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1月 ( 第 63 页)

ICS11.040.20 CCS C31 YY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929.3—2023 代替YY/T0918—2014 输液用药液过滤器第3部分: 标称孔径0.22um药液过滤器 液体细菌截留试验方法 Liquid filters for medical infusion equipment-Part 3:Test method for determining liquid bacterial retention of 0.22 um filter 2023-11-22发布 2024-12-01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YY/T 0929.3-2023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概述 1 5试验仪器 ....1 6试剂和材料 2 6.1盐水乳糖肉汤培养基(SLB) 2 6.2营养琼脂或胰蛋白大豆琼脂(NA或TSA)2 6.3营养肉汤或胰蛋白大豆肉汤(NB或TSB) .....2 6.4蛋白陈水(1g/L) 3 6.50.9%无菌氯化钠溶液3 6.6缺陷短波单胞菌(ATCC19146)3 6.7分析滤膜 3 7挑战原液和挑战悬液制备 3 7.1挑战原液制备 3 7.2挑战悬液制备 3 8挑战试验 3 8.1试验样品组 3 8.2阳性对照组 4 8.3空白对照组 4 8.4阴性对照组 4 9试验有效性确认4 10结果表征及判定 4 10.1计算并报告对数降低值(LRV) 4 10.2结果判定“ 4 11试验报告 .4 11.1供试过滤器识别4 11.2挑战试验参数 11.3试验结果 5 附录A(资料性)缺陷短波单胞菌(ATCC19146)鉴定方法6 A.1概述 6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1.040.40 C35 YY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919—2014/ISO21536:2007 无源外科植入物关节置换植入物 膝关节置换植入物的专用要求 Non-active surgical implants-Joint replacement implants-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knee-joint replacement implants (ISO21536:2007 IDT) 2014-06-17发布 2015-07-01实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YY/T0919-2014/ISO21536:200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SO21536:2007《无源外科植入物关节置换植入物膝关节置换植 入物的专用要求》. 本标准与ISO21536:2007相比,仅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 的技术条件,与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国际文件有一致性对应关系的我国文件如下: YY/T0640一2008无源外科植入物通用要求(ISO14630:2005 IDT) YY/T0810.1一2010外科植入物全膝关节假体第1部分:胫骨托疲劳性能的测定 (ISO14879-1:2000 IDT)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材料及骨科植入物分技术委员会(SAC/ TC110/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外科植入物专业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天津医 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生医疗器械(中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建文、姚志修、张述、董双鹏、梁芳慧、周学玉、程鸿远. I YY/T0919-2014/ISO21536:2007 引言 涉及无源外科植入物及相关器械的标准分为三个等级,涉及植入物本身的标准等级如下所示(一级 标准为最高): 一级:对无源外科植入物的通用要求; —二级:对各类无源外科植入物的特殊要求; —三级:对各种无源外科植入物的专用要求. 本标准为三级标准,包括了专用于膝关节置换植入物的要求. 一级标准YY/T0640包含了适用于无源外科植入物的要求,同时也提示在二级、三级标准中 尚有一些附加要求. 二级标准适用于更为局限的某类无源外科植入物,例如那些设计用于骨接合、心血管外科或关节置 换的植入物. 如要了解全部要求,应从现行的最低级别的标准开始查阅. Ⅱ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1.060.10 CCS C33 YY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127.4—2023 代替YY/T0127.42009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4部分:骨植入试验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used in dentistry- Part 4:Bone implant test 2023-11-22发布 2024-12-01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YY/T0127.4—202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YY/T0127《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第4部分.YY/T012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YY/T0127.1《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溶血试验》; YY/T0127.3《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3部分:根管内应用试验》; —一YY/T0127.4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试验方法骨埋植试验》; YY/T0127.5《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吸入毒性试验》; YY/T0127.6《口腔材料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显性致死试验》; YY/T0127.7《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牙髓牙本质应用试验》; YY/T0127.8《口腔材料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皮下植入试验》; —YY/T0127.9《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试验方法细胞毒性试验:琼脂扩散法 及滤膜扩散法》; YY/T0127.10《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试验方法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回复突 变试验(Ames试验)》; YY/T0127.11《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盖髓试验》; YY/T0127.12《牙科学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试验方法微核试验》; YY/T0127.13《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3部分:口腔黏膜刺激试验》; YY/T0127.14《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试验方法急性经口全身毒性试验》; YY/T0127.15《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5部分:亚急性和亚慢性全身毒性试验:经口 途径》; 一YY/T0127.16《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试验方法哺乳动物细胞体外染色体 畸变试验》; 一一YY/T0127.17《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7部分: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试 验》; —一YY/T0127.18《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8部分:牙本质屏障细胞毒性试验》; YY/T0127.19《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9部分:亚急性和亚慢性全身毒性试验:植入 途径》. 本文件代替YY/T0127.4一2009《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试验方法骨埋植试验》, 与YY/T0127.4一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试样制备的文字描述,增加了试样尺寸选取参考表,删除了对照材料描述(见4.1、4.2, 2009年版的3.1、3.2); b)更改了试验对照(见第5章,2009年版的3.2); c)增加了实验动物及动物福利(见第6章); d)更改了试验周期,增加了可降解/可吸收材料的试验周期设定内容(见7.1、7.2 2009年版的 第4章); €)更改了试验部位,增加了植入部位的描述(见8.1 2009年版的第6章); f)更改了手术过程(见第9章,2009年版的第7章); g)更改了肉眼观察评价(见12.1 2009年版的10.1);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1.060.10 CCS C33 YY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127.19—2023 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9部分: 亚急性和亚慢性全身毒性试验: 植入途径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used in dentistry- Part 19:Subacute and subchronic systemic toxicity test:implant route 2023-11-22发布 2024-12-01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YY/T0127.1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YY/T0127《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第19部分.YY/T0127已经发布了以下 部分: YY/T0127.1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溶血试验; YY/T0127.3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3部分:根管内应用试验; 一YY/T0127.4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4部分:骨植入试验; YY/T0127.5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吸人毒性试验; —YY/T0127.6口腔材料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显性致死试验; YY/T0127.7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牙髓牙本质应用试验; YY/T0127.8口腔材料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口腔材料生物试验方法皮下植入试验 YY/T0127.9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试验方法细胞毒性试验:琼脂扩散法 及滤膜扩散法; 一YY/T0127.10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试验方法鼠伤寒沙门氏杆菌回复突 变试验(Ames试验); YY/T0127.11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盖髓试验; YY/T0127.12牙科学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试验方法微核试验; YY/T0127.13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3部分:口腔黏膜刺激试验; 一YY/T0127.14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试验方法急性经口全身毒性试验; 一YY/T0127.15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5部分:亚急性和亚慢性全身毒性试验:经口 途径; 一YY/T0127.16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2单元:试验方法哺乳动物细胞体外染色体 畸变试验; —YY/T0127.17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7部分: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 试验; YY/T0127.18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8部分:牙本质屏障细胞毒性试验; —YY/T0127.19口腔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9部分:亚急性和亚慢性全身毒性试验:植人 途径.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疗器械检验中心、四川大学(四川医疗器械生物材料 和制品检验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韩建民、梁洁、刘昕、柴媛、吴洋、戴政宁、贾莉芳、袁嗽、孙皎、任欣欣、陆华.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CS C 46 ICS 11.040.99
Y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003-2023 代替YY/T0003-1990
手动病床
Manualmedicalbed
2023-11-22发布2025-12-01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
YY/T 0003-2023
目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要求. 4.1 4.2防止患者被非运动部件卡陷 4,3患者或操作者支承或悬挂系统的强度要求 4,4不稳定性一失衡 4.5 4.6边栏强度和门锁可靠性6. 4.7防止患者意外跌落 4,8粗鲁搬运10 4,9床头/床脚板组件......10 4.10操作装置10 4.11手动病床的配合要求10 4,12附件10 4,13外观10 4.14标识10 5试验方法12 角度12 5.2防止患者被非运动部件卡陷12 5.3患者或操作者支承或悬挂系统的强度要求13 5.4不稳定性一失衡15 5.5推动的力18 5,6边栏强度和门锁可靠性.18 5.7防止患者意外跌落.19 5.8粗鲁搬运19 5.9床头/床脚板组件19 5.10操作装置19 5.11手动病床的配合要求19 5.12附件19 5.13外观20 5.14标识20 6说明书..20 参考文献21
YY/T 000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了YY/T0003一1990《病床》,与YY/T0003一199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条目和相关定义(见第3章,1990年版的第3章); --更改了角度要求(见4.1,1990年版的3.4); -一更改了强度要求(见4.3,1990年版的4.8、4.9);
-增加了技术要求“防止患者被非运动部件卡陷”(见4.2)、“不稳定性”(见4.4)、“推动力”(见 4.5)、“边栏强度和门锁可靠性”(4.6),“标识”(4.14); 一更改了“操作装置”要求(见4.10,1990年版的4.7); 更改了手动病床的配合要求(见4.11,1990年版的4.5); -更改了附件的要求(见4.12,1990年版的4.16); 更改了试验方法(见第5章,1990年版的第5章); 一增加了说明书相关要求(见第6章); --删除了分类(见1990年版的第3章); 删除了检验规则(见1990年版的第6章); 一删除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见1990年版的第7章); “删除了保修期(见1990年版的第8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医用电子仪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SC5) 归口。

(中国)有限公司、凯泰科(中国)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宁、周家杰、刘珍珍、徐超、庄俊、高志伟、胡昌明、叶莎莎、梁艺。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0年首次发布为YY0003-1990;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CCS C33 ICS 11.060.10
Y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1042-2023 代替YY1042-2011
牙科学聚合物基修复材料 Dentistry-Polymer-basedrestorativematerials
(ISO 4049:2019,M0D)
2023-11-22发布2026-12-01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
YY 1042-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 4.1类型 4.2类别 5要求 5.1理化性能 5.2修复材料的色调 5.3照射和吸水后的色稳定性 5.4X射线阻射性 6取样 7试验方法 7.1通用试剂- 7,2试验环境 7.3检查 7.4试样制备 7,5粘固材料的薄膜厚度的测量 7,6I类和Ⅲ类修复材料(粘固材料除外)的工作时间 7.7I类和Ⅲ类粘固材料的工作时间10 7.8I类和Ⅲ类材料的固化时间10 7,9Ⅱ类材料的环境光线敏感性11 7.10Ⅱ类材料(粘固材料除外)的固化深度12 7.11挠曲强度13 7.12吸水值和溶解值......16 7.13色调以及照射和吸水后的颜色稳定性 7,14:X射线阻射性19 8制造商提供的包装、标识、说明书和信息19 8.1包装.19 8.2标识和使用说明书19 8.3组分声明22 参考文献23
YY 1042-2023
前言
起草。

本文件代替YY1042-2011《牙科学聚合物基修复材料》,与YY1042-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更改了Ⅱ类材料的环境光线敏感性方法(见7.9,2011年版的7.9);
一增加了包装、标签、说明书中产品成分(见8.3),关于标志和说明书的文字描述更改为表4(见 8.2,2011年版的8.2、8.3、8.4); --删除了5.1生物相容性,将生物相容性的表述移到引言(见引言,2011年版的5.1); --更改了X射线阻射性方法(见7.14.1,2011年版的7.14)。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4049:2019《牙科学聚合物基修复材料》。

本文件与ISO4049:2019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度为修改,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作性; 一用规范性引用的GB/T9937替换了ISO1942(见第3章),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增加可操 作性; 一用规范性引用的YY/T0631替换了ISO7491:2000(见5.2、5.3、7.13),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 件、增加可操作性; 增加了YY/T1599(见表4第29项); --删除了5.1生物相容性,将生物相容性的表述移到引言,因该条中无具体项目和要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9)归口。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9年首次发布为GB11749-1989; -1999年第一次修订时,标准编号改为YY91042-1999; --2003年第二次修订时,标准编号改为YY1042-2003,2011年第三次修订; -本次为第四次修订。

YY1042-2023
引言
本文件不包含对可能的生物学危害的定性和定量的要求,但推荐在评价可能的生物学危害时,参考 GB/T 16886.1 和 YY/T 0268。

YY1042-2023
牙科学聚合物基修复材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牙科聚合物基修复材料的要求。

该类材料是以适合于经机械混合、手工调和、或在口 腔内和口腔外采用外部能量激活的形式提供的,主要用于牙齿的直接或间接修复和粘固。

本文件所涵盖的聚合物基粘固材料是指用于修复体和修复装置,如嵌体、高嵌体、贴面、冠和桥的粘 固或固位的材料。

本文件不涵盖材料中含有粘接性成分的聚合物基粘固材料(见ISO/TS16506)。

本文件不涵盖用于预防龋齿的牙科聚合物基材料(见YY0622)、桩核材料或用于金属基底上的贴 面材料(见YY071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9937牙科学名词术语(GB/T9937-2020,ISO1942:2009,MOD) YY/T0631牙科材料色稳定性的测定(YY/T0631-2008,ISO7491:2000,IDT) YY/T1599牙科学聚合物基修复材料聚合收缩测试方法激光测距法 YY/T1646-2019牙科学测定材料的X射线...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1.040.40 CCSC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 0793.2-2023 代替YY0572-2015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 制备和质量管理第2部分: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 Preparation and qualitymanagement of fluids for haemodialysis and related therapies-Part 2:Waterforhaemodialysis andrelated therapies (ISO 23500-3:2019,Preparation and quality management of fluids for haemodialysis and related therapies-Part 3:Waterfor haemodialysis and related therapies,MOD) 2023-11-22发布 2026-12-01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YY0793.2-2023 目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要求 5试验方法 附录A(资料性) 本文件与ISO23500-3:2019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 附录B(资料性) 本文件形成和规定的基本依据 参考文献
YY 0793.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为《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的第2部分。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 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处理设备(YY/T0793.1-2022); 第2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YY0793.2-2023); -一第4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透析液质量(YY/T0793.4一2022)。

本文件代替YY0572-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与YY0572一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 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YY0572-2015的第1章); -一增加了透析用水的质量要求(见4.1); -增加了真菌要求(见4.2); --删除了有关血液透析器再处理中透析用水要求(见YY0572一2015的4.2); -一增加了表1中的最大允许量和总氯解释(见4.3); --删除了验证和监测透析用水(见YY0572-2015的5.1); -更改了微生物检测方法(见5.1,YY0572-2015的5.2); -一更改了部分化学污染物的分析方法(见5.3,YY0572一2015的5.3)。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23500-3:2019《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第3部分:血 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

本文件与ISO23500-3:2019相比,在结构上有如下调整: -将ISO23500-3:2019中4.2"化学污染物要求"和4.2.1"一般要求”合并,列人本文件4.3"化学 污染物要求"中并删除了4.2.2有机碳、杀虫剂和其他化学物质的内容; -一将ISO23500-3:2019中4.3"微生物要求”列人本文件4.2"微生物要求”中; --将ISO23500-3:2019中5.1"透析用水的微生物试验"和5.2"微生物含量测试方法"合并,列人 本文件5.1"微生物的检测方法”中; 法"中; -增加了附录A。

本文件与ISO23500-3:2019相比,存在较多技术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的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 直单线(|)进行了标示。

技术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医用体外循环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8)归口。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情况为: --2005年首次发布为YY0572-2005,2015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标准编号改为YY0793.2一2023。

YY 0793.2-2023 引言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由4个部分组成。

-一第1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处理设备。

目的在于确立单个的水处理装置以及由一个 或者多个这些装置组成的水处理系统的要求。

-一第2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

目的在于确立血液透析和相关用水的要求。

-一第3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浓缩物。

目的在于确立血液透析和相关用浓缩物的要求。

-一第4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透析液质量。

目的在于确立血液透析和相关用透析液的 要求。

血液透析和相关用水质量足...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YY 0793.2-2023 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液体的制备和质量管理 第2部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pdf已关闭评论

ICS11.140 CCS C48 YY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0469—2023 代替YY0469—2011 医用外科口罩 Surgical mask 2023-11-22发布 2026-12-01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YY0469-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YY0469一2011《医用外科口罩》,与YY0469一2011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补充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1年版的第1章); b)删除了颗粒物、灭菌、迟发超敏反应和刺激的术语和定义(见2011年版的3.3、3.7、3.8、3.9),增 加了颗粒过滤效率(PFE)、通气阻力的术语和定义(见3.3、3.6),更改了医用外科口罩和颗粒 过滤效率的术语定义(见3.1、3.3 2011年版的3.1、3.4); )更改了结构与尺寸、鼻夹、口罩带、过滤效率、通气阻力、微生物指标、细胞毒性、迟发性超敏反 应的要求(见4.2、4.3、4.4、4.6、4.7、4.9、4.11.1、4.11.3 2011年版的4.2、4.3、4.4、4.6、4.7、4.9、 4.12、4.13); d)更改了抗合成血液穿透性、通气阻力的条标题(见4.5、4.7 2011年版4.5、4.7); €)更改了口罩带、通气阻力、微生物指标、环氧乙烷残留量、生物相容性的试验方法(见5.4、5.7、 5.9、5.10、5.11 2011年版的5.4、5.7、5.9、5.10、5.11、5.12、5.13); f)更改了标志的要求(见第6章,2011年版的第6章); g)更改了附录A合成血液配制方法,规定也可采用与吐温20等效的其他表面活性剂(见A.1 2011年版的A.1); h)更改了附录B细菌过滤效率(BFE)试验方法中对阳性对照菌数的要求,增加了平均截留直径 计算公式(见附录B 2011年版的B.4). 本文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医用防护器械标准化工作组(SAC/SWG30)归口.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4年首次发布为YY0469—2004 2011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1.060.10 CCS C 33 YY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0315—2023 代替YY0315—2016 钛及钛合金牙种植体 Wrought titanium and titanium alloy dental implant 2023-11-22发布 2026-12-01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YY 031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YY0315一2016《钛及钛合金牙种植体》,与YY0315一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 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6年版的第1章); —更改了“显微组织”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2和6.2 2016年版的5.2和6.2); —更改了“粗糙度”要求(见5.4.3 2016年版的5.4.3); —更改了“尺寸”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3和6.3 2016年版的5.3和6.3); 一将标题“紧固扭矩”更改为“紧固性能”(见5.6.2 2016年版的5.6.2); 一更改了“细菌内毒素”要求(见5.8 2016年版的5.8); —试验方法中增加了判定规则(见第6章,2016年版的第6章); —更改了“外观”试验方法(见6.4.1 2016年版的6.4.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口腔材料和器械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9)归口.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99年首次发布为YY0315一1999 2008年第一次修订,2016年第二次修订;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1.020 CCS C61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10011.5—2023 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常用名词术语 标准第5部分:分子生物学检测 Standard of terms monly used in public health testing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ies Part 5:Molecular biology detection 2023-12-15发布 2024-05-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10011.5—2023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通用术语.. 1 4检测方法 3 5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7 WS/T10011.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为WS/T10011《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常用名词术语标准》的第5部分.WS/T10011已 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基础术语; 一一第2部分:理化检测; 一一第3部分:微生物检测; 一一第4部分: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一一第5部分:分子生物学检测.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提出并匿.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上海市疾 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永林、崔仑标、张燕、陈敏、张严峻、孙永、赵康辰、朱小娟、吴涛、葛以 跃. 本文件为第一次制订.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1.020 CCS C61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10011.4—2023 部分代替WS/T455-2014 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常用名词术语 标准第4部分: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Standard of terms monly used in public health testing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ies Part 4:Toxicological safety evaluation 2023-12-15发布 2024-05-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10011.4-2023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毒理学. 1 4毒物. 5毒性. .2 6效应. .5 7毒性指标. 8染毒.. .9 9实验室管理和实验动物 ..10 参考文献 12 I WS/T10011.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为WS/T10011《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常用名词术语标准》的第4部分.WS/T10011已 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ii第1部分:基础术语; ii第2部分:理化检测; i第3部分:微生物检测; ii第4部分: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i第5部分:分子生物学检测. 本文件部分代替WS/T455—2014《卫生检测与评价名词术语》,与WS/T455—2014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30个条目,分别为:“安全性”(见3.3)、“安全性评价”(见3.4)、“DNA加合 物”(见4.10)、“皮肤变态反应”(见5.12)、“光毒性”(见5.13)、“皮肤光变态反应”(见 5.14)、“基因突变”(见6.14)~“微核”(见6.26)、“毒物动力学”(见7.23)、“受试 物”(见8.5)和“良好实验室规范”(见9.4)~“仁慈终点”(见9.12): b)本部分内容标题由毒理学评价(toxicological evaluation.)更改为毒理学安全性评价(toxicological safety evaluation) 对原标准的部分词条内容的用词统一和规范; c)删除了3个条目,分别为:“高毒物质”(见2014年版的2.2.4)、“剧毒物质”(见2014年版的 2.2.5)、“染毒途径”(见2014年版的2.6.2).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提出并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南京 医科大学、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永林、卞倩、吕中明、于洲、段化伟、郭家彬、吴炜、俞萍、洪新宇、朱宝 立. 本文件及其所属部分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ii2014年首次发布为WS/T455—2014 2023年第一次修订; ii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1.020 CCS C61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10011.3—2023 部分代替WS/T455-2014 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常用名词术语 标准第3部分:微生物检测 Standard of terms monly used in public health testing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ies Part 3:Microorganism detection 2023-12-15发布 2024-05-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10011.3—2023 目 次 目次 ..I 前言 引言 IV 1范围.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通用术语 2 4细菌 5病毒..... 5 6真菌..... 7检验方法 .6 8质量控制 10 9生物安全.........11 I WS/T10011.3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为WS/T10011《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常用名词术语标准》的第3部分.WS/T10011已 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基础术语; 一—第2部分:理化检测; 一一第3部分:微生物检测; 一一第4部分: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一一第5部分:分子生物学检测. 本文件部分代替WS/T455—2014《卫生检测与评价名词术语》,与WS/T455一2014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90个条目,分别为:“微生物群”(见3.1)、“卫生微生物”(见3.2)、“病原体”(见 3.4)、“命名”(见3.9)、“嗜压微生物”(见3.18)、“耐压微生物”(见3.19)、“嗜酸微生 物”(见3.20)、“食源性疾病”(见3.23)、“水源性疾病”(见3.24)、“大肠菌群”(见4.4)、 “菌种保藏编号”(见4.5)、“菌悬液”(见4.6)、“自然菌”(见4.7)、“染菌载体”(见4.8)、 “溶原性转换”(见4.9)、“L型细菌”(见4.10)、“芽孢”(见4.11)、“准种”(见5.1)、“野 生型毒株”(见5.2)、“干扰现象”(见5.3)、“噬斑”(见5.4)、“无包膜病毒”(见5.5)、“包 膜病毒”(见5.6)、“反转录病毒”(见5.7)、“噬菌体”(见5.8)、“病毒吸附蛋白”(见5.9)、 “原代细胞”(见5.10)、“传代细胞”(见5.11)、“细胞系”(见5.12)、“细胞株”(见5.13)、 “真菌”(见6.1)、“条件致病性真菌”(见6.2)、“真菌毒素”(见6.3)、“无菌”(见7.1)、 “无菌检验”(见7.2)、“细胞培养技术”(见7.4)、“半数细胞感染量”(见7.8)、“细胞病 变效应”(见7.9)、“盲传”(见7.10)、“病毒分离”(见7.11)、“培养物”(见7.12)、“噬 斑形成单位”(见7.23)、“鸡胚接种”(见7.24)、“血清学鉴定”(见7.26)、“血清微量中和 试验”(见7.28)、“中和抗体”(见7.29)、“直接免疫荧光实验”(见7.30)、“间接免疫荧光 实验”(见7.31)、“免疫亲和层析”(见7.32)、“补体结合试验”(见7.33)、“红细胞凝集试 验”(见7.34)、“血凝抑制试验”(见7.35)、“齐-尼抗酸染色”(见7.36)、“IFN-Y释放试 验”(见7.37)、“超低温保藏”(见7.41)、“液氮保藏”(见7.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1.020 CCS C61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10011.2—2023 部分代替WS/T455-2014 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常用名词术语 标准第2部分:理化检测 Standard of terms monly used in public health testing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ies Part 2:Physical and chemical test 2023-12-15发布 2024-05-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10011.2—2023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基本概念. 1 4样品采集与处理 3 5检验方法 ..10 6质量控制 19 参考文献 21 WS/T10011.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为WS/T10011《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常用名词术语标准》的第2部分.WS/T10011已 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ii第1部分:基础术语; ii第2部分:理化检测; ii第3部分:微生物检测; ii第4部分: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ii第5部分:分子生物学检测. 本文件部分代替WS/T455-2014《卫生检测与评价名词术语》,与WS/T455-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条目“内标法”(见3.12)、“外标法”(见3.13)、“消化”(见4.5)、“固相微萃取”(见4.10)、 “采样效率”(见4.11)、“溶剂解吸”(见4.12)、“热解吸”(见4.13)、“解吸效率”(见4.14)、“消 解效率”(见4.15)、“洗脱”(见4.16)、“洗脱效率”(见4.17)、“陈化”(见4.19)、“掩蔽”(见4.23)、 “重量法”(见5.5)、“分析天平”(见5.6)、“化学计量点”(见5.11)、“沉淀剂”(见5.25)、“流动 注射分光光度法”(见5.29)、“共振线”(见5.3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见5.37)、“电 导率”(见3.3.40)、“离子选择电极”(见3.3.41)、“色谱法”(见3.3.42)、“高效液相色谱法”(见 3.3.47)、“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见5.48)、“体积排除色谱法”(见5.49)、“免疫亲和色谱法”(见 5.50)、“同位素丰度”(见5.52)、“质量分辨率”(见5.53)、“分子离子”(见5.55)、“先驱离 子”(见5.56)、“子离子”(见5.57)、“同位素峰”(见5.58)、“电子电离”(见5.59)、“场电 离”(见5.62)、“场解吸”(见5.63)、“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见5.64)、“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法”(见5.65)、“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见5.66)、“飞行时间质谱仪”(见5.67)、“电感耦合等离 子体-质谱法”(见5.68)、“红外光谱法”(见5.69)、“紫外-可见光谱法”(见5.70)、“核磁共振波谱 法”(见5.71)、“线性范围”(见6.6)、“相关系数”(见6.7)、“质量控制样品”(见6.8);增加放射 防护检测条目“放射性”、“放射性平衡”、“放射性暂时平衡”、“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物质”、“核 素”、“稳定性核素”、“不稳定性核素”、“同位素效应”、“同位素平衡”、“同位素交换”、“放射性吸 附”、“...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1.020 CCS C61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10011.1—2023 部分代替WS/T455-2014 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常用名词术语 标准第1部分:基础术语 Standard of terms monly used in public health testing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ies Part 1:Basic terms 2023-12-15发布 2024-05-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10011.1-2023 目次 前言 4 II 引言 ................I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量和单位 4检测(测量)和检测(测量)结果 .5 5检测、测量的计量量值溯源和标准物质、质量控制样品的应用11 参考文献. ..20 WS/T10011.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为WS/T10011《公共卫生检测与评价实验室常用名词术语标准》的第1部分.WS/T10011已 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基础术语; 一一第2部分:理化检测; 一一第3部分:微生物检测: 一一第4部分:毒理学安全性评价; 一一第5部分:分子生物学检测. 本文件部分代替WS/T455一2014《卫生检测与评价名词术语》,与WS/T455一2014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ā)增加了条目“量方程”(见3.10)、“实验室”(见3.29)、“检验检测机构”(见3.30)、 “资质认定”(见3.31)、“资质认定评审”(见3.32)、“方法验证”(见4.11)、“方法确 认”(见4.12): b)更改了条目“采(抽)样”定义(见4.3 2014年版的2.1.2.3、2.1.2.4)、条目“验证”定 义(见4.9 2014年版的2.1.2.10)、条目“确认”定义(见4.10 2014年版的2.1.2.11).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提出并.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大学、浙江省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镇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永林、周长美、吉文亮、胡小键、邹晓莉、韩见龙、刘祥萍、徐虹、刘德晔. 本文件及其所部分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一2014年首次发布为WS/T455一2014 2023年第一次修订: 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 11.020 CCS C50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10010-2023 代替WS/T458-2014
卫生监督快速检测通用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rapid detection of health supervision
2023-12-15发布2024-05-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
WS/T10010-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WS/T458一2014《卫生监督现场快速检测通用技术指南》,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增加了范围部分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工作内容(见1); 一一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2014版的2); -一增加了与快速检测有关的制度应包括的内容(见4.2); 修改了设施、设备和方法的相关要求(见4.4、4.5和4.7,2014版的4.4、4.5和4.6); -增加了质量控制措施(见4.8.1); 一一修改了记录的规范化要求以及检测结果的处理(见5.2,2014版的5.2); -一增加了卫生监督快速检测设备及项目表(见附录A); 一增加了检测报告格式(见附录B)。

本文件由国弱疾病预防控制局提出并归圈。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卫生监督局、中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石晓路、邹旋、张雅婕、姜杰、余淑苑、郭志勇、李贤冠、崔志刚、周海健。

本文件及其所坛部分代替文件的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一一2014年首次发布为WS/T458a2014,2023年第一次修订; 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WS/T10010-2023
卫生监督快速检测通用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工作的管理、过程控制、结果报告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对环境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职业卫生、医疗卫生和健康相 关产品生产场所等开展的卫生学快速检测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卫生监督机构装备标准(原卫生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卫生监督快速检测rapiddetectionofhealth supervision 卫生监督人员在卫生监督工作中,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检测方法,对场所、设施、环境、从 业人员、生活饮用水和涉及健康相关产品等进行卫生学检测,并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检测数据和结果的检 测活动。

3.2 参考物质reference material;RM 标准物质 具有足够均匀和稳定的特定特性的物质,其特性被证实适用于测量中或标称特性检查中的预期用途。

有证标准物质certifiedreferencematerial;CRM 附有由权威机构发布的文件,提供使用有效程序获得的具有不确定度和溯源性的一个或多个特性量 值的标准物质。

4管理要求 4.1组织机构 4.1.1卫生监督机构应明确快速检测工作的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快速检测技术和质量管理工作。

4.1.2卫生监督机构应指定一名负责人,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全面负责快速检测工作。

4.1.3卫生监督机构应配备与快速检测工作相适应的人员,承担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工作。

4.2制度 卫生监督机构应建立并实施与快速检测有关的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人员培训和授权审批;
WS/T 10010-2023 b)仪器设备管理; c)参考物质和试剂耗材管理(采购、验收、保存、使用等要求); d)检测方法选择与确认; e)文件和档案管理; f)安全防护与环境保护管理; g)质量控制; h)报告管理。

4.3人员 4.3.1承担卫生监督快速检测的人员应为卫生监督员及其他辅助人员(卫生监督协管或者具有资质的 工作人员),接受与其从事的相关工作相适应的教育和培训,培训考核合格后授权上岗。

培训至少包括 以下内容: a)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 b)检测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 c)检测技术依据的内容; d)模拟操作; e)检测质量控制要求; f)个人安全防护及环境保护要求。

4.3.2卫生监督机构应保存快速检测人员培训和考核记录。

4.4设施 卫生监督机构应设置卫生监督快速检测工作场所(包括固定或临时移动场所),并配备相应的设施, 满足检测、设备存放、调试、核查、维护和试剂耗材储存等要求。

4.5设备 4.5.1卫生监督机构应按照《卫生监督机构装备标准》并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配置仪器设备...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100 CCS C56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10008—2023 7岁~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评价 Physical activity level evaluation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7~18 years 2023-12-15发布 2024-05-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 WS/T10008—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深圳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烟台大学、太原工业学院、西藏民族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季浏、尹小俭、宋逸、李生慧、陈亚军、周丽、杨杰文、孙毅、吴慧攀、李明. WS/T10008—2023 7岁~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评价 1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7岁~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评价工具、体力活动时间和强度评价方法,以及体力 活动水平推荐量. 本文件适用于7岁~18岁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评价,6岁儿童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 任何由骨骼肌收缩引起的导致能量消耗,且强度大于1.5METs的身体运动. 注:MET为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的缩写. 3.2 体力活动强度physical activity intensity 体力活动的做功速率或进行某项活动或锻炼时所用力量的大小. 3.3 低强度体力活动light-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 小于3METs的体力活动. 示例:太极、瑜伽和轻松步行等. 3.4 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to-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不小于3METs的体力活动. 示例:户外做游戏(追逐、嬉戏)、跑步、篮球、爬楼梯、羽毛球、使用健身器械锻炼(在操场/社区)、体操、 跳绳、乒乓球等.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100 CCS C56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10007—2023 代替WS/T101一1998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要求 Hygienic requirements for sport load in physical exercise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2023-12-15发布 2024-05-01实施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 WS/T10007-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WS/T101一1998《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标准》,与WS/T101一1998相比,除结 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3.1、3.3、3.4、3.6、3.7): b)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3.2、3.5 1988版的2.3、2.1); )修改了运动强度的指标和要求(见4.4、4.5 1988版的3.1); d)修改了女生月经期间运动要求(见4.7 1988版的3.4); e)增加了运动密度和有效锻炼时间比例的要求(见4.3、4.6): f)修改了运动负荷的监测方法和评价方法(见第5章、第6章,1988版的第4章); g)增加了“管理规范”(见第7章).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大学、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健康中心、辽宁省卫 生健康监督中心、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四川省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希宁、段佳丽、沈丽琴、韩海军、潘勇平、吴小刚、徐勇、杜宝全、潘德鸿、 张士祥、李明. 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àà1998年圾次发布为WS/T101à1998 2023年第一次修订; 一一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WS/T10007-2023 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卫生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运动负荷的卫生要求、监测指标与方法、评价方法及管理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普通中小学校中能从事各项体育锻炼活动、身体健康的学生在学校参加的体育课和课 外体育活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可参照执行.学生在校外体育锻炼的运动负荷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体育锻炼physical exercise 主要由骨骼肌参与且伴有明显能量消耗的,以增强体质和促进健康为目的有计划、有特定活动内容、 重复进行的身体活动.本定义的体育锻炼特指学生在校时参与的体育课和各类课外体育活动. 3.2 课外体育活动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学生在校课余时间进行的各类体育运动. 3.3 运动负荷exercise load 人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等于一段时间内体育锻炼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的乘积, 即运动总量. 3.4 运动强度exercise intensity 体育锻炼时做功速率或进行运动时所用的力量的大小,可分为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 注:使用心率作为测量指标,单位为“次/min”. 3.5 适宜心率appropriate heart rate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3.020 CCS C51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10006—2023 环境化学污染物参考剂量推导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ance for deriving reference dose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pollutants 2023-12-15倉乍 2024-05-01圖圊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 WS/T10006—2023 目 次 前言 I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1 4基本原则........ 444 2 4.1目的安全性 2 4.2数据充分性.... 2 4.3过程科学性. 2 4.4结果严谨性. 2 4.5公开透明性......, 2 5参考剂量的推导程序.. 3 6目的分析.. 3 7数据收集........ 7.1数据收集策略.. 4 7.2建立备选数据库.... 4 8数据评价. 5 8.1相关性评价... 5 8.2可靠性评价 5 8.3充分性评价...... 5 8.4数据优先级准则...... 5 9起算点确定.. 6 9.1基准剂量法. 6 9.2未观察到有害效应剂量(NOAEL)/可观察到有害效应最低剂量(L0AEL)法............. 6 10不确定性分析.. 6 10.】不确定性分析准则 6 10.2不确定性系数(UF)...... 6 10.3修正因子(MF)..... ..7 11参考剂量推导和解释. 7 11.1推导公式.. 7 11.2参考剂量确定.... ..7 11.3结果表述. .8 11.4不能得出参考剂量的补充解释 12参考剂量审核......... .. 8 附录A(规范性)环境化学污染物参考剂量推导备选数据库样式9 附录B(资料性)人群研究的质量评价 .10 附录C(资料性) 剂量调整因子(DAF)取值......12 I WS/T10006—2023 附录D(规范性)环境化学污染物参考剂量推导技术报告框架.........13 附录E(资料性)环境化学污染物参考剂量推导示例一一全氟辛烷磺酸参考剂量推导.....14 参考文献. 39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11.080 CCS C51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10005—2023 代替WS/T396—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Specification of cleaning and disinfecting for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in public places 2023-12-15倉乍 2024-05-01圖圊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10005—2023 目 次 前言 II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清洗消毒时机... 2 5现场检查与准备... 2 6清洗技术要求...... 2 7消毒技术要求....... 3 8清洗消毒效果要求 3 9污物处理. 4 10安全措施要求 .4 11工作档案管理........ .4 12专业清洗消毒机构要求..... ....4 附录A(资料性)专业清洗消毒机构基本要求 5 I WS/T1000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WS/T396一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与WS/T396一2012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消毒和专业清洗消毒机构三个术语(见3.2、 3.3和3.6); b)增加了清洗消毒时机,删除了消毒时机(见第4章,2012年版5.1); c)修改了清洗范围和风管清洗(见6.1和6.2 2012年版4.1和4.3): d)增加了净化消毒装置清洗(见6.5); e)修改了消毒技术要求(见第7章,2012年版第5章); f)修改了污物处理(见第9章,2012年版6.3); g)增加了工作档案管理,删除了清洗效果的影像资料(见第11章,2012年版6.1.4): h)修改了附录A的名称、A.2和表A.1(见附录A).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空 军特色医学中心、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瑾、张宝莹、张流波、潘力军、刘运喜、曹晋桂、于礼.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ii2012年首次发布为WS/T396一2012:2023年第一次修订; ii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ICS91.140.30 CCS C51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10004—2023 代替WS/T395—2012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卫生学评价规范 Hygienic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in public places 2023-12-15倉乍 2024-05-01圖圊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发布 WS/T1000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WS/T395一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与WS/T395一2012相 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评价机构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要求(2012年版的3.1.3); b)更改了卫生学评价机构要求(见4.1.1、4.2.2 2012年版的3.1.1、3.2.2); c)增加了卫生学评价程序(见5.2); d)细化了竣工验收评价现场调查内容(见5.3.2.1); )更改了卫生检测样本量(见5.3.2.2.1 2012年版的4.2.2.2.1); f)增加了经常性卫生学评价(见5.3.3); g)细化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报告书的内容(见附录C) 本文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东南大学、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卫 生监督所、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震、潘力军、王先良、汪庆庆、钱华、周连、徐斌、廖岩、熊丽林、何智敏、 钱捷、丁新良、余淑苑、方道奎、陈国敏.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ii2012年首次发布为WS/T395一2012:2023年第一次修订; ii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WS/T10004—2023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卫生学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 学评价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竣工验收及运行期间的卫生学评价,其他场所集 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学评价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204.1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性指标 GB/T18204.5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5部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GB37487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 GB37488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 GB37489公共场所设计卫生规范 GB/T37678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规范 GB5036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标准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HG/T4207工业循环冷却水异养菌菌数测定平皿计数法 HJ586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 N-二乙基-1 4-苯二胺分光光度法 WS696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卫生规范 WS/T10005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 WS10013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