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1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501--91
微波无人值守电源技术要求
1991-09-20发布199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501-91 微波无人值守电源技术要求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微波无人值守站(以下简称无人站)电源系统及设备选型、检查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无人站使用的电源。
也适用于移动通信无人值守基站和光缆通信无人值守中继站使 用的电源。
2引用标准 YD/T502通信专用柴油发电机组技术要求 GB10292通信用半导体整流设备 GB5320内燃机电站名词术语 3市电分类及供电 3.1无人站电源系统的一次电源应以市电供电为主,柴油发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供电为辅。
在无市 电可利用时,则系统的一次电源采用机组供电或其它能源(如太阳能、风能)供电。
3.2根据无人站所在地区的市电供电条件、线路引入方式及运行状态,将供电方式分为四类。
其划分条 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第一类供电方式应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引入两路供电线,不应有同时的检修停电。
两路 供电线应配置自动切换装置。
市电可用度应大于99.5%。
3.2.2第二类供电方式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a.由两个以上的独立电源构成稳定可靠的环形网上引入一路供电线; b.由一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或从稳定可靠的输电线路上引入一路供电线。
第二类供电方式的供电线路允许有计划检修停电,每次停电不超过12h。
市电可用度应大于97%。
3.2.3第三类供电方式由一个电源供电,引入一路供电线,供电不可靠,每次停电时间有时超过24h。
市电可用度应大于85%。
3.2.4第四类供电方式为下列情况之一者: 8.由一个电源引入的一路供电线,且经常昼夜停电,供电无保证; b.有季节性长时间停电; c.无市电可用。
3.3无人站一般不采用第一类供电方式。
3.4在市电电压波动范围超出十10%~一15%额定值时,宜采用调压或稳压设备进行电压调节。
3.5在第四类供电方式的地区,自然条件适宜时,用电负荷不大于800W的可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
负荷不大于2kW时可采用风力发电机组供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1-09-20批准1992-05-01实施
YD/T501-91
4无人站机组和蓄电池组的配置原则 4.1无人站应选用2级或3级自动化机组(自动化机组的分级见YD/T502)。
为保证直流供电不间断,应设置蓄电池组。
4.2机组的台数和蓄电池组的放电小时数,应根据市电供电方式的类别和维护条件予以配置: 4.2.1无人站在第三、四类供电方式时应配置2台自动化机组。
在第二类供电方式时可配置1台自动 化机组。
无人站的维护中心,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1~2台机动机组。
4.2.2蓄电池组放电小时数的确定 蓄电池组放电小时数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8.接到故障信号后的准备时间(不超过2h); b.从维护点到无人站的行程时间(按汽车正常行驶速度计算); c.故障排除时间(不超过6h); d.一般夜间不派技术人员检修(最长等待时间不超过12h); e.对具有延时启动机组要求的无人站,当市电中断后,延时开机时间应保证电池放出容量不超过 20%额定容量。
注:在特殊情况下,其容量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大。
5无人站供电系统的技术要求 5.1无人站供电系统的工作应稳定可靠。
供电系统引起通信中断的概率应不大于2×10-。
注:①无人站供电系统,系为直流不间断供电,所以不存在瞬断率。
②2×10-系指不可用度。
③每个无人站供电系统的故障率应不大于2×10-,这是按2500km,路段为50km,设50个站推算出来的。
若实际情况与本计算条件有出入时,可按具体情况进行计算。
5.2系统控制应具有自动、手动两种操作功能。
5.3在通常情况下,应采用铅酸蓄电池。
蓄电池组应采用全浮充工作制和在线充电方式。
5.4蓄电池应采用两组并联运行。
不应采用加、去尾电池的调压方式。
5.5供电系统应具有遥控和遥信性能 a.遥控性能:应有遥开机组、遥关机组、遥开整流器、遥关整流器; b.遥信性能:应有通信市电供电或中断、机组的工作或停机备用及故障、整流器工作或停机备用 及故障、直流输出电压过高和过低、熔断器熔断、降压器开路等。
注:①遥开设备应提供两线引入的动合触点,遥关设备应提供两线引入的动断触点。
②遥信信号应提供两线引入的动合触点。
回报信号应送出动合融点, ③触点容量为:直流、电压24V、电流不小于100mA。
5.6机组和整流器的容量配比应大于2:1。
6设备的技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