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渔船隔热层喷涂发泡施工是一项易燃、易爆、有毒且不易掌握的作业.制定本标准操作规程是要将工序明确化、职责化、条理化,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渔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青岛渔轮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英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8095-1997
渔船隔热层发泡操作规程
Operatingrule of foam forinsulating layer on fishingvessel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渔船舱室隔热层的形成,喷涂发泡设备及用品,用料配制要求,喷涂发泡,隔热层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操作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渔船、冷藏船藏室隔热层的施工和验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033一86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1034-86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GB1035一70塑料耐热性(马丁)试验方法GB3399--82塑料导热系数试验方法护热平板法GB8333一87硬泡沫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垂直燃烧法
3隔热层的形成
隔热层是由催化剂、阻火剂、发泡剂、稳定剂等配成的A、B两组料,按1.1:1或1.2:1的比例混合喷涂发泡而成.
A组料:由多种原料配制而成,配制比例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B组料:异氰酸酯.
4喷涂发泡设备及用品
空气压缩设备,管路系统、料罐、加热器、变量输送泵、喷枪、胶管、温度计、压力表、照明设备、劳动保护用品.
5用料配制要求
5.1配料时应有两人操作,互相配合检查核实,作好记录.5.2A组料配制要严格按配制比例进行,每种原料称量要准确.顺序要正确,充分搅拌.当日配料当日用完,各种剩余原料要密封存放.5.3A、B两组料各自称量,分别装人洁净的料罐.
6喷涂发泡
6.1施工条件
6.1.1支架、管路、电缆安装完工,舱内外均无气割和焊接工程.
6. 1.2 船体、油水舱及管系水密试验结束.
6.1.3 喷涂部位已除锈,油漆已干燥.
6.1.4各种木结构安装完成.
6.2环境条件
6.2.3A组料控制在30~40℃.
6.2.4压缩空气控制在20~25℃.
6.3操作前准备
6.3.1接通各系统管路.
6.3.2启动加热设备.
6.3.3A、B两组料分别加人料罐内,调整好加热器温度.
6.3.4作试样试验.
6.3.6试喷发泡,质量达到要求后.
6.4喷涂施工
6.4.1喷涂时喷嘴与喷涂表面成垂直状态,距离保持400~600mm,根据喷层厚度掌握移动速度,一般控制在10m/min左右,移动速度要均匀.
6.4.2 应分多层喷涂,40~50mm.
6.4.3 喷涂顺序应先喷顶,再喷两舷和舱壁,最后喷舱底,先从边角开始,再向平面方向进行.
6.4.4 喷涂结束后,将输送泵关闭,再将喷枪拆下泡在丙酮液内,关闭气阀拆下管子.
6.4.5 设备清洗时,将涂料用压缩空气清除,加人二氯甲烷清洗两次.再加人磷苯甲酸,用二辛酯封泵,过滤网用溶剂清洗干净.
7隔热层质量要求
7.1 隔热层喷涂成形后,表面是淡黄色,均匀细密,不松散,不发软,不发脆,不发酥.喷涂表面平整,凸处不应超出木垫梁2mm,凹处不低于木梁5mm,与船体及其构件应紧密无间隙,牢固地贴合在一起.绝缘外观缺陷允许修补,处理措施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
7.2绝缘层物理性能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项目 密度 吸水性 热导率 自熄性 尺寸稳定性 适用温度单位 kg/m² kg/m² W/(m-K)性能指标 <50.00 V ±0.01 .-35~45
检验方法
8.1 密度检验按GB1033进行.8.2 吸水率检验按GB1034进行.8.3 适用湿度检验按GB1035进行.
8.4导热系数检验按GB3399进行.
8.5自熄性检验按GB8333进行.
9 操作安全要求
9.1 绝对不允许在喷涂施工中有明火和电气焊作业,喷涂施工现场严禁使用易爆和产生高温的照明灯具.
施工人员在现场必须带有通气管的头罩,橡胶手套,配料人员须带活性炭的口罩.9.2
9.3 在喷涂现场严禁吸烟、饮食.
9.4通风机在喷涂前开启,喷涂结束后通风1h以上,待舱内确无污气排出后,方可进人舱内,施工时必须舱外有人监护.
附录A
%(m/m)
表A1
阻火聚酵 乙二胺聚醚 三氧三氟乙烷原料名称 B-三氧乙基磷酯 三乙醇胺 二月桂酸二丁基 水(306) (403) (F11)100.00 39.95 4.00 24.87 1.5 1.00 39.95配方1 39.95配方2 39.8 15.9 15.9 1.6 9.9 0.6 0.4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