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测试指南茴香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stability-Fennel(FoeniculumvulgareMill.)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了发布
次
前言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4 符号.6测试方法 繁殖材料需满足的要求7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8性状表.9分组性状10技术间卷 附录A(规范性) 茴香性状附录B(规范性) 茴香性状的解释附录C(规范性) 茴香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技术问卷 1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7)归口.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单位: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国森生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绍偶、刘昆言、王晨宇、禹双双、刘琪龙、褚云霞、彭长城、李浪、危家文、涂各亮、赵洪、陈海荣、全宗军.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茴香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茴香(Foeniculumvlgare Mill.)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方法和结果判定的一般原则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茴香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和结果判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557.1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1955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群体测量groupmeasurement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测量,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3.2个体测量single measurement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测量,获得一组个体记录.
群体目测groupvisualobservation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目测,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4符号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用于统一品种描述所需要的重要性状除非受环境条件限制性状的表达状态无法测试,UPOV成员都应使用这些性状.
5繁殖材料需满足的要求
5.1繁殖材料以种子形式提供.5.2提交的种子数量不少于4000粒,5.3提交的种子应外观健康,活力高,无病虫侵害.种子的具体质量要求如下:常规种发芽率≥80%,净度≥98.0%,含水量≤13.0%;杂交种、不育系发芽率≥75%,净度≥98.0%,含水量≤13.0%.
NY/T 4528-2025
5.4提交的种子一般不进行任何影响品种性状正常表达的处理(如种子包衣处理).如果已处理,需提供处理的详细说明.
5.5提交的种子宜符合中国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
6测试方法
6.1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通常为2个独立的生长周期.
6.2测试地点
测试通常在同一个地点进行.如果某些性状在该地点不能正常表达,宜在其他符合条件的地点对其进行测试.
6.3田间试验
6.3.1试验设计
以育苗移栽方式种植,每小区不少于30株,株距50cm~60cm,行距50cm~60cm,设2个重复.必要时,近似品种与待测品种宜相邻种植.
6.3.2田间管理
按当地大田生产管理方式进行.
6.4性状观测
6.4.1观测方法
性状观测宜按照附录A中表A.1和表A.2规定的观测方法(MG、MS、VG)进行.部分性状观测方法宜符合附录B中B.1和B.2.
6.4.2现测数量
株取样数量为1个.群体观测性状(MG、VG)需观测整个小区或规定大小的混合样本. 除非另有说明,个体观测性状(MS)植株取样数量不少于20个,在观测植株的器官或部位时,每个植
6.5附加测试
必要时,宜按照表A.2中的性状或本文件未列出的性状进行附加测试.
7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
7.1总体原则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按照GB/T19557.1确定的原则进行.
7.2特异性的判定
待测品种需明显区别于已知品种.在测试中,当待测品种至少在一个性状上与最为近似的品种具有明显且可重现的差异时,判定待测品种具备特异性.
7.3一致性的判定
对于常规种、不育系,一致性判定时,采用2%的群体标准和至少95%的接受率;当样本大小为19株~41株时,最多允许2株异型株;当样本大小为42株~69株时,最多允许3株异型株.
对于杂交种,一致性判定时,品种的变异程度不能显著超过同类型品种.
7.4稳定性的判定
如果一个品种具备一致性,则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一般不对稳定性进行测试. 必要时,对于常规种、不育系宜种植该品种的下一代种子,对于杂交种宜种植另一批种子,与以前提供的种子相比,若性状表达无明显变化,则判定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8性状表
8.1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