/T2951.32-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32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一一失重试验
GB/T18380.12-2008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火焰垂直蔓延试验一一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

2电气性能试验
2.1导体电阻
导体电阻检查应在长度至少为1的电缆试样上对每根导体进行测量,并测定每根电缆试样的长度。
若有必要,可按GB/T3956-2008附表A将电阻值修正到20℃时和1km长度的电阻值。折算后的电阻值应不超过GB/T3956-2008中要求值。
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应满足GB/T3408.4-2007。

(略)

3物理性能试验
3.1绝缘和护套机械性能
按GB/T2951.11-2008标准中第9项进行。
3.2绝缘和护套老化后机械性能
按GB/T2951.12-2008标准进行。
3.3绝缘和护套低温弹性和冲击强度
按GB/T2951.12-2008标准中第8项进行。
3.4绝缘和护套高温压力试验
按GB/T2951.31-2008标准中第8项进行。
3.5绝缘和护套抗开裂试验
绝缘和护套热冲击试验方法参考GB/T2951.31-2008中第9项规定。
3.6绝缘和护套失重试验(可选)
按GB/T2951.32-2008标准中8.1项进行。
3.7绝缘和护套热冲击试验
绝缘和护套的热冲击试验的试验方法参考GB/T2951.31-2008中第9项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
跨度:20m
(直、曲线)
图号:通桥(2012)2109-IⅢ
编制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
2012年11月
北京

客货共线铁路,简支T梁,通桥[2012]2109-Ⅲ,铁路,预制后张法,通桥[2012]2109-Ⅲ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跨度20m,直、曲线)(打印版)

说明书
一、概述
为满足桥上设置声屏障的要求,根据《关于印发2011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11]10号文)编制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筒支T梁(设声屏障)通用参考图,结构类型为有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单线由两片梁组成,双线由4片梁组成。
本系列图共5册,本图为册,计算跨度为20m.
二,适用范围与适用环境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货物列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120km/h(转8A货车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8Okm/h)容货共线标准轨距的新建、改建I、Ⅱ级单、双线铁路设声屏障区段桥梁。最小曲线半径1200m,双线线间距4.2m。
(二)适用环境:一般大气条件下无肪护措施的地面结构,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
三、设计依据
(一)《铁路桥话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10]5号、铁建设[2010]257号、铁建设[2012]3号).
(二)《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9]22号、铁建设2010257号)(简称《桥规》)。
(三)《铁路混凝士结构时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四)《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

(五)《铁路架桥机架梁暂行规程》(铁建设[2006]181号)。
四、设计原则
(一)设计速度:客车160km/h,货车120km/h(转8A货车为80km/h)。
(二)设计荷载
1、恒载
(1)结构自重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采用,本设计预制梁自重见表1,
(2)二期恒载包括线路设备、道砟、挡砟墙、现浇桥面板及横隔板湿接缝、电缆槽和声屏的重量。声屏障自重按每侧5kN/廷米进行计算。设计采用的二期恒载值见表1。

2、活载
(1)列车活载:中-活载。动力系数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4.3.5-3公式

(2)人行道竖向静活载值为距离挡砟墙外侧0.5m以内10.0kPo,0.5m以外4.0kPa,计算主梁时人行道活载不与列车活载同时组合。
(3)曲线桥梁上的高心力大小等于列车竖向静话载来以离心力率C,水平向外作用于轨项以上2.0处,离心力率C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3.6条计算。
(4)横向摇摆力取100kN,作为一个集中活载作用于桥梁结构最不利位置,其作用点在垂直线路中心线的钢轨项面,对于双线桥只取一线上的横向摇摆力。
3、附加力
(1)风力: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1条计算。
(2)温度荷载: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4条计算。
4、声屏障荷载
(1)声屏障采用插板式声屏障,高度按轨面上2.05m和3.05m份别进行计算;台风地区声屏障高度不高于轨面以上2.05m.
(2)声屏障自重按顺桥向每廷米3kN(2.05m高)和5kN(3.05m高)进行计算;
(3)风荷载:
一般地区风压强度:有车时W=1250Pa,无车时W=1.3X1.13X1400=2056.6Pa计算;台风地区按无车情况下风速不大于60m/s进行检算,基本风压W0=2250P0,风压强度按照W=KK2K3Wo计算,其中K=1.3,K2=1.13,K3=1.0,
(4)列车气动力采用0.25kPa,动力放大系数按2.5计算;
(5)声屏障作用于桥面板荷载见表2。

(三)曲线上梁平面布置按平分中矢布置。
(四)采用有砟桥面,桥面净宽满足大型铁路养护机械设备作业的要求,挡砾墙内侧距线路中心线距离不小于2.2m.
(五)线路设备轨枕为如型桥枕,正线钢轨采用60kg/m轨,轨底枕下道砖厚度最小为300mm,轨底至梁项的设计计算高度取650mm。桥上线路按《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3.3.8条的要求铺设护轨。
(六)人行道采用整体桥面形式。
(七)支座应采用可更换锚栓的支座。
(八)主梁结构按100年设计使用年限进行设计。
(九)如本梁用在地震区线路上,还应按设防烈度在梁与墩之间设置防落梁设施。
(十)本设计应整孔采用,单侧设置声屏障段另一侧设置栏杆。
(十一)声屏障立柱间距按照不大于2.0进行计算,立柱位置应与桥面横向预应力筋错开设置。
五、设计参数
(一)混凝士设计参数按《桥规》执行.
(二)梁体竖向挠度的计算采用中-活载,双线桥梁双线加载,其竖向挠度值不大于计算跨度的1/800。
(三)在列车横向摇摆力、离心力、风力和温度力的作用下,梁体的水平挠度应小于或等于梁体计算跨度的1/4000.
(四)各项常规设计指标见表3。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通桥[2012]2109-Ⅲ 时速16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 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设声屏障)(跨度20m,直、曲线)(打印版)已关闭评论

ICS 73.120
D94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993-2021 代替JB/T10993-2010
单出口碗式磨煤机

Single port outlet bowl mills
2021-12-02  发布
2022-04-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JB/ T 10993-2021,单出口,碗式磨煤机,JB/T 10993-2021 单出口碗式磨煤机.pdf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B/T10993一2010《单出口碗式磨煤机》,与B/T10993一201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新了产品结构型式图(见图1、图2):
对产品型号表示方法进行了修改(见3.2):
在表1和表2中各增加了5种规格,取消了参考重量(见表1、表2):
增加了带静态分离器的GSI-HPS磨煤机基本参数表(见表3):
增加了带动态分离器的GS I -HPS磨煤机基本参数表(见表4):
增加了带静态分离器的GSⅡ-HPS磨煤机基本参数表(见表5):
增加了带静态分离器的GSⅢ-HPS磨煤机基本参数表(见表6):
增加了带静态分离器的LC-HPS磨煤机基本参数表(见表7):
增加了磨煤机的逻辑控制和煤的冲刷磨损指数要求(见4,23、4.20)。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电气上重碾磨特装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志强、沈光明、李志强、高梦珂、郭明、楼慧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T10993-2010.

内容摘抄:

单出口碗式磨煤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单出口碗式磨煤机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煤为原料的供负压制煤粉系统的研磨、干燥和分选用的单出口碗式磨煤机(以下简称磨煤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3768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采用反射面上方包络测量面的简易法
GBT9239.1一2006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差的检验
GB/T13306标牌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37400.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
GB/T37400.6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钢件
GB/T37400.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8部分:锻件
GB/T37400.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9部分:切削加工件
GB/T37400.11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1部分:配管
GB/T37400.12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2部分:涂装
DLT466一2017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选型导则
JBT7128YTM、YHP、YMPS系列磨煤机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
NB/T47013.4一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4部分:磁粉检测
3型式与基本参数
3.1型式
磨煤机采用碗形磨盘、三磨辊,磨辊加载方式为弹簧或液压变加截,分离器型式为静态或动态,煤粉出口为一个,磨煤机结构型式如图1和图2所示,

(图略)

4技术要求
4.1磨煤机的焊接件、铸钢件、银件、切削加工件、配管及涂装除满足设计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要求外,还应分别符合GB/T37400.3、GB/T37400.6、GB/T37400.8、GB/T37400.9、GB/T37400.11、GB/T37400.12的规定。
4.2磨煤机的结构应保证:
a)研磨部件之间无直接金属接触,磨院叶轮和分离器体无碰撞,运转平稳:
b)在出力范围内,煤粉细度可做线性调节:
c)粗粒煤块应能返回磨碗重新磨碎至符合规定的粒度;
d)磨辊装置应翻转灵活,易磨损件应更换方便:
e)同企业同种型号磨煤机的易磨损件均应具有互换性:
f)静态分离器的折向门调节应灵活、可靠,并标有开启程度指示及开关方向:
g)动态分离器转子转速可实现在线自动调节,变频器应有足够的变频范围,正常变频范围为10~50Hz,传动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运行平稳,安装维护方便:
h)机体各结合面应密封,不应出现漏粉现象。
4.3磨煤机应能满足系统的防爆要求,其外壳应能承受345kPa的爆炸力。
4.4磨煤机最大通风阻力应符合表1一表7的规定。
4.5磨煤机最小出力为最大出力的25%。
4.6分高器顶盖成形后,应进行消除应力处理。动态分离器的转子体部件应进行静平衡试验,其平衡精度应符合GB/T9239.1一2006中G16的规定.
4.7分离器体的焊缝应进行磁粉检剥,并符合NBT47013.4一2015中Ⅱ级的规定。
4.8行星减速器的止推滑动轴承正常工作温度不应高于润滑油温度1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75℃·
4.9磨煤机磨棍装置、弹簧或液压变加载装置、行星减速器、动态分离器装置以及磨碗传动装置与机体间隙部分应采用机械、空气双重密封,
4.10行星减速器正常工作时润滑油温度为45℃一55℃,最高温度不应超过60℃。
4.11动态分离器的轴承的正常工作温度为40℃一80℃,最高温度不应超过93℃。
4.12行星减速器和润滑系统不应漏油。
4.13磨煤机涂装前表面处理质量应符合GB/T37400.12的规定。
4.14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进入磨煤机的非破碎物应能自动排出。
4.15磨煤机出口温度不应高于被研磨煤种允许温度的11℃,磨煤机出口允许温度应符合DLT466一2017中表15的规定。
4.16磨煤机电动机的制造应符合JB/T7128的规定。
4.17磨煤机空运转时的噪声声压级不应超过85dB(A),
4.18侧机体底村板与刮板间隙应保证在8m土1.5m范围内。
4.19磨煤机机体上应设有防爆蒸汽(或惰性气体)接口,
4.20当煤的神刷磨损指数K≤20时,动态分离器叶片转子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使用券命不应少于35000h:磨棍辊套、磨碗村板和刮板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使用寿命不应少于10000h。
4.21磨煤机第一次大修前的使用时间不应少于15000h。

4.22成套磨煤机应包括机器本体、行星减速器、电动机、联轴器、地脚螺栓、安装底板、润滑系统和专用工具等。
4.23磨煤机应有明确的启动、报警和停机逻辑控制要求,以保证磨煤机的连续长期安全运行。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J04/T377-2019
备案号:J14542-2019
地下连续墙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diaphragm wall
2019-01-10发布   2019-03-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377-2019,地下连续墙,技术标准,DBJ04/T 377-2019 地下连续墙技术标准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发布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地下连续墙技术标准》的通知
晋建标字〔2019]11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委),各有关单位:
现批准《地下连续墙技术标准》为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J04/T377一2019,自2019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山西裕祥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9年1月10日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6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函〔2016〕57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
省内近年来已有的施工案例,参考有关的国家、行业标准,结合山西工程地质特点,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8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及符号、基本规定、设计、施工、施工质量验收与监测、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山西裕样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给山西
裕祥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地址:太原市长风商务区长兴北街1号华润大厦T3四层,邮编:030021,邮箱:470562270@qq.con)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山西裕样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上海远方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冶金岩土工程勘察总公司
山西钢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太原理工大学(略)

目次
1总则1
2术语及符号2
2.1术语2
3基本规定3
4设计5
4.1一般规定5
4.2防水防渗12
4.3深基础13
4.4支挡结构13
5施工20
5.1一般规定20
5.2单元槽段划分21
5.3导墙22
5.4泥浆23
5.5成槽24
5.6接头25
5.7钢筋笼制作与吊放26
5.8混凝土浇筑28
5.9墙底注浆29
6施工质量验收与监测30
6.1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30
6.2监测31

7安全措施32
8环境保护措施33
附录A  钢筋笼吊装安全验算34
A.1吊装设备选型34
A.2吊点选择36
附录B  地下连续墙施工记录表38
本标准用词说明42
引用标准名录43
条文说明45

内容摘要:

1总则
1.0.1为规范山西省内地下连续墙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建(构)筑物、市政、地铁、水利等工程地下连续墙的设计、施工、质量验收与监测。
1.0.3地下连续墙设计、施工、质量验收与监测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及符号
2.1术语
2.1.1  地下连续墙  diaphragm wall
机械成槽后放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形成的地下连续墙体。
2.1.2  永久性地下连续墙  permanent diaphragm wall
既作为支挡结构又作为地下室外墙的地下连续墙。
2.1.3  基坑周边环境  surroundings around excavations
与基坑开挖相互影响的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岩土体与地下水体的统称。
2.1.4  导墙  guide wall
在开挖深槽前,为防止地表土层坍塌及保证成槽精度,预先在地下连续墙位置的两侧建造的矮墙。
2.1.5  单元槽段  unit trench
在建造地下连续墙时,一次浇筑混凝土的槽段。
2.1.6  槽位  trench position
地下连续墙施工前预先设计确定单元槽段的位置。
2.1.7  槽壁加固  reinforcement on both sides of trench
成槽前对地下连续墙两侧土体进行加固的方法。
2.1.8  接头  joint
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在墙的纵向连接两个相邻单元槽段的连接接头,分柔性接头和刚性接头两种。
2.1.9  圆形接头  circular joint
相邻单元槽段间形成半圆形的接头。
2.1.10  十字钢板接头  cross steel plate joint
由十字钢板作为地下连续墙的接头。
2.1.11  工字钢板接头  I-steel joint
由工字钢作为地下连续墙的接头。
2.1.12  预制混凝土接头  precast concrete joint
(略)
3基本规定
3.0.1地下连续墙的设计、施工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1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2拟建建筑地基处理方式、基础类型及埋置深度;
3基坑围护尺寸和施工场地布置;
4地下连续墙施工机械和泥浆清运机被的进出;
5基坑工程施工工况的影响;
6基坑边既有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埋藏物与基坑工程间的相互影响。
3.0.2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应经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总承包和地下连续墙专业施工等单位进行图纸会审。
3.0.3地下连续墙施工所需原材料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进场后,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材料验收和抽样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0.4邻水环境的地下连续墙施工应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对槽壁稳定的影响。
3.0.5地下连续墙施工期间,应对基坑周边环境的沉降、变形进行监控,确保安全施工。
3.0.6地下连续墙仅作为基坑支护结构时,其安全等级等同于基坑的安全等级,应符合现行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BJ04/T306的有关规定:当地下连续墙兼作为主体结构时,其安全等级的确定尚应符合《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的有关规定,并由此确定重要性系数。
3.0.7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由建设或监理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及时消除质量隐患。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1.1地下连续墙用于防水防滲工程、深基础、支护结构及地下建(构)筑的外围护墙。其成墙施工流程示意如图4.1.1。(略)
4.1.2地下连续墙可按下列方法分类
1获瓢成墙方式分为:带悵式、桩排式、组合式:
2装概墙体填筑材料分为:刚性混餐土、望性混凝土;
3按功能要求分为:性时性支挡结构,水久性支挡结构、防漆结构,竖向承重结构。
4.1.3地下连续墙的计算与验算应但括下列内客
1地下连续墙人土深度计算:
2地下连续墙内力与变形计算,支护设计计算时还应考虑支撑成懂杆的位移、随工工况、支撑刚度及情边环境对地下连续精结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RIA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准
CRIA0001-2016
弧焊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rc welding robot system
2016-12-14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布

CRIA 0001-2016,弧焊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CRIA 0001-2016 弧焊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唐山开元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单位:昆山华恒焊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山东时代新纪元机器人有限公司、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宪政、郭怀书、许志明、孙潇、王召祥、刘尔彬、周立东、曾孔庆、刘维平、肖永强、李鸿基、张弢、秦基伟

内容摘抄:

弧焊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弧焊机器人系统的分类及构成、主要性能参数、技术要求、试险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环境中的弧焊机器人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文件。
GB2893-2008安全色
GB2894-2008安全标志
GB4053-200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GB11291-2011工业机器人安全规范的规定
GB15579.1-2013弧焊设备第1部分:焊接电原
GB15579.5-2013弧焊设备第5部分:送丝装置
GB15579.7-2013弧焊设备第7部分:焊炬(枪)
GB19517-2009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768-2008防霉包装
GB/T4879-1999防锈包装
GB/T5048-1999防潮包装
GB/T8118-2010电弧焊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12642-2013工业机器人性能规范及其试险方法
GB/T12644-2001工业机器人特性表示
GB/T13306-2011标牌
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6977-2005工业机器人坐标系和运动命名原则
GB/T19399-2003工业机器人编程和操作图形用户接口
JB/T8896-1999工业机器人验收规则
GB/T20723-2006弧焊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
JB/T7835-1995弧焊整流器
GB/T20867-2007工业机器人安全实施规范
GB/T15706-2012机械安全设计通则
JB/T7233-1994包装机械安全要求
DB13/T1302-2010机器人焊接系统技术条件基础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除采用上述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已定义的术语外,还采用下列定义
3.1移动装置Traveler
搭载弧焊机器人本体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相对于工件移动,以扩大弧焊机器人本体作业范围的装置。
3.2焊接变位机Positioner
将焊件回转或倾,使焊缝处于水平或船形等易焊位置的装置。
3.3焊接夹具Fixture
将待焊工件准确定位并固定在弧焊机器人系统中的装置,该装置同时起到保证焊件尺寸、提高装配效率、防止焊接变形的作用。
3.4联动轴Coupled axle
由弧焊机器人控制器控制的,焊接时可与机器人本体袖耦合运动的轴。
3.5非联动抽Uncoupled ax le
焊接时不与机器人本体轴耦合运动的轴。
4系统分类
4.1按一套系统内焊接工位数量
单工位弧焊机器人系统
多工位焊机器人系统
4.2按一套系统内机器人本体数量
单机器人弧焊系统
多机器人弧焊系统
4.3按焊接方法
熔化极C0№气体保护焊(02)弧焊机器人系统
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IG)弧焊机器人系统
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G)弧焊机器人系统
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弧焊机器人系统
埋弧焊(SAW)弧焊机器人系统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目次Ⅰ
前言Ⅱ
弧焊机器人系统通用技术条件1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系统分类2
5系统组成2
6系统主要性能参数3
7技术要求4
8检验方法及标准7
9标志7
10包装、储存和运输8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6051-2021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T-402-2021
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供电线路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 metro Power supply line
2021-09-15  发布
2021-12-01  实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

DBJ50/T 402-2021,供电线路,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J50/T-402-2021 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供电线路.pdf(内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渝建[2010]265号)文件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总结了重庆市地铁1、4、5、6、10号线、环线和正在建设的地铁工程实践经验,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供电线路标准的主要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5.工程施工质量验收;6.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7.环网系统;8.杂散电流防护:9.柔性接触网;10.刚性接触网等。
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重庆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210号大竹林综合基地,邮编:400042,传真:02368808355,电子邮箱:cscwgdy@sina.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重庆轨道交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周尚明 胡维锋 李贵明 何希和 库西田 田江华 张文君 王小飞 曹照康 李鹏 向上 卢勇 朱玉桦 张何烨祺
主要审查人:向中富 陈建君 沈治宇 赵建兴 刘正梁 熊伟 王云 徐世禄 周玉辉 王家杰 冯涛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加强重庆市地铁供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供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障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正线列车设计最高行车速度≤100km/h,采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供电、走行轨回流方式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0.3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地铁供电线路工程新建、改建、扩建施工质量验收。
1.0.4供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重庆市地方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环网系统medium voltage double-looped network system
本标准中特指连接中压电源和牵引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间的中压双回路电缆线路。
2.0.2集中式供电centralized power supply mode
由本线或其他线的主变电所为本线牵引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供电的外部电源供电方式。
2.0.3分散式供电distributed power supply mode
由沿线城市电网引人中压电源为牵引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供电的外部电源供电方式。
2.0.4混合式供电combined power supply mode
由主变电所和沿线城市电网中压电源共同为牵引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供电的外部电源供电方式。
2.0.5挠性固定slip fixing
使电缆随热胀冷缩可沿固定处轴向角度变化或稍有横移的固定方式。
2.0.6刚性固定rigid fixing
使电缆不随热胀冷缩发生位移的夹紧固定方式。
2.0.7铠装层armour
由金属带或金属丝组成的包覆层,通常用来保护电缆不受外界的机械力作用。
2.0.8电缆终端cable termination
安装在电缆末端,使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或架空输电线相连接,并维持绝缘直至连接点的装置。
2.0.9电缆接头cable joint

连接电缆与电缆的导体、绝缘、屏蔽层和保护层,以使电缆线路连续的装置。
2.0.10杂散电流stray current
在非指定回路上流动的电流。或因有意和无意的接地,而流人大地或埋地金属物体中的泄漏电流。
2.0.11传感器sens0r
现场模拟信号的采集装置。
2.0.12信号转接器signal transmitter
采集装置与监测装置之间的信号传输转换装置,以保证信号远距离传输。
2.0.13参比电极reference electrode
测量电位时用以作为参照,具有稳定开路电位的电极。
2.0.14测量端子measure the terminals
现场信号采集的接线端子,采集杂散电流的相关参数。
2.0.15道床端子roadbed terminals
道床上的接线端子。
2.0.l6排流柜stray current drainage devices
通过电气排流来实现电腐蚀防护的装置。
2.0.17监测装置monitoring device
收集采集装置的监测数据,并完成相应参数的计算,可以向上位机传输数据的一种可视输出装置。
2.0.18单向导诵装置unidirectional breakover device
用于连接钢轨绝缘接头两端钢轨,使钢轨中的电流单向流通的装置。
2.0.l9架空接触网overhead contact line equipment
通过受电弓供给机车电能的架空导线系统,主要由支柱、基础、支持结构及接触悬挂等组成。
2.0.20接触悬挂overhead contact line
架空接触网中的悬挂部分,主要由承力索、接触线、吊弦、补偿装置、悬挂零件及中心锚结等组成。
2.0.21承力索catenary
在接触悬挂中,通过吊弦承受接触线垂直载荷的线索。
2.0.22接触线contact line
与受电弓直接接触,供给机车电能的导线。
2.0.23架空地线overhead ground wire
在地铁直流牵引供电方式中,为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将架空接触网的支柱、设备和构件等金具的非带电部分连至大地的导线。
2.0.24附加导线additional wire
在地铁直流牵引供电方式中,除了接触悬挂以外的架空导线,包括辅助馈线、架空地线等。
2.0.25回流线return wire
在地铁直流牵引供电方式中,起回流作用,连接至牵引变电所负极的线路,一般包括回流轨、回流线缆等。
2.0.26软横跨head span suspension
用横向承力索及定位索代替横梁的门式结构。
2.0.27门型架portal structure
由一根横梁和线路两侧的支柱组成的门式结构。
2.0.28电分段sectioning
在纵向或横向将架空接触网从电气上互相分开的区段。
2.0.29电连接electrical connection
架空接触网上用于不同导线之间提供递送或吸取电能或等电位作用的连接体。
2.0.30线岔始触区overhead crossing region
受电弓在道岔区域同时接触两条接触线的区域。
2.0.31自动补偿器automatic tensioner
张力调整装置中自动保持导线机械张力在某个温度范围内恒定的器件。

2.0.32坠砣补偿器balance weight tensioner
安装在支柱上借助坠砣保持导线张力恒定的补偿器。
2.0.33弹簧补偿器spring tensioner
借助弹簧保持导线张力大致恒定的自动补偿器。
2.0.34设备限界equipment gauges
是为保证地铁系统的列车等移动设备在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所需要的限界,是线路上各种设备不得侵人的轮廓线。设备限界要在车辆限界的基础上,考虑轨道出现状态不良而引起的车辆偏移和倾斜,以及适当的安全冗余。
2.0.35车辆限界vehicle gauge
车辆在平直线上正常运行状态下所形成的最大动态包络线。
2.0.36限界检测gauge detection
车站及轨行区实体工程内容全部完成,并进行中间验收后,按照工程施工图的设备限界、车辆限界制造检测车,检测是否超出设备限界侵入车辆限界。
2.0.37冷滑cold-running
在架空接触网运营前,为检查接触悬挂的性能,在无电条件下受电弓沿架空接触网的滑行。
2.0.38热滑hot-running
由建设单位组织,采用正式投人运营的列车首次上线全区段带电运行,并用视频监控手段,全程监控弓网受流状态的运行。
2.0.39
双边供电two-way feeding
一个供电区间由相邻的两座牵引变电所各经一路馈线同时供电。
2.0.40单边供电one-way feeding
一个供电区间只由一路馈线供电。
2.0.41大双边供电over bi-traction feeding
当某一中间牵引变电所退出运行,由两侧相邻的牵引变电所对架空接触网构成双边供电的方式。

3基本规定
3.0.1供电线路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可按本标准《通则》分标准附录A的要求进行检查记录。
3.0.2供电线路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
3.0.3供电线路工程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工程采用的主要设备、材料、构配件等运到工地,施工单位应进行到货和开箱检查,并做好记录:确认外包装完好;装箱单、合格证及说明书等齐全;清点数量,确认规格、型号与设计一致:外观检查无缺陷:各类附件、备品备件完好。凡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单位应进行检验,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新材料、新设备、新器材及进口设备和器材的进场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需提供检测报告、安装、使用、维修、试验及合同规定的有关文件;
2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进行检查,并形成记录:
3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应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相关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并形成验收记录,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0.4供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
1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
2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具备规定的资格。各种检查记录表签证人员报建设单位确认、备案:
4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在施工单位自行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全检,监理单位按本标准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5隐蔽工程由施工单位在隐蔽前48h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6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试验和现场检验项目,监理单位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见证取样检测或见证检测;其中,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进行抽样检测;
7检验批的质量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8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的单位具有相应的资质:
9单位工程的观感质量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测共同确认。
3.0.5电气设备上的计量仪表应检定合格,当投入试运行时,应在有效期内。
3.0.6新建地铁线路投运前,对牵引供电系统进行供电臂近、远端接地短路试验、热滑试验等一系列功能试验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地铁运营部门、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参加。
3.0.7凡返修处理后仍不能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不得验收。

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
4.0.1供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进行验收。
4.0.2供电线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项目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验收需要划分;
2分项工程:按构成分部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或按不同安装形式、安装部位、不同功能和独立的电气设备进行划分:
3分部工程:按构成单位(或子单位)工程功能相对独立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划分:
4子单位工程:按较大规模的单位工程中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划分;或一个子系统的开通区段:停车场/段部分单独作为一个子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内容同柔性接触网;
5单位工程:按一个完整工程或一个相当规模的施工范围划分,并按下列原则确定:
1)按一个子系统:
2)在一个验收范围内的一个子系统。
4.0.3供电线路工程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及检验项目应符合表4.0.3的规定。

(表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0/T-402-2021 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供电线路.pdf(内附条文说明)已关闭评论

ICS 13.220.10
C 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6246—201 1代替GB 6246--2001,GB 4580--1984
201 1-12-30发布
消 防 水 带
Fire hose
2011-12-30发布
2012-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 6264-2011,GB6264,消防水带,消防水带标准,消防水带规范,高清正式版 GB 6264-2011 消防水带.pdf

前言
本标准第3章、第4章、第6章和7.1.1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 6246--2001《有衬里消防水带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和GB 4580--1984《无衬里消防水带》。本标准与GB 6246--2001和GB 4580--1984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消防水带的型号规格的命名方法(见第3章);
一增加了消防湿水带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5、5.5);
——修改了消防水带的扭转性能要求(见4.7.3,2001年版的3.8);
——增加了消防水带的耐磨性能的要求和相应的试验方法(见4.12、5.12);
一一增加了消防水带与消防接口连接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13、5.13);
一一增加了消防水带的使用与维护(见第7章)。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消防器具配件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3/SC 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义重、徐耀亮、沈坚敏、凌新亮、姜敏、陈忠信、沙月华、葛振良、赵良、陈秀玉、
裴哲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6246—1986、GB 6246—2001;
——GB 4580—1984.

内容摘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防水带的型号规格、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使用与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有衬里消防水带、消防湿水带等消防水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T532疏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与织物粘合强度的测定
GB/T1040.1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GB/T2481.2固结磨具用磨料粒度组成的检测和标记第2部分:徽粉
HG/T2369橡胶塑料拉力试验机技术条件
JB/T5520干燥箱技术条件
JB/T7444空气热老化试验箱
QB/T2443钢卷尺

3型号规格
消防水带(以下简称水带)的型号规格由设计工作压力、公称内径、长度、编织层经/纬线材质、衬里材质和外覆材料材质组成。

4性能要求
4.1外观质量
4.1.1水带的织物层应编织均匀,表面整洁,无跳双经、断双经、跳纬及划伤。
4.1.2水带衬里(或外覆层)的厚度应均匀,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折皱或其他缺陷。
4.2内径
水带内径的公称尺寸及公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RIA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标准
CRIA0002-2016
定重式灌装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
Filling robot with weighing-General specifications
2016-12-14发布
2017-01-01实施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 发布

CRIA 0002-2016,定重式灌装机器人,定重式灌装机器人 通用技术条件,CRIA 0002-2016 定重式灌装机器人 通用技术条件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长春北方化工灌装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海油山东化学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勾阳、姜有锐、娄亚军、张颂明、孙德春、蒋世财、王忠鹏、姜洪彬、许振伟、骆继国、黄艺珠、王汉杰、田德永、何文明。

内容摘抄:

定重式灌装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定重式灌装机器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向预制灌装容器灌装液态物料的定重式灌装机器人(以下简称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农药等液态物料的定量灌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893安全色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3836爆炸性环境
GB5226.1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11291.1工业环境用机器人安全要求第1部分:机器人
GB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6798食品机械安全卫生
GB19891机械安全机械设计的卫生要求
GB25285.1爆炸性环境爆炸预防和防护第1部分:基本原则和方法
GB25286爆炸性环境用非电气设备
GB31571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略)

3术语和定义
3.1
灌装容器filling vessel
用来存放内装物(液态物料)的贮存器,单位为桶。
注:“桶”指灌装容器,如钢桶、塑料桶、钢塑复合桶等,简称为“桶”(以下同)。
3.2
净含量net quantity
除去灌装容器皮重后内装物的实际质量。
3.3
净含量偏差net quantity deviation
净含量与标称值之差。
3.4
称量范围weighing range
机器人定量灌装时最小标称值与最大标称值之间的范围。

(略)

4分类和型号
4.1分类
4.1.1按灌装物料温度特性分
a)常温灌装
b)保温灌装;
c)伴热保温灌装。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J04/T367-2018
备案号:J14355-2018
波纹钢综合管廊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rrugated steel utility tunnel
2018-08-21发布    2018-10-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367-2018,技术规程,波纹钢,综合管廊,DBJ04/T 367-2018 波纹钢综合管廊技术规程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发布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波纹钢综合管廊技术规程》的通知
晋建标字〔2018]235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委),各有关单位:
现批准《波纹钢综合管廊技术规程》为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J04/T367一2018,自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由太原理工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8年8月21日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7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字〔2017〕112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参考有关国内外标准,大量
试验,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11章,8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材料、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基坑工程、管线设计、附属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管理与维护。
本规程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由太原理工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太原理工
大学(地址: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迎泽西大街79号:邮编:030024:E -mail:sxcjhb@163.com)
本规程主编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衡水益通管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太原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太原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监督站
太原市市政池渠设施管理处
太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

(略)

目次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5
3基本规定8
4材料9
4.1主要材料9
4.2配套材料11
5总体设计14
5.1一般规定14
5.2空间设计14
5.3断面设计15
5.4节点设计18
5.5连接构造19
6结构设计21
6.1一般规定21
6.2内力计算方法22
6.3结构上的荷载与作用22
6.4钢构件及连接设计25
6.5地基基础设计30
6.6构造要求32
6.7管廊钢结构防火要求34
7基坑工程35

7.1一般规定35
7.2设计计算37
7.3开挖监测41
8管线设计43
8.1一般规定43
8.2给水、再生水管道43
8.3排水管道44
8.4热力管道44
8.5天然气管道45
8.6电力电缆46
8.7通信线缆46
9附属工程设计47
9.1消防系统47
9.2通风系统48
9.3供电系统49
9.4照明系统51
9.5监控与报警系统52
9.6排水系统56
9.7标识系统56
10施工及验收58
10.1一般规定58
10.2基础工程59
10.3主体工程及连接工程60
10.4防水及密封工程62
10.5防腐工程62
10.6竣工验收63

(略)

内容摘要:

1总则
1.0.1为规范被纹钢综合管廊这项新型管廊技术,保证波纹钢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便于施工和维护,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市政公用管线采用波纹钢综合管廊敷设方式的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维护管理。
1.0.3波纹钢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应遵循“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发挥综合管廊的综合效益。
1.0.4波纹钢综合管廊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维护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   波纹钢综合管廊  corrugated steel utility tunnel
用波纹钢管或板片拼装成的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
2.1.2  千线综合管廊  trunk utility tunnel
用于容纳城镇主干工程管线,采用独立分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
2.1.3  支线综合管廊  branch utility tunnel
用于容纳城镇配给工程管线,采用单舱或双舱方式建设的综合管廊。
2.1.4  缆线管廊  cable tunnel
采用浅埋沟道方式建设,用于容纳电力电缆和通信线缆的波纹钢管廊,波纹钢管断面净空不能满足人员正常通行要求。
2.1.5  城镇工程管线  urban engineering pipeline
城镇范围内为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市政公用管线,不包含工业管线。
2.1.6  通信线缆  communication cable
用于传输信息数据电信号或光信号的各种导线的总称,包括通信光缆、通信电缆以及智能弱电系统的信号传输线缆。
2.1.7  舱室  compartment
由结构本体或防火墙分隔的用于敷设管线的封闭空间。
2.1.8  闭口截面波纹钢管廊  corrugated steel utility tunnel withclosed section
断面形式为封闭的圆形、椭圆形、管拱形等。
2.1.9  开口截面波纹钢管廊  corrugated steel utility tunnel withopen section
断面不是封闭的结构物,一般为拱式结构,拱脚处要与基础连

接,如半拱形、高孤拱等。
2.1.10  螺旋波纹钢管  helical corrugated steel pipe
钢板或钢带经加工制成的螺旋形波纹管。
2.1.11  环形波纹钢管  annular corrugated steel pipe
钢板或钢带经加工制成的环形波纹管。
2.1.12  波纹钢板件  corrugated steel plate&ection
波纹钢板经环向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曲面的波纹板件。
2.1.13  波纹钢板件长度  length of corrugated steel plate section
曲面波纹板件的弧长。
2.1.14  波纹钢板件宽度  width of corrugated steel plate section
曲面波纹板件的投影宽度。
2.1.15  波距  wave pitch
波纹钢管(板)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
2.1.16  波高  wave depth
波纹钢管(板)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垂直高度。
2.1.17  壁厚  plate thickness
波纹钢管(板)的厚度(不含镀锌层)。
2.1.18  圆管内径  inner diameter
从波纹钢圆管内量测的波谷之间的内圆直径。
2.1.19  孔径  pan
波纹钢管(板)管廊安装成形后水平方向对应波谷之间的最大距离。
2.1.20  覆盖土层  soil cover
从波纹钢管廊结构顶点(波峰)到路面结构层底面处的回填材料。
2.1.21  最小覆土厚度  minimum depth of soil cover
能够保证波纹钢管廊稳定性和发挥土一结相互作用的覆盖土层厚度的最小值。
2.1.22  结构性回填  engineered backfill
结构性回填是指在规定范围、采用规定回填材料、按要求的回(略)

3基本规定
3.0.1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市政工程管线可纳人波纹钢综合管廊。
3.0.2波纹钢综合管廊工程建设应以综合管廊工程规划为依据,统一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维护,并应满足管线的使用和运营维护要求。
3.0.3波纹钢综合管廊工程应结合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新(扩、改)建,在城镇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规划建设。
3.0.4波纹纲综合管廊规划与建设应与地下空间、环境景观等城镇基础设施衔接协调,在城镇旧城区建设时宜结合地下空间开发、旧城改造,道路改造、地下主要管线改造等项目同步进行。
3.0.5波纹钢综合管廊工程设计应包括总体工艺设计、结构设计、附属设施设计等,纳人综合管廊的管线应进行专项管线设计,并应符合综合管廊总体工艺设计的规定及国家现行相应管线设计标准的规定。
3.0.6波纹钢综合管廊应同步建设消防、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通风、排水、标识等设施。
3.0.7波纹钢综合管廊宜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运用BIM技术。
3.0.8波纹钢综合管廊属于重要管线,临近建筑施工时,与综合管廊的净距应不小于纲制管廊跨度与开挖深度之和。

4材料
4.1主要材料
4.1.1主体结构所用钢板采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耐大气腐蚀热连轧钢等,钢板厚度应符合《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3274的规定,其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的规定,抗拉强度不小于350MPa。钢板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709的规定,所用型钢应符合《热轧型钢》GB/T706的规定。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6051-2021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T-402-2021
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供电设备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 metro Power supply equipment
2021-09-15  发布
2021-12-01   实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

DBJ50/T 402-2021,供电设备,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J50/T-402-2021 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供电设备.pdf(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渝建〔2010)265号)文件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总结了重庆市地铁1、4、5、6、10号线、环线和正在建设的地铁工程实践经验,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供电设备分标准的主要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5.工程施工质量验收;6.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7.126 kV GIS成套组合电器安装;8.110kV电缆及光缆敷设:9.110kV架空线路工程:10.基础、网栅及接地安装:11.主变压器系统设备安装;12.35kV动态无功补偿成套装置(SVG)安装:13.40.5kV气体绝缘开关柜安装:14.牵引供电直流系统设备安装:15.干式变压器安装;16.0.4kV开关柜安装:17.交、直流电源设备安装:18.35kV及以下电缆和光缆敷设:19.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及调试:20.控制中心/复示系统(含监控子站)设备安装及调试:21.供电作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设备安装及调试:22.变电所带电运行等。
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对标准的技术解释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请注意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对于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建议请寄交至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重庆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210号大竹林综合基地,邮编:400042,传真:02368808355,电子邮箱:cscwgdy@sina,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周尚明 夏波 李贵明 何希和 胡维锋 曾清全 钟辉 魏小林 李朝东 周宏宇 李旭东 张少辉 张鹏 余欢 王伟
主要审查人:向中富 陈建君 沈治宇 赵建兴 刘正梁 熊伟 王云 徐世禄 周玉辉 王家杰 冯涛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加强重庆市地铁供电设备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供电设备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障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地铁供电设备工程新建、改建、扩建施工质量验收。
1.0.3供电设备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重庆市地方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主变电所main substation
主变电所将城市电网的高压(110kV)电能降压后以35kV或10kV的电压等级分别供给牵引变电所或降压变电所。主要包括:主变压器、110 kV GIS、35kV开关柜、站用变压器、交直流屏、二次设备(主变保护、线路保护等)。
2.0.2牵引变电所traction substation
电力牵引的专用变电所。牵引变电所把区域电力系统送来的电能,根据电力牵引对电流和电压的不同要求,转变为适用于电力牵引的电能,为电客车供电。
2.0.3降压变电所step down substation
轨道交通专用降压变电所,把电力系统送来的电能,根据轨道交通车站及附属设施对电流和电压的不同要求,进行降压转换,满足其供电需求。
2.0.4主变压器main transformer
主变压器是轨道交通主变电所的重要设备,将高压(110kV)电能降压后以35kV的电压等级分别供给牵引变电所或降压变电所。主变压器一般为油浸式变压器,即铁芯和线圈浸在绝缘液体中的变压器。
2.0.5干式变压器dry-type transformers
指铁芯和绕组不浸在绝缘液体中的变压器。
2.0.6封闭式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
由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母线、连接件和出线终端等组成,这些设备或部件全部封闭在金属接地的外壳中,在其内部充有一定压力的SF。绝缘气体。

2.0.7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tatic gar generator(SVG)
以电源侧110kV线路功率因数作为控制目标,以35kV进线电流和35kV母线电压作为采样点,动态跟踪电网电能质量变化,并根据变化情况动态调节无功输出,实现变电所在任意负荷下的高功率因数运行。
2.0.8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absorbing device of regenera-ted brake energy
设置在牵引变电所内,可根据轨道交通列车运行状况,吸收列车在制动时馈向牵引网多余的能量,维持牵引网电压的稳定。
2.0.9低压成套开关设备low-voltage switchgear panel
一个或多个低压开关设备和与之相关的控制、测量、信号、保护等设备,通过内部的电气和机械连接,完整的组合在一起的成套电气设备。
2.0.10蓄电池storage battery
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必要时又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释放出去的装置。
2.0.11电缆桥支架 cable bridge bracket
用于支撑和固定电缆的装置,它由立柱、立柱底座、托臂等组成。
2.0.12互感器instrument transformer
又称为仪用变压器,是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统称。能将高电压或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标准低电压或标准小电流,用于量测或保护系统。同时互感器还能将二次设备与一次高压设备实行电气隔离,保证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2.0.13避雷器arrester
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时间,
也限制续流赋值的一种电器。
2.0.14网栅safety isolated mesh
是一种接地的金属网栏,用于变压器等设备的安全隔离,是保障人身安全的一种安全防护屏障。
2.0.15二次回路secondary circuit
由二次设备互相连接,构成对一次设备进行监测、控制、调节和保护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回路。包括测量回路、继电保护回路、开关控制及信号回路、操作电源回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电气闭锁回路等全部低压回路。
2.0.l6电力监控系统power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system(PSCADA)
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供电系统进行监视和控制的系统总称,能够实现全所远程监控、数据采集与传输,具有当地和远程通信功能的系统。
2.0.l7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power substation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设置在各变电所内,由保护测控装置、自动装置单元、监控单元、通信网络及通信管理单元等组成的满足供电系统控制、保护、信号、测量、通信任务等功能及设备的总称。
2.0.18供电复示系统power supply redisplay system
配置相应的硬件及软件设施,便于维护管理者对轨道交通工程供电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视,收集相关数据、信息,为系统的维护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3基本规定
3.0.1供电设备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可按本标准《通则》分标准附录A的要求进行检查记录。
3.0.2供电设备工程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1工程采用的主要设备、材料、构配件等运到工地应进行到货和开箱检查,并做好记录。确认外包装完好;:装箱单、合格证及说明书等齐全;清点数量,确认规格、型号与设计一致;外观检查无缺陷;各类附件、备品备件完好。凡涉及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施工单位应进行检验,监理单位应按照规定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检测。新材料、新设备、器材及进口设备和器材的进场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需提供安装、使用、维修、试验及合同规定的有关文件、检测报告等。
2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检查,并形成记录。
3工序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上道工序应满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条件和技术要求。相关专业工序之间的交接检验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0.3供电设备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
1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本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
2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要求;
3参加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应具备规定的资格。各种检查记录表签证人员应报建设单位确认、备案;
4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均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单位全检,监理单位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执行;
5隐蔽工程应由施工单位在隐蔽前48h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
6涉及设备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试验和现场检验项目,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见证检测:
7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验收:
8对涉及设备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应进行抽样检测;
9单位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共同确认。
3.0.4电气设备上计量仪表应检定合格,当投入试运行时,应在有效期内。
3.0.5新建地铁交通线路投运前,应对牵引供电进行供电臂近、远端接地短路系列功能试验,试验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参加。
3.0.6凡返修处理后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功能要求的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不得验收。

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
4.0.1供电设备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进行验收。
4.0.2供电设备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项目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检验批: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验收需要划分;
2分项工程:分项工程按构成分部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或按不同安装形式、安装部位、不同功能和独立的电气设备进行划分;
3分部工程:按构成单位工程(或子单位工程)功能相对独立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划分:
4子单位工程:按较大规模的单位工程中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部分划分;
5单位工程:按一个完整工程或一个相当规模的施工范围划分,并按下列原则确定:
1)在一个调度所控制范围内的供电系统:
2)在一个验收范围内一定数量的变电所。
4.0.3供电设备工程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及检验项目应符合表4.0.3-1和表4.0.3-2的规定。

(表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50/T-402-2021 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供电设备.pdf(附条文说明)已关闭评论

为了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科学合理利用地下空间,保障城市地下管线的有序建设和安全运行,依据《陕西省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2012年1月4日西安市人民政府令第95号发布的《西安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西安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 (2022 年 6 月 24 日西安市人民政府令第 149 号公布 自 2022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市政,管线,西安,西安市,西安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2022版).pdf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科学合理利用地下空 间,保障城市地下管线的有序建设和安全运行,依据《陕西省城 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 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维护 及地理信息的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建设于城市地下的 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照明、通信、广播电视、交通 信号、公共安全视频等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

第四条 地下管线管理实行统一规划、协调管理、保障安全、 信息共享和“谁审批、谁监管,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五条 市人民政府建立城市地下管线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研究解决本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有关重大事项。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03.100.40
CCS A 0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831-2022
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力评价要求
Requirements for the competence evaluation of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2022-10-12发布
2022-10-12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GB/T 41831,GB/T 41831-2022,专业人员,能力评价,项目管理,正式版 GB/T 41831-2022 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力评价要求.pdf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项目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4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薄之力(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人才
交流基金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厦门标普标准化服务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
中心、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好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标准科技集
团有限公司、青岛市李沧区发展和改革局、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国家
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
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迁安市点赞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
司、广东智通人才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赛扬标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泛城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
产品与工程标准化协会、青岛融源文旅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杨、吴峰、万金发、汤奕荣、孙虎、寇鑫、陈智勇、张宝忠、张伟、吴相科、俞彪、
贾宝山、胡柏松、金虹、陈轮、汪俊、薛梅、王林峰、沈小滨、杨俊、张智喨、金爱蝶、应磊、时军、宋虒韬、
王忠于、刘真、孙健、童俊、郑虹、叶盛林、张燕歌、周瑾、王平、王会娟、施擎、王贵美、黄月明、赖薪酃、
李雪梅、陈国敏、庄源、张守龙、徐建玺、宁鹏炜、侯林、苏琳、邓铭庭、李文文。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力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能力评价维度、能力划分的五个等级、每个能力等级所对应的核心能力要求、能力评价的方法、能力评价结果及应用。
本文件适用于企事业单位、机关、社团等各类组织(以下简称组织)和各行业对其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项目管理专业能力的分级评价,也可作为各省市区县开展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引进、培养、职称评定和任用等工作的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项目project
创造独特产品或提供独特服务的,有起止时间的努力过程。
[来源:GB/T23691一2009,2.1.1
3.2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为达到项目既定目标而进行的策划、组织、实施、监测和控制的协调活动。
[来源:GB/T23691一2009,2.1.4]
3.3
项目群组program
为实现共同目标而需协调管理的一组相关项目。
[来源:GB/T23691一2009,2.1.3]

3.4
项目组合portfolio
为实现战略目标,便于进行有效管理而组合在一起的项目(3.1)、项目群组(3.3)和其他工作。项目组合中的项目(3.1)、项目群组(3.3)和其他工作不一定彼此依赖或有直接关系。
[来源:GB/T23691一2009,2.1.15]
3.5
专业人员professionals
在组织中,全职或兼职从事某个专业领域的工作或者以此专业领域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人员。
注:包括从事为此专业领城提供咨询,培调等轴导和服务工作的人员。

4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力评价维度
4.1概述
项目管理专业人员在扣任不同类型的职务和职责时,应满足与项目简理相关的知识、能力素质和经验三个不同维度的要求。依据这三个维度的要求,各类行业和组织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进一步细化和补充。
4.2
知识要求
项目管理有业人员应变业领城知纵以及不定组织环肇中应具备的其他知识。项目管理知识领域的分类和内容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
4.3能力素质要求
在本文件中的能力素质要求分三类,分别是对环境能力、个能类能力和技术能力的要求
a)环境能力:可用于支持个人与环境交互的方法、工具和技术,以及引领个人组织和社会发起或支特项目、项目群组和项目组合的理论依据。
b)个人能力成功参与或领导一个项目,项目群组或项目组合所需的与人相关和人际关系相关的能力。
c)技术能力:使项目、项目群组或项目组合成功而使用的具体的方法工具和技术。
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为素质指标的分类和定义见附录B。

内容索引: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力评价维度2
4.1概述…2
42知识要求…2
4.3能力素质要求2
4.4经验要求………2
5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力分级定位及核心能力要求…2
5.1概述…2
5.2第一级项目管理专业辅助人员3
5.3第二级初级项目管理专业人员4
5.4第三级中级项目管理专业人员5
5.5第四级高级项目管理专业人员6
5.6第五级专家级项目管理专业人员7
6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力评价……8
61概述…8
6.2能力评价方法9
6.3能力评价结果及应用…10
附录A(规范性)项目管理知识领域的分类和内容…11
附录B(资料性)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能力素质指标的分类和定义…13
参考文献…21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建筑工程渗漏治理技术标准

DBJ04/T 431-2022,建筑工程,技术标准,渗漏治理,DBJ04/T 431-2022 建筑工程渗漏治理技术标准

内容摘抄:

前 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9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字〔2019〕109 号)要求,标准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屋面渗漏治理;5.外墙渗漏治理;6.室内渗漏治理;7.地下渗漏治理。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山西省防水保温行业协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山西省防水保温行业协会(地址∶太原市长兴南街8号阳光城环球金融中心A座2314室,减缩∶030021,邮箱∶SXFSBWXH@163.com )。
本 标 准 主编 单位∶山西省防水保温行业协会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四方恒泰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太原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王芳芳 许宁 刘宏立 王荣香 赵譞  赵根生 曹家豪 王福明 高彩连 赵智勇 卫锦朝 郑晓红 宋乐明 任伟伟 栗智文 李泽晋 秦奇峰 李晓利 丁保俊 赵燕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霍瑞琴 杜红秀 赵润利 杜艳哲 梁福中 郭文华 宋绍常 韩君 张慧爱

1 总 则
1.0.1 为规范山西省建筑工程渗漏治理,做到质量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根据山西省气候和环境特征,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既有建筑的屋面、外墙、室内、地下工程渗漏治理。
1.0.3 建筑工程渗漏治理应遵循因地制宜、堵排结合、合理选材、综合治理的原则。
1.0.4 建筑工程渗漏治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渗漏治理 seepage repairs

对已发生渗漏部位进行修复或翻修等防渗封堵的工作。

2.0.2 查勘 survey

采用实地调查、观察和仪器检测的形式,确定建筑工程渗漏的程度,寻找渗漏原因和渗漏范围的工作。

2.0.3 翻修 renovation

对既有建筑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防水层及相关构造层,采取重新设计、施工等恢复防水功能的工作。

2.0.4 独立水容器 independence water container

指设置在建筑房屋内的混凝土泳池、水池。

2.0.5 相容性 compatibility

相邻两种材料之间互不产生有害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的性能。

2.0.6 附加层 additional layer

在易渗漏及易破损部位设置的卷材或涂膜加强层。

2.0.7 排水系统 drainage system

能使雨水、地下水等按照设定方式排出的系统。

3 基本规定
3.1 现场查勘
3.1.1 建筑工程渗漏治理应收集下列资料∶
1 原设计、施工资料,包括防水设计等级、防排水系统及防水材料性能指标;
2 历次渗漏治理情况;
3 工程所在位置及周围环境的情况;

4 渗漏变化规律;
5 结构稳定情况及监测资料。

3.1.2 现场查勘宜包括下列内容
1 工程所在位置周围环境,使用条件、气候变化对工程的影响
2 渗漏发生的部位、现状及影响范围;

3 渗漏水源及变化规律;
4 渗漏部位防水层质量现状及破坏程度,细部防水构造现状;

5 渗漏原因、影响范围,结构安全和其他功能的损害程度;

6 现场作业条件。
3.1.3 现场查勘宜采用走访、观察、仪器检测等方法进行必要的检查,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M1 对屋面、外墙的渗漏部位,宜在雨天进行反复观察,划出标记、做好记录
2 对屋面卷材、涂膜防水层,宜直接观察其裂缝、翘边、龟裂、剥落、腐烂、积水及细部节点部位损坏等现状,并宜在雨后观察或蓄水检查防水层大面及细部节点渗漏现象;
3 对屋面瓦件宜直接观察其裂纹、风化、接缝及细部节点部位现状,并宜在雨后观察瓦件及细部节点部位渗漏现象;
(略)

4 屋面渗漏治理
4.1 一般规定
4.1.1 本章适用于卷材屋面、涂膜屋面、瓦屋面、种植屋面、金属板屋面的渗漏治理。
4.1.2 屋面渗漏宜从迎水面进行治理。
4.1.3 屋面渗漏治理过程中,不得随意增加屋面荷载或改变原屋面的使用功能。

(略)

内容目录:

目 录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3
3.1 现场查勘3

3.2 方案设计4

3.3 材料5

3.4 施工6

3.5 质量验收8

4 屋面渗漏治理9
4.1 一般规定9

4.2 查勘内容9

4.3 材料选用10

4.4 治理方案12

4.5 施工要点22

4.6 质量检查27

5 外墙渗漏治理31
5.1 一般规定31

5.2 查勘内容31

5.3 材料选用31

5.4治理方案32

5.5施工要点37

5.6质量检查39

6室内渗漏治理41
6.1一般规定41

6.2查勘内容41

6.3材料选用42

6.4治理方案42

6.5施工要点44

6.6质量检查46

7地下渗漏治理48
7.1一般规定.中48

7.2查勒内容.48

7.3材料选用父48

7.4治理方案50

7.5施丁要点63
7.6质量检查67

附录A渗漏治理材料标准69

附录B:蓄水和淋水试验71

本标准用词说明73

引用标准名录74

条文说明75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备案号:J16564-2022
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DBJ
DBJ33/T1287-2022
海绵城市建设区域评估标准
Standards for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area evolution
2022-09-30  发布
2023-01-01  施行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3/3 T 1287-2022,建设区域,海绵城市,评估标准,DBJ33/T 1287-2022 海绵城市建设区域评估标准.pdf(附条文说明)

前言
根据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21年度浙江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及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浙建设函〔2021]286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国内外先进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5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评估内容、评估方法等。
本标准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28号,邮编:310030,邮箱:1499035643@q9.com),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及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中心
参编单位: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长三角(嘉兴)城乡建设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温州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工业大学
主要起草人:赵萍 王永 李国君 王思尧 程江 冯一军 姚吉 冯国光 解明利 梁振凯 谢明化 陈前虎 刘宏远 陈乙文 郝新宇 黄屹 李孝安 罗昊进  王贤萍 陈鹏 童昀 梁勇 康利民 司艺方 王浪 郑明星 唐志儒 王建国 于俊赞 汤清泉 胡红 汤泽和 沈炜彬 傅涵杰 刘付锟 陈珂莉
主要审查人:任希岩 宫永伟 游劲秋 许峥 铁志收 周永潮 许继良 毛立波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规范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效果的评估,系统化全域推进浙江省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效果的评估。
1.0.3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效果的评估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浙江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海绵城市sponge city
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统筹协调水量与水质、生态与安全、绿色与灰色、景观与功能、岸上与岸下、地上与地下等关系,有效控制城市降雨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达到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的多重目标。
2.0.2区域效果region effect
以排水分区、城市建成区等区域为单位评估得出的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2.0.3城市建成区urban developed area
城市开发边界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2.0.4海绵城市建设达标区域sponge city built-up region
经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效果的评估,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城市建成区,一般由若干排水分区组成。
2.0.5排水分区catchment
以地形地貌或排水管渠界定的地面径流雨水的集水或汇水范围。
2.0.6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

通过自然与人工强化的渗透、滞蓄、净化等方式控制城市建设下垫面的降雨径流,得到控制的年均降雨量与年均降雨总量的比值。
2.0.7年径流污染总量削减率annual runoff pollution reduction ratios
项目进行低影响开发建设后,相比不进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所产生的地表面源径流污染物的削减比例,通常以悬浮物SS、化学需氧量COD、氨氨NH3-N、总磷TP等指标计。
2.0.8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
强调城镇开发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其核心是基于源头控制和降低冲击负荷的理念,构建与自然相适应的排水系统,合理利用空间和采取相应措施削减暴雨径流产生的峰值和总量,延缓峰值流量出现时间,减少城镇面源污染。
2.0.9内涝防治达标率flooding-controlled arearatio
达到内涝防治标准的面积与评估区域面积的比例。
2.0.10内涝积水区段消除比例ponding points elimination ratio
在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对应的暴雨情况下,海绵城市建设前存在的内涝积水区段,在海绵城市建设后消除的比例。
2.0.11可透水地面pervious surface
自然或者人工形成的透水性下垫面,包括绿地、透水铺装、砂石地面、水域等。
2.0.12生态性岸线ecological shoreline
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而保留的自然岸线或经过生态修复后具备自然特征的岸线。
2.0.13城市热岛效应urban heat island(UHⅢ)effect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建成区的气温高于郊区气温,形成类似高温孤岛的现象。
2.0.14绿色设施greeninfrastructure
采用自然或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控制城市降雨径流的设施。
2.0.15灰色设施grayinfrastructure
传统的工程化排水设施。
2.0.16黑臭水体black-odorous water
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
2.0.17城市水体urban waterbody
城市规划区内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等自然或人工水体。

3基本规定
3.0.1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效果的评估应遵循对象选取合理、数据采集详实、方法选用科学和验收评估客观的原则。
3.0.2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效果的评估应以城市建成区为主要对象,对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源头减排项目、过程控制和末端治理项目、排水分区及城市建成区整体的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进行评估。
3.0.3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效果的评估结果应为按排水分区为单元进行统计,达到本标准要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比例。
3.0.4海绵城市建设达标区域,应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流域区域,且宜在城市建成区内集中连片划定。

4指标体系
4.0.1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效果的评估指标应包括核心指标、非核心指标和区域指标。
4.0.2海绵城市建设区域效果的评估指标体系构成应符合表4.0.2的要求。

(表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5
4指标体系6
5评估方法7
5.1核心指标7
5.2非核心指标11
5.3区域指标15
附录A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模型参数16
附录B非低影响开发项目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本底值18
附录C年径流污染总量削减率模型参数24
本标准用词说明26
引用标准名录27
附:条文说明29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593.100
P65 CJ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CJ/T236一2022代替CJ/T236一2006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
Urban rail transit platform screen door system
2022-02-11发布
202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CJ/T 236-2022,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站台屏蔽门,CJ/T 236-2022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代替CJ/T236一2006《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以下简称2006版),与2006版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站台屏蔽门术语(见3.1,2006版的3.1);
——增加了滑动门术语(见3.2):
——修改了应急门术语(见3.3,2006版的3.2):
——增加了固定门术语(见3.4);
——修改了司机门术语(见3.6,2006版的3.4):
——修改了锁紧机构术语(见3.9,2006版的3.7):
——增加了推杆锁术语(见3.15):
——修改了第4章,增加了“4.1分类”和“4.2缩略语”(见第4章,2006版的第4章);
——修改了第5章“要求”,分为第5章“一般要求”和第6章“要求”(见第5章、第6章,2006版的第5章);
——增加了“全自动运行下对屏蔽门的要求”(见5.6.20):
——增加了“检验规则”(见第8章);
——增加了“标牌、标识与随机文件”(见第9章):
——增加了“保养与维护”(见第11章):
——删除了“附录A(资料性附录)符号与缩略语”(见2006版的附录A);
——增加了“线性荷载测试装置示意图”(见附录图A.2);
——增加了“关门力检测示意图”(见附录图A.5)。
本文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方大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熊海刚、刘晓东、崔兴民、刘升华、杨安虎、陈三强、赵立新、卢昌仪、
袁宏丽、秦岭、王欣、莫骏、赵显志、吕海波、熊东平、赖步一、周俊、李贤妮、负虎、陶牧、王晓闯、
许勇、李勃、张世勇、王珩、欧阳科华、陈卓、肖绪刚、罗威。
本文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CJ/T236-2006。

内容摘抄: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缩略语,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牌、标识与随机文件,包装、运输和储存,保养与维护。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设计、制造、检测、验收、保养与维护。其他轨道交通方式安装的屏蔽门系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700碳素结构钢
GB/T1220不锈钢棒
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略)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站台屏蔽门platform screen door
设置在站台边缘,将乘客候车区与轨行区相互隔离,并与列车客室门相对应、可多级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简称屏蔽门。
3.2
滑动门sliding door
屏蔽门区域内与列车客室门位置、数量相对应,可开启或关闭的门。
[来源:GB/T50833一2012,8.9.5,有修改]
3.3
应急门emergency escape door
当列车客室门与滑动门不能对齐时,供疏散的门。
[来源:GB/T50833一2012,8.9.6,有修改]

(略)

4分类和缩略语
4.1分类
屏蔽门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全高封闭式屏蔽门、全高非封闭式屏蔽门和半高屏蔽门。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分类和缩略语3
5一般要求4
6要求7
7试验方法9
8检验规则10
9标牌、标识与随机文件11
10包装、运输和储存11
11保养与维护12
附录A(规范性)试验方法13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DB
DBJ04/T363-2018
备案号:J14311-2018
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spraying
rubber-asphalt waterproofing paint
2018-07-09发布   2018-09-01实施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

DBJ04/T 363-2018,喷涂橡胶沥青,应用技术标准,防水涂料,DBJ04/T 363-2018 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应用技术标准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发布《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应用技术标准》的通知
晋建标字[2018〕194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建委),各有关单位:
现批准《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应用技术标准》为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J04/T363一2018,自2018年9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由山西大禹防水堵漏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8年7月9日

前言
根据《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7年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晋建标字〔2017〕112号)文件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参考了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同时借鉴和吸收国内外近年来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施工技术的实际工程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料:5设计:6施工;7质量验收和两个附录。

本标准由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西省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站负责日常管理,山西大禹防水堵漏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遇到问题,请将意见和
资料寄送至山西大禹防水堵漏工程有限公司(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府东街山右巷,邮政编码:030001,邮箱:yujunliu2003@hotmail.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山西大禹防水堵漏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山东北方创信防水技术有限公司
禹王防水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新合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世纪洪雨(德州)科技有限公司
山纳合成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卓越金控高科技有限公司(略)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材料7
5设计6
5.1一般规定6
5.2屋面工程6
5.3地下工程11
5.4室内防水工程14
5.5其他防水工程…16
6施工17
6.1一般规定17
6.2施工准备17
6.3喷涂施工18
6.4涂层修补20
7质量验收21
7.1一般规定21
7.2主控项目21
7.3一般项目21
附录A  试验方法23
附录B  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复验项目及现场抽样要求30
本标准用词说明31
引用标准名录32
条文说明33

内容摘要:

1总则
1.0.1为保证建筑防水工程质量要求,响应国家环保节能政策,规范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防水设计、施工与质量验收,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行政区域内新建及既有工业和民用建筑屋面、地下、室内防水等工程。
1.0.3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防水设计、施工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并应符合国家劳动保护与安全技术要求。
1.0.4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spraying rubber -asphalt water-proofing paint
是由乳化沥青与氯丁胶乳、丁苯胶乳等共混形成的水性高分子聚合物(A组分),再与促凝剂(B组分)混合、反应后生成的一种性能优异的防水、防渗、防腐、防护涂料。合成高分子聚合物A
组分与促凝剂B组分组成的喷涂防水涂料,经现场专用喷涂设备将A、B组分在空中混合破乳凝胶,涂膜实干后形成具有不透水功能的高弹性涂层。
2.0.2  涂刷型涂层修补材料  repair materials for brushed coating
采用手工刷涂方式,涂料成膜后性能与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相同,用于修补喷涂橡胶涂层质量缺陷以及节点处理等小面积施工。
2.0.3  附加层  additional coating
为了增强防水层的薄弱部位而增加的一层防水材料,附加层的材料宜采用涂刷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并夹铺胎体增强材料。
3基本规定
3.0.1采用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作为防水层时,工程的防水等级与设防要求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34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并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防水设防等级、使用功能要求等,选择适宜的喷涂涂层厚度。
3.0.2穿出地下室顶板,屋面、地下室外墙的管道、设施和预埋件等,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安装牢固。节点处理宜采用涂刷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防水附加层宜采用涂刷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并夹铺胎体增强材料。
3.0.3复合使用时,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相邻的防水层或保温层之间应具有相容性。
3.0.4基层应充分养护,并做到表面坚固、平整、干净,无起皮、起砂等现象,基层不得有明水。
3.0.5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护服、防滑鞋及防护眼镜;
2 坡面施工时,屋面周边和预留孔洞应设置安全防护栏和安全网或其他防止坠落措施;
3 施工环境温度宜为5℃~35℃,不宜在低于-10℃及高于35℃或烈日曝晒下施工:
4 雨天、雪天不得施工,四级风以上时不宜施工。
3.0.6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对防水层进行及时保护,后续工程需要在已完工的防水作业面上凿眼、打洞,应进行局部修补。
3.0.7防水附加层的厚度应遵循国家标准的规定,如采用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时,厚度不小于1.2mm。
4材料
4.0.1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主要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0.1-1的规定:其环保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0.1-2的规定。
表4.0,1-1喷涂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物理性能

(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建筑消防,建筑消防设施运行,建筑消防设施运行与维护管理,李冬梅,维护管理,高清PDF 《建筑消防设施运行与维护管理》李冬梅

本书介绍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周定自动灭火设施、防排烟系统等常见建筑消防设施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消防设施各系统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内容和工作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闸述,并总结分析了可能影响各系统正常运行的常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
本书可以作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教材,供从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学习使用,也可以为设有建筑消防设施的单位及广大从事消防的工作人员参考。

本书共分七章,主要介绍了消防供配电系统、消防控制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及其他建筑消防设施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并详细阐述了各个系统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要点和操作方法,分析了可能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常见问题和处置措施。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单位及个人使用,从中可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掌握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操作的基本要求和维护管理的工作重点、及时快速处置系统常见故障。同时,本书也可作为设有建筑消防设施的单位及广大消防工作者的参考书。

内容索引:

第1章概论…(1)
1.1建筑消防设施运行与维护管理的重要性………(1)
1,2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及法律责任………(1)
1.3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内容及要求…(2)
1.4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现状及对策(4)
第2章消防控制室维护管理……………(9)
2.1消防控制室设计要求…………(9)
2.2消防控制室控制功能……(9)
2.3消防控制室的管理制度与接警程序…(10)
2.4消防控制室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置………………………(11)
第3章消防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13)
3.1消防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及设置要求………………………(13)
3.2消防供配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管理……………(16)
3.3消防供配电系统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置…………(17)
第4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运行与维护管理……………………(19)
4,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组成及设置要求……………………(19)
4,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基本设计形式…………………(26)
4.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管理…(28)
4.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置…………(31)
第5章固定灭火设施的运行与维护管理………(34)
5.1消火栓灭火系统…(34)
5.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43)
5.3气体灭火系统…(61)
5.4泡沫灭火系统…(73)
5,5干粉灭火系统…(84)

5.6消防水炮系统…(92)
第6章其他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管理(99)
6.1防火分隔设施…(99)
6.2机械防排烟设施(105)
6.3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110)
6.4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和火灾警报装置(116)
6.5消防专用电话(118)
6.6消防电梯(119)
第7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设备…(122)
7.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设备(122)
7.2消火栓检测仪器………(125)
7.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测装置(126)
7.4气体灭火系统检测仪器(127)
7.5防排烟系统检测仪器……(128)
7.6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检测仪器(129)
附录……(130)
附表1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表…(130)
附表2建筑消防设施巡查记录表(131)

附表3建筑消防设施故障维修记录表……………(136)
附表4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记录表(137)
附表5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计划表…(143)
附表6建筑消防设施维修保养记录表………………(144)
参考文献…………(145)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