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第 2053 页)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8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蜂蜡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8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蜂蜡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将蜂巢去除蜂蜜后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蜂蜡.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或略带黄色、黄色或淡棕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 状态 固体 观察色泽和状态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过氧化值,tw/% 5.0 附录A中A.3 酸值(以KOH计)/(mg/g) 17~24 附录A中A.4 皂化值(以KOH计)/(mg/g) 87~104 附录A中A.5 熔程/℃ 62~65 GB/T 617 甘油和其他多元醇,w/% 0.5 附录A中A.6 铅(Pb)/(mg/kg) 2.0 GB5009.12 巴西棕榈蜡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7 纯白地蜡、石蜡及其他蜡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8 脂肪、日本蜡、松脂和皂质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9 1 GB1886.87-2015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 GB/T602、GB/T603之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溶解度:不溶于水,略溶于乙醇,易溶于乙醚. A.3过氧化值的测定 A.3.1试剂和材料 A.3.1.1氯仿乙酸溶液:23,其中乙酸为30%溶液(约5mol/L). A.3.1.2饱和碘化钾溶液. A.3.1.3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1(Na2S2Oa)=0.01mol/L. A.3.1.4淀粉指示液:10g/L. A.3.2分析步骤 称取约5g试样,精确到0.0001g 置于200mL锥形瓶中,加入30mL氯仿乙酸溶液,加塞.于温 水中加热溶解.冷至室温后加0.5mL饱和碘化钾溶液.加塞,剧烈摇震60s士5s.加入30mL水,加 淀粉指示液,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同时做空白试验. A.3.3结果计算 过氧化值的质量分数W1按式(A.1)计算: U1= (V1-V)X1000*0×100%.(A.1) mo 式中: V1—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V.一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L); 1000——体积换算系数; c1一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一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A.4酸值(以KOH计)的测定 A.4.1试剂和材料 A.4.1.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z(NaOH)=0.1mol/L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8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巴西棕榈蜡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8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巴西棕榈蜡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巴西棕榈蜡(Copernicia cerifera)的叶和叶芽为原料,经提取精制制得的食品添加 剂巴西棕榈蜡.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 H HgNOa 2.2相对分子质量 351.70(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浅黄至淡棕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状态 硬质脆性蜡状固体 然光线下,观察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酸值(以KOH计)/(mg/g) 2~7 附录A中A.3 皂化值(以KOH计)/(mg/g) 78~95 附录A中A.4 酯值(以KOH计)/(mg/g) 71~93 由皂化值减去酸值得到 灼烧残渣,w/% 0.25 附录A中A.5 不皂化物,w/% 50~55 附录A中A.6 铅(Pb)/(mg/kg) 2.0 GB5009.12 1 GB1886.84—2015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 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 GB/T602、GB/T603之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沸腾乙醇,溶于乙醚. A.2.2熔程 80℃~86℃. A.3酸值(以KOH计)的测定 A.3.1试剂和材料 A.3.1.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1(NaOH)=0.1mol/L. A.3.1.2酚酞指示液:10g/L. A.3.2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试样,精确至0.0002g 溶于预先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中和(以酚酞指示液指示 的)的50mL中性乙醇中.若不能完全溶解,可缓慢加热回流,以使之完全溶解.再加酚酞指示液 1L 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振摇10s不褪色. A.3.3结果计算 酸值(以KOH计)w1 单位为毫克每克(mg/g) 按式(A.1)计算: U1= (A.1) m1 式中: V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A.3.1.1)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1一一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1—氢氧化钾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M=56.109); m1一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A.4皂化值(以KOH计)的测定 A.4.1试剂和材料 A.4.1.1无水乙醇.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8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月桂酸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8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月桂酸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从椰子油和其他植物油水解后分离精制而得的食品添加剂月桂酸.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12H24O2 2.2相对分子质量 200.3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或稍带黄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 状态 结晶固体或粉末,有光泽 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酸值(以KOH计)/(mg/g) 252~287 GB1986 碘值/(g/100g) 3.0 GB/T18953 灼烧残渣,w/% 0.1 GB/T9741 皂化值(以KOH计)/(mg/g) 253~287 GB/T5534 凝固点/℃ 26~44 SN/T0801.17 GB1886.81-2015 表2(续)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不皂化物,w/% 0.3 GB/T5535.1 水分,w/% 0.2 GB/T6283 铅(Pb)/(mg/kg) 0.1 GB5009.12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8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8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用油脂和三乙酰甘油酯及甘油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酯交换、分子蒸馏等步骤制 备,或在没有催化剂或者分子蒸馏的情况下,由食用单甘酯和乙酸酐通过直接乙酰化作用制备的食品添 加剂乙酰化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2结构式 CH2 I OR 其中,R1、R2或R3可以是脂肪酸、COCH3或H 但至少有一个是COCH3 有一个是脂肪酸.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至浅黄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或50mL烧 状态 清澈稀薄液体或固体 杯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酸值(以KOH计)/(mg/g) 6 GB1986 游离甘油,w/% 符合声称 GB1986 碘值/(g/100g) 符合声称 GB/T18953 瑞修-迈色值(Reichert-Meissl Value) 75~200 附录A中A.2 皂化值(以KOH计)/(mg/g) 符合声称 GB/T5534 铅(Pb)/(mg/kg) 2.0 GB5009.12 1 GB1886.80—2015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剂中 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 GB/T603之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瑞修-迈色值(Reichert-Meissl Value)的测定 A.2.1方法提要 瑞修-迈色值是测定可溶性挥发脂肪酸(主要是丁酸和乙酸)的方法.在规定条件下,中和从5g油 样中分离出的水溶性挥发脂肪酸所需要的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毫升数. A.2.2试剂和材料 A.2.2.1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0.0%,避免接触二氧化碳,溶液静置,仅使用清澈液体. A.2.2.2甘油-氢氧化钠混合溶液:在180mL甘油中加人20mL氢氧化钠溶液. A.2.3仪器和设备 采用如图A.1所示的玻璃蒸馏装置. 120mm 20 1-70-1 160mm 3朋 300mL 150mm 300mm 520mm —30mm 110mL 100mL 图A.1瑞修-迈色蒸馏装置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7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7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硫代二丙酸与月桂醇为原料经酯化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HssO.S 2.2结构式 CH:I CH COO(CH)CHa S CH:CH2 COO(CH)CHs 2.3相对分子质量 514.84(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 状态 片状结晶 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886.79-2015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Ca HisO4S)含量,W/% 99.0~100.5 附录A中A.3 酸度(以硫代二丙酸计).w/% 0.2 附录A中A.4 凝固点/℃ 40 SN/T0801.17 铅(Pb)/(mg/kg) 10 GB5009.12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7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
2015-09-22发布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 1886.7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
1范围
唑啉酮作为交联剂生成的食品添加剂不溶性聚乙烯聚吡略烷酮。

2分子式、结构式 2.1分子式 (C; H, NO), 2.2结构式
CHCH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检验方法 色泽白色,或类似白色取试样适量至透明玻璃管中.在自然光下背衬黑纸 状态有吸湿性的白色粉末观察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GB1886.73-2015
表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检验方法 氮含量,w/%11.0~12.8附录A中A.4 游离N-乙烯基吡略烷酮/(mg/kg)10.0附录A中A.5 pH(1%悬浮物)5~8附录A中A.6 水可溶物*w/%八1.5附录A中A.7 灼烧残渣,w/%0,4附录A中A.8 游离N,N'-二乙烯基-咪唑琳酮/(mg/kg)≤2.0附录A中A.9 水分,w/%6.0附录A中A.10 铅(Pb)/(mg/kg)2,0GB 5009,12 锌(Zn)/(mg/kg)25,0GB 5009,14 仅对使用N,N'-二乙烯基-咪唑啉酮作为交联剂的产品检测该项目。

2
GB 1886.73-2015
附录A 检验方法
A.1安全提示
本试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者应小心谨慎。

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 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

使用易燃品时,严禁使用明火加热。

A.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试验方法所用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 按GB/T601、GB/T602和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没有说明的情况下,均指水 溶液。

A.3鉴别试验
A.3.1溶解性试验 分别取1.0g试样,分别加入10mL水、10mL95%乙醇、10mL乙醚,均应不溶解。

A.3.2褪色反应 A.3.2.1试剂和材料
A.3.2.1.2淀粉指示剂:10 g/L。

A.3.2.2分析步骤 称取约1g试样,溶于10mL水中,振摇30s,制成悬浮液,加人0.1mL碘溶液,剧烈振摇,再加人 1mL淀粉指示剂,剧烈振摇,无蓝色产生。

A.3.3红外光谱鉴别 A.3.3.1方法提要 取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对照品和试样,分别用溴化钾压片,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将两者的红外 吸收光谱图进行比较。

A.3.3.2试剂和材料 A.3.3.2.1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对照品。

A.3.3.2.2溴化钾(光谱纯)。

3
GB 1886.73-2015
A.3.3.3仪器和设备 A.3.3.3.1红外光谱仪。

A.3.3.3.2压片器。

A.3.3.4分析步骤 分别取约1mg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对照品和试样,与约100mg的溴化钾在玛瑙研钵中进行 研磨,直至混合均匀。

取少许上述混合物粉末转入压片模中,用压片器压制成透明的薄片(盐窗)进行 测试。

A.3.3.5结果判定 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应与对照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在4000cm-1~ 400cm一范围内的吸收峰相似。

不溶性聚乙烯聚吡咯烷酮对照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参见附录B。

A.4氮含量的测定
A.4.1方法提要 将试样与硫酸和催化剂共热将有机氮转变为铵盐,加碱蒸馏游离氨用硼酸吸收后以硫酸标准滴 定溶液滴定,根据硫酸的消耗体积计算氮含量。

A.4.2试剂和材料 A.4.2.130%过氧化氢。

A.4.2.2硫酸。

A.4.2.3氢氧化钠溶液:400g/L。

A.4.2.4硼酸溶液:40g/L。

A.4.2.5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HSO。

)=0.05mol/L。

A.4.2.7硫酸钾与硫酸铜混合物:把10份的硫酸钾和1份的硫酸铜混合,研磨,制成粉末。

A.4.3仪器与设备 凯氏定氮蒸馏装置。

A.4.4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0.1g试样,精确至0.1mg,置于100mL凯氏烧瓶中.加人1.0g硫酸钾与硫酸铜混合物, 吸取7mL硫酸沿瓶壁缓缓加人,把附着在瓶颈上的残留物冲人瓶底,摇匀,再沿瓶壁缓缓加人1mL 30%过氧化氢,边加边小心地握动烧瓶,再分多次(通常3次~6次)加人30%过氧化氢,每次1mL(注 意:消解过程中不要添加30%过氧化氢),加热消解,直到溶液变为澄清的亮绿色。

继续加...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7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1 2-二氯乙烷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7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1 2-二氯乙烷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氯与乙烯反应制得的食品添加剂1 2-二氯乙烷. 2化学名称、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1 2-二氯乙烷 2.2结构式 HH HH 2.3分子式 C.H Cl 2.4相对分子质量 98.96(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具塞锥形瓶中,在 状态 透明易流动油状液体 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886.71-2015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折光率(n) 1.444~1.446 GB/T 614 相对密度(d) 1.245~1.255 GB5009.2 沸程/℃ 82~85 GB/T615 水分,w/% 0.03 GB/T606 酸度(以盐酸计)/(mg/kg) 10.0 附录A中A.3 游离卤素试验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4 蒸发残渣,u/% 0.002 GB/T9740 铅(Pb)/(mg/kg) 1.0 GB5009.12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7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沙蒿胶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7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沙蒿胶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沙蒿(Artemisia L.)籽为原料经水溶胀法提取加工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沙蒿胶.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乳白色或淡黄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状态 粉末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细度(通过筛孔径336m)/% ≥ 90 GB/T5507 黏度(1.0%溶液)(20℃)/(mPas) 600 附录A中A.3 pH 4.0-7.5 附录A中A.4 水分,w/% 10.0 GB5009.3 灰分,w/% 8.0 GB5009.4 淀粉试验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5 蛋白质,w/% 10.0 GB5009.5 铅(Pb)/(mg/kg) 3.0 GB5009.12 总神(以As计)/(mg/kg) 3.0 GB5009.11 1 GB1886.70-2015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 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和 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吸水性状鉴别 称取试样0.5g 置入盛有300mL冷水0℃~4℃的烧杯中,轻轻晃动烧杯震动液面,使胶粒分散 溶胀,形成本品特有的筋韧滑腻的絮状蛋清样胶体,滤去水分,加少许十二水硫酸铝钾,经搅拌挤压后应 形成棉絮状胶纤维. A.2.2红外光谱鉴别 按照GB/T6040规定的方法,分别称取样品约1mg与溴化钾约100mg在玛瑙研钵中进行研磨直 至混合均匀,取少许上述混合物粉末倒入压片模中用压片器压制成透明的薄片(盐窗),然后放到红外光 谱仪上进行红外扫描,扫描范围4000cm-1~400cm-1 得到其红外透射光谱.根据样品的红外光谱 图与标准的红外光谱图在4000cm-1~400cm-1范围内的吸收峰的相似程度,对化合物进行定性.红 外光谱图见附录B中的图B.1. A.3黏度(1.0%溶液)(20℃)的测定 A.3.1仪器 A.3.1.1黏度计:旋转黏度计. A.3.1.2高脚烧杯:500mL. A.3.1.3恒温水浴:控温精度0.2℃. A.3.2分析步骤 称取干燥试样3g(精确到0.01g) 分散于300mL水中,搅拌溶胀约1h后,边加热边搅拌至沸腾, 用煮沸的水补足蒸发的水,搅匀,转入烧杯中,盖上表面皿在恒温水浴20℃±1℃放置6h~8h 按照 黏度计操作说明进行黏度测定. A.4pH的测定 A.4.1仪器和设备 A.4.1.1pH计:测定范围为0~14,最小分度值为0.02. A.4.1.2离心机:最大转速为4000r/mina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7-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893一2008《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 本标准与GB1893一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 I GB1886.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2.2相对分子质量 190.1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或微黄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 状态 结晶粉末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焦亚硫酸钠含量(以NaS2O计),w/% 96.5 附录A中A.4 铁(Fe) w/% 0.003 附录A中A.5 澄清度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6 (As)/(mg/kg) 1.0 GB5009.76 重金属(以Pb计)/(mg/kg) 5.0 GB5009.74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6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二甲基二碳酸盐 (又名维果灵)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6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二甲基二碳酸盐 (又名维果灵)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氯甲酸甲酯和碱溶液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缩合反应,分离纯化制得的食品 添加剂二甲基二碳酸盐.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量 2.1化学名称 二甲基二碳酸盐 2.2分子式 C.H;Os 2.3结构式 0 0 HyC CHs 2.4相对分子质量 134.0874(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 取适量样品置于无色透明的密闭玻璃容器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 色泽 注:该产品具有刺激性气味,不宜直接嗅闻,操作时需在通风柜进行.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886.68-2015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二甲基二碳酸盐,w/% 99.8 附录A中A.4 碳酸二甲酯,w/% 0.2 附录A中A.5 铅(Pb)/(mg/kg) 2.0 GB5009.12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6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皂荚糖胶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6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皂荚糖胶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皂英(Gleditsia sinensis Lam.)种子经水浸泡、粉碎、干燥等步骤加工制得的食品 添加剂皂英糖胶. 2化学结构式 皂英糖胶为多糖类聚合体,主要由B-(1 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D-吡喃甘露糖主链和-(1 6)-糖苷 键连接的D-吡喃半乳糖支链构成,其中半乳糖与甘露糖比为1:3~1:4.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或乳白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 状态 粉末 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干燥减量,w/% 12.0 GB5009.3直接干燥法 pH 6.5~7.5 GB/T9724 灰分,w/% 1.5 GB5009.4 酸不溶物,w/% 4.0 附录A中A.3 蛋白质,w/% 3.0 GB5009.5 黏度(1%水溶液)/(mPas) 1600 附录A中A.4 总(以As计)/(mg/kg) 3.0 GB5009.11 铅(Pb)/(mg/kg) 2.0 GB5009.12 1 GB1886.67-2015 表2(续)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硼酸盐试验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5 淀粉试验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6 干燥温度为105℃.干燥时间为5ha b蛋自质系数为6.25. 3.3微生物限量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微生物限量 项目 限量 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CFU/g) 5000 GB4789.2 大肠菌群/(MPN/g) < 30 GB4789.3 样品稀释方法见附录A中A.7.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6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6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或油脂与甘油反应生成的,经过或不经过分离提纯等加工得 到的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山嵛酸、硬脂酸、月桂酸). 2结构式 -单- 3单- a B双- a -双- CH OOCR CH:OH CHOOCR CH:OOCR 1 CHOH CHOOCR CHOOCR CHOH CH:OH CH:OH CHOH CH OOCR 其中:-OCR表示脂肪酸基团.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乳白色、淡黄色或黄色至浅棕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 状态 黏性液体、膏体、固体或粉末状固体 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总单甘油脂肪酸酯 符合声称 附录A中A.3 水分,w/% 2.0 GB5009.3中卡尔费休法 游离甘油,w/% 7.0 附录A中A.3 酸值(以KOH计)/(mg/g) 6.0 附录A中A.4 1 GB1886.65-2015 表2(续)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皂质(以油酸钠计),w/% 6.0 附录A中A.5 铅(Pb)/(mg/kg) 2.0 GB5009.75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6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硅酸镁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6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硅酸镁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硅酸钠和可溶性镁盐经沉淀反应生成的食品添加剂硅酸镁.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 状态 粉末 其色泽和状态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氧化镁(MgO.以灼烧基计),w/% 15.0 附录A中A.3 二氧化硅(SiO2 以灼烧基计),w/%≥ 67.0 附录A中A.4 干燥减量,w/% 符合声称 GB5009.3直接干燥法° 灼烧减量(以干基计),/% 符合声称 附录A中A.5 可溶性盐,w/% 3.0 附录A中A.6 游离碱(以NaOH计),w/% 1.0 附录A中A.7 氟化物/(mg/kg) 10 附录A中A.8 铅(Pb)/(mg/kg) 5.0 GB5009.75 干燥温度为105℃士2℃,干燥时间为2h 1 GB1886.62—2015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的纯度均为分析纯,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 及制品,应按GB/T601、GB/T602和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 规定.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pH试验 称取适量试样,用水配制成100g/L浆状溶液,溶液pH为7.0~11.0. A.2.2镁的鉴别 A.2.2.1试剂和材料 A.2.2.1.1盐酸溶液:19. A.2.2.1.2氨水溶液:1十9. A.2.2.1.3碳酸铵溶液:将20g碳酸铵溶于20mL氨水溶液中,加水稀释至100mL. A.2.2.1.4磷酸钠溶液:将磷酸氢二钠(NaH2PO7H2O)溶于水,配制成120g/L的溶液. A.2.2.2鉴别方法 称取约0.5g试样,与10mL盐酸溶液混合,过滤,收集滤液.用氨水溶液中和滤液至石蕊试纸呈 中性,加入5mL碳酸铵溶液,搅拌均匀,此时不应产生沉淀.再加入5mL磷酸钠溶液,观察到白色结 晶沉淀,加人10mL氨水溶液,白色结晶沉淀不溶解. A.2.3硅酸盐的鉴别 用铂丝环蘸取磷酸铵钠结晶数粒,在无色火焰上熔化成小球后,趁热蘸取样品,再熔融,二氧化硅即 浮于小球表面,放冷,呈网状结构的不透明小球状. A.3氧化镁(MgO 以灼烧基计)的测定 A.3.1试剂和材料 A.3.1.1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 (HS.)=1mol/. A.3.1.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mol/L A.3.1.3甲基橙指示液:1g/L A.3.2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约1.5g 精确至0.0001g 置于250mL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加入50.0mL硫酸标准滴定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5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石油醚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59-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石油醚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石油分馏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石油醚.该产品是沸点在25℃~105℃之间的 轻质石油产品,主要为混合烷烃(正构和异构)和环烷烃.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比色管中,在自然光线 状态 透明液体 下,目视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嗅其气味 气味 类似汽油气味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蒸发残渣/(mg/100mL) 2 GB/T6324.2 硫/(mg/kg) 10 GB/T6324.4 苯,9/% 0.05 附录A中A.4 芳香烃(含苯),9/% 0.3 附录A中A.4 溴指数/(mg/100g) 200 附录A中A.5 铅(Pb)/(mg/kg) 2.0 GB5009.12 多环芳烃 通过试验 GB7363 1 GB1886.59—2015 附录A 检验方法 A.1警示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方法中 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 和GB/T603的规定制备;所用溶液除另有说明外,均为水溶液. A.3鉴别试验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 A.4苯及芳香烃(含苯)的测定 A.4.1方法提要 采用气相色谱法,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试样汽化后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检测,用内标法定量. A.4.2试剂和材料 A.4.2.1氢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9.99%,经硅胶与分子筛干燥、净化. A.4.2.2氮气:体积分数不低于99.99%,经硅胶与分子筛干燥、净化. A.4.2.3空气:经硅胶与分子筛干燥、净化. A.4.2.4异辛烷:≥99%,含有的芳香物质小于0.05%. A.4.2.5内标物:n-癸烷和n-十一烷,色谱纯;或n-癸烷和n-十二烷,色谱纯. A.4.2.6标准溶液A:含有0.5%的内标物和0.5%苯的异辛烷溶液. A.4.2.7标准溶液B:含有0.5%的n-癸烷、0.5%的内标物和0.5%苯的异辛烷溶液. A.4.3仪器和设备 A.4.3.1气相色谱仪:配有毛细管柱进样装置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A.4.3.2微量注射器:10L A.4.4色谱柱及操作条件 本标准推荐的色谱柱和色谱操作条件见表A.1 ”-癸烷能在苯之前出峰的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 及色谱操作条件也可使用.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5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乙醚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58-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乙醚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乙醇或乙烯为原料在硫酸作用下脱水后分馏制得的食品添加剂乙醚.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HO 2.2结构式 HC 0 CH3 2.3相对分子质量 74.1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比色管中,在自然光线下, 状态 透明液体 目视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嗅其气味 气味 有特征性气味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1886.58-2015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水分,2w/% 0.2 GB5009.3中卡尔费休法 沸程/℃ 34~35 GB/T7534 蒸发残渣/(mg/100mL) 2 GB/T6324.2 铅(Pb)/(mg/kg) 2.0 GB5009.12 醛和酮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4 酸度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5 过氧化物试验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6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硝酸钠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5-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891一2007《食品添加剂硝酸钠》. 本标准与GB1891一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硝酸钠”. I GB1886.5-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硝酸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硝酸钠.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NaNO3 2.2相对分子质量 84.99(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或稍带淡灰色、淡黄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状态 细小晶体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硝酸钠(NaNOa)含量(以干基计),w/% 99.3~100.5 附录A中A.4 氯化物(以C1计),w/% 0.20 附录A中A.5 水分,w/% 1.5 附录A中A.6 重金属(以Pb计)/(mg/kg) 5.0 GB5009.74 神(As)/(mg/kg) 2.0 GB5009.76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桂花浸膏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24-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6780一2008《食品添加剂桂花浸膏》. 本标准与GB6780一2008《食品添加剂桂花浸膏》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桂花浸膏”. I GB1886.24—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桂花浸膏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桂花(Osmanthus fragrans)鲜花为原料,采用香花规格石油醚作溶剂,经浸提、浓 缩浸液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桂花浸膏.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黄色至绿黄色或棕黄色 将试样置于一洁净白纸上,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膏状物 香气 具有天然桂花香气 GB/T14458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熔点/℃ 40.0-50.0 GB/T14458 酯值(以KOH计)/(mg/g) 40.0 GB/T14458 净油含量,w/% 60.0 GB/T14458 重金属(以Pb计)/(mg/kg) 40.0 GB5009.74 (As)/(mg/kg) 3.0 GB5009.11或GB5009.76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小花茉莉浸膏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23-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6779一2008《食品添加剂茉莉浸膏》. 本标准与GB6779一200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小花茉莉浸膏”. I GB1886.2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小花茉莉浸膏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小花茉莉(Jasminum sambac)鲜花为原料,采用香花规格石油醚作溶剂,经浸提、 真空浓缩制得的食品添加剂小花茉莉浸膏.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黄绿色或浅棕色 将试样置于一洁净白纸上,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膏状物 香气 具有小花茉莉鲜花香气 GB/T14458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熔点/℃ 46.0~52.0 GB/T14458 酸值(以KOH计)/(mg/g) 11.0 GB/T14458 酯值(以KOH计)/(mg/g) 80.0 GB/T14458 净油含量,w/% 60.0 GB/T14458 重金属(以Pb计)/(mg/kg) 20.0 GB5009.74 (As)/(mg/kg) 3.0 GB5009.11或GB5009.76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2-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1887一2007《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 本标准与GB1887一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 I GB1886.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NaHCO 2.2相对分子质量 84.01(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状态 结晶粉末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总碱量(以NaHCO计),w/% 99.0~100.5 附录A中A.4 干燥减量,u/% 0.20 附录A中A.5 pH(10g/L水溶液) 8.5 附录A中A.6 铵盐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7 澄清度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8 1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886.1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紫胶红(又名虫胶红) 2015-09-22发布 2016-03-22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1886.17-2015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4571一1996《食品添加剂紫胶红色素》. 本标准与GB4571一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紫胶红(又名虫胶红)”. I GB1886.17-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紫胶红(又名虫胶红)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紫胶原胶为原料,经盐酸法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紫胶红(又名虫胶红).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鲜红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 状态 粉末状,100%通过180m(80目)标准筛 泽和状态,并采用180μm(80目)标准筛检验 2.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色价(E1% 490nm) 130.0 附录A中A.3 干燥减量,w/% 10.0 附录A中A.4 灼烧残渣,u/% 0.8 附录A中A.5 pH 3.0~4.0 附录A中A.6 铅(Pb)/(mg/kg) 5.0 GB5009.75 砷(As)/(mg/kg) 2.0 GB5009.76 重金属(以Pb计)/(mg/kg) 30.0 GB5009.74 注:商品化的紫胶红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紫胶红为原料,可添加食用糊精、抗氧化剂等辅料而制成.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