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 201709 液体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快速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pdf

乳中,胶体金,快速检测
文档页数:5
文档大小:382.68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快速检测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附件3

液体乳中黄曲霉毒素M1的快速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KJ201709)

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牛奶、羊奶、耗牛奶等液体乳中黄曲霉毒素M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本方法适用于生鲜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中黄曲霉毒素M的快速测定.

2原理

本方法采用竞争抑制免疫层析原理.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M与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结合,抑制抗体和试纸条或检测卡中检测线(T线)上抗原的结合,从而导致检测线额色深浅的变化.通过检测线与控制线(C线)颜色深浅比较,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进行定性判定.

3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

3.1试剂

甲醇.

3.2参考物质

纯度≥90%. 黄曲霉毒素M参考物质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见表1,

表1黄曲霉毒素M参考物质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登录号 分子式 相对分子质量黄曲霉毒素M Afatoxin M 6795-23-9 CHO 328.27

注:或等同可溯源物质.

3.3标准溶液的配制

3.3.1黄曲霉毒素Mi标准储备液(100μg/mL):精密称取适量黄曲霉毒素Mi标准品(3.2),置于10mL容量瓶中,用甲醇(3.1)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100ug/mL的黄曲霉毒素M标准储备液:或可直接购买黄曲霉毒素M标准储备液.-20C避光保存备用,有效期3 个月.

3.3.2黄曲霉毒素M标准中间液(100ng/mL):精密量取黄曲霉毒素M标准储备液(100μg/mL)(3.3.1)0.1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3.1)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浓度为100ng/mL的黄曲霉毒素M标准中间液.临用新制.

3.4材料

黄曲霉毒素M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盒,适用基质为液体乳.3.4.1金标微孔(含胶体金标记的特异性抗体).3.4.2试纸条或检测卡.

4仪器和设备

4.1移液器:100μL、200μL和500μL.

4.2涡旋混合器.

4.4环境条件:温度15-35℃,湿度≤80%

5分析步骤

5.1试样制备

取适量有代表性样品充分混匀.

5.2试样提取和净化

以液体乳为基质的样品可直接上样检测或根据产品说明书稀释后检测.

5.3测定步骤

5.3.1试纸条与金标微孔测定步骤

吸取100-200μL样品待测液于金标微孔(3.4.1)中,抽吸5-10次使混合均匀,不要有气泡,室温温有3一5min(根据配套说明书进行避光操作),将检测试纸条(3.4.2)样品端垂直向下插入 金标微孔中,温育5一10min,从微孔中取出试纸条,进行结果判定.

5.3.2检测卡与金标微孔测定步骤

吸取100-200μL样品待测液于金标微孔(3.4.1)中,抽吸5-10次使混合均匀,不要有气泡,室温温有3-5min(根据配套说明书进行避光操作),将金标微孔中全部溶液滴加到检测卡(3.4.2)上的加样孔中,温育5一10min,进行结果判定.

5.4质控试验

每批样品应同时进行空白试验和加标质控试验.

5.4.1空白试验称取空白试样,按照5.2和5.3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5.4.2加标质控试验

准确称取空白试样100g(精确至0.01g)置于100mL玻璃溶液瓶中,加入500μL黄曲霉毒素M标准中间液(100ng/mL)(3.3.2),使试样黄曲霉毒素M含量浓度为0.5ug/kg,按照5.2和5.3步骤与样品同法操作.

6结果判定要求

通过对比控制线(C线)和检测线(T线)的颜色深浅进行结果判定.目视结果判读如图1.

6.1无效

控制线(C线)不显色,表明不正确操作或试纸条/检测卡无效.

6.2阳性结果

6.2.1消线法

检测线(T线)不显色,控制线(C线)显色,表明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含量高于方法检测限,判定为阳性.

6.2.2比色法

检测线(T线)颜色比控制线(C线)颜色浅或几乎不显色,表明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含量高于方法检测限,判定为阳性.

6.3阴性结果

6.3.1消线法

检测线(T线)、控制线(C线)均显色,表明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含量低于方法检测限,判定为阴性.

6.3.2比色法

检测线(T线)颜色比控制线(C线)颜色深或者检测线(T线)颜色与控制线(C线)颜色相当,表明样品中黄曲霉毒素M含量低于方法检测限,判定为阴性.

图1试纸条/检测卡目视判定示意图

6.4质控试验要求

空白试验测定结果应为阴性,加标质控试验测定结果应为阳性.

7结论

黄曲霉毒素M与其他几种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黄曲霉毒素M、黄曲霉毒素G、黄曲霉毒素G)有交叉,当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应对黄曲霉毒素M结果进行确证.

8性能指标

8.1检测限:0.5μg/kg

8.2灵敏度:灵敏度应≥99%

8.3特异性:特异性应≥90%.

8.4假阴性率:假阴性率应≤1%.

8.5假阳性率:假阳性率应≤10%.

注:性能指标计算方法参见附录B.

9其他

限定.方法使用者应使用经过验证的满足本方法规定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试剂、试剂盒. 本方法所述试剂、试剂盒信息及操作步骤是为给方法使用者提供方便,在使用本方法时不做

本方法参比标准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族的测定》(GB5009.24-2016).

本方法使用试剂盒可能与黄曲霉毒素B、黄曲霉毒素M、黄曲霉毒素G和黄曲霉毒素G存在交叉反应,当结果判定为阳性时,应采用实验室仪器方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 M族的测定》(GB5009.24-2016)对黄曲霉毒素M结果进行确证.

附录A

快速检测方法性能指标计算表

表A1性能指标计算方法

检测结果样品情况” 阳性 阴性 总数阳性 N11 N12 N1.=N11N12阴性 N21 N22 N2.=N21N22N=N1.N2.或总数 N.1=N11N21 N.2=N12N22 N.1N.2显著性差异(x²) x²=((N12-N21-1)2/(N12N21),自由度(d)=1p=N11/N1.灵敏度(p,%)特异性(p,%) p-=N22/N2.假阴性率(pf-,%) pf-=N12/N1.=100-灵敏度假阳性率(pf,%) pf=N21/N2.=100-特异性相对准确度,% (N11N22) /(N1.N2.)注:由参比方法检验得到的结果或者样品中实际的公议值结果: 由待确认方法检验得到的结果.灵敏度的计算使用确认后的结果.N:任何特定单元的结果数,第一个下标指行,第二个下标指列.例如:N11表示第一行,为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对准确性的结果,与一致性分析和浓度检测趋势情况综合评价. 第一列,N1.表示的第一行,N.2表示的第二列:N12表示第一行,第二列.

本方法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