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SIA 010-2025 生物刺激素 微生物功能性代谢物通则.pdf

010,CISIA,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12
文档大小:372.86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CISIA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团体标准

T/CISIA-010-2025

生物刺激素微生物功能性代谢物

Biostimulants-microbial functional metabolites

General Rule

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 发布

目次

1范围3术语和定义 2规范性引用文件4分类.5功能性代谢物成分鉴定与含量检测6代谢物功能评价与验证7标识标签 8包装、运输和贮存附录A.附录B..

前言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生物刺激剂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生物刺激剂专业委员会、北京衍微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中威春雨植物营养有限公司、烟台固特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盛农资(北京)有限公司、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福瑞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华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宜施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秦皇岛注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西健地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国科知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吉和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荆门法麦克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健、李俊、商照聪、杨一、来航线、顾金刚、邵家华、熊思健、汪城、王苗苗、杜洪志、张爱中、姜俊玲、常大勇、廖俊彦、王仁宗、胡育化、田冠、黄鹏、邢明振、滕国清、刘凯、王崇霖、梁奎阳、黄志烨、毛建卫、何文祥、肖江辉. 朋朋、胡城、徐广、李海军、许家磊、周家辉、刘祖锋、刘德锐、高海荣、许瀚林、徐票、戈文赞、孙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引言

随着全球农业绿色转型和生态友好型生产日益增长的需求,生物刺激素因其在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养分吸收及改善土壤健康等方面的独特功效优势,已成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新型投入品.鉴于目前生物刺激素领域的标准缺失,已严重制约了其产业的发展与应用.因此,建立生物刺激素领域的标准体系非常迫切.

微生物功能性代谢物作为生物刺激素的核心活性组分,通过微生物代谢活动产生的功能性化合物(如有机酸、酶类、脂类、活性物质及信号分子等),直接或间接调控植物生理代谢与根际微环境,其应用潜力和市场前景巨大.为推动微生物功能性代谢物及其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科学界定微生物功能性代谢物及制品的定义和术语,规范其分类、鉴定、评价、生产及质控等环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发改高技(2022)1850号)等相关政策要求,结合微生物代谢组学、分子生物学及植物生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制定《生物刺激素微生物功能性代谢物通则》标准,并以此推进生物刺激素领域的标准体系建设.

《生物刺激素微生物功能性代谢物通则》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有效解决生物刺激素领域微生物功能性代谢物定义模糊、分类不一、功效评价主观、质控不佳等行业发展问题,并为企业研发、生产、应用和部门监管提供依据,助力我国生物刺激素产业的国际地位推升,推动其产业发展和应用.

生物刺激素微生物功能性代谢物通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生物刺激素领域中微生物功能性代谢物的主要术语和定义、分类、鉴定与检测、功能评价与验证,以及相关微生物功能性代谢物的标识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通用要求.

用. 本文件适用于具有生物刺激素功效的微生物代谢物及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检测和应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标注日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18382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B38400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GB/T39101多肽抗菌性测定抑菌圈法GB/T41727农用微生物菌剂功能评价技术规程 GB/T41728微生物肥科质量安全通用准则GB/T41729复合型微生物肥料生产质量控制技术规程GB/T42958肥料产品使用说明编写指南NY885农用微生物产品标识要求T/CISIA 001生物刺激素肽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生物刺激素biostimulants

一种施用于种子、作物或根际后能够刺激其自然生长过程,进而增强或促进营养吸收、肥料利用效率、作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或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的物质或微生物.

【来源:T/CISIA001-2024,3.1】

3.2生物刺激素活性成分biostimulants active ingredient

具有生物刺激素功效的活性组分,包括蛋白质类、肽类、腐植酸类、有机酸类、脂质类、糖类、糖苷类、多酚类、酯烯类、生物碱类、维生素类、信号分子类、微生物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投稿会员:丝雨へい飘渺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