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SB/T10934.1-2012
常用中餐菜名标准双语译法 第1部分:中译英
Common standard bilingual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esPart 1:Chinese toEnglish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菜名译法5标准菜名译法书写方法 29
前言
SB/T10934-2012拟根据不同语言制定以下7个部分:
一第1部分:中译英:第2部分:中译西;第4部分:中译俄; 第3部分:中译法;--第5部分:中译德;第6部分:中译日;第7部分:中译韩.
本部分为SB/T10934-2012的第1部分.
本部分由商业科技质量中心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商业科技质量中心、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哈尔滨市食品工业研究限公司[中国商业联合会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中国调味品杂志社、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中国商业联合会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北京)门、东营市喜文化餐饮集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尚卫东、杨柳、杨桂玲、姜军武、曹岚、高丽华、王懂帅、牟栋梁、潘军、董晓冬.
常用中餐菜名标准双语译法 第1部分:中译英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常用中餐菜名的中文名称及英文译法,包括:中文菜名、英文菜名、菜中主要食品加工材料和辅助添加调味品、香辛料、数量指导.
本部分适用于需要标注英文的饮食服务企业的中餐菜单.
本部分适用地城:我国外国人较多的地区、旅游地区.
不适用含有生活习俗、使用保护动物(植物)为原料和以私房菜为主的餐饮企业;也不适用餐饮企业的秘制特色菜和扩展名称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729.1-2008香辛料和调味品名称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中餐菜系Chinese cuisine
按中国地域划分,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的中国菜肴流派.
3.1. 1
山东菜系Shandongcuisine
主要由济南菜和胶东菜肴组成,色香味表现为:色重、香浓、味厚,主要烹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煎、炒、炸.
3.1.2
四川菜系Sichuancuisine
主要由成都菜、重庆菜肴组成.色香味表现为:色重、香浓、味辣和麻.主要烹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煎、炒、炸、干烧、熏、泡、炖、焖、烩、贴、爆.
3.1.3
广东菜系Guangdongcuisine
主要由广州、客家、潮油三地菜肴组成.色香味表现为:色清、香淡、味鲜,主要烹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烤、炒、煸、深炸、炖、蒸.
3.1. 4
福建菜系Fujiancuisine
主要由福州菜、泉州菜、厦门菜肴组成.色香味表现为:色清、香淡、味酸和甜.主要烹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炒、煸、炖、蒸.
3. 1.5
江苏菜系Jiangsu cuisine
括但不限于:炖、烤、焙、煨. 又称:淮阳菜,以江苏淮扬潮地区菜肴为代表,色香味表现为:色淡、香鲜、味甜,主要烹制方法包
3.1.6
浙江菜系Zhejiangcuisine
主要由杭州菜、宁波菜、绍兴菜肴组成.色香味表现为:色淡、香嫩、味甜,主要烹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爆、炒、烩、炸、蒸、烤、炖.
3. 1.7
湖南菜系Hunan cuisine
主要由湘江地区、洞庭湖、湘西菜肴组成,色香味表现为:色重、香浓、味辣.主要烹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爆、炒、炸、熏、,
3.1 8
安微菜系Anhuicuisine
主要由微州地区、浙江西部菜肴组成.色香味表现为:色重、香浓、味甜,主要烹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烧、炖、蒸、爆.
3.2
常用调味品condiment
限于:酸、甜、苦、萍、咸、鲜、麻、香的特点,品种包括但不限于: 也称佐料.指被用来少量加入其他食物中用来改善味道的食品增味成分.使菜肴味道上出现但不
3.2.1食用盐edible salt
3.2.2食糖sugar
3.2.3酱油soy sance
3.2.4食醋vinegar
3.2.5料酒sasoning wine
3.2.6黄酒Chinese rice wine
3.2.7白酒liquor
3.2.8味精monosodium glutamate(MSG)
3.2.9黄豆酱soybean paste
3.2.10甜面酱swcet sau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