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鸡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pdf

2021,2035,pdf,总体规划,鸡西市,国土空间规划
文档页数:48
文档大小:92.73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国土空间规划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公示版】
鸡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TERRITORIALSPATIALMASTER PLANNING OFJIXI (2021-2035年】
鸡西市人民政府 2023年2月
|面向“双碳”目标的生态文明新蓝图 前言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 必由之路”,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P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将呈现两个特征一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和最广泛的生 态修复.

在生态保护方面,国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将对生态功能保障、环境质 REFACI量安全和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一切建设行为必须对生 态保护红线做出让步;在生态修复方面,对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活动造成的山 E体、林地、水域等破坏将加大修复力度,让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

|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要求 经济新常态、城镇化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 展的主旋律,高质量发展也随之成为新时期各项工作的行动纲领.

也将是未来一 段时期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基础.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政府战略实施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要立足新形势,创 新工作方式方法,关注重点应聚焦重构城乡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和建设生态文明 等三个方面.

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通过空间的开发、保护、置换和更新, 提供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高质量空间体系.

国土空间规划需从优化配置供给侧要 素、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和全要素管理自然资源等方面,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1规划2035,推进“多规合一”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土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指导全域 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井监督实 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东北振兴、始终关心龙江发展、深 情牵挂龙江人民,对黑龙江省提出维护国家“五大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 鸡西市面向“第二个一百年”的发展蓝图和战略部署.

本规划紧密衔接“十四五” 发展目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高效配置各类自然资源,以集约高效生产空间、 宜居适度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生态空间,共同形成鸡西市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 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概览一 鸡西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三江平原南端,完达山北缘.

东、东南以乌苏里江、兴凯湖为界与俄 罗斯隔水相望,是一座北国风光特色的边随生态宜居之城,重要的煤炭能源城市、中国“石墨之都”.

境内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要素丰富,形成“四山一水一草四分田”的自然地理格局.

[山][水] 北依完达山,西南接老爷岭,形成山体半包围之势.

全城大小河流62条,均属于乌苏里江水系.

一级支 同时拥有山效,丘障、平原3种地彤,流楼河由西湾向东北积雷全填,是鸡西的母亲河.

[林][田] 森林资源较丰富,林覆盖率达28%,有丰富的农田广豪,属于世界三大肃土地带之一的三江平原 生物资源.

有迎春、东方红2个国有林场.

地区,是国家、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湖][克] 境内中俄界湖--兴凯湖,是黑龙江最大的湖泊.

以天然草地为主,零星分布于河谷平原和沿江湖滨 境内湿地资源丰富,兴肌湖湿地,东方红湿地,平原和林地周边,是备牧业发展的基础.

珍宝岛湿地等,均属于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是国 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播息地.

星山市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面.

市域规划范 围包括市辖六区及三县(市).

市辖六区为鸡冠区、 城子河区、滴道区、恒山区、麻山区、梨树区:三县 (市)为鸡东县、密山市和虎林市.

市域规划总面积为 22490.74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范图为市辖区城市建成区及扩展区域,其 中鸡冠区为主城区,中心城区规划总面积为2199.34平 方公里.

规划期限 本轮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 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N N 目录
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区域协同与发展 1.1发展目标2.1融入黑龙江省发展战略 1.2城市定位与职能2.2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发展 1.3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2.3搭建全域产业发展平台
全域国土空间格局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 3.1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4.1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3.2保护“北国风光”特色的生态空间4.2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3.3稳定“粮食安全”的现代化农业空间4.3林地资源保护与利用 3.4打造“集约高效”的城镇空间4.4能源保护与利用 3.5统筹划定“三区三线”4.5矿产资源保护与利用
4.6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
城乡空间高品质提升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 5.1优化全龄友好的公共服务6.1构建和谐高效的城镇空间 5.2营造城河相映的蓝绿空间6.2提升集约低耗的产业空间 5.3塑造城乡特色的景观风貌6.3完善双极驱动的主城区 5.4彰显自然与历史人文特色6.4打造“工业遗产”新名片 5.5打造“生态旅游名城”城市名片
基础设施支撑体系8规划传导与实施保障 7.1构建综合交通体系8.1规划实施传导 7.2完善基础设施体系8.2规划管控体系 7.3建设安全韧性城市8.3规划监测评估
8.4规划政策保障
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 POSITIONINGAND DEVELOPMENTSTRATEGY
1.1发展目标 1.2城市性质与职能 1.3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