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888.3-2019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编写技术 规范 第3部分:郊野公园和林带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iling demonstration reports on ecologicalenvironment impac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Part 3: Country parks and forest belt
目次
前言引言...1范围. II2规范性引用文件3总体要求4结构要素..5编制程序5.1准备阶段,5.2调查阶段 f5.3分析阶段5.4编写阶段6编写要求6.1目录, 6.2前言6.3总论6.4建设项目概况6.5项目涉及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生态现状调查 6.6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6.7 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6.8涉及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项目建设基本原则符合性分析6.9结论与建议.6.10图件.附录A(规范性附录) 报告格式要求, 10附录B(资料性附录) 编写提纲. 17附录C(规范性附录) 相关附表格式, 19
前言
DB12/T888《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编写技术规范》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第1部分:总则一一第2部分:湿地和盐田 一第3部分:郊野公园和林带一第4部分:国家森林公园-第5部分:国家地质公园一第6部分:河流、水库和湖泊 一第7部分:风景名胜区一第8部分:城市公园和绿化带
本部分为DB12/T888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解释.
本部分起草单位: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津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天津市林业局林果服务站、天津津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常高峰、王婷、孙始超、张路、李梦珠、曹宇、高正社、李保星、汪海霞、韩旭、孟继森、杨威、王辉、朱志军、马端超、章安康.
引言
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津人发[2014]2号)和《关于印发(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管理的决议>的通知》(津人发[2017]37号),为规范涉及占用郊野公园和林带类型永久性保护 生态区域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的编制,加强涉及占用郊野公园和林带类型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由天津市环境保护技术开发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范了涉及占用郊野公园和林带类型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的编制,构建涉及占用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管理“1N”系列标准体系.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编写技术规范 第3部分:郊野公园和林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涉及占用郊野公园和林带类型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的总体要求、结构要素、编制程序及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涉及占用郊野公园和林带类型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的生态保护工程、重大基础设施项本标准. 目、重大民生保障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的编制.其他如需编制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的,可参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GB3100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GB3101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GB3102量和单位 GB/T210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LY/T 1821林业地图图式
3总体要求
3.1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应全面客观地论证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提出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论证结论应科学、完整、准确和可行.论证报告的数据和资料来源应准确、完整、可靠和有效. 3.2对涉及占用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生态影响较小,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其论证报告可适当简化”.3.3永久性保护生态区域应坚持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环境不破坏、面积不减少四项原则,按照最严格的管控要求实施保护和管理.3.4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内容应层次清晰、结论严谨,术语表述规范、统一.论证报告格式要求见
附录A.量和单位按照GB3100、GB3101、GB3102及其他相关规定要求执行.
4结构要素
生态环境影响论证报告构成要素见表1,论证报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表1的必备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