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0425-2024 海水冷却塔飘滴盐沉积监测方法.pdf

[胡彦,海洋
文档页数:8
文档大小:246.7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海洋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HY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0425-2024

海水冷却塔飘滴盐沉积监测方法

Monitoringmethod for salt deposition caused by seawater cooling tower drift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布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监测条件5监测点和采样器的布设6监测步骤7样品分析8精密度和准确度9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起草.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市中海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雪、李治洁、张连强、郭浩、元吴、杨宗甄、游春华、王印忠、陈冲、尹建华.

海水冷却塔飘滴盐沉积监测方法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海水冷却塔飘滴所引起盐沉积的监满方法,包括监测条件、监测点的选择、采样器的布设、监测步骤、样品分析及结果处理等方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15453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HJ168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海水冷却塔seawater coolinglower注:海水被输送到塔内,通过海水和空气之间进行热、质交换,达到降低水温的目的. 用于海水循环冷却过程的一种构筑物.[来源:GB/T232482020 3.5]

3.2滴drift 海水冷却塔排出的空气中夹带的细小水滴.[来源:HY/T203.1-2016 6.9]

3.3海水冷却塔飘滴沉降到周用环境内所造成的盐类的累积, 盐沉积salt deposition

3.4采样器sampler用于收集被测样品的采样装置.

4监润条件

4.1冷却塔运行状态要求

监测前,海水冷却塔应在设计循环水量士10%条件下连续稳定运行7d以上:测试过程中,海水冷

HY/T0425-2024

却塔保持稳定运行.

4.2气象条件

监测前应收集不少于1年的当地气象资料,主要包括气温、风向、风速、大气压、湿度等,确定监测地点常规气象条件、同期主导风向及风额.监测应在常规气象条件下进行,如遇恶劣极端天气(暴雨、暴雪、大风等)应暂停监测工作.

5监测点和采样器的布设

5.1监测点的布设

5.1.1监测点采用同心圆布点法,以海水冷却塔中心为圆心,分别取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与圆心放射线交点作为监测点, 5.1.2对于自然通风海水冷却塔,分别取半径为0.5km、1km、2km、5km和10km同心圆与圆心放射线交点作为监测点,各园周上最少分别设4个监罚点.5.1.3对于机力通风海水冷卸塔,分别取半径为0.5km、1km、1.5km、2km和5km同心圆与圆心放5.1.4对于海水冷却塔塔群,监测点布置采用同心圆法,以塔群分布图形的几何重心为圆心,监测点布 射线交点作为监测点,各圆周上最少分别设4个监测点.置原则与单塔保持一致.5.1.5不同圆周上的监测点布设根据常年同期主导风向,下风向均匀增设2个~3个监测点.5.1.7监测点不应受到局地污染源的影响. 5.1.6监测点不应设在山谷、海岸线等受局地气象条件影响较大的地方.5.1.8监测点的选择应适于安放采样器,便于采样器的操作与维护.5.1.9监测点应选择不受大量人类活动影响的区城,如人口居住中心、排灌系统、水电站及自然资源开发(农田、盐田等)的影响.

5.2采样器的布设

5.2.1每个监测点采用正三角形布置3个采样器. 5.2.2采样器应固定在水平支撑面上,避免大风或降雨(需)导致采样器倾倒.5.2.3采样器应放置在开、平坦的地方,采样器周围无明显树木、建筑物及其他障碍物遮挡.5.2.4采样器应放置在底部距离地面高度为0.5m~15m范围内.

6监测步毅

除另有规定,分析用水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定.

6.1采样器的准备和清洗

6.1.1采样器应采用耐腐蚀塑料制成的平底容器,开口横截面积不小于0.07m²,高度不低于0.3m.6.1.2采样器在监测开始前应使用确酸溶液(体积比为1:10)常温浸泡24h,然后用自来水冲洗至中 性,最后用去离子水润洗3次~5次,倒置晾干,6.1.3应在采样器外侧面进行编号,保证监测期间不因环境和意外因素导致编模糊或者丢失.

6.2监测周期

监测周期15d,具备条件的也可适当延长监测周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