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标准Q/CR715-2019《无线闭塞中心设备技术规范》第1号修改单(Q/CR715-2019XG1-2024)
修改内容
一、第1章
原条款:
1范围
能力指标、RAMS要求、供电要求、电磁兼容和防雷要求以及工作环境要求等. 本标准规定了无线闭塞中心(以下简称RBC)设备的总体要求、技术要求、接口要求、处理
本标准适用于RBC设备的研制、生产、测试、工程设计、施工调试、运行试验、运用及维护等工作.
修改为: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CTCS-3级列控系统非自主化无线闭塞中心(以下简称RBC)设备的总体要求、技术要求、接口要求、处理能力指标、RAMS要求、供电要求、电磁兼容和防雷要求以及工作环境要求等.
本文件适用于RBC设备的研制、生产、测试、工程设计、施工调试、运行试验、运用及维护等工作.
二、 4.1.7
新增:
4.1.7CTCS-3级列控系统RBC设备之间应实现互联互通.
附件4
一、规范性引用文件
二、4.2.1
三、4.2.3a)
原条款:
修改为:
删除:GB/T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T13788冷轧带肋钢筋
增加:GB1499.2-202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28900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
原条款:4.2.1焊接网可采用热轧带肋钢筋或冷轧带肋钢筋生产.修改为:4.2.1焊接网可采用热轧带肋钢筋或冷轧钢筋生产.
4.2.3采用冷轧带肋钢筋时,宜采用CRB600H钢筋,性能符合下列规定:
4.2.3采用冷轧钢筋时,宜采用冷轧600级四面肋钢筋,性能符合下列规定:a)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应符合表0-1的规定.
第1号修改单
修改内容
表0-1 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序号 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2) 项 日 性能要求1 MPa抗拉强度(Rm)2 MPa ≥6003 R/R02 ≥1.054 断后伸长率(A) ≥15%5 最大力总伸长率(Ag) 弯曲部位表面不应产生裂纹 ≥5.0%6 D为弯曲压头直径,d为钢筋公称直径,α为弯曲角度. 弯曲试验(D=3d,α=180°)*
四、表1
原条款:
表1钢筋尺寸、质量及允许偏差
质量 横肋中点高 横肋 横肋 横肋间距 相对公称 直径 公称 横截 理论 允许 允许 处高 1/4 处高 3/4 顶宽 横肋 允许 肋面 积mm d 面积 mm² 质量 kg/m 偏差 mm 偏差 mm h4 hs4 mm b mm 偏差 不小6.0 28.3 0.222 0.33 mm 0.44 mm 1.2 5.0 0.0397.0 38.5 0.302 0.39 0.10 0.22 0.50 1.4 5.3 000'8 50.3 0.395 0.44 500- 0.25 0.57 1.6 5.7 0.0459.0 63.6 0.499 ±4% 0.50 0.28 0.64 1.8 6.1 ±15% 0.05210.0 78.5 0.617 0.55 ±0.10 0.31 0.71 2.0 6.5 0.05211.0 12.0 95.0 0.746 0.61 0.66 0.34 0.78 0.85 2.2 6.8 7.2 0.056 0.056113.1 0.888 0.37 2.4
注:横肋1/4处高、横肋3/4处高、横肋顶宽供孔型设计参考用.
修改为:
表1钢筋质量、尺寸及允许偏差
质量 横肋中点高 横肋间距 相对公称 公称 实际 质量 横肋 横肋 横肋 肋面 积直径 面积 横截 理论 质量 与理 论质 h2 偏差 允许 处高 1/4 处高 3/4 项宽 b 1 允许 不小 于mm d mm² kg/m 量的 u mm mm h14 k3/a mm mm mm 偏差允许 偏差6.0 28.3 0.222 0.33 0.20 0.44 1.2 5.07.0 38.5 0.302 ±4% 0.39 0.22 0.50 1.4 5.3 0008 50.3 0.395 0.44 0.10 0.25 0.57 1.6 5.7 0.04510.0 9.0 63.6 78.5 0.499 0.617 ±4% 0.50 0.55 -0.05 0.31 0.28 0.64 0.71 2.0 1.8 6.1 6.5 ±15% 90011.0 95.0 0.746 0.61 0.34 0.78 2.2 6.8 950°012.0 113.1 0.888 0.66 0.37 0.85 2.4 7.2 950°0注:横肋1/4处高、横肋3/4处高、横肋顶宽供孔型设计参考用.
五、4.2.3
增加4.2.3 d):
1)钢筋表面不应有裂纹、折叠、结疤、油污、机械损伤:2)钢筋表面准许有浮锈,但不应有锈皮及目视可见的麻坑锈蚀现象.
4.2.3d)钢筋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六、4.3.6
原条款:
4.3.6焊接网因取样产生的局部空缺应采用相同规格、材质的钢筋补齐,补齐部分宜采用绑扎方式与焊接网连接,采用热轧带肋钢筋时,搭接长度应符合TB10092的规定,采用冷轧带肋钢筋时,搭接长度应符合JGJ95的规定.
修改为:
4.3.6焊接网因取样产生的局部空缺应采用相同规格、材质的钢筋补齐,补齐部分宜采用绑扎方式与焊接网连接,采用热轧带肋钢筋时,搭接长度应符合TB10092的规定,采用冷轧钢 筋时,搭接长度应符合JIGJ95的规定.
七、4.4.3
原条款:
4.4.3焊接网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应符合GB/T1499.2或GB/T13788的规定.
4.4.3焊接网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应满足相应原材料规定值的要求.
八、4.4.5
原条款:
4.4.5焊接网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为±4.0%.
修改为:4.4.5焊接网实际质量与理论质量的允许偏差为±4.0%.
九、4.4.6
4.4.6焊接网钢筋横肋高不应低于相应原材料规定值的85%.
新增:
十、5.2
原条款:
5.2冷轧带肋钢筋性能应按GB/T13788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修改为:
5.2冷轧钢筋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试验应符合GB/T28900的规定:实际质量与理论质量的偏差测量方法应符合GB1499.2-2024中7.4.2的规定:钢筋尺寸采用通用量具进行测量,精 确到0.01mm:钢筋表面质量采用目视方法检验.冷轧钢筋应以同一牌号、同一外形、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交货状态不大于60t的钢筋为一批,每批随机切取1个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每批在不同卷(捆)中随机切取2个试样进行工艺性能试验,每批随机切取5个试样进行实际质量与理论质量的偏差测量,钢筋尺寸和表面质量应逐卷(捆)检验.
十一、5.7
原条款:
5.7焊接网重量偏差应按GB/T3336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与计算,计算焊接网理论重量时,钢的密度采用7.85×10²kg/m².
5.7焊接网质量偏差应按GB/T33365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与计算,计算焊接网理论质量时,钢的密度采用7.85×10²kg/m².
十二、5.8
5.8焊接网钢筋横肋高应采用相应原材料横肋高的测量方法进行检测.
十三、6.3.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