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4 ( 第 2047 页)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2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高岭土 2014-12-24发布 2015-05-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高岭土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高岭土矿为原料,经破碎、水洗、干燥后制得的食品添加剂高岭土.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到黄白色或灰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 状态 粉末 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 2.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碳酸盐 通过试验 附录A中A.4 铁 通过试验 A.5 硫化物 通过试验 A.6 酸溶物(w)/% 2.0 A.7 灼烧减量(w)/% 15.0 A.8 无机神(As)/(mg/kg) 3 A.9 铅(Pb)/(mg/kg) 10 A.10 1 GB31628-2014 附录A 检验方法 A.1警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 验中所用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3规定制备.所用 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鉴别试验 A.3.1试剂和材料 A.3.1.1硫酸. A.3.1.2氨水溶液:23. A.3.2鉴别方法 称取1.0g试样置于蒸发皿中,加人10mL水,缓慢加入5mL硫酸,混匀.置于电炉上蒸至近干, 继续加热至冒三氧化硫的白色浓烟,取下.冷却后小心加入20mL水,煮沸几分钟后用定性滤纸过滤. 灰色的二氧化硅残留在漏斗中,在滤液中加入氨水溶液,应有凝胶状的白色氢氧化铝沉淀生成,此沉淀 不溶于过量的氨水溶液. A.4碳酸盐的测定 A.4.1试剂和材料 硫酸. A.4.2分析步骤 称取1.0g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加人10mL水,混匀.边冷却边缓慢加入5mL硫酸.在加 酸过程中,没有气泡产生,即为通过试验. A.5 铁的测定 A.5.1试剂和材料 水杨酸钠.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27-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香芹酚 2014-12-24发布 2015-05-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7-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香芹酚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香芹酮、柠檬烯或对异丙基甲苯为原料合成得到的食品添加剂香芹酚.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2-甲基-5-异丙基苯酚. 2.2分子式 Clo 2.3结构式 OH 2.4相对分子质量 150.2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至浅黄色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液体 香气 百里香似的辛香和草香香气 GB/T14454.2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31627-2014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香芹酚含量(w)/% 98 附录A 折光指数(20℃) 1.521~1.528 GB/T14454.4 相对密度(25℃/25℃) 0.974~0.979 GB/T11540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26—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水杨酸苄酯(柳酸苄酯) 2014-12-24发布 2015-05-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6-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水杨酸苄酯(柳酸苄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水杨酸钠和氯化苄为原料制得,或者由水杨酸与苯甲醇酯化而得的食品添加剂水 杨酸苄酯(柳酸苄酯).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2-羟基苯甲酸苄酯. 2.2分子式 C14H12O3 2.3结构式 0 OH 2.4相对分子质量 228.25(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油状液体 香气 微弱甜香 GB/T14454.2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31626-2014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水杨酸苄酯(柳酸苄酯)含量(w)/% 98 附录A 酸值(以KOH计)/(mg/g) 1.0 GB/T14455.5 折光指数(25℃) 1.573~1.584 GB/T14454.4 相对密度(25℃/25℃) 1.173~1.183 GB/T11540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2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2015-01-28发布 2015-07-2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正戊醛、环戊酮和丙二酸二甲酯为原料,或者由环戊酮与正戊醛为原料制得的食品 添加剂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2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化学名称 (2-戊基-3-氧代-1-环戊基)-乙酸甲酯 2.2分子式 C13H22O3 2.3结构式 CO CH 2.4相对分子质量 226.32(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无色至浅黄色 将试样置于比色管内,用目测法观察 状态 油状液体 香气 花香,茉莉样香气 GB/T14454.2 1 GB31625-2014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反式 85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含量(w)/% 附录A、附录B 顺式 9~11 酸值(以KOH计)/(mg/g) 2.0 GB/T14455.5 折光指数(20℃) 1.454~1.464 GB/T14454.4 相对密度(20℃/20℃) 0.997~1.008 GB/T11540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2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天然胡萝卜素 2015-01-28发布 2015-07-2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天然胡萝卜素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胡萝卜(Daucus carota)、棕榈果油(Elaeis guinensis)、甘薯(Ipomoea batatas)或 其他可食用植物为原料,经溶剂萃取、精制而成的食品添加剂天然胡萝卜素.主要着色物质为胡萝卜 素和-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占大多数. 2主成分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oH(B-胡萝卜素) 2.2结构式 CH CH H C H C CH CH H C CH CH CH 2.3相对分子质量 536.88(-胡萝卜素,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红棕色至棕色或橙色至暗橙色 将适量试样均匀置于白瓷盘内,于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 状态 固体或液体 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2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硬脂酸钾 2014-12-01发布 201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硬脂酸钾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硬脂酸和氢氧化钾为原料,经加工制得的食品添加剂硬脂酸钾.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至淡黄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内,在自然光线下观 状态 粉末、颗粒、片型等固体 察其色泽和状态 2.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硬脂酸钾含量(w)/% 95 附录A中A.3 游离脂肪酸(w)/% 3 A.4 不皂化物(w)/% 2 GB/T5535.1乙醚提取法 铅(Pb)/(mg/kg) 2 GB5009.12 1 GB31623—2014 附录A 检验方法 A.1一般规定 本标准除另有规定外,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 制剂及制品,应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 的规定.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鉴别试验 A.2.1溶解性试验 试样可溶于水和乙醇. A.2.2钾离子的鉴别 取1g试样,加人由25mL水和5mL盐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加热.脂肪酸被释放,浮在液面上,可 溶于正己烷.冷却后,将液相层倒入烧瓶中,蒸发至干.将残渣溶于水中.取铂丝,用盐酸溶液湿润后, 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紫色;但有少量的钠盐混存时,应隔蓝色玻璃透视才能辨认. A.3硬脂酸钾含量的测定 A.3.1分析步骤 A.3.1.1硬脂酸甲酯的制备 试样预先在105℃士2℃下干燥至恒重.精确称取干燥后的试样约350Mg 按GB/T17376规定 的方法进行甲酯化,得到硬脂酸甲酯. A.3.1.2气相色谱分析 按GB/T17377规定的方法对硬脂酸甲酯(A.3.1.1)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计算得到硬脂酸钾的质量 分数. A.4游离脂肪酸的测定 A.4.1试剂和溶液 A.4.1.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NaOH)=0.1mol/L A.4.1.295%乙醇:以酚酞做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淡粉色. A.4.1.3酚酞指示液:10g/L. A.4.2分析步骤 称取7g~28g试样,精确至0.001g 置于锥形瓶中,加入95%乙醇50mL 加热使其溶解.加人几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2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杨梅红 2015-01-28发布 2015-07-28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杨梅红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杨梅(Mynica rubra Sied.et Zucc)的成熟果实为原料,经乙醇溶液浸提、食品工业 用吸附树脂纯化,再经浓缩、干燥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杨梅红.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21H21O11 2.2结构式 OH OH HO. 0 OH OH HO OH H 2.3相对分子质量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449.38(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紫红色至红黑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 状态 粉末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31622-2014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色价E%(525士5)nm 2 40 附录A中A.4 pH(10g/L溶液) 3.0~4.5 GB/T9724 矢车菊素-3-0-葡萄糖苷含量(w)/%≥ 5 A.4 干燥减量(w)/% 18 GB5009.3中直接干燥法 灼烧残渣(w)/% 6 GB5009.4 总砷(以As计)/(mg/kg) 2 GB5009.11 铅(Pb)/(mg/kg) 3 GB5009.12 干燥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05℃士2℃和4h.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2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β-阿朴-8-胡萝卜素醛 2014-12-01发布 201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2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阿朴-8-胡萝卜素醛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由类胡萝卜素生产中常用的合成中间体,经过维蒂希聚合反应制备而成的食品添加 剂阿朴-8’-胡萝卜素醛.包含少量的其他类胡萝卜素.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3oH4O. 2.2结构式 CH H C. CH CH3 CHO CH3 CH CH 2.3相对分子质量 416.65(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深紫色带有金属光泽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 状态 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察其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31620-2014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含量(w)/% 96 附录A中A.3 其他着色物质(w)/% 3 A.4 灼烧残渣(w)/% 0.1 A.5 铅(Pb)/(mg/kg) 2 GB5009.12 注:商品化的B-阿朴-8'-胡萝卜素醛产品应以符合本标准的B-阿朴-8'-胡萝卜素醛为原料,可添加抗氧化剂、乳化 剂等辅料,将其配制成悬浮于食用油中的悬浮液或水溶型的粉末.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19—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决明胶 2014-12-24发布 2015-05-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19-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决明胶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决明(Cassia obtusifolia或Cassia tora)植物的种子胚乳为原料,经萃取加工而成 的食品添加剂决明胶.主要含半乳甘露聚糖,即包含甘露糖线性主链和半乳糖侧链的聚合物. 2结构式 OHOH HO H HO H H OH H OH H H H OH H HH H 0 OH H H OH 0 HH OH -0 HO 0 HO 0 HO Q HO HO 0- H H OH HH 0 OH H H H H H OH H H H OH H H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浅黄色至类白色 将适量试样置于白瓷盘内,于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 状态 粉末 状态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半乳甘露聚糖(w)/% 75 附录A中A.3 干燥减量(w)/% 12 GB5009.3直接干燥法 1 GB31619-2014 表2(续)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灰分(w)/% 1.2 GB5009.4 酸不溶物(w)/% 2.0 A.4 蛋白质(w)/% 7 GB5009.5凯氏定氮法h 脂肪(w)/% 1 GB/T5009.6索氏抽提法 淀粉试验 通过试验 A.5 蒽配/(mg/kg) 0.5 A.6 异丙醇(w)/% 1.0 A.7 铅(Pb)/(mg/kg) 1 GB5009.12 干燥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05℃士2℃和5h. h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为6.25. 3.3微生物指标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CFU/g) 5000 GB4789.2 大肠埃希氏菌/(MPN/g) < 3.0 GB4789.38 沙门氏菌 未检出/25g GB4789.4 酵母和霉菌/(CFU/g) 100 GB4789.15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1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棉子糖 2014-12-24发布 2015-05-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18-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棉子糖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甜菜糖蜜为原料,通过柱层析分离装置提取,再经精制、干燥等工艺制成的食品营 养强化剂棉子糖. 2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18H2O165H2O. 2.2结构式 HO. HO 0 OH 5H20 HO OH 0 OH HO OH OH OH OH 2.3相对分子质量 594.51(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状态 粉末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内,在自 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并尝其滋味 味道 微甜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31618-2014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棉子糖含量(以干基计,w)/% 98 附录A中A.2 pH(50g/L溶液,20℃) 5.0~7.0 GB/T9724 干燥减量(w)/% 15 GB5009.3直接干燥法 总神(以As计)/(mg/kg) 1 GB/T5009.11 重金属(以Pb计)/(mg/kg) 5 GB/T5009.74 3.3微生物指标 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CFU/g) 1000 GB4789.2 大肠菌群/(MPN/g) < 3.0 GB4789.3 金黄色葡萄球菌/(MPN/g) 3.0 GB4789.10 霉菌/(CFU/g) 50 GB4789.15 酵母/(CFU/g) 50 GB4789.15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1617-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酪蛋白磷酸肽 2014-12-24发布 2015-05-2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1617-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酪蛋白磷酸肽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牛乳或酪蛋白制品为原料,用酶解法生产制得的食品营养强化剂酪蛋白磷酸肽. 2分子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 主要有效成分是含有1个~6个磷酸丝氨酸残基的多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u~5000u.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至淡黄色 状态 粉末状 3.2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酪蛋白磷酸肽含量(以干基计,w)/% 符合声称 附录A中A.3 总氮(以干基计,w)/% ≥ 10 GB5009.5凯氏定氮法 干燥减量(w)/% GB5009.3直接干燥法 灰分(w)/% 20 GB5009.4 铅(Pb)/(mg/kg) 2 GB5009.12 3.3微生物指标 应符合表3的规定. GB31617-2014 表3微生物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菌落总数/(CFU/g) 3000 GB4789.2 大肠菌群/(MPN/g) 3.0 GB4789.3 霉菌和酵母/(CFU/g) 50 GB4789.15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0616—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精 2014-04-2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GB30616—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精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用香精.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食品用香精 由食品用香料和(或)食品用热加工香味料与食品用香精辅料组成的用来起香味作用的浓缩调配 混合物(只产生咸味、甜味或酸味的配制品除外),它含有或不含有食品用香精辅料.通常它们不直接 用于消费,而是用于食品加工. 注1:应严格区分食品用香精和调味品,调味品是食品中的一类,一般可直接食用.食品用香精可以是调味品很小 的组成部分. 注2:食品用香精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2.2食品用香精辅料 对食品用香精生产、储存和应用所必须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所加的食品添加剂(增味剂、 酸度调节剂除外)在最终加香产品中无功能. 2.3食品用热加工香味料 食品用热加工香味料是指为其香味特性而制备的一种产品或混合物.它是以食材或食材组分经过 类似于烹调的食品制备工艺制得的产品. 2.4试样 从所抽取的样品中取出供检测用的样品. 2.5标准样品 企业技术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人员对样品进行检定和评香,确定为检验用标准样品. 2.6液体香精 以油类或油溶性物质为溶剂、以水或水溶性物质为溶剂的香精.常温下一般为液体. 2.7乳化香精 经乳化均质得到的水包油的香精. 2.8浆(膏)状香精 以浆(膏)状形态出现的各类香精. GB30616—2014 2.9拌和型粉末香精 香气和(或)香味成分与固体粉末载体拌合在一起的粉末状香精. 2.10胶囊型粉末香精 香气和(或)香味成分以芯材的形式被包裹于固体壁材之内的颗粒型香精. 3技术要求 3.1原料要求 食品用香精使用的各种香料应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食用酒精应符合GB 10343《食用酒精》的规定,植物油应符合GB271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 用香精辅料名单见附录A. 3.2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状 符合同一型号的标准样品 附录B中B.1 香气 符合同一型号的标准样品 GB/T14454.2 香味 符合同一型号的标准样品 附录B中B.2 “在贮存期中,部分产品会呈轻度浑浊、沉淀或变色现象,应不影响使用效果. 香味的测定不适用于以动植物油为溶剂的产品. 3.3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浆(膏) 粉末香精 项目 液体香精 乳化香精 检验方法 状香精 拌和型 胶囊型 相对密度(25℃/25℃或 D标士0.010 GB/T11540 20℃/20℃或20℃/4℃) 折光指数(25℃或20℃) n标士0.010 GB/T14454.4 水分/% 20.0 15.0 GB5009.3及附录 B中B.3 过氧化值/(g/100g) 0.5 GB/T5009.37— 2003中4.2.1 粒度(规定范围) ≤2um并均匀 附录B中B.4 分布 90.0% 原液稳定性 不分层 附录B中B.5 千倍稀释液稳定性d 无浮油、无沉淀 附录B中B.6 重金属(以Pb计)含量/ 10 GB/T5009.74 (mg/kg)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061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竹叶抗氧化物 2014-04-2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戈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061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竹叶抗氧化物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刚竹属(Phyllostachys Siet.Et Zucc)竹种的叶为原料,经提取、精制而成的食品添加 剂竹叶抗氧化物. 注:用于生产食品添加剂竹叶抗氧化物的竹叶原料为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ae)、 禾本目(Graminales)、禾本科(Graminae)、竹亚科(Bambusoideae)、刚竹属(Phyllostachys)品种1~2年生的叶子. 2分类 竹叶抗氧化物根据其溶解性分为水溶性产品和脂溶性产品.其水溶性产品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竹叶碳苷 黄酮(异荭草苷、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苷)和对香豆酸、绿原酸等;脂溶性产品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对 香豆酸、阿魏酸、苜蓿素以及竹叶黄酮的酯化产物等. 3主要成分的化学名称、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3.1异荭草苷 3.1.1化学名称 5 7 3’ 4’-四羟基黄酮-6-C-葡萄糖苷 3.1.2分子式 C21H20O11 3.1.3结构式 OH OH HO 0. HO 0 HO HO OH OH 0 3.1.4相对分子质量 448.38(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2对香豆酸 GB30615—2014 3.2.1化学名称 3-(4-羟基苯基)-2丙烯酸 3.2.2分子式 CgHgO3 3.2.3结构式 COOH H01 3.2.4相对分子质量 164.16(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技术要求 4.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黄色至黄棕色或黄褐色,吸湿时色渐变深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 气味 状态,嗅其气味 状态 粉末状,允许有少量颗粒 4.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 检验方法 水溶性 脂溶性 总酚,w% 40.0 20.0 附录A中A.4 异荭草苷,w% ≥ 2.0 附录A中A.5 对香豆酸,w/% 0.5 附录A中A.6 水溶解度(25℃)(g/100g) 6.0 附录A中A.7 乙酸乙酯溶解度(25℃),(g100g) ≥ 3.0 附录A中A.8 灼烧残渣,w% 5.0 3.0 附录A中A.9 干燥减量,w% 8.0 GB5009.3 总砷(以As计)(mg/kg) 3.0 GB/T5009.11或GB/T5009.76 铅(Pb)/(mg/kg) 2.0 GB5009.12或GB/T5009.75 注:水溶性产品可用糊精稀释.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061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氧化钙 2014-04-2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061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氧化钙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用碳酸钙灼烧后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氧化钙. 2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2.1分子式 CaO 2.2相对分子质量 56.08(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或灰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 状态 颗粒或粉末 和状态 3.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氧化钙(CaO)含量(以干基计),w/% 95.0~100.5 附录A中A.4 镁和碱金属,w% 3.6 附录A中A.5 无机砷(以As计)/(mg/kg) 3 附录A中A.6 氟(F)/(mg/kg) 150 附录A中A.7 铅(Pb)/(mgkg) 2 附录A中A.8 酸不溶物,w% 1 附录A中A.9 灼烧减量,w% 10 附录A中A.10 GB30614—2014 附录A 检验方法 A.1警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本 标准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 GB/T602、GB/T603之规定制备.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鉴别试验 A.3.1试剂和材料 A.3.1.1冰乙酸. A.3.1.2草酸铵溶液:35g/L. A.3.1.3氨水溶液:23. A.3.1.4盐酸溶液:14. A.3.1.5甲基红指示液. A.3.2鉴别方法 称取1g试样,加入20mL水,加入冰乙酸至试样完全溶解,再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液,用氨水溶液 调至黄色,再逐滴加入盐酸溶液使溶液呈酸性后加入草酸铵溶液,即产生白色沉淀.此沉淀溶于盐酸, 而不溶于冰乙酸.用铂丝蘸取用盐酸浸湿的钙盐溶液,透过无光火焰燃烧后呈现砖红色. A.4氧化钙(CaO)含量(以干基计)的测定 A.4.1试剂和材料 A.4.1.1盐酸溶液:14. A.4.1.2氢氧化钠溶液:40g/L. A.4.1.3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c(EDTA)=0.02mo1/L. A.4.1.4钙羧酸钠盐指示剂. A.4.2分析步骤 称取约0.4g按照A.10灼烧后的试样,精确至0.0002g.加入20mL盐酸溶液使其完全溶解,全部 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5mL试样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 加入30mL水,用50mL滴定管准确加入20m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摇匀后再加入15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061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铵 2014-04-2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061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铵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食品添加剂磷酸和液氨为原料生产的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铵. 2分子式和相对原子量 2.1分子式 (NH4)2HPO4 2.2相对分子质量 132.03(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 状态 晶体、晶体粉末或颗粒 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磷酸氢二铵[(NH)2HPO4]含量,w/% 96.0~102.0 附录A中A.4 pH(10g/L水溶液) 7.6~8.2 附录A中A.5 铅(Pb)/(mg/kg) A 附录A中A.6 氟(F)/(mg/kg) 10 GB/T5009.18 重金属(以Pb计)/(mg/kg) 10 GB/T5009.74 无机砷(以As计)/(mg/kg) 3 GB/T5009.11 1 GB30613—2014 附录A 检验方法 A.1警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必要 时,需在通风橱中进行.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使用剧毒品时,应严格按照 有关规定管理;使用时应避免吸入或与皮肤接触,必要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对于暴露部位有伤口的人员 不能接触. A.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 所用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2、GB/T603之规定制备. 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鉴别试验 A.3.1试剂和材料 A.3.1.1硝酸溶液:18. A.3.1.2氨水溶液:11. A.3.1.3氢氧化钠溶液:40g/L. A.3.1.4硝酸银溶液:17g/L. A.3.1.5红色石蕊试纸. A.3.2鉴别方法 A.3.2.1磷酸根离子的鉴别 称取约1.0g试样,溶于20L水中,用硝酸溶液调节至中性.加入硝酸银溶液,可生成黄色沉淀, 此沉淀溶于氨水溶液或硝酸溶液. A.3.2.2铵根离子鉴别 称取约1.0g试样,溶于20L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释放出的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加热可促进分解. A.4磷酸氢二铵[(NH)2HP0]含量的测定 A.4.1方法提要 在酸性条件下,以喹钼柠酮做沉淀剂使试样溶液中的磷酸根全部形成磷钼酸喹啉沉淀,沉淀经过滤、 烘干、称重后确定试样中磷酸氢二铵含量. A.4.2试剂和材料 A.4.2.1硝酸溶液:11. A.4.2.2喹钼柠酮溶液:称取70g钼酸钠,溶于150mL水中,为溶液1.称取60g柠檬酸,溶于150mL水 和85mL硝酸的混合液中,为溶液2.边搅拌边将溶液1缓慢加入溶液2中,为溶液3.在35mL硝酸和100mL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061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铵 2014-04-2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061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铵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食品添加剂磷酸和液氨为原料生产的食品添加剂磷酸氢二铵. 2分子式和相对原子量 2.1分子式 (NH4)2HPO4 2.2相对分子质量 132.03(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在自然光下观察 状态 晶体、晶体粉末或颗粒 色泽和状态 3.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磷酸氢二铵[(NH)2HPO4]含量,w/% 96.0~102.0 附录A中A.4 pH(10g/L水溶液) 7.6~8.2 附录A中A.5 铅(Pb)/(mg/kg) A 附录A中A.6 氟(F)/(mg/kg) 10 GB/T5009.18 重金属(以Pb计)/(mg/kg) 10 GB/T5009.74 无机砷(以As计)/(mg/kg) 3 GB/T5009.11 1 GB30613—2014 附录A 检验方法 A.1警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必要 时,需在通风橱中进行.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治疗.使用剧毒品时,应严格按照 有关规定管理;使用时应避免吸入或与皮肤接触,必要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对于暴露部位有伤口的人员 不能接触. A.2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 所用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2、GB/T603之规定制备. 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鉴别试验 A.3.1试剂和材料 A.3.1.1硝酸溶液:18. A.3.1.2氨水溶液:11. A.3.1.3氢氧化钠溶液:40g/L. A.3.1.4硝酸银溶液:17g/L. A.3.1.5红色石蕊试纸. A.3.2鉴别方法 A.3.2.1磷酸根离子的鉴别 称取约1.0g试样,溶于20L水中,用硝酸溶液调节至中性.加入硝酸银溶液,可生成黄色沉淀, 此沉淀溶于氨水溶液或硝酸溶液. A.3.2.2铵根离子鉴别 称取约1.0g试样,溶于20L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释放出的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加热可促进分解. A.4磷酸氢二铵[(NH)2HP0]含量的测定 A.4.1方法提要 在酸性条件下,以喹钼柠酮做沉淀剂使试样溶液中的磷酸根全部形成磷钼酸喹啉沉淀,沉淀经过滤、 烘干、称重后确定试样中磷酸氢二铵含量. A.4.2试剂和材料 A.4.2.1硝酸溶液:11. A.4.2.2喹钼柠酮溶液:称取70g钼酸钠,溶于150mL水中,为溶液1.称取60g柠檬酸,溶于150mL水 和85mL硝酸的混合液中,为溶液2.边搅拌边将溶液1缓慢加入溶液2中,为溶液3.在35mL硝酸和100mL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061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 2014-04-29发布 2014-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发布 GB3061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 注: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以二甲基二氯硅烷和少量三甲基氯硅烷的混合物水解制成的全甲基化线性硅氧烷聚合物. 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是以食品添加剂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原料,加去离子水、辅料(见附录A) 经乳化加工而成. 2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结构式、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 2.1结构式 CH3 CH3 HC CHa H3C—Si Si—CH3 -0 01 H.C CH3 其中n值为90~410. 2.2分子式 CH Si(C2H OSi).SiOC3H . 2.3相对分子质量 6832.356~30548.196(按2011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技术要求 3.1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指标 项目 检验方法 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 色泽 无色透明 乳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透明的容器中,在 性状 黏稠液体 黏稠液体 自然光下,观察其色泽和性状 3.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1 GB30612-2014 表2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 检验方法 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 溶解性 通过试验 通过试验 附录B中B.3.1 稳定性 通过试验 B.6 折光率(25℃) 1.400~1.405 B.3.2 相对密度(25℃/25℃) 0.964~0.977 GB/T5009.2 干燥减量(质量分数)/%≤ 0.5 B.4 黏度(25℃)/cSt 100~1500 B 5 不挥发物(质量分数)/%≥ 10 B.7 铅(Pb)/(mg/kg) 1 5 GB5009.12 总碑(以As计)/(mg/kg)≤ 2 GB/T5009.11" 样品处理为干法灰化. 2 ...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