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3164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酒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0343-2008(食用酒精》中的部分指标,GB10343-2008(食用酒精》中涉及到本标准的指标以本标准为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酒精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用酒精.
2术语和定义
2.1食用酒精
以谷物、薯类、糖密或其他可食用农作物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精制面成的,供食品工业使用的含水酒精.
3技术要求
3.1原料要求
原料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3.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 日 要 求 检验方法外观 无色透明 取适量试样置于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应透明.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异物具有乙醇因有香气无异噢 用具塞量简取试样10mL-加水15mL,盖塞,混匀.例人50ml 小烧杯中,闻其气味取试样20ml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30mL 混匀,然后例人滋味 纯净,微甜,无异味 100mL烧杯中.置于20C水浴中,待恒温后品其滋味
3.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 日 指 标 检验方法酒精度/%vol A 95 0 GB 5009 225(以乙醛计)/(mg/L) 八 30 附录A
表2(续)
项 日 指 标 检验方法甲醇/(mg/1.) 150 GB 5009 266氰化物(以HCN计)/(mg/L) 5 926005 89仅适用于以木薯为原料的产品.
3.4污染物限量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污染物限量
项 日 限 量 检验方法错(以 Pb i计)/(mg/kg) 1 0 GB 5009 12
4其他
4.1包装
4.1.1装运食用酒精应使用专用的罐、槽车和不锈钢桶,不应使用铝桶或镀锌容器包装,不应使用未做4.1.2灌装后的罐、槽车应加铅封,使用单位收货时,应检查铅封是否完好. 抗静电处理的容器.包装前,应对所用容器进行严格的安全、卫生检查.
4.1.3包装物应体外清洁,标注内容清晰可见,标签粘贴牢固.
4.2运输
4.2.2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扔摔、撞击和剧烈震荡,应远离热源和火种. 4.2.1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不应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或有异味的物品混装混运.4.2.3运输过程应防火、防爆、防静电、防雷电,严禁曝晒.
4.3贮存
4.3.1产品不应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或有异味的物品混合存放.4.3.2产品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应有防高温、火种、静电、雷电的设施.在贮存区域应有醒目的”严禁火种”的警示牌.
附录A
食用酒精中醛的测定
A.1碾量法
A.1.1原理
亚硫酸氢钠与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α羟基磺酸钠,反应式为:
用碘氧化过量的亚硫酸氢钠,反应式为:
加过量的NaHCO,使加成物分解,醛重新游离出来,反应式为:
用碘标准溶液滴定分解释放出来的亚硫酸氢钠.
A.1.2试剂和溶液
A.1.2.1亚硫酸氢钠溶液(12g/L). A.1.2.2盐酸溶液[c(HCI)=0.1mol/L]:按GB/T601配制.1A.1.2.3碘标准溶液[c( 2 1)=0.1mol/L]:按GB/T601配制与标定.A.1.2.4碘标准滴定溶液[c( 1 1)=0.01mol/L]:使用时将0.1mol/L碘标准溶液准确稀释10倍.A.1.2.5淀粉指示液(10g/L):按GB/T603配制. 2A.1.2.6碳酸氢钠溶液[c(NaHCO )=1mol/L].
A.1.3分析步骤
吸取试样15.0mL于250mL碘量瓶中.加15mL水、15mL亚硫酸氢钠溶液、7mL盐酸溶液,摇匀,于暗处放置1h,取出,用50mL水冲洗瓶塞,以碘标准溶液滴定,接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0.5mL,改用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淡蓝紫色出现(不计数).加20mL碳酸氢钠溶液,微开瓶塞,摇荡0.5min(呈无色),用碘标准滴定溶液继续滴定至蓝紫色为其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A.1.4结果计算
试样中的醛含量按式(A.1)计算:
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