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30 B41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7203.2-2007 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诊断规程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Diagnostic Protocols for Hepatopancreatic Parvovirus Disease of Penaeid Shrimp- Part 2:Histopathological Method 2007-06-14发布 2007-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7203.2-2007 前言 SC/T7203《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诊断规程》分为三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PCR检测法;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第3部分:新鲜组织的T-E染色法. 本部分为SC/T7203的第2部分.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捷、杨冰、陈爱平、宋晓玲、史成银、杨丛海、魏琦. I SC/T7203.2-2007 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诊断规程 第2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1范围 $C/T7203的本部分规定了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组织病理学诊断法的原理、试剂与材料、仪器设 备、操作步骤和结果判定. 本部分适用于对虾感染肝胰腺细小病毒(Hepatopancreatic Parvovirus HPV)情况的确诊或未知疾 病样品的组织病理学评价.不适于对病毒的非感染性携带的标本进行病毒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SC/T7202.3一-2007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诊断规程第3部分:组织病理学诊断法 3原理 3.1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的病原和病理学特征 对虾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的病原为肝胰腺细小病毒(Hepatopancreatic Parvovirus HPV) 病毒粒子为 正二十面体,大小为22nm一24nm 含单链DNA.主要感染对虾的肝胰腺盲管近末端的F型和E型上 皮细胞,细胞感染的早期在细胞核中央靠近核仁处形成小的嗜酸性包涵体,随着感染进程包含体明显增 大,呈嗜碱性的致密卵球形态.HV主要在对虾幼体、仔虾和早期幼虾中形成较严重的感染,成虾期的 感染依然存在,但通常细胞受感染比率极低. HPV的宿主范围较为广泛,包括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墨吉明对虾 (F.merguiensis)、短沟对虾(Penaeus semisulcatus)、食用...
推荐内容/By 规范库
-
GB/T 46337-2025 动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技术.pdf
-
GB/T 22332-2025 鸭病毒性肠炎诊断技术.pdf
-
GB/T 21674-2025 猪圆环病毒病诊断技术.pdf
-
GBZ 83-2025 职业性砷中毒诊断标准.pdf
-
SN/T 4784-2017 出口食品中诺如病毒和甲肝病毒检测方法 实时RT-PCR方法.pdf
-
NY/T 3114.4-2017 大豆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4部分:大豆抗细菌性斑点病鉴定技术规范.pdf
-
NY/T 3114.3-2017 大豆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3部分:大豆抗霜霉病鉴定技术规范.pdf
-
NY/T 3114.2-2017 大豆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大豆抗灰斑病鉴定技术规范.pdf
-
SC/T 7244-2025 虾类传染性早熟病毒感染诊断方法.pdf
-
SC/T 7243-2025 对虾玻璃苗弧菌病诊断方法.pdf
-
GB/T 22330.2-2008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标准 第2部分:无口蹄疫区.pdf
-
GB/T 45093-2024 水禽新型星状病毒病诊断技术.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