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UDC636.085.57 :661.832.35 GB8256-87 饲料级碘化钾 调整为:Ni49-198) Feed grade potassium iodlde 本标准适用于以碳酸氢钾与含碘原料反应生成的碘化钾.本品加在饲料中作为碘的补充剂. 分子式:KI 分子量:166.00(按1983年国际原子量) 1技术要求 1.1外观:本品为白色结晶. 1.2饲料级碘化钾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 指标名称 指标 碘化钾(KI)(以千基计) 99.0 磷化钾(以1计)(以干基计) 75.7 (As) 0.0002 重金属(以Pb计) 0.001. 领(Ba) 0.001 澄清度试验 澄清 水分 1.0 细度(通过W=800um试验筛) 95 2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水及仪器,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水, 及一般实验室仪器. 测定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601一77《化 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GB602一77《化学试剂杂质标准溶液制备方法》、GB603一77《化学试 剂制剂及制品制备方法》之规定制备. 2.1鉴别 2.1.1试剂和溶液 2.1.1.1淀粉(HGB3095一59):1%(m/V)溶液. 2.1.2鉴别方法 2.1.2.1碘离子试验:称取0.5g试样,称准至0.01g 置于50ml烧杯中,用5ml水溶解,加入1 ml淀粉(2.1.1.1)溶液,产生蓝紫色. 2.12.2钾离子试验: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紫色,但含少 国家标准局1987-10-14批准 1988-05-01实施 43 GB.8256-87 量钠盐时,须隔蓝色玻璃透视,方能辨认. 2.2碘化钾含量的测定 2.2.1原理 碘化钾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反应式表述如下: KIAgNO →KNO AgI 2.2.2试剂和溶液 2.2.2.1冰乙酸(GB676一78):116溶液; 2.2.2.2曙红钠(HGB3395一60):0.5%(m/V)乙醇溶液; 2.2.2.3硝酸银(GB670一77):C(AgNO )约为0.1mol/1的标准溶液. 2.2.3测定手续 称取0.25g预先在105℃烘至恒重的试样,称准至0.0002g 置于250ml锥形瓶中,用50ml水溶 解,加51冰乙酸(2.2.2.1)及3滴曙红钠(2.2.2.2),用硝酸银标准溶液(2.2.2.3)避光滴定至溶液呈 肉红色,即为终点. 2.2.4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碘化钾(KI)的百分含量按式(1)计算: CV×0.1660 -X100m16.60Xc (1) m 碘化钾评(以I计)的百分含量按式(2)计算: C.V×0.0127×100=1.27C.y..(2) 前 式中:C一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摩尔溶度,mol/; V-一滴定所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试样质量,8; 0.1660-—每毫摩尔碘化钾的克数; 0.0127--每毫摩尔磷的克数. 平行测定二结果之差不大于0.2%,以其算术平均值报告结果. 2.3砷含量测定 2.3.1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金属锌将砷化物还原为砷化氢,砷化氢在溴化汞试纸上形成砷斑,与标准砷斑比较. 2.3.2试剂和溶液 2.3.2.1盐酸(GB622一77); 2.3.2.2碘化钾(GB1272一77); 2.3.2.3氯化亚锡(GB638一78):40%(m/V)盐酸溶液; 2....
推荐内容/By 规范库
-
GB/T 28727-2025 气体分析 气体中微量硫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火焰光度气相色谱法.pdf
-
GB 7300.806-2025 饲料添加剂 第8部分:防腐剂、防霉剂和酸度调节剂 甲酸钙.pdf
-
GB 7300.805-2025 饲料添加剂 第8部分:防腐剂、防霉剂和酸度调节剂 乳酸.pdf
-
GB/T 8984-2025 气体分析 气体中微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火焰离子化气相色谱法.pdf
-
GB/T 6900-2025 铝硅系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pdf
-
GB/T 6540-2025 石油产品颜色的测定.pdf
-
GB/T 4699.8-2025 铬铁、硅铬合金、氮化铬铁和高氮铬铁 硅含量的测定 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氟硅酸钾滴定法和高氯酸脱水重量法.pdf
-
GB/T 46533-2025 地毯 总氟含量的测定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pdf
-
GB/T 46513-2025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低温性能测试方法.pdf
-
GB/T 46510-2025 玩具水基材料中游离甲醛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pdf
-
GB/T 46389-2025 肝素酶活力的测定.pdf
-
GB/T 46386.1-2025 塑料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