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 J33 ICS 25.160.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8265.11-2021
软钎剂试验方法 第11部分:钎剂残留物的可溶性
Test methods for soft soldering fluxes-Part 11:Solubility of flux residues
(ISO 9455-11:2017,Soft soldering fluxes-Test methods- Part11:Solubility of fluxresidues,MOD)
2021-12-31发布2022-07-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8265.11-2021
目盜次
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 原理 试剂和材料 仪器设备 试验步骤*+. 8试验结果的表达 9试验报告 附录A(资料性)本文件与ISO9455-11:2017相比的结构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GB/T 38265.1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38265《软钎剂试验方法》的第11部分。
GB/T3826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不挥发物质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一第2部分:不挥发物质含量的测定沸点法; -第5部分:铜镜试验; -第10部分:软钎剂润湿性能铺展试验方法; -一第11部分:钎剂残留物的可溶性; 一第13部分:钎剂溅散性的测定; -一第14部分:钎剂残留物胶粘性的评价; 一第15部分:铜腐蚀试验; -一第16部分:软钎剂润湿性能润湿平衡法。
本文件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9455-11:2017《软钎剂试验方法第11部分:钎剂残留物 的可溶性》。
本文件与ISO9455-11:2017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列出了本文件与ISO9455-11: 2017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文件与ISO9455-11:2017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一一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做了具有技术差异性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 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增加了引用GB/T678(见5.3); ●增加了引用GB/T2040(见5.5.1); 删除了ISO 9454-1。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增加了参考文献GB/T15829。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唯特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及时雨焊料有限公司、亿达焊锡制 造(昆山)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机智能装备创新研 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江苏科技大学、云南锡业锡材有限公司、苏州柯仕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中山翰华 锡业有限公司、东莞市国峰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维俊、郑序漳、徐金华、何鹏、薛鹏、孙晓梅、龙伟民、芦笙、杨志东、张欣、李春方、 吕晓春、苏金花、李爱良、沈海珍。
GB/T 38265.11-2021
引言
软钎剂作为软钎焊过程中的关键配套组合材料,其对软钎焊接头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我国正
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成套工艺专项"中的核心电子器件、高端芯片及集成电路成套工艺等技术研发 中,软钎剂是关键的基础材料,其质量性能评价的试验方法标准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从2001年起已陆续颁布实施了《锡铅钎料》《无铅钎料》《软钎剂分类与性能要求》以及《软钎 料试验方法》等配套实施的标准,软钎剂作为软钎料中的重要组成,不仅对钎料的可焊性、工艺性有重要 影响,同时对环境、对焊点的可靠性以及应用也非常关键。
GB/T38265《软钎剂试验方法》是软钎剂的 通用性试验方法标准,拟由以下部分构成。
-一第1部分:不挥发物质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一第2部分:不挥发物质含量的测定沸点法; 第3部分:酸值的测定电位滴定法和目视滴定法; -一第5部分:铜镜试验; 一第6部分:卤化物(不包括氟化物)含量的测定; 一第8部分:锌含量的测定; 一第9部分:氨含量的测定; 第10部分:软钎剂润湿性能铺展试验方法; -一第11部分:钎剂残留物的可溶性; 一第13部分:钎剂溅散性的测定; -一第14部分:钎剂残留物胶粘性的评价; --第15部分:铜腐蚀试验; --第16部分:软钎剂润湿性能润湿平衡法; -第17部分:钎剂残留物的表面绝缘电阻梳刷试验和电化学迁移试验。
本文件为软钎剂残留物在选定溶剂中可溶性的定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