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 11060-2013 基于二维条码的瓶装酒追溯与防伪应用规范.pdf

水泵,国内贸易
文档页数:13
文档大小:447.77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国内贸易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SB/T11060-2013

基于二维条码的瓶装酒追溯与 防伪应用规范

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ofbottled alcoholicbeverage traceability andanti-counterfeitingbased on two-dimensionalbar code identific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天臣防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普什信息自动化有限公司、烟台东方瑞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追测酒品信息中心、天津中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贵任公司、睿芯联科(北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继伟、高林、张也平、冯敬、耿力、赵兵、李军、王宗国、兰天、邓洋、王政国、王立、王政、金情、夏娣娜、曹国顺.

基于二维条码的瓶装酒追溯与 防伪应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瓶装酒追溯与防伪二维条码及识读设备的一般要求、二维条码编码规则、追溯服务流程、查询服务流程和信息安全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瓶装酒追溯与防伪二维条码及识读设备的设计、生产和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4943.1-2011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5080.7一1986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

验方案

GB/T6107一2000使用申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GB9254-200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IEC/CISPR22:2006,IDT)GB/T17618-199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idtCISPR24:1997) GB18030一2005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GB/T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T27766-2011二维条码网格矩阵码SB/T10771一2012基于射频识别的瓶装酒追溯与防伪应用数据编码SB/T10772-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支持安全协议的800/900MHz空中接口通信协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二维条码two-dimensionalbarcode 在二维方向上都表示信息的条码符号,

3.2单品标识itemidentification用于标识瓶装酒单品的二维条码.

3.3 箱体标识package identification用于标识瓶装酒包装箱的二维条码.

3.4

非法仿制illegal imitation

维条码标识的技术,

4缩略语

BCD:二进制码的十进制数(binary-codeddecimal)

5二维条码码制要求

5.1码制

瓶装酒追溯与防伪二维条码应符合GB/T27766一2011的相关规定.

5.2外观

外观应完整、不破损、无折痕,表面文字和图形应完整、清晰,无污损,位置应方便识读.

6二维条码识读设备一般要求

6.1尺寸

应在产品说明书中给出.

6.2外观

识读设备外观至少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和污染等:表面涂覆层应均匀,不应起泡、龟裂、脱落和磨损;一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 一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按键、开关及其他活动部件的操作应灵活可靠:一-产品的标志、铭牌和说明功能的文字及符号应简明、清晰、端正,

6.3串行通信接口

识读设备的串行通信接口应符合GB/T6107一2000的相关规定,

6.4追溯与防伪公共服务平台通信功能

识读设备应具有和追溯与防伪公共服务平台联网通信及交互数据的功能.

对于受控管理识读设备,应具有接收追测与防伪公共服务平台配置管理信息和故障告警的功能,并将处理后的故障告警信息上传到追溯与防伪公共服务平台.

6.5环境适应性

6.5.1气候环境适应性

温湿度条件要求见表1.

2

表1识读设备湿湿度条件

气候条件 参数工作 -10~40温度 贮存运输 -20~55工作 20%~93%相对湿度贮存运输 20%~93%(40)气压 86 kPs~106 kPa

6.5.2机械环境适应性

6.5.2.1振动适应性

振动适应性要求见表2.

表2振动适应性

项目 分项 参数频率范围 5 Hz~35 Hx初始和最后振动响应检查 扫频速率 ≤1 oct/min 0 15 mm位移福值(峰值) 位移幅值(峰值) 0.15 mm定额耐久试验 持续时间 10 min额率范围 5 Hx~35 Hz~5 Hz位移幅值(峰值) 0.15 mm扫频耐久试验 扫额速率 ≤1 oct/min循环次数 2

6.5.2.2撞适应性

碰撞适应性要求见表3.

表3碰撞适应性

峰值加速度/(m/) 波形持续时间/ms 碰擅次数 碳擅波形100 16 1000 半正弦胶

6.5.2.3运输包装件跌落适应性

运输包装件跌落适应性要求见表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