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2881-2013 鞋类和鞋类部件 抗菌性能技术条件.pdf

2013,2881,pdf,墙板,鞋类,轻工
文档页数:20
文档大小:5.28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轻工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QB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

QB/T2881-2013代替QB/T2881-2007

鞋类和鞋类部件 抗菌性能技术条件

Footwear andfootwearponents-Antimicrobial performancespecifications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QB/T2881-2007《鞋类衬里和内垫材料抗菌技术条件》的修订,与QB/T2881-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的修改,由《鞋类衬里和内垫材料抗菌技术条件》修订为《鞋类和鞋类部件抗菌性 能技术条件》;标准范围的扩大:一规范性应用文件的增加和修改:增加抗菌鞋的术语和定义;-增加了产品标识的要求; 增加了取样要求;抗菌试验菌株的修改;增加溶出性和振荡法,分别为规范性附录A和附录D;要求中增加了溶出性指标;-调整了原标准中表1的指标; 增加了抗菌剂在选用时的要求,在产品丢弃后不应对环境产品影响:增加第9章判定.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制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0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踏(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福建省南安市帮登鞋业有限公司、福建省漳平颖川轻工有限公司、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苏、张伟娟、侯景国、陈俊源、吴继贤、黄鹏辉、张晓、郑苏江.

本标准于2007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鞋类和鞋类部件抗菌性能技术条件

警告:本文中规定的试验方法需要使用相关微生物.只有经过微生物学培训且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在具备处理微生物技术条件的实验室才可使用本标准中的微生物检验方法.考虑到具体国家的法律法规,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鞋类和鞋类部件抗菌性能的术语和定义、试验环境、取样、试验菌株、试验方法、要求、判定、标识及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抗菌性能的鞋类和鞋类部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8629-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抗菌antimicrobial

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微生物或妨碍微生物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

3. 2

抗菌鞋antimicrobialshoes

衬里和内垫通过采用抗菌材料或对衬里和内垫表面进行抗菌处理,使鞋内腔具有抗菌作用的鞋类.

4试验环境

试验采取无菌操作技术,实验室环境应符合GB19489.

5取样

括衬里、内垫等部位,分别裁剪取样,进行抗菌测试. 抗菌测试对声明有抗菌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取样进行测试.如果声明为抗菌鞋,则对鞋的主要部件包

每个测试样品如衬里或内整,其如果由多种材料构成,所取样的材料面积占部件面积80%以上的材料或部件,若单种材质达不到80%,则需要裁取2种或以上主要的材料部分进行抗菌测试.

也可从鞋材上直接裁取.

6试验菌株

6.1肺炎克雷伯民菌(ATCC4352或AS1.1736).6.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或AS1.89).6.3白色念珠菌(ATCC10231或AS1.2031).

注:根据客户要求,也可选用其他菌种或菌株作为试验用菌,但菌种或菌株应由国家相应菌种保藏管理中心提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